扶摇职上之谋略-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
霍水仙一下子就懵了。
十秒钟的时间,这怎么可能呢,她的头脑又不是超级计算机,她怎么一下子能从这好几张不同的表格中,找到这么多的讯息呢?
面对沈先波的提问,她顿时翻了翻白眼,脸上越加显出不快的神情了——这是一件很明显的事情,眼前这位主任让她这么做,根本就是在故意为难她,傻子才会认真地数呢。
霍水仙也不笨,马上摇头:“我不知道。”
“这就是了,你做的工作这么多,却没什么效果,那多可惜。”先波点头,“我告诉你,以后你每天只需要给我反馈一张很简单的表格,而且是电子版的就行了。至于这张表格到底怎么设计,我会教你怎么做。不过前提是,原始数据要稍稍做一下梳理。”
他说着,随即冲霍水仙点头:“你把咱们车间的生产明细表弄出来我看看。”
霍水仙虽然不明觉厉,但还是耐着性子,把明细表给弄了出来。先波只是稍稍地看了一眼,便觉得头晕眼花。
按照他从前在销售公司的工作情况,整个车间的各项目的明细表,只需要两张表格就行了,一张是车辆明细表,另外一张是来料明细表。
然而眼前这位美女所提供的明细表不光多,每张明细表上颜色花花绿绿的不说,里面大大小小的弄出了各种汇总的表格,所有的表看上去不伦不类的,也亏得她每天居然能根据这种乱七八糟的原始表格,整出那些表出来了。
先波有些头晕,他什么话都没说,随即冲霍水仙道:“这样,你今天上午什么都不用做——你看,这是我给你提供的新模板,你将你之前那些明细表上的项目全部复制粘贴上去就行了——事情应该还简单吧。”
“行,我知道了。”霍水仙点头。
她虽然对沈先波干涉她看电视的事情感到不满,但不管怎么说人家总归是办公室的领导,她自己做的事情又的确是错的,加上沈先波让她做的事情看上去又并不是特别的难,所以她也不好驳人家的面子。
在沈先波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时,吴静给他发了条QQ:“你这人心也太好了吧,让她一上午做那种复制粘贴的事情,太便宜她了。”
“便宜她?”先波回答着,“那些乱七八糟的表格,她今天上午能弄好就邪门了,我保管她至少也要等到今天下班才能整理完,并且还要加班。”
那些原始表格根本就是杂乱无比,先波知道霍水仙要将这项工程给梳理清楚的话,很难。
而知道其中的道理后,吴静马上发过来一张龇牙咧嘴的笑脸:“你真坏。”
“坏了么?也是工作需要,因为我打算明天盘库,外加机械保养。”先波道。
沈先波想的很清楚,他刚入主生产调度室,对这里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所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要知道自己接手之后,原来在备案上登记的到底有多少资产,实际资产是多少,每笔帐他都要算的清清楚楚。
明天是周五,一来他要组织召开下周的生产调度会,二来车间里的配件无法供给明天的生产,所以借助这个时间来开展内部大盘点以及生产件的保养是最好的措施了。
如同沈先波所想的那样,对于沈先波交代下来的任务,霍水仙虽然有些不忿,但因为事情仿佛并不十分困难,她还是认真执行了。
然而很快她便发现这件事情的艰难程度,整个人很快就进入了一种崩溃的状态。不过她既然已经走到了这条贼船上,她想要跳下来的话,根本不可能的了。
徐丽娟那边倒是很快,这个女孩听懂了沈先波的意思,马上兴高采烈地跑去将会议纪要修改了一番。
最终,按照会议纪要上的内容:大学生工作积极性很高,而明天又是整个车间大盘点加现场维护保养,希望公司上级领导能派人下来现场激励。
至于为什么要开展这场保养及材料盘点的原因,先波自然不会说是贺金龙的原因,而是将郑家旭的合理化建议书作为一剂猛料。
大学生郑家旭既然在底盘班组就已经发现了这么多可以改善的问题,那么其他班组的工位更是肯定有极大的改进空间。销售最旺的季节转眼就要到来,车间里生产改善,自然是迫在眉睫!所以,上级领导派人下来助阵,也是必须的。
第39章()
沈先波的预料果然是一点都没有错。
其实按照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部负责大学实习生项目的负责人,本来也是按照惯例让各个生产车间召开大学生月度座谈会,然后从车间里收集会议纪要作为反馈材料。
一般情况下,对于那些反馈材料的处理,相关负责人也只不过是直接将其当做文档给保存下来,根本连理都没有加以理会。
不过现在不同了。
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樊万琪本来按照常规收集各个车间发过来的反馈材料,不过当见到总装三车间发过来那么多的文件后,他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一看不得了,他马上就看到了车间里的大学生提供过来的合理化建议,并看到了会议纪要上的要求。
樊万琪作为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对车间生产他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不过不管怎样,他总归还是有鉴别的能力的。
当见到车间大学生提供的合理化建议仿佛的确有些作用后,他马上就按照流程,将这些合理化建议流转给相关部门负责人那里,也就是汽车研究院。
这批大学生的培养工作是DR公司的一个重点项目,汽研院的人见到这么多的意见,也马上表示关注起来,然后立马派出两个技术员下来调查一下车间的情况。
下来的是两个带着眼镜的男女,一个叫周来勇,一个叫叶琳。两个人也不过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戴着蓝色安全帽,手上拿着本子和照相机之类的,一脸高冷的样子。
实际上只是看了这两个人一眼,沈先波便马上就知道他们在职能部门里只不过是普通科员的身份。不过按照车间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是部门里出来的人,哪怕只是阿猫阿狗级别的,车间里的人从上到下见了脑袋都要矮个半分。
按照正常情况,这种普通科员级别的人到其他部门时,其他部门是不用负责接待的。但是到了生产车间,车间里就一定要有人接待,先波作为车间里班组长以上最低层的领导,自然担当这次的接待任务。
虽然知道这两个人在整个集团公司里,职位实际比自己要底,然而他跟在后面还是领导长领导短地奉承个不停。
对于沈先波的奉承,那两个男女虽然并没有显示出越加高高在上的样子,但却也没有给予半点谦虚。在沈先波一路陪同他们的时候,他们根本就对一旁的沈先波不予理睬,只管低着头又是拿照相机拍,又是拿笔记本来记录的做他们的事情。
望着这两个家伙,先波暗暗佩服:看来,这两个家伙在公司里也混了不少的时间了,也知道怎么耍官位之类的。
先波心中暗想:总有一天,我要让你们这对男女发现,你们连给我倒茶的资格都没有!
果然忙活了好大半天,这两个人总算忙活完了,随即那个戴着眼镜的马尾辫女的随即面无表情地冲沈先波问着:“你好,请问所有的问题都是出自底盘和发动机班组的么?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先回去了。”
先波马上打了个哈哈,说:“领导啊,说实在的,我也刚到车间才一个月的时间,然后这段时间我只负责底盘工段,至于其他工段有没有问题我就不清楚了。不过自从我们底盘班组的那个大学生提交了那么多的合理化建议后,我有个疑问,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您有什么需求请尽量说,我们会记录下来,然后还要带回去交给上面的领导,好做之后的处理的。”周来勇见机马上拿着本子道。
沈先波清了清嗓子,然后道:“是这样的,虽然我没负责其他班组,但是我觉得我们底盘班组既然出现了这么多可以改善的问题,那么其他班组也一定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所以我们车间打算在公司年前的销售旺季到来之前,赶紧做一下配件的盘点、设备的维护保养。”
他搓着手笑着:“在这过程中,我想申请领导这边能支持一下,在这过程中配合做一下现场改善的事情。二位领导也知道,车间里大部分都是大中专学历的,他们除了干活之外,对现场改善什么的根本就不不知道。不过,如果领导这边能派人下来支持的话,就不一样了。”
“也是啊。”周来勇点点头,“M线开线已经一年多了,既然底盘这边都有这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那么其他工段也一定有很多——您的要求我这边已经记下来了。您放心,底盘这边的改善,我们马上会派人下来按照您提供的合理化建议做。其他的,我们上报领导。”
望着周来勇这样,先波心中暗暗佩服:这小伙子倒是会做人。
不过不管怎么样,事情总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当天下午下班之前,沈先波便接到了通知,说是汽研院那边觉得大学生郑家旭提供的合理化建议非常好,拟将郑家旭的意见全部采纳。
至于沈先波所提出的请求,周来勇回去的时候显然将那些建议全部报了上去。
据说汽车研究院的相关部门接到沈先波的请求之后,当天下午便召开了内部商讨会,确定沈先波所提出的建议的可执行性。
当然,最后商讨的结果自然是觉得沈先波的建议的确合情合理。不光如此,汽研院的相关人员觉得现场改善工作不光要在总装三车间来开展,还要在全公司四个轿车生产厂全面推行。
现阶段整个DR公司的产品,市场反应情况并不是非常好,董事会那边施加的压力非常大,技术部门一直都没办法从技术手段来扭转市场的颓势。
沈先波的建议,让他们马上就找到了希望:既然短期内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来攻破难关,那么做现场改善这块,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对于现场改善的事情,汽研院的相关领导给予高度的重视。很快,汽研院那边相关部门的部长陆宏辉的电话便打到沈先波的办公室来。
而在陆宏辉给沈先波打电话的时候,刘华良则正拿着一份文件,和沈先波说给他申请了去DR大学上后备领导干部培训班的事情。
第40章()
沈先波的事情弄的动静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引起了全公司整个生产车间的一次地震!
事实上,在陆宏辉给沈先波打电话之前,汽研院的技术研发部和生产管理部已经就沈先波提出的意见,和轿车三厂的中高层领导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并邀请他们一起参加了研讨会。
汽研院那边的事情是大事,轿车三厂的厂长何亚东和副厂长袁宏刚等人一接到通知,便马不停蹄地跑到那边去看看。
下午那边研讨会的主题便是现阶段全车间开展生产管理优化的必要性,而之所以会突然发出这么个问题,汽研院那边也和三厂的厂长何亚东说了,主要是因为你们总装车间有个叫沈先波的能人提出来的。
这么一来,何亚东就立马感到奇怪了。
虽说他作为轿车三厂的厂长,手底下所管的人很多,但不管怎样凡是每个车间中层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