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掠影:宫闱-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盈儿!”柳太妃低声喝止,却对于整个局势没有任何改变。
“求皇上、皇太后赐臣妾一个痛快!”柳满盈在此刻站起身,脸上泪水未干,却早已经是哀莫大于心死的神情,平静的眼眸,涣散的目光,等待着死亡的肃然。
同样是在锦心殿,柳满盈被册立为柳妃,流盼的目光中止不住对皇上的爱慕之意,半年的日子里,她努力过,她任性过,她不懂得进退,不知道天高地厚,但是一念之间,她仿佛脱胎换骨,她明白了这利害关系,却注定了“死亡”的结局。
“嗯。”皇太后轻轻点头,伸出手递给一旁的嬷嬷,借着力道站起身,踱步下了台阶,说道:“既然柳妃已经认罪,那么哀家也不再追究,希望宫中各人不要再重蹈覆辙,这样不枉费哀家‘既往不咎’的恩情,对吗?妹妹。”侧目看着柳太妃,柳太妃只能顺从又麻木的点头,而一旁的锦月明泪水在眼眶里滚动。
“好了,如何处置柳妃?皇儿,还是你来决定吧!”皇太后优雅的走回了台阶上。
“皇上,臣妾对不起你了。”没等锦胜天开口,柳满盈柔柔的出声,一反常态的懂事,让锦胜天也不禁有些动容,背过身子,双手交叠在身后,没人看清他的表情。“酉时之前,赐柳妃三尺白绫。”
“谢皇上!”没有震惊,柳满盈缓缓起身、行礼,没有再看任何人一眼,她拖着步伐走出了锦心殿,她挺着身子,在夕阳余辉之下,被拉长的身影笼罩在一种死亡气息之下,让人不忍直视。
“各妃嫔们都回宫去吧!”锦胜天挥挥手说道,随着众人的离去,锦胜天对站定身子不动的柳太妃低声说道:“距离酉时还有一个时辰,太妃可以去送送她。”
“谢皇上恩赐!”柳太妃回过头,眼中有着诧异,还是感激的点点头。
锦云宫内——
柳满盈端坐在铜镜前,任由宫女们拔去了她的发簪,褪去了她的锦服,一袭白色素衣,长发披肩,不施粉黛。宫女们退下了,偌大的锦云宫静得可怕,柳满盈对着铜镜露出一个凄然的微笑,嘴边的梨涡若隐若现。
第104章 生存之道(4)()
“盈儿!”匆匆而来的柳太妃,一声呼喊让柳满盈转过身子。四目相对的那一霎那,柳满盈终究是忍不住滚下泪珠。
“姑姑,盈儿知错了,盈儿错了,盈儿没听你的话。”柳满盈大哭着扑到在柳太妃脚边。“盈儿,快起身!”柳太妃用力扶起她,姑侄两人一前一后坐在了圆凳之上。
“盈儿到今天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姑姑宁愿在佛堂中念经诵佛,为什么会告诉盈儿伴君如伴虎。”柳满盈喃喃自语,柳太妃止不住的用丝绢捂住脸庞,这一幕是真正的生离死别。
“盈儿,姑姑对不起你,姑姑救不了你!”柳太妃自责的说道。
“不!不怪姑姑!”柳满盈摇摇头,说道:“都怪盈儿鲁莽,今日在大殿上揭穿了你我姑侄关系,差点连累姑姑和月明。盈儿实在是蠢!”
锦心殿那一幕,皇太后的神色,让柳满盈终于醒悟了,曾经以为有柳太妃这个靠山,可以在皇宫与众不同,没想到一切都是自己的奢望,到生死关头那一刻,人就特别通透,她明白了柳太妃的地位,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请姑姑相信盈儿。”柳满盈突然跪倒在柳太妃跟前,有些哽咽的说道:“那所谓巫蛊之术真的不是盈儿所谓,盈儿有些小心思,盈儿很自私,但是从没有这样的害人之心。没想到反被人利用,连自己的性命都赔了进去。”
“傻盈儿,姑姑信你,快起身!”柳太妃吃力的拉起了跪倒的柳满盈,两人抱头痛苦。
内务府的太监,将三尺白绫捧在胸前,缓步走了进来,脚步声在空荡荡的锦云宫发出极大的回音,让柳太妃和柳满盈同时一震。
“奴才奉皇上之命,在酉时给柳满盈送上三尺白绫。”这太监也算是训练有素,看见柳太妃之后不卑不吭的行了宫礼,才朗声说道:“皇上有令,废除柳满盈大锦妃嫔称谓,死后不得葬入皇陵,弃于乱葬岗。”
柳满盈平静的接过白绫,平静的接受了自己死后的命运,柳太妃不忍的撇过头去,泪水直流。
“柳太妃,皇上有令,任何人不得滞留锦云宫。”太监低声的提醒道。柳太妃一言不发的转过身子。
“姑姑!”柳满盈突然叫道正欲踏出宫门的柳太妃,将手腕中的翡翠白玉镯褪下,这是她此刻身上唯一的饰品,也是当日册封大典皇上的封赐。将这翡翠白玉镯递到柳太妃手中,哀求的说道:“盈儿无福分再伺奉爹娘,请姑姑代为转交给爹爹,见此物如见盈儿。”
柳太妃郑重的接过,有些不忍的抚摸了几下,最终狠心撇过头,踏脚跨出了锦云宫。
柳满盈对着柳太妃离去的背景凝视一会,直到看不见之后,才回过头,将三尺白绫扔上了横梁,将圆凳放在白绫之下,紧紧的绑住了一个死结。将头伸到了死结中,平静的闭上眼,在太监踢倒圆凳的那一刻,柳满盈的泪水滑下。
两腿挣扎了一下,不一会就僵直不动,死亡的气息迅速笼罩着寝宫,微弱的烛光不断的摇曳,诡秘得让人觉得可怕。半柱香的时间,太监走上前放平了她的身子,门外跨进刑部张书的身影,右手两指探入她的鼻翼之下,确保没有呼吸之后才对太监肯定的点点头,说道:“送入乱葬岗!”
第105章 兵权。变(1)()
“启禀皇上,臣已经确保柳满盈已经自缢身亡。”张书对端坐在龙塌的锦胜天说道。
“嗯!”点点头,面无表情,看不出锦胜天的喜怒:“太子已经安葬皇陵,昔日柳妃也已经自缢,这事算是正式告一段落。”
随着锦胜天金口一开,御书房内各人都长舒了一口气。“因为太子之事,朕已经连续五日没有上早朝了,姚琨,替朕通知各位要臣,明日恢复早朝!”锦胜天吩咐道。
“是!”领命后的姚琨正是要外出,却听见锦胜天再次吩咐道:“温太师因为太子之事而元气大伤,朕不想再用国事让他心烦,明儿早朝,温太师不必列席。”
交代完这一切,锦胜天撑起身,离开了御书房,向着彩霞宫方向走去。还未入得宫门,就听见温如雅一声接着一声的呢喃:“曦儿,曦儿!”这声声呼喊让他站定脚步,抬手揉揉眉心,好半响之后跨步走进去。
“奴婢参见皇上!”宫女们见到锦胜天的到来,欠身问安。却见到温如雅神情涣散的靠在塌上,目光从并没有因为锦胜天的到来而有所惊喜。
“如雅!”锦胜天握住她的手,轻声说道:“曦儿已经安葬皇陵,根据古书所言,升入天国,再次投胎转世为人。至于柳满盈,已经在酉时自缢而亡!”
“啊。”并不是惊讶,听闻柳满盈身亡的消息后,温如雅的眼中光芒一现,说道:“谢皇上为臣妾做主!”
锦胜天无言的抚上她的秀发,将略有些凌乱的发丝拨到耳际,这番温柔的举动,让温如雅忍不住哭泣出声。“皇上——”一声呐喊之后扑入他怀中。
“一切都过去了,朕不想看见这样的如雅!”锦胜天柔声说道,请拍了拍她的背脊。没想到这个动作却换来温如雅更为大力的抽搐。
“臣妾十七岁进宫被封为太子妃,十九岁得蒙皇上爱护,诞下曦儿,二十岁因皇上登基,臣妾被册封为皇后,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福分,全都眷顾在臣妾头上,臣妾自己都认为此生再无所求。没曾想到臣妾二十三岁,皇上新皇登基三年,按大锦国国规,皇上要册立后宫妃嫔,臣妾告诉自己一定要用容忍之心去看待皇上的三宫六院。臣妾心中,想的、念的,不就是皇上吗?虽然臣妾一直安静的看待三宫六院的妃嫔们,但是老天已经剥夺了臣妾幸福的一半。更残忍的是,因为这巫蛊之术,害死了臣妾的曦儿,臣妾今生还有幸福吗?”如泣如诉的声音,让锦胜天缩紧眉头,眼中满是心疼。
“如雅,如果你思念曦儿,朕想你帮着做一事?”“何事?”总算是止住了哭泣,温如雅抬起头问道。
“到皇英寺中吃斋念佛,九九八十一日,为曦儿超度!”锦胜天说道:“不过皇英寺位于大锦国东部,可谓路途遥远,朕担心如雅你的身体。”
“不!皇上,臣妾吃得消,为了曦儿,臣妾任何事情都愿意做。臣妾明日就启程到皇英寺。”温如雅坚定的说道,这番话换来锦胜天的点头,再次拥她入怀中。
第106章 兵权。变(2)()
早朝——
文武百官们两列排开,整齐的恭候锦胜天大驾。随着小阮子声音的响起,锦胜天端坐上龙塌,一眼扫过文武百官们,说道:“皇后、皇太后已于今日启程,前往大锦东部要塞的皇英寺为太子祈福祷告,一共九九八十一天。自此,朕希望太子锦曦得以超度!”
“皇上洪福齐天!”异口同声的声音,换来锦胜天满意的点头。顿了一下才说道:“朕会放下这心中大结,以国事为重。”
“皇上英明!”再一次异口同声的附和。只见锦胜天眉心微皱,有些遗憾的说道:“太子遭遇不测,虽然凶手已经自缢身亡,但是受此番打击,年事已高的温太师则一蹶不振,念到温太师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朕不忍心让他老人家如此奔波劳累。”
“温太师鞠躬尽瘁,的确该好好生养晚年!”一旁的兵部尚书周自君开口说道。
“没错!”锦胜天点头表示赞同,又道:“但是温太师是我大锦国重臣,手握着大锦国百万兵权,如今太师卧病,朕实在倍感忧心。”
谁也不知道锦胜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不敢妄自猜测圣意答话。只听见锦胜天自顾又说道:“朕昨日与太师商讨,认为在我大锦国东南两边的兵力可以稍作形势上的改变。”
“东南两边的重兵分布,以东边为弱,南边为强,东边驻守三十五万大军,而南边分布了六十五大军,按太师本意,这南边毗邻着大乾国,大乾君王野心勃勃,所以重兵不敢擅离。”锦胜天说道此处顿了一下,目光一一扫过众人,说道:“所以朕决定,东南两边的兵力部署依旧维持太师原有部署。这东边要塞向来安定,所以朕将东边的兵权交到太师之子,也就是皇后兄长温如轩手中,由他子承父业,继续替朕守着这东边要塞之处,如轩从小在兵营长大,虽说调兵遣将的经验尚浅,但是熟悉东边要塞的地理环境,如果真正和毗邻的大锈国交锋,也不至于太吃亏。”
这番话说完之后,很长时间的停顿,似乎再等待要臣们提出反驳,却无一吭声。“丞相,文武百官之中,就数你身经百战,不知道你认为这东部要塞兵权由温如轩接手,可有不妥之处?”锦胜天索性直言问道。
但见到恭天行双手抱拳,表情平静的答道:“温太师之子,子承父业,的确是不错的安排!”
“嗯!既然这丞相都认为可行,朕就如此决定。”突然话锋停顿,脸上流露出为难之色,有些支吾的说道:“让朕为难的是,这南边要塞,事关重大,虽说有太师重兵把守,但是一时半会朕无法找到适合之人,谁能够驻守南边要塞呢?”
锦胜天这番类似自问自答,殿下朝臣们无一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