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

第48部分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第48部分

小说: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拿着鸡蛋小心翼翼地尝试了很多次,始终不能让它平稳地竖在桌子上。他嘟着嘴抱怨道:“这根本就不可能。”哥伦布却微笑着说:“其实把它竖起来和发现美洲大陆一样简单。”说完,哥伦布便把鸡蛋的一头敲破,稳稳地把鸡蛋竖在了桌子上。

    此举让那个自大的人仍不甘心:“你打破鸡蛋有什么稀奇?”

    “可是你为什么做不到呢?”哥伦布反问道。

    人有习惯性思维,都有获取最大利益的欲望,为了维持进化中的稳定均衡,就会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而大家都竭力维持这种现状,不允许有人有任何改变。

    嘲讽哥伦布的那个人形成了一种习惯性思维。他认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无非就是驾着船沿着岛屿航行;而岛屿是早已经存在的,哥伦布仅仅是发现了它而已。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正如他竖鸡蛋一样:他认为竖鸡蛋就是把鸡蛋完好地竖立在桌面上,如此一来就变得困难得多了。而哥伦布的做法仅仅是突破了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只要把鸡蛋打破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这看似简单的做法却代表了一种突破:即打破固有的习惯性思维,只有突破才有发展和进步。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习惯性思维的突破是很困难的。因为要改变别人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就意味着打破这种稳定均衡,这常常是大部分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有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布满了绿色的青苔。因为这块石头正好挡住了通往门外的道路,这户人家的儿子就准备把这块碍事的石头挪到一边去。

    正当儿子准备移动这块石头的时候,父亲走过来阻止了他:“别费事了,这么大块石头你是移不动的。”“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儿子疑惑地问。“叫你别移!你移不动的,这块石头从我父亲那时起就在这儿了。”说完,父亲有些愤怒地离开了。儿子虽然有些不情愿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劝告,放弃了。

    就这样直到父亲去世,儿子也一直没有移动这块碍事的石头。直到有一天,他再次被这块石头撞到了,才决定试试看。结果,没费多大力气就移动了这块石头。“既然这么轻松就移动了,为什么之前父亲说它很重呢?”

    也许很多人都存有试试看的心理,但此时会有一股力量约束你——这就是反对派,他们代表着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是不希望改变现状的保守派。也许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维持这种均衡,但他们就是不想改变。要知道这种稳定的均衡是很难打破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极力地阻止和妨碍别人的“激进”行为,因为这些人的行为会妨碍和破坏这种稳定的均衡。在强大的力量面前,许多人选择了妥协和放弃,打算试试看的态度也渐渐地化为乌有。于是这种均衡状态便保住了,再过许久以后,也许这部分人也就成为维持这种均衡的保守派。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此时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开明绅士的维新派企图通过改革变法的方式改变中国的命运,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变法措施虽然没有触及到封建统治者的基础,却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是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许的。

    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守旧官僚对实行新政的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就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5天,慈禧就逼迫光绪连下3道谕旨,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紧接着又囚禁光绪,发布训政诏书,临朝训政,“戊戌政变”失败。慈禧杀了谭嗣同为首的6个人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慈禧似乎维护住了封建保守派的利益,但加快了清政府灭亡的脚步。

    维新派和保守派的博弈,恰如鹰鸽博弈。维新派所推出的变革措施虽然有利于清政府,有利于解决民族危机,但是触犯了一些保守派的利益。维新派对保守派而言无疑就是打破稳定均衡的那只鹰,这是保守派所不能容忍的。保守派在这种稳定均衡状态中形成的习惯性思维阻碍了他们的前进,以至于拖垮了清政府,等到他们发现不变革不行时已经来不及了。但是,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虽然清政府压制了维新派的变法,却使许多民族资产阶级人士站到了清政府的对立面。因此,在这场博弈中,双方斗得两败俱伤,他们都是输家。

    博弈智慧

    正如把鸡蛋竖立在桌面上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已经习惯维持这种稳定均衡的习惯性思维,而不愿意有所突破,或者说不敢有所突破。这样,大部分人就被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束缚住,始终保持着原地踏步走的状态。

第101章 寻找黄金分割点() 
按照常理讲,在鹰和鸽之间的每次战斗中,鹰当然永远会取胜,但是我们最想要知道的是究竟是鹰策略还是鸽策略,属于物种进化或者演进意义上的稳定的策略类型。鹰鸽演进博弈的稳定演进策略共有三种:一种是鹰的世界;一种是鸽的天堂;还有一种是鹰鸽共生演进的策略,这要求混合采取强硬或者合作的策略。

    在现实社会的生存博弈中,人们往往是排他地占有某种利益,围绕人们利害关系的对立,由此形成鹰鸽博弈的模式。不同的人、不同的团体、不同的派别,由于政治地位、经济利益、文化观念、生活环境、个人性格等因素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往往会采取不同的立场与策略,从而可以区分为鹰派与鸽派,分别代表强硬与温和的策略选择。

    对于国际政治博弈而言,鹰派一般在国运昌盛、实力膨胀之际,容易骄横自负、仗势欺人、不可一世,而在危机四伏、局势变化时,可能性情急躁、心生极端、铤而走险。鹰派比较迷信实力,尤其迷信武力,认为只要有了强大的力量,就可以纵横天下,畅行无阻,倘若有谁不服就以武力震慑而使其畏惧,或者就干脆出兵攻打,干掉对手。强硬政策可能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由于手法粗糙、步骤急切,往往会留下很多麻烦。

    很多时候,对于同一个问题或者事件,鹰派与鸽派的态度截然不同。

    例如,对美国“911事件”,鸽派立足美国自身做出反思,主张从美国自身来寻找消除恐怖主义的途径,在国际关系中奉行多边合作;但是,鹰派却与此大相径庭,变得更加强硬,更加咄咄逼人,坚持主张以先发制人战略消灭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力量。伊拉克战争正是鹰派先发制人战略的产物,但鹰派的策略使得美国变得更安全了吗?使世界变得更安全了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2005年7月份,美国的盟友英国连续遭到两次恐怖袭击,伤亡惨重。随后,埃及的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也遭受了连环爆炸袭击,损失惨重。

    相比较来说,鹰派注重实力,鸽派注重道义;鹰派注重利益,鸽派注重信义;鹰派注重眼前,鸽派注重长远;鹰派注重战术,鸽派注重战略;鹰派倾向于求快,鸽派倾向于求稳。但是,鹰派与鸽派到底何者更好一些,恐怕难以一概而论。此一时、彼一时,此一处、彼一处,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目标等不同的因素使得鹰派、鸽派各有其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空间,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当然,鹰鸽两种策略各有利弊得失,鹰策略强硬有力但失之激进,鸽策略温和稳健却有些消极。因此,调和两者而劝中庸之道”往往会成为较好的策略选择。

    博弈智慧

    需要指出的是,中庸之道并不是左右之间的一条绝对中间线,并不是折中路线,而是伸屈自如、刚柔相济、不走极端的生存博弈策略。其实,所谓黄金分割点是处在中左或者中右的位置。

第102章 ESS策略() 
在一间大约1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十几位白领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着。但是平静的日子被其中一个人打破,他做出了一件让同事们看来是离经叛道的事情:在整齐划一的办公桌之间的木隔板上,自作主张地增加了一块纸板,比左邻右舍高出了大约20厘米。尽管他处心积虑,选择了一个夜晚来实施这一行动,并请油漆匠将纸板漆成了和隔板一致的颜色,以防过于显眼。但是第二天同事们上班时,还是发现了它的存在。

    他们一致抗议,理由是在这间巨大的办公室里,这块20厘米高的纸板打破了整个办公室的协调与统一。每个人的利益似乎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损害,在感情上也受到了程度不同的伤害。他们认为,这20厘米高的纸板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性和个性,或者说与众不同的东西,是对周围环境的蓄意的不协调和对整体的破坏,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自私和对于秩序的蔑视和背叛。

    单位里一位新提拔的处级干部,一大早巡视办公室,立刻发现了这一变异。尽管他并不在这间办公室里工作,这点变化,也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他马上对这个人的举措表示了不满和担忧,规劝说:“年轻人,不要标新立异,更不要别出心裁,这样是要吃大亏的!”而同办公室的一位同事则差一点勃然大怒,竟然要越过“边界”,强行将纸板拆除。尽管那块纸板离他的座位很远,一点也没有妨碍他。

    在以后的若干天里,人们来到办公室,都不免要议论几句。时间一天天过去,那块起初被视作眼中钉的纸板,渐渐地在同事们眼中习以为常。于是,当这个人在众人面前主动将它拆掉时,也没有谁大惊小怪。因为所有人差不多都已经忘记了那块纸板,尽管当初曾那样激烈地反对过它。

    在一间100平方米的大厅里,一块20厘米高的纸板所产生的美学破坏力,应该说是微乎其微的。但是这块纸板却像是一个试验品,反射出社会的群体怎样被个体冒犯以及这种冒犯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博弈论中所说的ess策略的影子。所谓ess,即进化上的稳定策略,是指凡是种群的大部分成员采用某种策略,而且这种策略的好处为其他策略所比不上的,这种策略就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或ess。换句话讲,对于个体来说,最好的策略取决于种群的大多数成员在做什么。由于种群的其余部分也是由个体组成,而它们都力图最大限度地扩大其各自的成就,因而能够持续存在的必将是这样一种策略:它一旦形成,任何举止异常的个体的策略都不可能与之比拟。

    在环境的一次大变动之后,种群内可能出现一个短暂的进化上的不稳定阶段,甚至可能出现波动。但是一种ess一旦确立下来,偏离ess的行为将要受到自然选择的惩罚。所以,我们与其相信出淤泥而不染,倒不如相信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才是符合进化规律的!也正因如此,舜出身于一个父兄凶顽的家庭却成为大圣人是值得推敲的。把舜的家庭看成一个种群,如果一个所谓的圣人在那样的环境中,而他的行为准则和其他人相左,那他的策略就是非ess策略,他在种群中将不占优势。这样的历史如果是真的,那么在它之前,必然发生过促使ess策略发生变化的事件。

    在ess策略中,往往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为惯例的共同认识:因为大家都这样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