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九尽春回,十里锦绣 >

第223部分

九尽春回,十里锦绣-第223部分

小说: 九尽春回,十里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恕�

    可那又怎样?

    他觉得值得,那便是值得。

    就算死在沙场,也不枉真心一场,爱而无怨。

    “好。”傅声几乎是犹豫了良久,才算点了头,“刘将军、杜将军,你们二位随我驻守幽州。胡将军,白将军,调兵遣将,随时直扑北昭大营。只要北昭敢动云阳州和横州,我们就可当机立断,夺回汀城和阜城。明白吗?”

    “是!”诸军一声应,士气轩昂。

    援军不到,大军闭门不出,军士的士气早已受损,正好也借此机会鼓舞士气。若是能夺回两城,也许能让皇帝看到战胜的希望,也许就能调拨军队驰援。

    长此坐以待毙下去,等到风里花完全准备妥当,幽州必亡,大朔危矣。

    出其不意,兵不厌诈。

    古往今来,不外如是。

    果不其然,北昭大军只是佯攻幽州,过了一会就退兵散去。而云阳州和横州却传来急报,说是大批的北昭大军开始向两州靠拢,形势汹汹,不容乐观。

    萧东离褪去一袭白衣,换上了金色战甲,如缎墨发被盘束在头盔里头。束袖,束腰,长戟,踩靴,一切都准备妥当。

    策马军前,黑色的夜空下,全然没有翩然之气,剩下的是一身肃杀萧冷。

    风吹着幽州城头的大朔棋子呼啦呼啦的响,城中军士踩着整齐的脚步,奔跑时甲胄发出清晰的碰撞之音,一切的一切让氛围霎时变得格外紧张。

    傅少鸿亦是一身青铜色的战甲,手握长刀。

    今日染血而去,明日荣耀而归。

    不为一己名利,只为天下太平。

    傅声身着盔甲,看一眼自己的儿子,而后看着陈兵列阵的军士们,终于一声令下,“为我大朔,奋勇杀敌。天下太平日,我军还归时!出发!”

    城中响起震彻苍穹的喊声,发自肺腑,出自胸腔。

    马革裹尸何须怕,一腔热血染黄沙。

    城门打开,傅少鸿和萧东离兵分两路,一个直奔汀城,一个直奔阜城。

    青墨刻意挑选了最好的御羽山庄护卫,随行保护傅少鸿,而自己则紧跟着萧东离,直奔阜城。

    相比阜城,汀城的北昭人马,少了很多,傅少鸿更容易得手。

    快马驰骋,战事刻不容缓。

    那一夜,风萧萧兮战甲寒,傅少鸿算是第一次见识到了真正的战场,真正的杀戮。而不是上次偷袭那般的轻松,而是攻城,夺城,最后巷战。

    鲜血浸染了袍子,喷溅而出的血滴子,模糊了双眼。

    到了最后,连握刀的手都已经酸麻得抬不起来,更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人。杀到最后红了眼睛,蒙了心,只知道一定要活着。什么念头都没有,脑子里一片空白,唯有杀人。

    上了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就连父子,兄弟,都可以抛诸脑后。

    沙场无六亲,刀下无活口。

    这就是现实,残忍得让你麻木。

    天未亮的时候,傅少鸿已经夺下了汀城,而萧东离也已经抢下了阜城。

    风里花得知之时,已经为时已晚,兵力部署都已经分散出去,只能赶紧让长渊发信号,让进宫云阳州和横州的大军,立刻撤退回营。

    但傅少鸿与萧东离已经拿下了两城,幽州城门大开,两位将军领着大军直奔围困在两城之间,来不及撤离的北昭残部。

    傅少鸿与萧东离及时出兵,以三路合围之势,清剿了北昭留在两城之间的残部。

    事后,两位将军领着大军直扑北昭大营。

    而傅少鸿和萧东离立刻撤离汀城和阜城,以截道之势,斩断北昭两路大军的回营之路。斩断了回援的北昭大军,北昭大营就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不管傅少鸿和萧东离能拖多久,北昭大营受创严重,已然是不争的事实。

    风里花当机立断,大营后撤三百里,驻扎在大朔边境。

    所幸大朔的军队也不敢轻易的孤军深入,毕竟大朔与北昭的军力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适可而止,才是保全自身的万全之策。

    萧东离驻军阜城,而傅少鸿驻军汀城,两城相望,如同幽州城的门神,立于幽州城之前,能在第一时间观望北昭的行进消息。

    二人分别派人驻守城池,各自回到了幽州城复命。

    天亮之后,大局已定。

    北昭损失惨重,痛失汀城和阜城,本想以大包围形式包围幽州,没想到最后却被大朔军队,以围魏救赵的计谋,以小包围突破大包围的策略,打得溃不成军。

    这,也多赖了傅声的一直关门不出。

    让北昭的军士都掉以轻心,以为大朔军队不敢迎敌,以为大朔军队不堪一击。结果松懈了戒备,以至于这一次兵败如山。

    而大朔的军队受北昭大军骚扰无数次,这一次总算能报仇雪恨,所以一个个都如狼似虎,恨不能将这些犯境之贼,食肉寝皮。

    所谓士气,当如是。

    大朔军队已经全部撤回,清点死伤人数,也折损了不少。

    清点下来,最多不过八万人马,其中还包括了一些伤重士兵。所幸北昭也折损过半,甚至于比大朔损失更惨重。

    风里花怒了:一个围魏救赵,一个半道打劫,就让你们乱了手脚,折损了这么多兵马,简直该死!

    然则事已成定局,临阵杀将,委实不是明智之举。

    风里花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打落牙齿肚里吞。大朔军队虽然人数不占优势,可是胜在出其不意,打风里花一个措手不及。

    征鼓歇,魂难安,谁家妻儿院门前,倚门坐待晓月明。

    指尖错,曲难成,谁家女子月下殇,宫商成绝角徵羽。

第317章 私下作罢的婚事() 
卸去厚重的战甲,洗去一身的血污,萧东离依旧身着白衣,容色清浅。不过此后他便要开始驻守阜城,阜城不大,但却很重要。

    傅少鸿亦换回了最初的模样,“师父,保重。”

    萧东离浅笑,“自己小心。”

    “有师父的保护,我还怕什么?”傅少鸿不是傻子,身边那两个就算上了战场,也光顾着护他,不是萧东离安排的又是什么。

    “小心无大错。”萧东离深吸一口气,“你爹驻守边关多年,也算对朝廷鞠躬尽瘁,我岂能让他的独子有危险?不到万不得已,我希望能保全你。”

    傅少鸿点头,“师父,我如今才算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是爹拿了命搏来的。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有我爹在,我什么都不必担心。可是现在我知道,沙场有多残忍。挥霍的是人命,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那些所谓的荣耀,都假。”

    萧东离一笑,“富贵荣华人皆向往,能让人趋之若鹜。但没有这些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哪有这太平盛世,哪有这百姓的安居乐业?”

    “这次若能周全归去,我也不要什么军功不军功的了,带着芙蕖远离东都。我带她回老家,到时候请师父喝喜酒。”傅少鸿喜不自禁。

    “那我就该备下厚礼,到时候让你风风光光的。”萧东离笑了笑。

    傅少鸿朗笑两声,不改脸上的坏笑,“没准师父到时候要备两份厚礼。这新婚大喜,保不齐还能赶着双喜临门。师父放心,我跟芙蕖,定然会赶在你和阿靖之前。到时候,师父可别小气,这满月礼,太小了不要。”

    萧东离被他逗笑,紧跟着挽唇笑出声来,“真当贪心。若是如此,我必送你一份大礼,保管你满意就是。”

    “一言为定,师父可不能食言啊!”傅少鸿勒紧马缰。

    玩笑归玩笑,军务紧急,也不能长久逗留。

    “小心点!”萧东离叮嘱。

    傅少鸿点头,“告辞了师父。”他最后瞧了萧东离一眼,一声马鸣,领军离去。

    历经战事,傅少鸿已不再如彼时的顽劣,多了一股子成熟,多了一份担当。如今他已经是敢于担当的男儿大丈夫,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心爱的女人,搏一场盛世太平。

    傅少夫人,等着我回去娶你吧!

    从此,执手百年,再也不管这人间事。

    芙蕖,可好?

    他欣喜,心中也担忧着,也不知芙蕖看到那封信了没有?虽然字迹潦草,可他已经写得很小心了,想必能看懂吧!

    就算看不懂,也不知芙蕖会不会问上官靖羽呢?

    心头欢喜,唇边带笑,傅少鸿策马扬尘而去。

    “三爷?”青墨策马,“咱们也走吧!”

    萧东离目送傅少鸿离去的背影,“这场仗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还会死多少人。”

    “三爷,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青墨道,“卑职就算死,也会护着三爷周全。”

    “不,如果真到了绝境,你回东都去。把一切都交给她,替我看着她,别让她再来幽州。”萧东离深吸一口气,“如此,就算是对我最大的忠诚。”

    青墨一怔,唇线紧抿,不语。

    一声叹,萧东离已经策马而去。

    白衣翩然,尘烟弥漫,哒哒的马蹄声,伴随着战争的正式开始。谁都不知道这场仗会有怎样的结局,可是彼此都心知肚明,北昭就是块硬骨头,啃不下也得啃。

    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不能退缩。

    一旦幽州城破,幽州百姓性命堪忧。

    可边关的将士想着保家卫国,但朝廷官员,却想着如何能让自己升官发财。朝中局势不稳,二皇子与三皇子之间,到底谁才是最后的储君,这就是个大问题。

    储君,影响国祚。

    那是国之根本,一旦确定,轻易不可更改。

    只是风里花经此一战,开始了调整兵力部署,目光不再放在云阳州和横州,而是转移到了汀城和阜城。

    夺回这两个制高点,就能与把住了幽州的门户。

    里头的人就休想在出来。

    屯兵幽州城外,然后出兵云阳州和横州,将幽州团团围住。水粮皆绝之日,就是幽州城不战而败之时。

    所以现在关键是,夺回不小心失去的两大城池。

    又是一场硬仗,避无可避。

    关键还是援军,大朔的援军不到,幽州的兵力只能日益消耗。到了最后无兵可用,也就是人亡城破之日。

    边关得胜的搪报快速传入东都,因为唯有提及上官靖羽之事,所以这份捷报直接入了皇宫,满朝欢喜。

    战胜的消息,谁不喜欢。

    若真要说,有不喜欢大胜仗的,那便是萧东铭。

    尤其看到左翼先锋三皇子萧东离率军夺取阜城,与右翼先锋傅少鸿左右夹击,重创北昭大军。是日,北昭大军连退百里,退至大朔边境,整军不敢待发。

    看到这些,萧东铭便已经恨得咬牙切齿。纵然病在床上也是突然弹坐起来,狠狠将捷报摔了出去。

    “滚!都给我滚出去!”萧东铭愤然。

    足足一个月,他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换来的竟然是萧东离战胜的消息。如今满朝欢呼雀跃,为其上奏,想要让朝廷派兵驰援的大臣越来越多。

    因为所有人,几乎都看到了胜利的前景。

    是萧东离,给了所有人,可以战胜北昭的希望。

    三皇子?三皇子是吗?

    只要他得胜归来,将来必定功高盖主。

    萧东铭几乎可以想象,等到萧东离回来,萧盛必定赋予大权。兵权在握的皇子,意味着皇位的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