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与君谋-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氏也算四方名门,曹侍郎又在朝中为官,曹氏嫡系即便不参加科考,也不会谋不到份好差使的。科考五年才一次,四方每年需要的官员递补,可远远不止这些。”对科考制度持支持态度的王君庭为秦颂解答,四方的官吏主要还是在世家中产生的,就好比她的大哥王璀之,接大伯的右相官印,根本就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科考选出来的多是读书人,而四方各地所需的人才涉及方方面面,只是读书人是不够的。你方才也说了,书读多了就是迂,有些事,书读得越多,反而越做不来。”
“哎?君庭,读书多怎么也成不好了呢?你看民间那些不认字的,去哪儿都吃亏。”走在最前的周天瑟偏头反驳道,王君庭所言与她自小遵循的教义有些出入,所有人都告诉她,书读得多,懂得多,才能成为一个贤德的公主。
“哈哈哈。”秦颂笑了起来,她从前在民间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比较多,这问题恐怕她能解释得更在理些,秦颂在两人跟前比了比手势,说道:“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是碰到非常事,就只能用非常人和非常手段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
“哎?”周天瑟仍在咀嚼秦颂说的话,连上楼的脚步都慢了下来,这个阁楼一共有三层,第二层有六个房间,第三层则整个就是一间,四面开窗,可以看到梅园的全景。
“你就别想了,改日有了机会,你到京周以外的地方走走,便会明白。”王君庭一手提着裙子,一手轻推着周天瑟往上走,周天瑟每年去的几处地方很固定,皇宫、公主府、皇家别院、皇家猎场等等,几乎都是重兵把守之地,而京周繁荣,秩序井然,那些暗地里的灰黑,周天瑟这个金枝玉叶的公主又怎么会见得到呢?
“哼,说得容易,我要真一个人跑出去了,没准连饶城都没到,我那几个哥就把我抓回来了。”周天瑟摊摊手,也没觉得有多低落,她才十六岁,总会有机会出门走走的,再不济,嫁去九绕之时,出嫁这一路的千山万水也够她看了。
说话间已经到了三楼,桌案上摆了几碟瓜果,摆了一壶茶,三人都不觉得饿,只是走一路说一路,口有些干了。
“品茶会上会有功夫茶,这会儿临时泡的,将就一下。”周天瑟拎起茶壶倒了三杯茶,把其中两杯往秦颂和王君庭的方向推了推。
“我们哪儿有那么多讲究啊,一杯清水都没关系。”王君庭朝周天瑟眨眨眼,之后目光就移向了窗外,今年的早桂开得还不错,即便是这三楼也有桂香迎面扑来,沁人心脾,循着香味,秦颂和周天瑟也往外看去。
梅园中的宾客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远看一片和谐。
“呵。”俯瞰而纵览全局,王君庭眯着眼,冷笑出了一个短音,院子里这么多人,看似聚得随意,实际三五成群的都是朝中派别的缩影,正因为她在梅园至高处,所以一目了然。
朝中派别的界限也不是泾渭分明的,皇帝周天磊和昭王周天熠各自为阵,中间有德高望重的三师左右权衡,其他也还有分别支持大皇子周学礼和二皇子周学易的,而这部分又与周天磊手下的相交错。虽然还有倾向于三皇子周学正的,但三皇子毕竟年纪小,母家的地位也没有另外两位皇子高,目前看来还未成气候。
“看到季宛央在哪里了吗?”第一次到梅园,全不熟悉园中景致的秦颂一下子看花了眼,整个四面八方转了一圈,也没见着今日的主角。
“在我的大侄儿那呢。”周天瑟的声音从秦颂斜后方传来,她手肘撑着窗框,手支着脑袋,眼睛几乎笑成一条缝了,笃笃定定又危险意味十足,“难不成是瞄上学礼了?学礼最迟明年也得成婚了,她倒是个性子急的。”
“她比咱们几个年纪都大,以二殿下的脾气未必能与她好好相处,而大殿下沉稳,待人也谦和有礼,容易被亲近,虽然不知道陛下属意哪位将来继承大统,傍着个脾气好的夫君总是后半辈子的保障。”
性格、能力、人品、学识、人脉,综合各方面来看,王君庭对周学礼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不过王家已经选择了更有优势的周天熠,对于周学礼,也不止是周学礼,还有已经逝去的那五位殿下,同时期雄才辈出,明智者只会择一而侍,从始至终。
“我二哥怎么想的还不好说,但是太后从以前开始就一直最喜欢学礼,这次回京,怕是要扶这个嫡长孙一把。”周天瑟依然撑着脑袋,迎着满是花香的清风,平静地望着梅园里温雅与人相谈的大侄儿,声音也是不咸不淡,她内心的期望从来都是一家人和和睦睦在一起,如果这无法实现而相争是必然,那么她就与她的九哥站在一起。
“哎?”停顿了片刻,周天瑟的声音忽然带弯儿地高了起来,垂眼只盯着季宛央,讶然道:“她不会以为做了太后的义女,就能当学礼的正妃吧?她这身份哪里够啊?”
皇家的正室,除了温良娴熟有仪能为天下典范外,身份上也必定得是高门嫡系,秦姐姐那样是卡在个小口子上,而流水宫宴二哥放了豪族进来,相当于是默认了她有这个资格做皇家的媳妇,可是季宛央她的身份不尴不尬的,做个侧妃还过得去,离正妃的资格还缺那么一段。
王君庭无声地瞥了眼周天瑟,目光也只落到正与周学礼笑谈的季宛央身上,嘴角弯起了个大弧度,说道:“如果庄王恢复庄王位呢?庄王妃早逝,但也没人知道庄王后来续娶过没有,如今庄王失踪生死不明,季宛央一口咬定自己是庄王嫡女,也没人能拿出证据来推翻不是?”
王君庭的一席话说完,周天瑟的脸就沉了下去,接着说,“而战功赫赫的庄王唯一的嫡女,嫁给学礼做正妃,再合理不过。”
“真狠啊,这位太后。”秦颂默默叹息,她跟着周天熠从豫岩回来至今,包括他们所有人在内,几乎都是被太后牵着鼻子在走,至今也没有打开属于己方的局面。
周天熠只说太后认季宛央做义女,是存了恩威并施的想法,然而依着王君庭这说法,季宛央这颗棋子简直被太后放在了最好的布局上,似一汪活水,将一切连成一体。
庄王案本是一桩死案,由庄王的子女开口,将陷害庄王的罪过嫁祸给祁妃,祁妃娘娘在最初便已经处于劣势了,人证物证齐在,祁妃百口莫辩。
而一旦祁妃获罪,便是承认其与庄王有染,那祁妃膝下三子皇家血脉的正统性就会惹人生疑,还要蒙受污名,这对周天熠是相当致命的打击,在他一侧对他抱有期望的人最有可能离他而去,周天熠在朝中的力量会被全面削弱。
太后给足了季氏兄妹恩惠,再把有了身份的季宛央安插到周学礼枕边,是对周学礼地位的巩固,从此周学礼这一辈便无人能与他争锋,四方有了名正言顺又有能力有势力的继承人,朝中的派系争斗也会稍稍歇停,国力就不会在内部耗损了。
若是顺着太后的布局走下去,最终的结果或许对四方大有裨益,但是
秦颂说不上太后的谋划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若是从前,她只会冷眼以观,只要国泰民安让她好好做生意,谁来坐皇位她根本不关心。
可是,她认识周天熠了呀,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心有肝的周天熠。
他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家国太平,他在后方迂回曲折不露锋芒,为的是家国安定,能进能退,文能兴邦,武能定国,这样的他却要被周天磊母子逼入绝境,却要因家国安平而失去亲娘兄弟和朋友。有功无过,周天熠凭什么要被这样对待?
况且太后所谓的一切都是无中生有、杜撰捏造之事,若让她得逞,天地公义何在?
她是商人,计较利益得失的商人。
祁妃曾托付她,要她在关键时刻为犹豫不决的周天熠做取舍,那么现在她的回答便是,四方失去周天磊和四方失去周天熠,两者相较,前者只是小失,而后者则是大失,失去对五更和九绕皆有威慑的周天熠,会让四方面临被邻国灭顶的大灾。
章一百三十七、珠联璧合(一)()
秦颂一个人撑着窗框想得又深又远,最后整个人完全就陷了进去,以至于没听到周天瑟和王君庭已经拐了方向的对话。
“哎呀,秦姐姐,你倒是给点反应呀!”周天瑟粘了过去,推着秦颂,又拉住她的手臂摇啊摇,娇娇软软地问道。
“啊?”秦颂如梦初醒,讷讷偏过头,身旁两人满怀兴味的表情映入眼帘,她心头即刻升腾起一股紧张感,这是有什么事又烧到自己了?八成跟周天熠有关系,否则她们怎么会如此兴致勃勃。
王君庭在周天瑟之后,她眨着眼睛,目光直往窗外斜,秦颂一愣,转回头也朝外望去,梅园里明明那么多人,偏偏她一眼看到的就是今日身着淡色衣袍的周天熠,他才从大门口进来没走几步,就被几家姑娘围住了,看样子还是有说有笑的。
其实周天熠待其他人的态度几乎都是一样的,温和宽厚,似春风润万物,因而十分惹人亲近,不过这个“其他”可能不包括他们这群人,周天熠喜欢捉弄她,会跟王君庭和周天瑟开玩笑,也会同王璀之、沈不闻相互杠相互噎。
秦颂已经习惯了与那样生动的周天熠日日相对,反而觉得现在温和笑对世家女子的他,才是与她们划了一道清晰的界线,他不越过去,也不允许她们越过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看到这样一副相谈甚欢的光景,她虽谈不上气恼不满,但心里还是掠过了一丝清浅的抗拒,秦颂有些烦躁地别开了视线。
秦颂的动作并不明显,但细心如周天瑟和王君庭还是闻到了钻入桂花香中的酸味,两人偷偷笑起,周天瑟更是马上为自家哥哥做解释,“秦姐姐,不要生气呀,九哥时不时抬头看你呢。”说罢,她指指秦颂故意不去看的方向,把她的目光又勾了回去。
在其他人不注意的时候,周天熠会稍稍抬着头向她们所在的这一层望过来,那么远的距离,不习武艺也没特意训练过视力的秦颂是看不清他的表情的,可她就是知道,他在对着她笑,与平日无异的逗弄的眼神,与平日无异的轻佻的笑容,眼中只有她一人。
秦颂又别开了视线,心里比方才更烦躁了。
“哈哈哈!”身边的周天瑟和王君庭已经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秦颂此刻的生动和平常的清冷反差极大,闹上一闹,十分有趣。
“别笑了别笑了。”两个姑娘悦耳的笑声在秦颂听来,只能让她又羞又恼,她还回不了嘴,王君庭与齐王之事私密,连周天瑟都未被告之,她暂时还不能拿这个打趣君庭,而周天瑟犹疑在九绕三王之间,婚配情爱于她而言不是什么开心的事情,她也不能多提。
如此,秦颂只能在心里默默给她们记了账,以后,她定要挠得她们心口乱撞,面色滴血。
而阁楼内恢复平静后,秦颂对着无辜望着她的两人,又说不出怪罪的话,只能叹气,她也没想瞒着她们什么,周天瑟和王君庭都与她坦诚相对,她藏着捏着也太对不起这点姐妹情了,只是关于周天熠,光开口说起,她都需要鼓足勇气。
“其实我还是”刚开了腔,面对两双好奇瞪得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