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的,人们一般都能感觉得到。我们只有通过一种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让人更加信任我们。那种强装出来的笑容,不但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而且还会让别人很难把该说的话说出来。因为你表现出了一种喜怒不形于色的特征。
第67章 恭维的话,适可而止()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谈,固然要尽量说好话,但是好话并不等于奉承恭维的话。有些时候,人是要说些奉承恭维的话,但是这种话应该适可而止,否则容易引起别人强烈的反感。
历史反复证明,善于奉承和恭维的人一定是小人。奉承无疑是一种面对面的索取,奉承者十有八九有求于被奉承者,至少也是一种“有偿投资”。过多的甜言蜜语犹如高利贷,听得愈多,信得愈切,持续得愈久,愈要求付出昂贵的代价。
奉承者为达到其个人目的,可谓用心良苦,挖空心思,用尽心计。奉承不再是平面式的、一次性的,而是一个过程、一个系列,旁敲侧击,迂回演进,层层向前,由浅入深,渐露凶相,直至达到目的方休。
明朝奸相严嵩和夏言是江西同乡。严嵩比夏言早十二年中进士,但由于一直在家养病,难获升迁。当夏言身居高官时,严嵩还是个芝麻小官。
严嵩为了向上爬,极力讨好夏言。一次,他设宴请夏言来家做客,却被夏言拒绝。因为夏言心性高傲,不屑于和一个地位相差太多的人交往。严嵩又亲自拿着请柬到夏府相邀,夏言拒不相见。严嵩不以为意,回家照样设席,留下夏言的座位,并恭恭敬敬地跑到夏言座前宣读请柬。
此事传出后,夏言终于被严嵩楚楚可人的怜态打动了,决定帮助这位虔诚恭顺的同乡。
在夏言的举荐下,严嵩很快当上礼部侍郎。自此两人过从甚密。严嵩对夏言说尽好话,曲意逢迎,夏言对他越来越信任。夏言当上宰相后,又推荐严嵩接替自己的礼部尚书之位。
严嵩执掌大权后,仍对夏言恭敬如初,以下属和学生自居。而夏言则老是不客气地以恩人和老师自命,对严嵩呈送的文稿,经常改得一塌糊涂,有时甚至掷回重写。严嵩不以为忤,反而一再对“老师”的指点表示感激。但严嵩并不是一个甘心久屈人下的角色,他知道,夏言迟早会成为自己仕途的阻碍,因此表面对夏言恭敬,心里早盘算好了对付他的主意。
严嵩并不直接向夏言开战,这就是他高明的地方。否则,即使他将夏言扳倒,在别人眼里也成了一个忘恩负义之徒。他的做法是,夏言对皇上疏慢不恭,他却对皇上俯首贴耳;夏言对下属傲慢无礼,他却表现得礼贤下士。总之,处处反衬夏言的不足。结果,严嵩越来越受皇上信任和下属爱戴,而夏言则在朝中越来越孤立。最终,夏言因事被处死,严嵩成为权倾一时的宰相。
阿谀逢迎的人就是这样,在他需要你的时候,好话说尽一箩筐,反正那不过耗费几个唾沫星子,所费不多;当你对他有所妨碍的时候,他就会毫不客气地下狠手,再也不是以前的面孔。如果你因为别人的奉承就认为他是一个好人,疏于防患,正好落入他的算计之中。
如何不被阿谀逢迎者迷惑?兼听则明可也。据记载,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问谏议大夫魏征:“为君何道而明,何失而暗?”魏征答曰:“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这就告诫人们,凡事不可偏听偏信,更不可为阿谀奉承的风气所麻痹。否则,就会失明而暗。
其实“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个道理人们都懂,可惜,往往易懂的事又往往很难做到。因为“兼听”,往往会听到一些刺耳、难听的声音,甚至是苦涩之言;“偏信”,选择的恰恰是顺耳、好听、甜蜜、奉承的话。许多人讨厌直言而独好奉承,其原因在此。
俄罗斯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如果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么无耻、欺诈和愚昧将更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
阿谀奉承是欺诈的温床,当你听到不切实际的肉麻奉承的时候,就要小心对方的糖衣炮弹,自己应该警觉了。
与人交谈中,要想增强说话的说服力,以情动人是可以的。但是这种以情动人不应该是一种阿谀奉承。因为当你阿谀奉承别人的时候,别人会对你有些反感。真正要做大事的人肯定不会有太多的阿谀奉承,如果真正的大事是通过阿谀奉承而获得的,那么本身这种大事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况且一个将心思用在阿谀奉承上的人绝对没有能力去做大事,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思考上。他们既然想通过阿谀奉承来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证明他们一开始就看轻了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并不重要的地位上。这样的人,显然不会有太长远的眼光。
成大事者认为在我们与人交谈的时候,出于尊重自己,也出于尊重别人的必要,我们一定要少一些阿谀奉承,多一些以诚相待。不要让阿谀奉承自贬身价,在别人眼中成为了一个玩物。
第68章 不缺少优点,只缺少发现()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谈话的时候,要善于说好话,而不要总是说些让别人感觉难受的话。要说别人的好话,就要发现别人的优点。有些人认为别人根本就没有优点,那怎么能说好话呢?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大量的优点,只不过我们不愿意去发现罢了。人都不缺少优点,只是缺少被发现。
在一次大型的演讲会场,一位知名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这样演讲道:
“如果现在有一位长得国色天香的美女来到我们的面前,任何一个人拿着一只500倍的放大镜来观看这位美女的脸庞,一定都非常失望,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将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一张难看的脸;但现在我们每个人如果拿一只望远镜来看远处的一座高山,我们看到的将是青山绿水,绿荫葱葱,仿佛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在人际关系中,有人总是拿着放大镜去看别人,令对方原形毕露,显得一无是处,也使得自己无法信任他人,交不到朋友。相反,有的人则是拿着望远镜,始终都能欣赏到别人美好的一面,就是这个不拘小节的特性,使宾主尽欢,无往不胜。
“但这不等于说,放大镜就没有用了,放大镜的焦点应对准自己,而非别人。如果能虚心请求他人,对自己提出最严厉的批评,这样放大镜和望远镜都能同时发挥最大的效用。”
我们常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确,一个人只有懂得如何欣赏和赞美别人,才不会被别人冷落,才能够有足够多的朋友和尽可能少的敌人。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木匠出身的人,技能极差,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造屋,柳宗元对此将信将疑。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柳宗元大为惊叹。对这个人应当怎么看?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这一先一后,看似无所谓,其实很重要。
水浒传中的时迁,其短处非常明显——偷鸡摸狗成性,然而,他也有非常突出的长处——飞檐走壁。时迁上梁山后,被梁山的环境所感化,他的长处就派上了用场。在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中,军师吴用对他委以重任,使其长处得到应有的发挥,时迁因而成为梁山好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是养不活鱼的,同样,对人过于苛求就不会有朋友。如果你能够始终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人们就会因为受到你的尊重而倍感振奋。否则,一味挑剔别人的毛病,必然引起别人的反感,人际交往也必然陷入困顿。
曼德拉为了实现种族和解受尽了磨难,但却从没有恨过一个人。他说,他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而初衷不改,并最终取得成功,他之所以从来都不记恨别人,是因为小时候的一件事,正是这件事影响了他的一生。
一天,曼德拉的老师拿出一张中间有个黑点的白纸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全班同学盯住白纸,齐声喊到:一个黑点!
老师沮丧地说,这么大的白纸没有看见,只盯着一个黑点,将来你的一生将是非常不幸的。
整个教室寂静无声。
沉默中,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老师又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这下同学们开窍了,一个白点。老师欣慰地笑了,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你看到的是白纸呢,还是黑点呢?如果是黑点,那就向曼德拉学习学习吧!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我们不要盯着别人的缺点始终不放。这种心态无非是想体验自己的优越感,体验自己的高人一等。事实上,别人的缺点或许本身就不是缺点,而只不过是我们心中有这样那样的认为,给他人为加上了这个缺点。
如果一个人很谨慎,那么在一些人看来,这是难得的优点,让他做事,自己完全可以放心。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个人可能过于优柔寡断,以后肯定做不了大事。因为别人的特点究竟是优点还是缺点,关键是看我们自己的喜好。如果我们喜欢谨慎,那么这个人自然是具有这个优点,如果我们不喜欢谨慎,那么这个人毫无疑问是优柔寡断,是具有这个缺点。
为此,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分清楚别人身上的特点、优点和缺点,不要总是拿别人身上的特点,再加上自己的喜好来说别人是具有优点还是缺点。这只不过是我们的偏见罢了。
成大事者认为说别人好话并不难,只要你找到了别人的优点。对于别人优点的赞扬一定要落到实处,要让别人真正感受到你的坦诚和真心。
第69章 针对具体事情,不要泛泛而谈()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谈,要学会针对具体的事情,不要泛泛而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将谈话的主题集中,以便解决问题,否则就是闲聊。要针对具体事情,莫过于针对对方最关心的事情。历史上苏秦推行的合纵策略的过程就是针对对方最关心的事情来展开的。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日渐强大,变法后的第十九个年头,就迫使强大的魏国一蹶不振,割地迁都,这一形势引起战国时代各国的震恐。
一切旧有的传统意识形态、政治知识、军事战略、经济政策,都无法对付来自西方关外秦国的雷霆万钧的压力,只有出现崭新的外交策略方可应付眼前骤变的形势,于是以苏秦为首的合纵抗强派应运而生。
苏秦是周王国的人,自幼贫苦,在商鞅被秦王诛杀不久,曾到秦国推销过统一中国的策略,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只好靠讨饭回到故乡。嫌贫爱富的妻子,万般冷落这位落魄的丈夫,势利眼的嫂嫂,连一口稀粥也不给苏秦。刺激虽然让苏秦惭愧,但却使他更下决心,潜心研究当时的国际形势。疲倦的时候,用锥子刺自已的双股,继续苦读。终于,他改变了策略,主张合纵抗强,并在公元前314年出访六国,游说抗秦谋略。苏秦第一站到了燕国,先去见燕文公,劝他联合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