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回到山村当老板 >

第23部分

回到山村当老板-第23部分

小说: 回到山村当老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年初二,下午送玩家堂,家堂桌子上大量的供品就得消灭掉了,把全家举起来一块吃顿饭,更显得有必要了。像刘振远和刘振东兄弟两个,到了年初二晚上的时候,就会都到大哥刘振远家里面吃顿饭。

    而这个大年初一中午的饭,就有些意思了。

    是人的地方就有个三六九等,一般情况下,各村里,都会有几个身份、地位、威望、身价等超过大家许多的,构成了全村的精英俱乐部,村里的一些决定,就出自这些人的酒桌上面。

    村里不会像单位那样,有什么问题开会来解决,村里的事情,多是在酒桌上谈的。

    清泉岭村里面,有头有辆的,村长曹洪太肯定算一个,然后村会计曹明清本身也有些权力,跟曹洪太是一条线上的人,人也比较精明,他也算一个,曹敏青这两年跟着大寨村的大老板跑业务,赚了些钱,现在也跻身精英俱乐部成员。这三位都是曹姓的人员,而同时曹洪太在年龄和辈分上,又属于曹家族长性质的这么一个人,所以各方面都是他一口说了算。

    除了这三位,村里比较有钱的曹能,还有在城子坡镇宋家庄村搞木材生意的孙立明也是清泉岭精英俱乐部的人选。

    这五个人,每年过年的时候,大年初一中午都会在其中的一家聚在一起喝酒。

    今年轮到曹敏青置办酒席了,遇到刘振远,竟然邀请他参加这次的聚会,这多少有点让刘振远意外。刘振远答应了,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个机会。

    曹敏青虽然也让了刘振东,但是明显没有多少诚意,所以刘振东没打算去。

    曹敏青去村长家磕头了,刘振远和刘振东兄弟两个带着刘青山和刘婷兄妹两个,便在村子里面转悠着开始磕头拜年了。

    村里总共六十几户人家,供奉祖宗家堂的也就二十来家,一家进去磕个头,跟老少爷们们说几句过年的客气话,抽支烟,吃把瓜子,喝点水,不到十来分钟的时间,出来之后就到下一家去了。

    清泉岭是小村,磕头拜年一上午的时间就完成了,然后接下来的时间,便就是狂欢般得玩了。

    不过,在1991年的时候,大家娱乐活动项目不多,男人们呢,就是打扑克,女人们呢,更喜欢聚在一起聊天,小孩呢,活动丰富一些,放鞭炮,捉迷藏,跳房子等等,都玩得不亦乐乎。

    年初一串门拜年是不许带礼品的,这在山村里面也是一个忌讳。

    刘振远拜完一圈年,最后来到了曹敏青家里面,去喝一场清泉岭村“高层会晤”的酒了。

    而刘青山呢,则跟着自己的二叔,来到了自家,打算大年初一这顿饭在自家吃。

    不过,刘青山前脚进家门,后脚自己母亲林士菊便在婶婶的带领下走了。顺便,他俩还把刘婷给带走了。

    “妈,你干啥去?”

    “跟你婶子磕头去。”

    看着母亲和婶子走了,刘青山摆了摆手,看着坐到了小椅子上,靠在炉子边取暖的二叔说道:“得,二叔,这里就剩下咱俩了。”

    刘振东笑着抬头看着自己的侄子,说道:“山子你饿不,我给你弄点吃的去。”

    “叔你坐好,看我的。”

    刘青山说着,走进了里屋。

    里屋现在是贮藏室,靠背,里面很冷,跟冰箱的效果差不多。

    “山子,你行不?”

    “放心吧,叔,有炸货、水饺、鸡肉、烂菜,都县城的,一热就成。”

    一边说着,刘青山将一盘炸藕盒炸椿芽和炸茄盒的拼盘拿了出来,放在外屋铁炉子边上的小方桌上,准备在锅里倒点油,回回锅。刘振东坐在小方桌后面,喝着自己沏好的茶,乐呵呵得说道:“行啊,你小子这是真长大了,都会伺候你二叔了?”

    刘青山内心则叹了口气,心说:哎,二叔啊,前世当年这会儿,我老爸可是还没被曹敏青邀请过去的,这顿饭当年可是老爸自己一个人张罗的,完了之后你俩一人还喝了一瓶二锅头。

    而现在呢,刘青山的老爸没在家,酒菜比当年丰盛多了,二锅头也变成了广寒宫特曲,可是干活下力气的,却成了刘青山这个八岁的小孩。

    “二叔我都八岁了,已经长大了。”

    实际上刘青山的潜台词是:我才八岁呢,二叔你就真看得下去?

    然而自己的二叔还真就看得下去,喝着茶,看着电视,悠哉悠哉得摸起了小方桌上的一盒烟,点着了一颗。

    “二叔,今年什么打算?”

    刘青山的二叔绝对是个不安分的人,总想着找个发财致富的门道,干过很多事情,贩卖过对联,卖过虾酱,卖过冰糕,还收过破烂,收过蝎子。虽然说刘振东也没赚过大钱,但是日子应该比刘振远家强一些,刘青山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刘振东还资助了五千块钱呢。

    刘青山是2002年上的大学,那时候大学生一年的花费大约在六七千块钱左右。

    “没什么打算,我说大侄子,要不你跟你爸说一声,也让我到你店里帮忙怎么样?”刘振东半开玩笑得说道。

    “这个好说,二叔,不过在我店里可比不上你原先那样自由了啊,你要是觉得行呢,来就是,工资绝对比给马向江的多。”

    “好,大侄子你这样说我就高兴了,今天中午二叔得多喝一杯。”

    对于自己这个二叔,其实刘青山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第41章 如何打发无聊呢?() 
刘青山的二叔,在刘青山的记忆里面,并不是一个勤快的人,而又是自己的至亲。刘青山听到二叔说要来自己店里帮忙,担心的是将来店不好管理。而如果说因为管理的问题,让父亲和二叔产生了矛盾,导致兄弟不和,那就绝非自己的初衷了。

    而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让刘振东到鱼饵店里面帮忙,他跟父亲之间在性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闹矛盾有很大的可能。

    刘振远是比较勤快的,而且非常讨厌懒惰的人,而刘振东呢,头脑要比自己哥哥灵活,但是却比他懒惰。

    还有一点,刘青山心里面清楚,那就是自己二叔是个小心眼,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哪怕是亲兄弟比他日子过得好了,他心里都会不平衡的。

    中午午饭,只有刘振东和刘青山两个人一块,你一句我一句得聊了起来。

    “大侄子,你爸的命,可真是好啊。”刘振东喝了两杯白干之后,说话便有些没了拦遮。

    “叔,都一样,你和我爸是亲兄弟,算不得什么好命。”

    刘青山说的是客气话,实际上他自己现在都觉得自己这命真不错。当然了,有自己这样一个儿子,父母的命肯定差不了了。

    有句话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现在在刘青山的眼里,财富,身份,地位等等,都是触手可及的,都在自己的命里了。

    “哎,大侄子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你爸有你这样一个厉害的儿子。哎我问你,你那个鱼饵到底是怎么配的?你跟二叔说一下,我回去也配点鱼饵去卖钱啊。”

    刚才还嚷嚷着要到自己鱼饵店里面帮忙的二叔,喝了酒之后竟然喊着自己也要卖鱼饵,而且还要问刘青山鱼饵的配方。

    这要不是自己亲二叔的话,刘青山都打算把他赶出去了。

    “什么啊,哪里有什么配方,我就是随便用些东西拌一拌,就拿出去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拌出来的鱼饵,他就能上鱼,别人拌出来的鱼饵,他就是上不了鱼,就是一模一样的配方,别人也不行。”

    刘青山拒绝了自己的二叔,这让刘振东心里吃了一惊,心说自己这个侄子,不简单啊。

    “不过呀,我说侄子,你爸的头脑还是差了些,在咱们清泉岭村开店,能有多大的市场?要我说啊,你要想赚大钱,就必须到县城里面开鱼饵店,然后再打打广告,我觉得一年赚个十万八万的都是很有可能的。”

    至于说到县城开店还是在清泉岭村开店,刘青山有他自己的考虑。

    听到自己二叔的提议之后,刘青山脑海里面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便忙说道:“哎对了,二叔,我有个想法,我看他们不少贩卖鱼赚钱的,要不你也干这个怎么样?”

    “他们都已经干开了,我插进去不好干吧?”

    “这有什么不好干的,他们都用我们家的鱼饵,然后到时候我给你个权力,只要那些钓鱼的把鱼卖给你,你开个条儿,到我们家来买鱼饵的时候给他们优惠不就行了。”

    听到自己侄子这个主意,刘振东高兴地端起酒杯就喝了一杯,连连点头说道:“山子你行啊,叔平时没白疼你,这才是叔的好侄子啊。”

    刘青山心里有数,就只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寨先范围内的水库里面,一年时间钓出四十万斤鱼来不在话下。鱼贩子都是一块钱一斤收,然后到东区那边是一块五到两块钱卖,扣除人工成本以及运费,一斤鱼大约能有四毛钱的利润,如果一年收十万斤鱼的话,就有四万块钱的利润。而如果形成垄断,把这四十万斤都收过来的话,那可就是十六万的利润了。这还只说大寨乡的范围,要算上整个鲁中县的范围的话,如果能够形成垄断,一年有百万以上的利润也说不定。一百万保证不了,一年有个三五十万的利润,还是很有可能的。

    可以说,不经意间,刘青山重生过来之后,正在打造一条能让三百多人致富的产业链。

    而刘青山一家呢,也会从这条产业链上获益匪浅。不过刘青山还是挺担心的,自己父亲现在才三十出头,让他一下子富起来,会不会有意外发生呢?

    刘振东因为高兴,多喝了两杯,完了之后直接回家睡觉去了。

    刘青山在家里百无聊赖的看了会电视,觉得电视节目没意思,便想着家里找点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干。对于一个八零后人来说,有意思的事情,上网,打游戏,看,看电影等等,都算是可以的,可惜现在也干不了。

    上网得到到2002年以后,鲁中县城才会出现能上网的网吧,不过网速非常慢。

    打游戏呢,网络游戏肯定玩不了了,然后插卡连电视的游戏呢,整个清泉岭村再1991年的时候还没有一个人拥有这样的奢侈品。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小霸王游戏机绝对算是奢侈品,当时好的插卡游戏机都要二三百块钱了,没有几个家长舍得花这个钱。不过1991年的时候,城子坡镇上倒是有几家游戏厅,刘青山曾经进去玩过,一块钱六个铜板,去玩三国志,用不了一会儿就全部玩光了。而且,也只有等到城子坡开物资交流会的时候,自己才有理由说服父亲让自己去城子坡的。然后呢,在村里能干的事情,可能就是看电影和看了。

    在1991年的时候,清泉岭村已经有两户人家家里能看电影了,那就是曹敏青和村长家里。

    在1991年的时候,家庭看电影的设备是播放录像带的录像带播放机,影碟机这种更先进的东西要等到1993年左右才会流行到清泉岭村的。

    要想看电影,看样子还得跟父亲商量商量买个录像带播放机,那玩意两千多块钱,要让刘振远下决心买一部,是得想点办法的。

    然后呢,看这件事在当时的年轻人里面还是非常流行的。

    找本看,刘青山忽然有了这样一个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