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纯女户奋斗史-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是劝说吴英玉放下送走的女儿,打起精神好好生活,结果做闺女的口不择言,母女俩倒闹起了别扭,话赶话呛着对方,谁都没有了好心情,互相背对着垂泪。
高玉凤居中既不好劝婆婆,也不好劝小姑子,至多说一句:“英玉啊,抓紧时间生个儿子要紧。”这于她就算是掏心掏肺为对方着想的话了。
吴英玉何尝不想生个儿子,那是她在婆家的依仗,可是为着生儿子就把闺女送了人,她是万万没想到的。
“嫂子说的轻松,儿子也不是我想生就能生得出来的。”
她今天是逮着人就扎,跟个刺儿球也没差了。
杨婶子滚好了萝卜汤,又拌了个小白菜,切好了馍,来请亲家婆媳俩吃饭,见到房里凝滞的气氛,拿出婆婆的款来教训儿媳妇:“英玉啊,你妈也是为你好,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倒气的你妈伤心呢?”又劝吴婶子:“亲家也别伤心了,英玉就是这个毛病,性子犟啊,有时候跟六儿也要吵起来,我还常劝着六儿让着她些,本来就是亲家娇惯长大的,也不能指望她多懂事!”
她半劝半刺,话中有话,让吴婶子闹了个没脸。婆媳俩在杨家各喝了大半碗萝卜汤,心事重重的回去了。
杨婆子既送走了个多余的孙丫头,还赚了钱跟粮食回来,连带着亲家也收拾了,别提多顺心了,也不管吴英玉跟俩孙女吃了没,她自己饱饱吃了一顿,就出去串门了。
杨杏儿姐俩回来的时候,院子里静悄悄的。
两个小脑袋在大门口探进来,听不到人声,做姐姐的先迈着小步往里进,跟妹妹叮嘱一句:“要是你听到奶奶骂,别管我赶紧往外跑啊!”防止杨桃儿被逮住挨揍。
杨桃儿尾随着她,姐妹俩在院子里绕了一圈,又趴在堂屋窗下听动静,似乎家里真的没人,胆子这才大了起来。先去了厨房,发现锅里还有萝卜汤,灶上有两片切好的馍,狼吞虎咽吃了,手拉手往吴英玉房里去了。
吴英玉在炕上躺了半日,连哭带闹嗓子都冒烟了,做婆婆的不但没端碗水进来,连饭也不管,她伤心之极,也没什么食欲,正呆滞的瞪着房顶发呆,就听到门口的脚步声。
杨杏儿先撩起了门帘进来,其后紧跟着个小尾巴,大闺女小声喊她:“妈——”小闺女似乎是斟酌了一下,也不情不愿的喊了声“妈”。
吴英玉坐了起来,见两闺女头发毛燥燥的,小的身上都有泥点子,大的也干净不到哪里去,吸吸鼻子哑着嗓子问:“你们去哪了?”最小的闺女送人了,她看着俩大的闺女就更觉得怜惜了。
杨杏儿拉着杨桃儿走到炕跟前,往她手里塞了个东西:“妈你赶紧吃。”
吴英玉看着手里的点心发怔:“这是哪来的?”杨婆子定然不会好心到给俩闺女吃点心,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是紧着杨六虎,孩子们连点心渣都尝不到。
杨杏儿目光漂移,总不能说是自己打了梅建军,说不定他被打傻了,这才塞给桃儿的吧?
关键时刻,杨桃儿帮她救场:“是建军哥哥陪我玩,给我的。”
吴英玉被这块点心勾的眼泪都掉了下来,摸摸小女儿的脑袋:“乖,妈不饿,桃儿跟姐姐吃。”这孩子本来被婆婆带着,就有点拘谨怕人,与她也不甚亲近,去了吴家庄半年就更淡了,不过跟杏儿倒是亲近,到底是亲姐妹俩。
郑家的外孙她也见过,是个淘气的小子,整天带着一帮孩崽子们淘气,长的倒是挺精神,到底是城里的孩子,说话也是一套一套的,乡下孩子没法比。
杨杏儿推她的手:“妈你赶紧吃,一会奶奶跟爹进来了。”
在两个女儿齐齐注视的目光之下,吴英玉流着眼泪咬了一口,又掰了两块塞给俩闺女嘴里,母女三人分吃了一块点心。
杨杏儿还知道去厨房给她倒水,留下杨桃儿跟吴英玉面面相窥。
杨桃儿天生就不亲近吴英玉,但当妈的看到闺女总觉得稀罕,她又生的可爱漂亮,性格乖巧,忍不住拉着她的手摸了又摸,还让她脱了鞋子上炕来,搂在怀里亲她的脑门。
杨桃儿被吴英玉这么黏糊的亲法给弄懵了,考虑到她刚刚失去幼女,也着实可怜,还是忍不住把口袋里的大白兔奶糖拿出来,剥了糖纸喂到吴英玉嘴边:“你吃。”
她没叫妈,也没说多余的话,可是这个举动实在暖心。
吴英玉含着眼泪笑:“乖桃儿,你吃。这也是建军哥哥给你的?”
这种东西乡下是没有的,来路只有一个。
杨桃儿直接喂到了她嘴里,随口撒谎:“建军哥哥给了我三个,姐姐跟我都吃了,这一个是留给你的。”心里苦吃个糖甜甜嘴。
浓香的奶味在嘴巴里蔓延开来,吴英玉泪眼婆娑搂着女儿念叨:“好孩子,妈的好孩子!”这哪里是糖,这分明是治伤的良药。
杨桃儿的心都在滴血,她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连个甜味儿都没尝过,可是面对处境悲惨的吴英玉,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甚至连自己的命运都还要依靠这个孱弱的年轻女人。
吴英玉豁出命去想要留下小女儿的举动让她认清了一个现实,她与吴英玉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而吴英玉的遭遇也不是个例,是千万年轻生不出儿子的农村妇女的缩影,也许也是她如果不加以抗争就会面临的未来。
她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落到这一步。
杨杏儿回来的很快,端了一瓷缸开水,小心的递给吴英玉,闻到她嘴巴里的奶香味,见鬼一般扭头瞧了杨桃儿一眼,终于也没说什么。又回厨房端了萝卜汤跟馍过来,催吴英玉吃:“妈,你多吃点,不然身子虚,奶奶跟爹更容易欺负你!”
吴英玉没想到小闺女贴心,大闺女竟然也能说出这番话来,她心里纵然有千般伤心,万般苦楚,也没办法辜负孩子的心意。
揽过俩孩子在怀里抱了一下,她端起碗含着眼泪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萝卜汤里加了炒过的黄面,呈现出一种浓稠的效果,她的眼泪掉下来,掉进碗里,打出浅浅的坑,很快就被筷子荡平,被她大口扒拉进了嘴里,努力吞咽了下去,像吞咽这初尝的苦难一般,艰难的吞进了腹中。
杨桃儿扭过头,不想看到这一幕。
在吴英玉流着泪努力吃饭的时候,她拉着妹妹出来,问她:“你把糖给妈吃了?”
杨桃儿的回答言简义赅:“她哭。”
哭的女人总要哄一哄的,她也没办法啊。
杨杏儿把自己的糖塞给妹妹:“乖桃儿,你吃。”
杨桃儿拆开糖纸,咬了一半,另外一半还沾着她的口水,被她塞进了杨杏儿的嘴巴:“一起吃。”
姐妹俩谁也不嫌弃谁,坐在台阶上分吃了一块糖。
第十章()
开了春;梅建军告别了乡下的“小兵”们;准备回城去上学。
梅建军头上的包已经消下去了;对上杨杏儿躲闪的眼神;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笑的没心没肺:“早就不疼了。”他捏捏杨桃儿的脸蛋;很有几分遗憾:“有个小妹妹真不错。”
杨杏儿把妹妹扒拉到身后;警惕的看着他:“你想干啥?”
梅建军伸开握着的掌心,上面安静躺着两颗大白兔奶糖。
杨桃儿从姐姐身后探出头,抑止不住的欢喜:“建军哥哥;这是给我的吗?”真是个大大的好人!
梅建军朝她招招手:“小桃儿过来!”
杨桃儿欢呼一声,直奔着奶糖过去了,抓过来就塞进了自己的口袋;还对他甜甜一笑:“谢谢建军哥哥!”她可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吃人嘴短,穷的没办法礼尚往来;就只有嘴甜这一个好处了。
等到梅建军走了之后;杨杏儿板起脸来教训她:“桃儿;你不能人家给一点吃的就觉得他是好人;更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
杨桃儿心道:杏儿小朋友真是太坚持原则了;以杨婆子爱占便宜的性子;杨家门上居然也能长出这么直的小白杨,可真不容易。
她为自己辩解:“姐姐,建军哥哥是好人;你上次打伤了他;他都没告状,还给我糖吃。我现在拿了他的糖,等将来我长大挣大钱了再还给他。”又可怜兮兮补加了一句:“姐姐我饿。”
杨杏儿所有的坚持都败给了这句话。
吴英玉做着空月子,杨婆子便不肯好生待她,才十来天的功夫,就打鸡骂狗,天天找她的茬,家里鸡飞狗跳,气氛空前不好。
杨婆子骂的内容左不过是逼着吴英玉下炕干活,大清早起来就在院子里骂:“生不出儿子来,还整天养着,要我一把老骨头来做饭,还有脸端饭碗?当自己是杨家的大功臣啊?!”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她把自己当年生不出儿子,婆婆对付她的那一套全都照搬来对付吴英玉,应用娴熟。
以前吴英玉听到婆婆指桑骂槐,就心惊肉跳,总觉得自己对不起老杨家,时时要看着丈夫跟婆婆的脸色行事,但是自从小三子被送走,她大哭过一场之后,也不知道是心寒了,还是破罐子破摔了,对婆婆的骂声充耳不闻,只管打定了主意养身子,余事概不沾手。
杨婆子骂的次数多了,总觉得媳妇的脸皮都增厚了,隔着窗户逼不动她,便直接支使杨六虎去房里催她下炕干活。
杨六虎进房去,看到媳妇蜡黄着一张脸躺着,对他也没个好脸色,心里便存了气,说话的口气也不好:“你这一天天的躺在炕上挺尸,就不能下炕去帮妈干干活?”
吴英玉的耳朵这才好像恢复了功能,她坐了起来,平静的神色让人看不出她心中所想,不过声音极为平和:“六虎,你莫不是忘了我在做月子?妈让我下炕干活,我去干也没所谓,可要是做下大病,咱们还生不生儿子了”
生儿子可是杨家当前重中之重的大事,吴英玉提起这茬,一下子就找准了杨六虎的命门,他皱着浓黑的几乎要连起来的眉毛:“干点活就能作下病?”
吴英玉似乎连跟他争辩的力气都没有,叹一口气:“我说的话你也不信,要不你去问问村里上年纪的伯娘婶子们,她们总知道的。妈那是心里不痛快,觉得我们生不出儿子来,拿我撒气呢。”
杨六虎总觉得她哪里不一样了,可是又说不出来,只能烦躁的丢下一句“我去跟妈说”就出去了。落后他在杨国虎家串门的时候,果然跟杨国虎媳妇提起这事儿。
“嫂子,我妈近来老是催英玉下地干活,英玉又不肯,说自己没出月子,没出月子干活还真能出毛病?”
杨国虎的媳妇生了俩儿子,但娘家妈当年也是生了几个姑娘才怀了个儿子,上年纪之后一身的毛病,不是这疼就是那疼,她看着也心疼不少,起了恻隐之心,好歹替吴英玉说了几句好话:“二婶子那是没抱上孙子拿英玉撒气呢。做月子可不要好好养着嘛,总要过了四十天才能下炕干活,你可别听二婶子的,到时候作下病来,就是你的事儿了。”
也多亏得杨国虎媳妇一句话,吴英玉才避免了做月子下炕干活的危机。
杨婆子别人的话都听不进去,但自己儿子那是吐口唾沫也能砸碗大的坑,特别好使。有了杨国虎的劝阻,吴英玉难得安稳过完了剩下的二十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