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九天鸣凤之逼良为妃:峥嵘玉妃 >

第76部分

九天鸣凤之逼良为妃:峥嵘玉妃-第76部分

小说: 九天鸣凤之逼良为妃:峥嵘玉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亲怒道:“这不是为了接你回去么!”

    我笑道:“这不是江湖的规矩,这是后宫。总之,女儿一生的智慧与精力都在此间了!还有您的外孙女儿!呆会女儿下一道令,却叫爹爹来接您回去!您现在是郑国夫人了,我就不相信东方世家不以您为尊!”

    “你祖母还是一品的越国夫人呢!”娘亲答道,她的意思是,难轮得她为尊!

    祖母竟然也受封了一品越国夫人,东奕,不管你待我若何,你待我家人却是好的!

    “若是你可以常常出入宫廷呢?”我问。

    “哦!”娘亲明白了。

    我的娘亲她本来聪明绝顶,却因爹爹爱她甚重,故而,她才没有学得像我嫁人后这般读得懂世间的事,娘亲,娘亲,我沉在被褥中,望着她,她因明白了而面上浸出的光华,竟与薜氏那滴得下的怜女之情一样,娘亲,你到底有多幸福啊,爹爹到底有多爱你

    这世间幸福的女人中,您一定是数第一的!

    我替娘亲欢喜极了

第313章 使爪牙,皇元玉妃立威 3() 
申时,东奕来了,娘亲要退下,我却笑道:“皇上,娘亲要回家了,您陪娘亲吃一顿饭,我在这儿望着,也权当我陪娘亲吃了饭,可好?”

    东奕笑而抚我的脸道:“好!”

    仿佛他真的爱我还如当初我所想的,而我,满面堆了喜,望着他,却仿佛我还是当初不知情的我

    一个小巧的膳桌因了我的令摆在我塌前,我饮着玉贞喂的鸡汤,看着东奕与娘亲用膳,娘亲自然是对东奕不满的,可是此时,她明白了我与端端的荣华尽在这个人身上,故而,她并未露出不满,反而用着并不擅长的言辞,赞美皇宫的荣华,我与端端的幸福

    东奕呢,仿佛还似当初一样,并没有什么意思透出,极尽的谦让我娘亲,又询问家中诸人可好

    好岳母,好女婿,娘亲,我要你将这顿饭讲与东方世家的人听去!

    东奕,我要你宠我,疼我,放下你心底里哪怕万分之一的疑心去

    我撒娇道:“给我一块鲍汁蟹黄豆腐吧,我馋得紧!”

    东奕笑道:“你自己不安心喝鸡汤,尽想吃些不能吃的,没得吃!”

    我装了泪眼,委屈道:“皇上糊涂!吃了爱吃的,方能休补好元气,哪能望着好吃的,休补呢?且这鸡汤里盐用得甚少,我实在是吃不下!”

    娘亲向我道:“娘娘不要这样骄气,女子坐月子都这么吃的来着,不可不听老规矩”

    “皇上”我委屈的向东奕唤道。

    东奕不理我,向娘亲答:“正是呢!”

    便不再理我了,继续劝娘亲多吃点菜,问娘亲有哪几样是娘亲爱吃的,父亲爱吃的,祖父母爱吃的,还有小妹妹爱吃的?

    娘亲便答了几样。

    东奕转头向夏荷道:“还不快记下来,做几道出来,呆会夫人返家时带回去!”

    于是夏荷伏礼下去做,娘亲立起身,行礼

    趁着行礼的功夫,东奕却将一个小碗里装了两勺豆腐,递给了我,低声道:“快吃,别吱声!”

    我便飞快的吃了,递还给她。

    娘亲行完礼,我却刚吃毕豆腐,嘴上还挂了许些汁,娘亲抬眼便急:“唉呀,你吃了什么呀?”

    我与东奕互相看了一眼,我低头扑哧一笑

第314章 使爪牙,皇元玉妃立威 4() 
东奕仿佛犯了错一般,道:“夫人,她只吃了一点点”

    娘亲愁道:“皇上这样宠你,我如何放心得下?”

    我答道:“娘亲放心,皇上平时对我很凶的,这不过是给您看的!是不是啊,皇上?”

    东奕抚了我头顶一把,笑道:“是啊!夫人,放心吧!”

    娘亲只好作了罢,一时,膳食毕,就有秋令来报车轿备好了,夫人可以启程了,我眼泪汪汪的望着娘亲,东奕道:“夫人若想抱抱书月,便抱抱吧!”

    娘亲闻言来抱我,我闻着她臂间的味道,想家,想家

    东奕柔声道:“不哭了,不哭了,好吗?”

    我道:“皇上,我想家”

    东奕道:“待端端满了百日,朕准你携端端一道回家探亲,如何?”

    我与娘亲大喜,娘亲慌忙拜礼,我亦谢个不住,我可以返家探亲?!端端还可以返家探亲?!

    娘亲出宫之时,除了东奕令的膳食,还有许多赏赐,自不必说。

    那一夜,东奕不肯依宫规,离了我的紫宸宫,我道:“我不能侍寝的!”

    东奕笑道:“谁要你侍寝,朕待你的心,就床第间那点事么?!”

    哦,原来,你待我的心,除了床第间那点事儿,还有别的,我便不吱声了,听任他自己安排自己。

    是夜,他搂我在胸前,下巴触着我的头顶,笑道:“当日江平府里,你是那样豪气爽直的性子,朕是那样害怕失落了你,六百里加急军报,册你入宫啊!今天想来,那时的决定真是朕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若是平常,我一定感动坏了,只是,此时,我只能假寐。

    “书月?书月”他唤了我二声,我不答。

    他便抱了我,沉沉睡去。

    他的呼吸沉和均匀起来时,我便睁开眼望他,他那么好看,那么有帝王之急,那么睡得安稳

    我竟失了神

    一夜无眠。

    可我没有光顾着贪恋他的颜色,而是沉沉的在思索,如何取回刘发财,又如何探明他与刘高的真正的关系,娘出宫时已带了我写与父亲的一封家书,信中请他为我探明情况,刘高是山东曲阜府人,刘发财则是山西泰山脚下的籍

    我在后宫一世,便要与元端安稳一世。============================================================================================================================收藏,推荐与点评,还有订阅哈,请多支持,呵呵

第315章 使爪牙,皇元玉妃立威 5() 
宫人都奇怪,为何我生了一个公主、又不是皇子,却这样令东奕欢喜,反而宠冠了后宫:不但女儿不满月就封了紫宸元端公主,我也封了皇元玉妃,且,迁进了紫宸宫,圣恩隆遇,常常流连在我紫宸宫里,而皇贵妃薜氏这样一个冷心冷面的人也常常与我在紫宸宫里聊天,逗弄端公主。

    我令端儿唤我与薜氏皆是娘亲,并不依皇宫的规矩唤我们母妃。

    其实,薜氏本是东奕做太子妃时的正妃,端儿要唤母后的人物是她而不是当今皇后,本可以令端端唤她皇娘、唤我母妃的,只是,此时要唤来皆是母妃。

    我们心疼端端,其实忖起来爱女之情原与民间一般无二,故而,只令她唤我们娘亲。

    东奕眼望着他的二妃同爱女端端,也常常温柔胜水,故而并不追究,既是东奕不究,谁敢来究?当今太后已知情势大去,只一颐天年,二颐富贵,故而,并没有人深究于我们。

    只是,薜氏还是不搭理东奕,我在其间自然做了不许圜转的工作,也劝薜氏不必冷脸相待,薜氏便道:“我自有道理!”

    她从此对我不再自称本宫,而是称我,我亦如此对她。

    我悄笑着将生产之时,梦着柳条儿大士之事与她说了,端星公主的名谓,令她眼里大放光明,我知道这越发像她的端端了,我的女儿、她的女儿端端就此更加贴切为一人。

    不久,大约是需要解释为何东奕在我生了女儿后,宠我冠六宫吧,宫人都传说:我与东奕原是前世的缘,乃是天宫里头一对王母娘娘的耳环珠子与耳托子,耳托子落了下凡间,成了帝王,而珠子便也随了下凡间,成了她的皇妃,只不过耳托子先落,故而我只能做皇妃,而不是皇后

    我淡然笑了,却有二个想法:

    第一个就是:是谁在传说这样的故事?此人,一定想挑拨我与皇后之间的关系!

    故而,我对皇后格外的尊重、守礼,皇后面上虽淡淡,欣妃脸上的欣喜却是显而易见的,我都知道欣妃是皇的爪牙,她的情绪露出的必是皇后的情绪,皇后原比她老成一些,我生的是公主,并不影响她们的大事。

    只是,这挑拨的人,实在可恼,想来想去,除了丽贼,实找不出第二人来。

    丽贼,我不会放过你的!你急躁什么呢?

    待我出了月子,再取你性命!

第316章 使爪牙,皇元玉妃立威 6() 
第二个想法却使我心生焉然:倘若真有耳托子、耳环珠子一事,那也原该是东奕同薜氏,他们的心并没有分开过

    只是,他们之间的怨与恨结得太深,以至于薜氏的心如古井,当真纹丝难动其半点水影,好容易才有了端端与我与她相伴作趣,故而,东奕待我越来越好,越来越恩宠冠后宫!

    我心里明白该承薜氏的情,表面上却从不点破

    一场大戏,我也唱得十分辛苦,是不是?

    薜氏来看端端的时候,总是卯时一刻来,辰时三刻去,下午则是申时一刻来、申时三刻去,她竟不再去慈宁宫里请安了,太后与皇后深知她的习气,也不以为忤。

    卯与辰,这个时候,也正是我向太后与皇后请安,且回到紫宸宫的时候,故而她不用见我,我也不用见她。

    申时的三刻钟,却是我们一道讲爱女经的时候。

    平日里,嘉仪、嘉卉、蝶舞、庄静夫人、琪贵嫔等倒是常常来我紫宸宫中,闲坐、饮茶、逗弄端端,因知道薜氏一个人好静,她若来时,我们并不依礼去见,她若见有人在我主殿中,也并不来打扰。

    大家都是明白人,故此,相处得甚是安宁。

    我因央求家中人查访刘发财与刘高的关系,不日,却有洗玉借送东方世家给元端准备的礼物时,递了一封信给我,我展开来读,信中却写:

    刘高原是山东曲阜苗亭乡人,材料并无错可纠;刘发财的材料大有错处…………刘发财的娘亲也是曲阜苗亭乡人,刘发财的娘亲的丈夫死得早,于是与刘高勾搭成奸,他是以遣腹子的名目所生,后来,刘高寻找能发达的机会,来了京城做太监,刘发财的娘亲却无可奈何被遣嫁了山西

    刘发财十二岁时,家贫如洗,他娘亲又请人路过苗亭时寻刘高,刘高当时在宫中却是三品的太监了,故而家中豪富了起来,也一直在寻找刘发财母子

    于是刘高的族人带了一封信给刘发财的娘亲,刘发财的娘亲却以让刘发财找一位父亲的故人来京城求生路为由,遣了他来京城,刘发财文不成、武不成,迫不得已,才削身做了太监

    二人也结为义父子。

    这是父亲将信转交了大舅父,大舅父亲自带了文虎赶到曲阜,又调用了江湖朋友的关系,才调查明白的事。

    父亲告诉我:汝舅父调查很是端详,儿应以此为据!

    我读完信,自是为家人感动,也在心头默念:好险!好险!

第317章 使爪牙,皇元玉妃立威 7() 
好险!好险!

    原来,刘高与刘发财是这样的关系!

    刘发财并不知道他与刘高是亲父子,当初荣林二人之事时,也幸亏他不知道他是刘高的亲生儿子,否则他未必会与我合作,当时,我许他的好处,就是将刘高的位置谋来给他!

    好险!好险!

    幸好知道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刘高就在东奕处当差,原是最清楚东奕的为人与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