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体坛造神者 >

第95部分

体坛造神者-第95部分

小说: 体坛造神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探出手去抓住皮球,德华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皮球变软了。这个发现让德华对吉安卡洛瞬间敬畏起来,他也是以足球为生的,当然知道这代表着什么。难怪在刚才皮球进门的时候,就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落地后发出的声音更是奇怪;现在找到原因了,没了气的皮球当然是这样的。

    可是,要用什么样的力量,才能把一颗足球踢到跑气,并且还能完成闯进球门的任务?满脑子的问号,很快就变成一桶桶浆糊,让德华完全懵逼,关于足球的世界观彻底坍塌了。

    吉安卡洛适时地走过来,拍拍肩膀把断弦的德华叫醒,指了指他手里已经坏掉的皮球:“如果我没猜错,你现在的想法应该是错误的。这颗球并没有被踢裂,足球的韧性和形状让它完全能抵挡五百公斤甚至以上的单点撞击力,我只是踢坏了气咀,让它在短时间内保持均匀的漏气,这样才能在飞行力量即将耗尽的时候出现无序转动的现象。”

    德华听得有点懵,睁大了眼睛看着吉安卡洛,他还无法把皮球漏气和无序转动联系起来,为什么刚漏气的时候不转呢?

    “短时间内很难给你完全解释明白,你只要知道,踢足球踢到最后就要开始比物理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位伟人,他有一句话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叫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好吧,这个你也不用想太多,以后会慢慢明白的。”吉安卡洛随便解释了两句,现在还不是给德华讲这个的时候。

    其实他在最早的时候也没太明白,只是生成器强行把他给改造了,能踢出生成器中介绍的任何一种花招套路,但是却不明白到底源于什么理论。直到他把脑子里关于足球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战术,每一套阵型的详细说明都看过之后,才逐渐理解到什么叫“皮球玩得好,物理必须吊”。

    就像他这最后一颗球,足球摆放的位置、方向,出脚的精准和力度掌握,还有后面跟着的脚面、脚腕等位置和足球的接触,以及整个动作的配合过程等等,缺了哪一环都做不到。气咀是脚尖踢球的时候就踢坏了,后边脚面和脚腕的接触是为了给皮球一个起飞高度,之后的速度还得依靠之前脚尖踢的那一下;当皮球到达球门框范围的时候,正好是气咀开始大跑气的时候,而皮球正好在空中,属于摩擦力最小的环境,才会因为气咀的气流推动旋转的足球,产生无序乱转的现象。所以,这颗球不仅仅是技术,还有融入了物理学的障眼法。

    “那刚才呢,就是那颗突然下坠的球,那明明是一个香蕉球啊?”德华还一直惦记着刚才那颗球,那也是让他无法理解的,为什么香蕉球会产生额外的轨迹。

    德华在未来可是电梯球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只不过现在还没有“电梯球”这个说法,能踢出电梯球的人也是屈指可数,或者说因为下坠的速度还不够快,那些都被称作“落叶球”。

    这种情况下,吉安卡洛肯定要装好这一逼,耸耸肩,撇撇嘴,语气轻松却极为高深莫测:“那是坐着电梯的香蕉!”

    “电梯,香蕉,坐着电梯的香蕉?”德华在嘴里念叨了两遍,又想起吉安卡洛提出这场比试的初衷,自己绝不能赖掉,便站稳了,很正式地向吉安卡洛鞠了一躬:“对不起先生,我为自己的无礼向您道歉!也感谢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球员该有的态度。”

    “很好,不论做什么事,态度都是要放在第一位的,没有态度,就不会有未来。”吉安卡洛毫不客气地接受了德华的道歉,又指了指场边已经被一百颗球晃花了眼的米歇尔·戈巴:“现在我们去和你的舅舅聊一下,或许你可以得到一份在未来能每周都赚到五十万法郎的工作。”

第103章 102——先报复一小下() 
德罗巴拿下了,吉安卡洛也成功重塑了他对足球的态度。虽然一场比试下来费力不少,还弄了满身的臭汗,但相比于收获一头将更加恐怖的魔兽,哪怕再付出十倍百倍也是令人开心的。

    坐在返回右岸第八区的车子上,想起德罗巴的舅舅米歇尔·戈巴听到他自我介绍是特雷维索俱乐部主席时候,那一脸无限懵逼的表情,吉安卡洛还是会忍不住笑出来。

    从意大利远道而来的客人,竟然不是自己猜测中尤文图斯拉涅利家的人,米歇尔·戈巴还是比较失望的。但他也很清楚,拥有这样鬼神莫测般的球技,不管吉安卡洛来自哪支俱乐部,哪怕是意大利地区业余联赛俱乐部的主席,都绝对值得自己的外甥追随。

    而德罗巴的父母,在听到米歇尔·戈巴拍着胸脯的保证后,也选择了相信这个曾经是科特迪瓦国脚的弟弟,同意把德罗巴送到意大利去发展。

    德罗巴在勒瓦卢瓦俱乐部还没有拿到正式合约,也就不存在什么转会的麻烦,在吉安卡洛承诺支付两万美元的培养费后,米歇尔·戈巴主动承担了促成德罗巴前往意大利的交涉任务,吉安卡洛也可以完全省心了。

    回到金砂公馆,和吉安卡洛预想中的情况一样,即使他多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请德罗巴全家吃了一顿晚餐,回到家里已经是快要十点钟了,外出扫货的姑娘们还是没回来。这女人啊,有钱又有闲,家里还不控制,逛起街来果真是毫无节制。幸好今天自己另有目的,否则这时候应该已经殉职在香榭丽舍大道了。

    不知道是逛一天街逛累了,还是因为昨晚差点被活捉而有了惊弓之鸟的心理,吉莉娅并没有再溜到吉安卡洛的房间,其他女孩也都没有一点动劲。

    带着一点小期盼的吉安卡洛,在快到凌晨一点的时候,不忍心地掐灭了自己心里那点还在萌芽状态的野火苗,乖乖躺下关灯睡觉,这一夜倒也睡得香甜。

    只是第二天早上再见吉莉娅的时候,那副连眼神带表情都是无尽幽怨的样子,才让吉安卡洛明白过来,敢情人家姑娘昨晚是等着他去夜袭呢,结果失望了。

    吉安卡洛也是好一阵懊恼,得吧,这人还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来到这个世界才多长时间啊,竟然把只有公孔雀才会没事扇翅膀的自然法则给抛弃了,这算是被姑娘们骚扰多了之后的连带反应吗?以后真应该注意一点,泡妞,泡妞,这妞儿是用来泡的,等着被泡算哪门子好汉啊,软汉还差不多。

    既然知道错了,那就努力改正,吉安卡洛绝对是这方面的典范。趁着没人注意,把吉莉娅拽进自己房间,又捏又揉外加大逞一番口舌之快后,挑着吉莉娅的下巴,提出之后的约定:“你这个小妖精,昨晚明明不累,竟然不知道发个信号过来,害我好一阵的等,后半夜才睡着。等忙完了这阵子,看我怎么收拾你。”

    吉莉娅哪知道这厮如此不要脸,明明是自己的错,反要倒打一耙怪在她的身上,还傻乎乎地应承下来:“好啊,我就看你能把我怎么样。不过我今天就要回热那亚了,艾迪生日你会在美国,那就等艾妮的生日吧,你知道我们每年都会亲自为对方庆祝生日的。但是如果你能让我在百人舞会做你的舞伴,我也可以选择在下周六飞一趟威尼斯。”

    百人舞会,是丹多洛家举办的传统社交活动,又叫威尼斯总督宫博物馆百人舞会,或者总督宫舞会、七月威尼斯舞会,每年七月的第一个周六在威尼斯总督宫举办。每届舞会只发出一百份邀请函,给那些真正的顶级名媛和豪门千金,以及上流社会的男性子弟各五十份,包括舞会主人丹多洛家的子弟,也要算在那一百份里边。宾客全部提前住进曾经是“丹多洛宫”的达涅利酒店,总之就是各种豪华和奢侈,与维也纳歌剧院舞会、巴黎名媛出道舞会并称为欧洲三大舞会。

    而巴黎名媛出道舞会只邀请数量很少的嘉宾,并且近年来越发走向庸俗化;维也纳歌剧院舞会也开始邀请各种明星参加,颇有向着高级外卖中介商发展的趋势。所以到如今依然保持着固定嘉宾人数,只邀请真正上流社会子弟(落魄贵族也不算),由财大气粗的丹多洛家做东的威尼斯百人舞会,就成了所有人公认的头牌。

    每一届舞会上,丹多洛家当时的男性继承人,会作为舞会的主人,选择他当天的舞伴。在吉安卡洛还小的时候,都是老丹多洛担任舞会主人的职务,老人家基本都是简单跳两曲就告辞,倒也没什么。可是当吉安卡洛长大成年后,这个舞伴每年都会成为舞会的焦点,成为短时间内被名媛们谈论的对象,虽不能说是万众瞩目,但小范围内的关注度却足够高。

    百人舞会的邀请函都会提前一个月发出去,丹多洛家也会根据各种关系厉害,当时的家族事业发展情况等前提,来精心选择当晚的主人舞伴。吉莉娅作为参加过百人舞会的名媛,当然知道这个规矩,现在说出来也不过是勾逗一下吉安卡洛而已,她可不会真的让吉安卡洛为了自己而放弃舞会原则,甚至得罪那位已经被选中的舞伴及其家族。

    不过说到百人舞会,吉安卡洛倒是想起一些东西。他今年的舞伴是奥尔西尼家的公主,二十二世格拉维纳公爵和十三世索洛费拉王子唐·多梅尼克·拿破仑的女儿,记忆中曾经见过两次,颜不算顶级的,但还算有几分味道,主要胜在身份诱人,品尝一番还是不错的。

    吉莉娅并不知道吉安卡洛满脑子的龌龊思想,或者知道了也不会太在乎(意大利男人要是能当乖宝宝,母猪就真的会爬树了),反而因为吉安卡洛的主动勾对,一上午好几次眉来眼去传情递意。

    玩也玩过了,货也扫过了,吃过午饭后一众人等就出发前往戴高乐机场,准备返回意大利。吉安卡洛下个月要去美国,走之前还得把手边的事务都处理好了,也的确是没太多时间陪着姑娘们疯玩。

    过了安检前往候机大厅的路上,吉安卡洛意外地看到一对正在合影的男女。女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黑人女性,长相普通但一张脸很有善像;男的则是标准的中东相貌,秃了大半个脑袋,穿着一身比较旧的、并不体面的衣服。

    这俩人不论哪个都不像明星、学者,或者富豪、政要之类的身份,却偏偏可以开心地站在一起合影,那个男人最后还在照片上签了名。

    这样完全不和谐的一幕,让吉安卡洛想起了一部电影,说的是一个到美国完成父亲遗愿的东欧人,到达纽约机场后却因为身份证明丢失,祖国又恰好发生政变,被扣留在机场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一个真实人物,在戴高乐机场住了近十八年之久,依靠路人和机场商家救济生活的伊朗难民。

    吉安卡洛可以基本确定,自己不远处这个与人合影签名的,就是那位号称有史以来在机场停留居住最久的梅安·卡里米·纳塞瑞。

    这位叫纳塞瑞的难民,据说因为是非婚生子女的原因而被家族排斥,后来又因为参加伊朗国内的反对派示威游行,被驱逐出境。以难民身份得到比利时的庇护后,在欧洲多个国家居住多年;后来又要去英国,希望可以凭借她母亲的英国人身份而得到英国户籍;最终因为联合国难民签证的丢失,被英国拒绝入境,并遣返回他登机的戴高乐机场,而法国又因为他在之前进入机场时候得到了合法确认而不能驱逐。于是这人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