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821部分

锦衣杀明-第821部分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安排甲种军的时候,徐兴夏故意让他们距离后勤生产基地稍微远一些。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不可预知的叛乱。甲种军本身的战斗力很强,必须在后勤补给上,进行一定的限制。如果让他们驻扎在生产基地附近,万一发生战乱,就会很悲剧。

    当然,这些都是徐兴夏暗中需要考虑的内容。或许下面的人也能领悟,也能明白。有的人可能对此还有些想法。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如果有人宣之出口,那就是真正的傻瓜了。

    西元1646年,白衣军陆军正式整编完毕。至此,高额的军费,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随着战事的结束,白衣军每年需要消耗的军费,从原来的八千多万两白银,下降到三千万两左右。货币改革完成以后,白衣军每年的军费,大约为三十亿华夏币左右。

    不要觉得三千万两白银很多,这可是分布在全世界的军队啊。按照人头分摊下来,每个人的身上,还不到五十两银子。这里面,还蕴含着大量装备的维修、日常消耗所需要的费用。当然,白衣军的军费,从来都不是完全透明的。至于真正的军费,到底有多少,估计只有徐兴夏和极少数的高层,才会完全清楚。

    早在西元1640年,白衣军就开始在控制区域,实行有计划的货币改革。货币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发行统一印制的纸币,代替零零散散的银两。从日常使用的角度来说,原始的银两,其实是很不规范的,商家在买卖的时候,不但需要称重,还要衡量白银的品质,白白的增加了很多交易环节的麻烦,降低了交易效率。

    按照货币改革的法规法规,白衣军新发行的银元纸币,名字叫做华夏币。华夏币是纸钞,总共有1、2、5、10、20、50、100、200、500等多种面额,分别代表一分、二分、五分、一钱、二钱、五钱、一两、二两、五两白银。

    此外,为了保证更细微的交易,白衣军随后又发行了多种的分币和角币,基本上都是按照人民币的数值来发行的。当时的交易情况,五两银子,已经足够大宗交易使用。而民间使用的一分纸币(代表0。0001两白银,大约是0。01克),也可以购买一些小物品。至此,一套完善的货币体系,就快速成型了。

    纸币的发行,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随着纸币的普及,原来各地的一些钱庄,也陆陆续续的改名为银行。异地存取款等业务,也逐渐的兴旺起来。而国家中央银行也随即成立,对各地的银行,进行监管,以免发生捐款逃跑的事情。

    西元1647年,明帝国皇帝朱常洛,心脏病发,医治无效,最终离开人世。他的病情,和他少年时候的焦虑、不安、沮丧、绝望、惊吓、狂喜、易怒、饮食不规律、纵欲过度等原因有关。尽管朱以蓝采取一切的办法,来挽救自己的父亲,最终还是无济于事。

    朱常洛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他之后,明帝国不可能还有别的皇帝,哪怕仅仅是名义上的皇帝。在徐兴夏的阴影下,谁敢觊觎这个皇帝的宝座?而且,明帝国作为一个帝国,也不应该存在了。帝国,这个名词,逐渐的远去。

    西元1648年,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备,地球联邦正式成立。

    自然而然的,徐兴夏以全票当选为联邦总统。不过,他这个总统,基本上属于不管事的,大部分的权力,都下放到各级有关部门去了。咦?有关部门?这么早就有有关部门了?

    地球联邦成立以后,西元改为公元,以公元纪年。

    在欧洲战役结束以后,世界各地,重新恢复了平静。由于实行了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各地的经济,都恢复得比较快。事实充分证明,在统一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经济的发展,向来都是最迅猛的。特别是在战后的二十年,可谓是黄金时期。

    丰富的收入,有效的改善了教育环境。各地都先后开办了正规的学校,普遍的提升人员的知识素质。整个世界作为一体,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调配。更重要的是,有徐兴夏这个穿越者在,很容易就给科技工作者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在徐兴夏的后半生,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是在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联邦体制之下,世界各地,基本平稳。事实上,只要他徐兴夏还在世一天,这个世界,就不可能乱。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球联邦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

    ……

    公元1649年的夏天,徐兴夏的妻子之一,林小娘去世。

    这位深得徐兴夏母亲喜欢的女子,后半生似乎一直都在忧郁中度过。尽管黄氏对他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林小娘的心情,似乎从来就没有好过。在黄氏的面前,她只能是强颜欢笑。她也害怕见到朱以蓝等人。其他的姐妹纷纷猜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林小娘的忧郁症。但是,她们始终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真相,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数十年前的西安府刺杀案,以玄影卫的能力,早就查明了真相。王启年的办事能力,还是有的。而玄影卫的权力,也是充足的。刺杀案的幕后主谋,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掩盖一切的地步。但是,这件案子,最后并没有对外公布。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没有人被逮捕,没有人被处罚。一切,都静悄悄的。

    林小娘没有留下任何的儿女。因为忧郁症的关系,她一直无法怀孕。越到晚年,她的心结越重。她的人生,就好像是某些地方戏曲里面的木偶,一直都操控在别人的手里。

    ……

    ps:以下不算字数

    本书写到现在,马上就要完结了。新书的合同,已经投寄出去,过几天就会发新书。因为这本书的时代,和刺明有些重叠,部分的内容有重复,写作的时候,比较纠结。所以,这本书从开始就写得不怎么好,码字的速度也不快。对不起大家,惭愧万分。

    新书类型是玄幻,星空类的玄幻。有战争,有修炼,有英雄,有美女,有叛逆,有热血,有忠贞,有腹黑。有大人物的壮怀激烈,英雄盖世,也有小人物的恩怨情仇,随遇而安。

    我们新书再见!

    ^…^……对了,明天是我的生日,趁这个特殊的日子,恭祝各位前程似锦,平步青云,要金钱有金钱,有美女有美女……哦,说得太俗了,应该是恭祝各位爱情事业双丰收!

    ……

序言 【第868章】尾声:和平永远是主流

    (0868)

    公元1660年的夏天,拉丁美洲,巴拿马地区。

    徐灿磊,徐兴夏的第四十五个儿子,也就是朱以蓝的第二个儿子,正在巴拿马运河的工地上,挥汗如雨,忙碌的指挥工人们操作。尽管他的年纪不大,周围的工人们,却是相当的配合。因为,在巴拿马运河的开挖工地上,徐灿磊也算是老资格了。

    徐灿磊是一名见习的工程师,到来巴拿马运河工地,已经有足足五年的时间了。从巴拿马运河工程项目的设计立项开始,他就一直在跟这条运河打交道。要说最老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里面,他也是其中之一。虽然,他的年龄,只有区区二十八岁。

    公元1655年,经过数十万工人的共同努力,苏伊士运河正式开通。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标志着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的距离,大大的缩短。从此以后,来自地中海和印度洋的商船,都不需要绕行好望角了。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在成功的开挖苏伊士运河以后,徐兴夏又建议开通巴拿马运河,以缩短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从公元1年开始,巴拿马运河正式开挖。这一次,联邦依然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工程的总指挥,依然是徐兴夏亲自挂名。

    当初,在开挖苏伊士运河的时候,徐兴夏就亲临现场,指挥开挖工作。他在苏伊士运河的工地上,足足呆了三个月的时间,为技术人员和工程人员解决实际的难题。

    所有的建设工人,都知道徐兴夏就在他们的身边。因此,他们干劲十足,提前完成了任务。原本设计需要十年才能开通的苏伊士运河,只用了六年的时间,就正式开通了。

    遗憾的是在开挖巴拿马运河的时候,徐兴夏没有亲自到场。不是他不想,是不能。这时候的徐兴夏,已经六十多岁了。岁月是把无情刀削了轮廓,斩了美貌,黑了木耳,紫了葡萄,软了香蕉。不管是英雄,还是美女,都逃不过岁月的摧残。

    无论徐兴夏的过去有多么的辉煌,他的身体,不可能还有以前那么壮实。三石硬弓,他是不可能再次拉开了。如果他再次远赴重洋,出现在巴拿马运河的话,对他的身体,将是很大的伤害。因此,所有人都明确反对他亲临现场。

    事实上这种亲临现场的活,也不需要徐兴夏继续去干了。当初开挖苏伊士运河的时候,技术人员、工程人员、工人们的经验都不足需要徐兴夏的亲自指点。很多实际的难题,都需要徐兴夏利用后世的知识来解决。他的存在,就是排忧解难的。

    但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建设,联邦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工程人员和工人,应付巴拿马运河挖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不需要徐兴夏的亲自指点了。当然,如果徐兴夏真的要来,他们也表示无上的欢迎。

    作为徐兴夏的儿子徐灿磊其实是带着父亲的殷切期望到来的。在他的身上,就寄托了父亲对巴拿马运河的深深期望。或许,对于徐兴夏来说,这是他需要亲自关注的最后一件大事了。随着自己的年龄慢慢的变大,徐兴夏已经将大多数的权力下放了。

    徐灿磊当然知道父亲对自己的期待,因此他也是卯足了劲,要做出一点成绩来,给自己的父母看看。在地球联邦成立以后,工程师的职业,可是相当吃香的。徐灿磊的好几个兄弟,都在这个新兴的行业里面奋战,大家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谁愿意服输啊?

    作为徐兴夏的儿子,他们别的特权没有,享受优质教育的特权,那还是有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是最早接受新式教育的,在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都比其他人出色很多。这是他们能够成为工程师的先决条件。

    以前,战争年代,他们的大哥徐灿栩、徐灿槐、徐翔枫、徐翔桦、徐翔天等人,都选择了在军队里面服役。等他们这些小弟弟长大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们已经没有到军队服役的必要。在和平年代,建设型的人才,才是最受欢迎的。

    经历了十几年战争的老百姓,已经对战争非常的厌倦了。老百姓现在唯一的盼望,就是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具体的来说,就是能住上青砖瓦房,吃上白米饭或者白馒头,还能经常吃到肉。当然,如果能够住上钢筋混凝土做的楼房,而且每顿饭都有肉,那就更好了。

    要求更高一点的,穿衣服要得体,吃饭要讲究质量,住宅要宽敞明亮的豪宅,出入要有火车轮船。一些首先富裕起来的人家,还要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军队,昔日公众关注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暂时的确是被老百姓忘记了。

    在战争结束以后,全世界各地,都在拼命的发展经济,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