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773部分

锦衣杀明-第773部分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怎么办才好呢?”

    可怜的阿隆索登再次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根据他的保守的估计,在未来的数年时间里,来自明帝国的商船,将会以每年翻两番的数量增加。这样的增长速度,绝对是恐怖的。更要命的是,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如果白衣军有意在背后推动的话,这个增长速度还有可能继续攀升,最终达到一个变态的数字。

    西班牙人就算是先到者,拥有天时地利,也架不住白衣军的商船多啊。来自明帝国的商船,绝对会将整个南洋市场的所有贸易份额,都全部蚕食完毕的。就好像是一头大象,面对无数狼群的围攻,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无比的悲惨的。一旦没有足够的利润,西班牙在南洋地区的海上贸易,就要受到致命的打击了。

    目前,西班牙在南洋地区的商船总吨位,不过是五十万吨左右,也就是三四百艘商船。其中,吨位最大的商船,排水量也就是两千吨左右。而从明帝国南下的商船,正在不断的井喷,在短时间内,就有可能超过这个数字。或许,一两年以后,白衣军属下的商船总吨位,就会超过五百万吨。

    五百万吨商船总吨位,意味着至少有三四千艘的商船蜂拥而来。三四千艘的商船,是什么概念?整个南洋地区,都有可能被铺满。每个较大的港口,都能分到五十艘以上。试想,在这么多的明帝国商船围剿下,西班牙人的商船,还有什么优势可言?只怕最后一个铜板,都要被明帝国的商船抢光了。

    可是,不签订这份协议更不行,后果更严重。

    白痴都知道,白衣军之所以舍近求远,主动的跟荷兰人挑上,就是西班牙人忍让的结果。正是因为意识到后果严重,西班牙人才果断的选择了退避,保持和白衣军的友好关系。否则,最靠近明帝国的马尼拉,必然成为白衣军海军首先攻击的目标。

    老实说,如果阿隆索登是白衣军的最高指挥,他一定会选择和西班牙人首先开战的。因为,马尼拉距离明帝国最近,是最适合攻击的对象。从战略的角度来说,白衣军海军南下,最需要一个桥头堡。而马尼拉,就是最合适的桥头堡。

    在经济利益受损和立刻开战之间,西班牙人选择了前者。这是很无奈的情况。毕竟,经济利益的受损,还可以承受一段时间。立刻开战的后果,却是太严重了,严重到西班牙暂时无法承受。当然,西班牙人不会坐以待毙的。他们正在暗中积蓄力量。只要有反击的机会,他们一定不会犹豫的。

    “听天由命吧!”

    阿隆索登无奈的自言自语。

    这句话,他是用含糊不清的汉语说的。

    ……

    “情况似乎比我们想象中的顺利……”

    陈信海在给徐兴夏的报告中,使用了比较乐观的语句。

    不过,徐兴夏的吩咐,言犹在耳。因此,陈信海只敢使用极少数乐观的语句,在其他的内容陈述上,都是谦虚而恭谨的。他很清楚,荷兰人最终是要向白衣军露出獠牙的。两者巨大的利益争夺,还有摆上霸权的争夺,只有战争才能解决。

    荷兰人的反应,其实是反常的。荷兰人目前的反应,和他们的海上霸权很不相称。对于这种严重威胁到荷兰人海上利益的行为,荷兰人肯定会反击的。因此,可以断定,荷兰人是表面退让,暗中积极备战。如果白衣军海军上当,后果会很严重。

    之所以荷兰人会按兵不动,主要是他们暂时没有搞清楚白衣军海军的底细。一旦他们对白衣军海军有所了解,他们就会有所行动。海上马车夫的海军舰队实力,还是相当强大的。

    因此,白衣军海军,必须抓紧这段时间,在巴邻旁大力的建设各种港口防备设施,要将最新研制出来的105毫米榴弹炮,装备在港口的炮台上,尽可能的完善自身的攻击和防御能力。

    在后方,白衣军海军要大量的生产泰山级和五台山级战舰,以保持对荷兰海军的战舰数量。同时,天山级战舰的建造,也要加快进度。要争取在荷兰人的海军主力舰队到来远东之前,用排水量1500吨的天山级战舰,遏制荷兰人的大型战舰。

    为了进一步加快造船的速度,徐兴夏亲自兼任造船司的总管事,以更加方便的协调各方面的联系。委员长大人亲自出马,各大造船厂的造船效率,自然大大提升。

    ……

    泰昌三年的春天,姗姗来迟,脚步蹒跚。

    但是,南洋海面却是没有丝毫的春意,硝烟味反而更浓了。

    原因很简单,有消息传出,来自荷兰国内的增援舰队,已经从阿姆斯特丹秘密出发,大概在五个月以后,就可以到达远东地区。据说,这是一支非常庞大的混合舰队,拥有足足五十艘的大型战舰。其中,最大型的战舰排水量,超过一千五百吨,装备的大炮数量,更是超过一百门。率领这支庞大舰队的,乃是一名荷兰海军上将。

    在当时的荷兰,只有五位海军上将,他们每个人的手下,都拥有非常强大的实力。一般来说,他们五个人,都只在大西洋地区活动。现在,为了东方的需要,居然派遣出一位海军上将,率领庞大的舰队到来。一时间,整个欧洲,都在猜测,在东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能够让荷兰海军如此的大动干戈。

    阿费莱在白衣军海军到来南洋以后,立刻向荷兰国内紧急报告了情况,结果,荷兰国内很快就做出了反应。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是荷兰国内最快的反应速度了。因为,海军舰队的出动,不像陆军那样,随时都可以出动的。特别是前往东方这么遥远的海域,舰队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做提前准备。

    由此可见,荷兰国内的高层,完全没有阿费莱那样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他们非常果断的出手了。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摇摆不定,瞻前顾后,都是无法强大的。该果断的时候,就该果断。该铁血的时候,就该铁血。否则,荷兰人无法成就自己的海上霸权。至于战败的风险,也顾及不到那么多了。

    如果仅仅是荷兰方面,有增援舰队的消息传来,那么,白衣军海军第五和第六舰队的南下,就被看做是大战的开端了。双方都在往南洋海域增兵,想要不打起来,简直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白痴,都能感觉到,南洋海域即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大海战。

    泰昌三年的三月底,白衣军海军,先后有两支舰队南下,一起进驻巴邻旁。这样一来,白衣军海军,在巴邻旁港口,就驻扎了五个舰队,拥有超过八十艘的大型军舰。巴邻旁距离雅加达,只有几百海里的距离。他们针对的目标,不言而喻。

    一时间,整个南洋海面,都变得战战兢兢起来。其他的势力,都暗中警告自己的商船,最好不要路过巴邻旁和雅加达之间的海面。宁愿绕路,也不要将自己的小命给弄丢了。

    非但如此,白衣军海军还有大量的运输船南下,给巴邻旁港口运来大量的物资。其中,最重要的战备物资,就是最近生产的口径105毫米的榴弹炮。这种最大射程超过十公里的重型武器,被部署在了港口的炮台上,黑漆漆的炮口,虎视眈眈的对着整个港口。这种大口径的火炮,只要一炮,就能轻松的毁掉一艘战舰。

    港口炮台基本都是固定的,大炮只要安装完毕,就没有必要移动。因此,沉重的105毫米榴弹炮,可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己的威力。巴邻旁港口两侧,总共设置了八座炮台,每座炮台部署了六门的榴弹炮。因此,整个港口,总共有四十八门的重炮。

    对于巴邻旁港口的防御,陈信海还是很有信心的。如果荷兰舰队想要将巴邻旁攻占下来,一定会付出致命的代价。在重炮的掩护下,荷兰战舰能否进入巴邻旁港口,还是未知数。就算所有的荷兰海军全部到来,等待他们的,一定是惨败的命运。

    但是,以陈信海的性格,又或者说,以徐兴夏的指示方针,白衣军海军,是不可能窝在港口里面,依靠重炮来战斗的。白衣军海军,必然会在广袤的海面上,和荷兰海军进行面对面的厮杀。

    事情的关键,乃是在于,在什么地点,在什么时候,和荷兰海军主力展开决战?

    ……

    

    

序言 【第827章】105毫米榴弹炮齐射!

    收费章节(16点)

    【第827章】105毫米榴弹炮齐射!

    (0827)

    荷兰海军的还击来得非常快。

    泰昌三年的五月份,荷兰海军就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

    荷兰人毕竟是南洋海面的霸主,他们掌握的情报,非常的准确。他们发动攻击的时间,正好白衣军海军的全部舰队,都离开巴邻旁港口,到文莱附近海面进行战斗巡逻。不知道是谁安排的巡逻计划,巴邻旁港口,在有意无意中,没有了舰队驻守。

    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荷兰海军集中了三十艘的大型战舰,趁机袭击巴邻旁港口。荷兰海军的作战思想,非常明确,他们不但要将白衣军海军舰队的这个母港打掉,还要将里面的全部设备设施,都全部干净彻底的破坏掉,让所有的白衣军海军舰队,都无法在此停靠,无法在此补给,更加无法在此维修船只了。

    对于大海上的军舰来说,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母港不可怕。没有属于自己的母港,还可以停靠在别的港口。但是,如果没有地方停靠,没有地方补给,没有地方维修船只,问题就很严重了。

    任何一艘军舰在海面上活动以后,都离不开停靠、补给、维修三件事。哪怕没有进行任何的战斗,战舰入港以后,都是要例行维修检查的。越是吨位大火炮多的战舰,维修检测的时间越长。

    白衣军海军为什么要抢占巴邻旁港口?在荷兰人看来,就是要达到停靠、补给、维修的三个基本目的。巴邻旁港口,恰恰有这样的功能。他们就是要将巴邻旁港口毁掉,让白衣军海军的所有舰队,都无法达到这三个目的,只能自生自灭。

    如果白衣军海军没有了巴邻旁港口作为基地,他们只有回去明帝国沿岸进行补给和维修。这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往返之间,消耗大量的时间不说,还给了荷兰海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因此,对于荷兰海军来说,拿下巴邻旁,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率领这支混合舰队的,乃是荷兰海军中将西多夫。他的身份,乃是荷兰远东舰队的司令官。一般来说,能够做到这个职务的,绝对不是泛泛之辈。远东地区,牵涉到众多国家的利益,各国之间明争暗斗,你争我夺,形势波谲云诡,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落入别人提前设置的陷阱。因此,能力稍微弱一点的人都无法胜任。

    事实上,西多夫在荷兰海军的众多中将里面,一向都是以勇敢善战和冷静睿智著称的。老实说,勇敢善战和冷静睿智,在很多时候,都是反义词。但是,这两个形容词,用在西多夫的身上,却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他的确是既勇敢又冷静的人。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用数千名的火炮轰击对方,然后和对方展开接舷战。

    在西多夫的精心安排下,荷兰海军混合舰队深夜时分从雅加达悄悄的出发,经过大半夜的航行,在天色刚刚大亮的时候,出现在巴邻旁的附近海面。西多夫用千里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