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618部分

锦衣杀明-第618部分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练饷是否可以征收上来,他们不关心。他们只关心,是否可以用练饷的名字,充实自己的私人腰包。反正,他们打着朝廷法令的名义,即使引起老百姓的暴*,那也是朝廷的问题,和他们无关。

    这次,福王党打出停止加赋,惩处加赋首恶的口号,的确煽动了相当数量的百姓。京城很多普通百姓对福王党的口号,表示了明确的支持。从外表上来看,这次政变,还真是有些“正义”的味道。老百姓才不管你是谁当皇帝,谁才是太子,谁才是正统呢。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关键的是要有好处。不加赋,自然就是最大的好处。

    倒霉的当然是叶向高了。谁让练饷是他最开始建议的呢?加赋首恶的罪名,自然是结结实实的落在他的头顶上了。福王党拼命的鼓吹这个罪名,将其无限的放开,甚至是将其他和叶向高无关的罪名,也全部安在叶向高的头顶上,对他进行穷追猛打。感觉上,叶向高绝对是上下五千年以来,最最最罪大恶极的家伙了。

    福王党打击的对象,当然不仅仅局限于叶向高,还包括叶向高身后的东林党,乃至是整个南京朝廷。这次叶向高能够安然无恙的离开京城,估计也是和福王党的策略有关。要是叶向高真的被抓住,被处死了,就没有办法攻击南京朝廷了。

    ……

    四月底,徐兴夏终于回到了宁夏镇。刚刚回到委员长官邸,徐兴夏立刻召开了政务委员会紧急会议。他从嘉峪关出发的时候,就已经派遣快马发出了相关的命令,通知有关负责人。因此,政务委员会的二十多位委员,都全部都到齐了。

    在徐兴夏这个最高委员长属下,有政务委员会、军事委员会、装备委员会、法律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商业委员会等多个机构。他们都是对徐兴夏直接负责的。相互间,则是平等的互不统属的关系。每个委员会,都有一个主任,七个到十三个常委,大约二十五名左右的委员。一般来说,主任是委员会的日常负责人,直接向上级负责。但是,主任没有权力任免同级别的任何常委或者委员。

    这次明王朝内部发生政变,受到影响最直接的,自然是政务委员会了。因为外交司就在这个委员会的管辖之下。白衣军和北明、南明的关系,要怎么定位,都需要徐兴夏来拿主意。说实在的,朝廷居然会出现南北分裂,这让很多的政务委员,都感觉匪夷所思。在此之前,谁也没想到,福王党居然潜藏有这么大的力量。

    这次会议的核心内容,就是确定白衣军和北明、南明的关系。明王朝的局势变得如此的混乱,在整体上,对白衣军是绝对有好处的。北京和南京之间的争夺,越是激烈,越是寸步不让,越是两败俱伤,对白衣军的好处就越大。但是,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将这些好处变成现实,还需要一个明确的指示。

    “委员长您好”左光斗规规矩矩的问好。

    左光斗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级别的会议。当然,这是徐兴夏特批的,他可没有资格被选拔为政务委员。徐兴夏不奢望左光斗会全心全意的为自己做事,死心塌地的为白衣军效力。但是,如果将左光斗看做是南明提前派来的代表,那还是相当有用的。

    在召开政务会议之前,徐兴夏早就决定好了基本的方针政策,那就是要南明的钱,要北明的命,用南明提供的财富去消灭北明。要是有多余的军费,还可以积极的对外扩张,将叶尔羌汗国纳入版图。只要做到这一点,白衣军荡平北明,几乎没有难度了。搞定了北明以后,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南明,还不是想怎么搓就怎么搓?

    其实,白衣军同时对北明和南明开战,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样一来,付出的代价,可能要稍微大一点。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说,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消灭敌人,乃是最基本的原则。白衣军目前只有精锐的骑兵部队,缺乏精锐的步兵,又没有海军之类的,自然是拿北明先开刀最划算了。等北明消灭得差不多,新组建的步兵和海军,应该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目前的南明,最大的特点,就是有钱。江南的财富,本来就是天下最多的,特别是在东南半壁。后世俗称的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出现在苏州、常州、松江一带。这里的手工场数量,占据了全国数量的九成以上。除了京城之外,这块区域聚集了明王朝境内最富有的一群人。他们拥有的财富是惊人的。他们创造财富的能力,也是相当惊人的。每天,都有大量的白花花的银两,涌入他们的私人库房。

    当时的中国,基本上还算是世界的财富中心。即使是在大航海时代以后,世界贸易依然是中国占据主流。明王朝售出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物资,就好像是三个巨大的漩涡,不断的将世界各地的财富,都源源不断的吸收到明王朝身上。不管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新兴的国家,如何在其他地方不断的发现金银财富,最终,这些金银还是通过贸易的方式,流入大明朝境内。

    说朝廷的太仓库,没有什么银两,那是正确的。朝廷赋税收入的确是在逐渐的枯竭。但是,如果说明王朝没有银两,那就是瞎说了。当时全世界五成以上的银两,都集中在明王朝境内。如果按照绝对数来计算的话,至少有三亿两以上。稍微乐观一点的估计,甚至有可能达到五亿两以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求订阅PS:这个月的十五号到十八号,本人要去上海参加起点十周年年会活动。因为本人以前从来没有参加过起点年会,不了解情况,也不知道这几天有没有时间来码字。所以,要积累一些存稿。这段时间更新有点慢,还请大家原谅。】

正文 【第649章】那……我派点军队到南京去?

    【第649章】那……我派点军队到南京去?

    (0649)

    【今天第二更送到】

    这么多的银两,既然没有掌握在国家的手里,那会掌握在谁的手里呢?当然是在掌握在富豪权贵的手里了。通俗的说来,就是三种人:大地主、大商家、大官僚。南明王朝的各级官员,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有钱人。南明王朝的六位大学士,全部的身家加起来,要是少于五百万两银子,徐兴夏可以将自己的脑袋割掉。

    更重要的是,江南一直都是海上贸易的根本所在。无论是长江口,还是杭州湾,又或者是福建月港、广州、澳门等地,都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色商品,就是从这些港口运送出去的。在当时来说,这些商品运送出去以后,回来的船上,装着的基本上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了。

    这么多的钱,要是白衣军不帮忙花花,实在是说不过去。如果南明愿意给钱的话,白衣军就暂时不动江南。要是南明不舍得花钱消灾,白衣军只好对江南动兵了。就算没有步军,没有海军,骑兵下马照样干。不信几万名的火枪手一起压过去,江南还能抵抗多久?

    南明王朝有个致命的地方,就是没有得力的军队。自从倭寇被彻底的消灭以后,江南升平日久,军务早就废弛了。江南的卫所军,早就名存实亡了。至于战兵,江南地区根本就没有战兵。就是南京城里面,都没有一支像样的军队。谁能想到,明王朝的局势,居然会有这样的变化呢?简直是太出乎意料之外了。

    和南明相比,北明的优势,似乎更大一些。北方有军队,有矿产,有资源,有军工厂。明王朝原来的军队,基本上都留在了北方。京师三大营就不说了。其他五大军镇管辖的部队,刨掉逃亡的,剩下的全部加起来,估计也有三四十万人。

    北方的矿产也是很多。山西的煤矿,辽东的铁矿,山东的金矿等,都是原来的朝廷很看重的。随着战争慢慢的进入火器时代,对各种矿产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铁矿是最迫切需要的矿产。没有足够的铁矿,根本就不可能生产武器装备。

    原来朝廷的军工厂,包括军器局和兵仗局,都开办在北京城的郊区。最新引进的铸炮工场,也在北京的郊区。现在,福王掌握了北京周边地区,这两大机构,自然是被北明朝廷掌控了。这对于南明朝廷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南京城的周围,可没有生产武器装备的地方。倒是有个龙江造船厂,可惜早就停办了。

    和南明相比,北明的赋税收入当然没有那么丰厚。北方土地贫瘠,粮食的产量低,和江南水乡根本无法相比。但是,大明朝积累了多少年的底子,都在北方呢。万历皇帝的内帑库房,肯定是有点积蓄的京城里的那些权贵,也是很有钱的。必要的时候,将他们sī人口袋里的钱财挖出来,就足够北明坚持一段时间了。

    福王党也不傻,他们也知道北方的财源赋税收入不如南方,如果长时间的对峙下去,对北方其实是不利的。因此,在夺取了京师政权以后,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将京城里的所有权贵都全部羁押起来。

    这些人,就是养肥的猪,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宰。

    会议还没有开始,左光斗就着急的说道:“委员长大人,你是泰昌皇帝陛下的驸马。现在泰昌皇帝陛下急切需要您的援助,还请委员长您不计前嫌,主动的伸出援手啊!只要委员长有所动作,我想,泰昌皇帝陛下一定会感jī不尽的。”

    这是迫切的希望徐兴夏公开表示站队了。

    本来,明朝的驸马爷是没有任何权力的,更不可能掌握军事实力。

    但是,现在不是特殊的情况吗?在目前的特殊橡况下,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徐兴夏的罪行算得了什么?福王党的罪行才是最严重的。徐兴夏最多算是暴乱闹事,福王党却是谋逆篡位,孰轻孰重,瞎子都能分辨出来。南京朝廷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先消灭北京朝廷。在这个前提下,其他的所有事情,都是可以退让的。

    来自江南的消息,左光斗也略知一二。现在,南明最需要的,就是军事上的支持。特别是在目前乱糟糟的情况下,南明朝廷急切的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护它的安全。徐兴夏这个驸马爷,出现得真是太及时了。在这个时候,以前的任何恩怨,都可以暂时放下。连自己的生存都无法保障,你还想说什么?

    徐兴复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左光斗表现的如此的急切,也不过是为背后的东林党命运感觉到担心罢了。估计这一次,东林党上下,是真的感觉到危机来了。他们必须抛弃之前的成见,将白衣军牢牢的拉住,以拱卫南京的安全。什么驸马爷,什么翁婿之情,那都是用来做文章的,万万不可当真。没准,左光斗这家伙,内心里正在骂自己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呢。

    东林党在打徐兴夏的主意,徐兴夏也在打南京的主意。你们不是需要我的军队帮忙吗?没问题啊。我的军队,直接进驻南京城就可以了。什么?不行?呵呵,要是白衣军不能进驻南京城,其他的事情,

    白衣军可不管了。他表面上却笑眯眯的说道:“左大人,不需要着急,我这个驸马爷,有没有人承认,那还得两说呢。”

    左光斗急忙说道:“怎么会啊?委员长和公主殿下,可是才子配佳人,英雄配美人,天造地设,举世无双的一对啊!”

    徐兴夏笑眯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