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152部分

锦衣杀明-第152部分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简单的商量以后,徐兴夏决定,带着虎豹骑小队,前往宿嵬口。其他的白衣军,则在威镇堡驻守。随行的总旗,只有两个,一个是高猛,一个是张峰,分别是虎豹骑的统领和副统领。其他的军官,一个不带,全部留守。上次,徐兴夏前脚刚刚离开威镇堡,后脚张秋庆就前来捣乱了,他不能不防。

    对于自己离开威镇堡以后,威镇堡的情况,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徐兴夏一点都不担心。现在的他,在威镇堡的所有军户里面,威望绝对无人能及,就算有人想要起来搞事,也得有其他的军户附和才可以。再说了,管事会的六个总旗,也不是吃软饭的。白衣军和管事会互相掣肘,他就可以安全的离开威镇堡一段时间了。

    对付拓跋苏,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不需要多少人。根据情报,拓跋苏的逃命本领,还是非常强大的。相反的,要是大军出动,消息封锁起来,就会非常的困难。如果拓跋苏提前得知了消息,那就什么都白搭了。贺兰山地形错综复杂,千军万马都兜不住他。

    威镇堡里面到底有没有拓跋苏的眼线,不好说。估计是没有。但是,在平虏城里面,一定有拓跋苏的眼线。虎豹骑出动,平虏城的拓跋苏眼线估计也会知道。但是,他肯定想不到,虎豹骑五六十人出动,就敢冲着他的主子去。徐兴夏要利用的,就是这个错觉,用只有五六十人的虎豹骑,去吃掉上百人的拓跋苏一行。

    庆王府没有请宁夏镇出动大军围剿,估计也是考虑到这方面的原因。以宁夏镇其他明军的实力,要干掉拓跋苏的百来人,至少需要出动五百人。五百人出动,拓跋苏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大炮打蚊子,其实真的没有什么效果。万一中间出现什么差错,还会被拓跋苏寻机狠狠的揍一顿,损失惨重。

    当然,为了应付突发的意外,将虎豹骑小队武装到牙齿,是十分必要的。日月铳是肯定要携带的,弯刀、斧头等肉搏武器也是要携带的。充足的米尼弹也是要携带的,每个人至少携带一百发的米尼弹,要是可以携带两百发就更好了。炸药包也是要携带的。炸药包的数量,不需要很多,十个就差不多了。

    至于熟悉宿嵬口的向导,当然也是需要的。威镇堡的军户里面,去过宿嵬口的人并不少,林海牛就去过好多次,对那里的地形是相当的了解。于是,徐兴夏就让林海牛担任向导。出于保密的需要,林海牛在进入军营以后,就再也不能离开了。

    一切准确就绪以后,在当天深夜,徐兴夏就悄悄地带着虎豹骑小队出发了。他们在军营里面,将马蹄用棉布包裹起来,静悄悄的出动。负责看守大门的,正是陈登隆。大伙儿将堡门打开,神不知鬼不觉的就离开了威镇堡。除了陈登隆等少数人,威镇堡的其他军户,都不知道徐兴夏和虎豹骑已经离开了威镇堡。

    从威镇堡出发,向宿嵬口前进,开始的时候道路还是挺好走的,夜晚行军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在进入贺兰山以后,道路就不好走了,必须等到天亮以后,才能挪动。道路的两侧,都是悬崖峭壁,一不小心,就会被摔得尸骨无存。骑马走了足足一天一夜的时间以后,直到第二天的傍晚,徐兴夏一行人才到达了宿嵬口。

    “大人,应该就是这里了。”林海牛看看周围的地形,肯定的说道。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最最危险的。只要上面有几块石头掉下来,都能将他们砸死好几个。狭窄的峡谷当中,基本上没有躲避的地方。万一遇袭,只能死撑。

    “好的,谢谢你先下去休息吧”徐兴夏点点头,让林海牛在旁边休息。随后,他挥挥手,让高猛和张峰,带着虎豹骑的战士,在周围寻找地方,埋伏起来,等待拓跋苏一行人的到来。他自己则骑着战马,在峡谷周围来回的仔细观察。

    宿嵬口在后世又叫做苏峪口,是一条非常狭窄的峡谷。通俗的来说,这里应该叫一线天。因为站在峡谷的里面抬头望,看到的的确只有一线的天空。甚至,在天色阴沉的时候,连一线天都看不到。峡谷的两边,没有什么植被,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有些石头凌空架在峡谷的上空,仿佛随时都会掉下来。

    偶尔有一两棵的小树从石头缝里面冒出来,也是矮矮小小,半死不活,营养不良的样子。树木的根茎,有相当部分是裸露在外面的,有的还干枯了。没办法,在石头缝里面生长,它能吸收到多少的养分?没有全部枯死就差不多了。

    在峡谷的底部,也都是凹凸不平的石头。有些石头缝里面,甚至还可以看到零碎的骨头。要么是来往的商人的,要么是来往的马贼的。之前,说宿嵬口只是通往青羊宫,这是没有考虑到外面的阿拉善大沙漠的说法。如果和阿拉善沙漠联系在一起,宿嵬口这条狭窄的通道,就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了。

    在明朝万历末年,阿拉善大沙漠还没有那么广阔,还没有直接和贺兰山连接在一起。更多的时候,它应该叫做阿拉善高原。从贺兰山出去以后,并不是沙漠,而是荒芜的高原。在高原的边缘,才是戈壁滩。戈壁滩的边缘,才是真正的大沙漠。这就给了很多商队,从贺兰山西侧冒险行走的机会。

    贺兰山的东侧,就是宁夏平原。贺兰山的西侧,则是阿拉善高原。从阿拉善高原进入宁夏平原,主要有两条路,一条是赤木口。在贺兰山的中部。一条就是宿嵬口。黄峡口其实也是同道,只是地形更加的危险,鞑子一般不会走。万历二十一年,鞑子大举南下,有部分的鞑子,就是通过宿嵬口进入宁夏平原的。

    事实上,宿嵬口附近出名的,不是怪异的地形,而是岩壁上的图画,简称岩画。岩画当然不是画上去的,而是使用工具雕刻上去的。按照推理,应该是有大量的工匠,在石壁上忙碌,雕刻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由于石头的质地非常坚硬,在经历了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以后,依然保存了大部分。

    徐兴夏慢悠悠的骑着战马,在峡谷里面游荡,就是想近距离的观摩这些岩画,从中发现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后世的时候,他在网上观察过不少岩画,对很多岩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还一度深入研究过,这次算是真真正正的实地考察了。

    根据后世的一般结论,普遍认为贺兰山岩画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拥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确,贺兰山在古代一直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最后存在的游牧民族,应该是党项族,他们建立的西夏王朝,已经湮灭了三百多年了。

    各个游牧民族的人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这对于研究游牧民族的历史,有深刻的意义。徐兴夏感兴趣的,正是有关西夏王朝的历史。

    【求月票这章是四千字,求四张月票好吗?要是大家觉得,这一章价值四张月票,就请慷慨的投给我吧谢谢】

正文 【第170章】目标出现!

    【第170章】目标出现!

    (0170)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

    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宿嵬口岩画。由于活跃在这一地区的游牧民族不断更替,时间延续,岩画的内容也是不同的。羌戎、月氏、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民族的杰作,时间大致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这导致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内容。

    具体的来说,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的类人首为题材;青铜峡、中卫、中宁一带的岩画则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贺兰山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成片彩绘岩画,内容以乘骑征战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马等动物形象为主。根据推断,应该是在西夏王朝的时候留下的。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徐兴夏最想要研究的,其实是有关西夏王国的岩画。后世的时候,他对西夏王国颇有研究的兴趣。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王朝。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他对西夏王国的研究,并不深入。在他的心目中,西夏王朝还是挺神秘的,始终对他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如果有可能解开西夏王朝的一些谜团,倒是不虚此行了。

    他策马在狭长的峡谷内,慢悠悠的走来走去。峡谷的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岩画。岩画有大有小,最大的估计有后世的电影屏幕大小,最小的则只有巴掌大小。上面的图案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些图案已经被过往的行人刻意破坏掉。想要从里面找出一些什么线索来,暂时是不可能的。

    慢慢的,徐兴夏来到了一个三岔口的位置。三岔口的左手边,是通往外面的阿拉善高原。三岔口的右手边,则是通往青羊岭,通往苏筱筱所在的青羊宫的位置。从地上的痕迹来判断,右手边的马蹄印明显比较多,还有尚未完全干透的马粪,说明苏筱筱之前的确是经过了这里。至于左手边的通道,几乎看不到任何的马蹄印。估计,在最近的三个月,应该是没有人从这边走动。

    说是三岔口,其实位置也是非常的狭窄。贺兰山里面的这些通道,都是非常险要的,即使是传说中的蜀道相比,估计也不会逊色多少。徐兴夏左看看,右看看,发现自己的身边,最多也就是三个人并排通行。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他有点不明白,宁夏镇的各位高层,为什么不在这里大量的修筑关隘要塞,将这条路彻底的封锁起来。暂时就他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关隘要塞的工程量不会很大,费用也不会很高啊当然,类似的通道很多,估计有几十条,要是每条都设置关隘要塞的话,工程量的确比较大,总体的耗费也大。

    但是,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即使在每条通道都设置关隘要塞,也未必有用。要是没有强有力的军队驻守,关隘要塞一样会被鞑子攻破的。赤木口、镇远关原来也有要塞,都被鞑子攻破了无数次。可见,决定性的因素,其实还是人。宁夏镇的官军整体素质不行,其他说什么都是假的。

    在峡谷内游荡了一圈以后,徐兴夏回到了虎豹骑的身边。云奇风正在准备炸药包。他对爆破方面的知识,领悟能力比较强,徐兴夏也经常给他单独指点。就总体技术而言,云奇风已经当得上是虎豹骑分队的爆破工程师了。这次战斗的炸药包使用,主要就是云奇风负责,其他人都是打下手的。

    有点遗憾的是,如果在这里使用炸药包的话,周围的岩画,就要被全部破坏掉了。炸药包的威力,不可小觑。一声巨响过后,大量岩画都要荡然无存。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战争年代,其他的任何一切,都必须为战争让路。连生存的权利都无法保证,说其他的权利,有个鸟用

    事实上,就算这里的岩画保存再好,到了后世,一样会被毁掉的。在那个疯狂的大跃进时代,民众到处挖掘矿石,大炼钢铁,已经破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