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赋评注-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谥型ィ49],立金人于端闱[50]。仍增崖而衡阈[51],临峻路而启扉[52]。徇以离宫别寝[53],承以崇台闲馆[54],焕若列宿,紫宫是环[55]。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56],区宇若兹,不可殚论[57]。增盘崔嵬,登降炤烂[58]。殊形诡制,每各异观。乘茵步辇,惟所息宴[59]。
[1]汉书地理志:“洛邑与宗周,通封畿为千里。”厥土:其土地。此二句言京都长安直接所辖土地,其广千里。
[2]逴(chuo)跞(luo):超越。诸夏:华夏各诸侯国。此指京师以外之地。兼其所有:各地所有之物,京畿皆有之。
[3]崇山:高山。隐天:蔽天。
[4]幽林:幽深的森林。穹(qiong)谷:深谷。
[5]海陆:物产富饶的高原。指关中一带。汉书东方朔传:“汉兴都泾渭之南,此所谓天下海陆之地。”注:“高平曰路。关中地高故称耳。海者,万物所出。言关中物产饶富,是以谓之陆海也。”珍藏(zàng):蕴藏的珍宝。
[6]蓝田:山名,在今西安市以东蓝田县东面,骊山之南阜。出美玉,故又名玉山。
[7]商: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亦名商岭、商坂。秦末汉初四皓曾隐居于此。洛:洛水。发源于西安市以东冢岭山。梁章钜文选旁证曰:“宋敏求长安志总叙引东方朔曰:’汧陇以东,商洛以西,厥土肥饶‘,似亦指商山洛水而言。”胡绍煐文选笺证以为商县、上雒县当也是由商山雒水得名。下句鄠、杜都是县名,则商洛不一定是指商山洛水;但赋中说“商洛缘其隈”,此“缘”字即说明是指水流与山脉。隈(wēi):角落。左思魏都赋:“考之四隈”。商山、洛水在长安之东南,故曰“缘其隈”。
[8]鄠(hu):谷名,即扈谷。汉书地理志右扶风鄠县,原注云:“古国,有扈谷亭。”杜:水名。地理志右扶风“杜阳县”下原注:“杜水南入渭。”滨其足:指以长安以南为滨。
[9]陂(bēi):泽畔障水之岸。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毛传:“陂,泽障也。”交属(zhu):交错连接。
[10]甘木:果实甘美之树木。
[11]号为近蜀:号称接近于天府之国的四川。
[12]其阴:长安北面。冠:冠冕。此处用为动词,以之为冠冕。因九嵕山在其北(北为上),故云。九嵕(zong):山名,在陕西省醴泉县东北。有九峰耸峻,故名。陪以甘泉:甘泉山随之立于其后。甘泉山在九嵕山北面,当陕西淳化县西北。
[13]灵宫:指西汉时甘泉山所建之甘泉宫。起:建造,修筑。
[14]极观:观览之极点。秦朝在甘泉山造林光宫,汉武帝又在上面造甘泉宫,筑益寿、延寿馆,通天台,秦汉两代为皇帝炎夏避暑胜地。方舆纪要引旧志云:登甘泉山必自车廂坂而上,“萦回曲折,车轨才通。上坂即平原宏敞,楼观相属”。渊:王褒,字子渊,作有甘泉赋。云:扬雄,字子云,也作有甘泉赋。颂叹:歌颂赞叹。
[15]郑白之沃:郑渠和白渠灌溉的好处。沃,浇灌。
[16]提封五万:言计其土地田亩有五万井。提封,以地亩计之。汉书刑法志:“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又曰:“一同百里,提封万井。”苏林注:“提音祇。陈留人谓举田为祇。”李奇曰:“提,举也,举四封之内也。”
[17]疆埸(yi):地界、边界。绮:如罗绮一般纵横交织。
[18]沟塍(g):沟渠和田埂。刻镂:言地上沟渠田埂像刻镂出的条纹图案一样。此是由高处远望时的感觉。
[19]原隰(xi):高平的原野为原,低湿沼泽之地为隰。此句言一片片的原野与低湿沼泽相交错,远望如龙鳞一般。
[20]决渠降雨:比喻水利工程好,言决开水渠即如普降了一场雨。荷插成云:形容从事于农田水利之人极多。把锸扛起来就像云一样遮住天空。插,同“锸”、“臿”,开渠翻土的工具。
[21]垂颖:庄稼丰收,禾穗下垂。颖,禾穗。铺:敷,布,散发。棻:(fēn):本香木名。此处为香气上升貌(高步瀛说)。
[22]通沟:通畅的古运河。大漕(cáo):巨大的运输水道。溃渭:决渭引水。溃,旁决。洞河:通达黄河。洞,通。据史记河渠书,汉武帝元光中大司农郑当时命人开凿由长安直达黄河的运河,引渭水以便漕运。
[23]山东:秦汉以前指崤山以东。控引:控制。此处就军事上可以由水路直达言之。
[24]上囿(you)禁苑:即上林苑(余萧客文选纪闻说)。“囿”、“苑”均指植林木养鸟兽之所,一般说来“囿”的范围大,多依自然山林而成。但上林苑实际所占地亩极大,远超过育草木、养禽鸟的林苑的范围。林麓:树木丛生的山麓。薮(sou)泽:有水曰泽,无水曰薮(郑玄周礼注说)。
[25]陂(po)池(tuo):倾斜貌。蜀:蜀郡,当今四川西部成都市与温江地区大部分县。秦置,汉因之。汉:汉中郡,地属今陕西南郑县。
[26]离宫别馆:帝王于正式宫殿之外另建的宫殿馆舍。孙志祖文选李注补正引后汉书注:“三辅黄图曰:上林有建章、承光等宫一十一,平乐观二十五。凡三十六所。”
[27]神池、灵沼:上林苑中沼池。“神”、“灵”用言其不凡,为天子禁苑所有。往往而在:随处都有。
[28]九真:郡名,汉武帝元鼎六年所置,郡治在安南清化府胥浦废县(方舆纪要)。当今越南北部。麟:大牡鹿。汉书宣帝纪神爵元年宣帝诏曰:“九真献奇兽。”晋灼汉书注曰:“驹形,麟色,牛角。仁而爱人。”“九真之麟”即指此。
[29]大宛(yuān):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伊兰克湖以西,塔什干以东。其国产名马。汉书武帝纪载,贰师将军李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
第80章 西都赋并序(3)()
[30]黄支:古国名。汉书王莽传上:“黄支自三万里贡生犀。”平帝纪注引应劭:“黄支在日南之南,去京师三万里。”高步瀛曰:“疑即今罗也。”罗即今泰国。
[31]条支:即今阿拉伯(王先谦说)。汉书西域传:条支“国临西海有大鸟,卵如甕”。赋中“鸟”即指此,乃鸵鸟。
[32]巨海:指由长安到上述西面、南面各国间所经大的湖海。殊方:异域,远方。异类:各种珍禽异兽。
[33]体象乎天地:形制取象于天地。李善引七略云:“王者师天地,体天而行。是以明堂之制,内有太室,象紫微宫。南出明堂,象太微。”
[34]经纬乎阴阳:东西南北的设计都考虑到光线明暗及一年中冷暖的变化。南北为经,东西为纬。阴阳,指由于日月运转所造成的明暗、冷暖等现象。
[35]据坤灵之正位:占有地灵正中位置。坤灵,地灵,地脉最好的地方。
[36]仿太紫之圆方:仿效着天上太微、紫宫的布局。太,太微,星垣名,三垣之一。史记天官书索隐引宋均曰:“大微,天帝南宫也。”紫,紫微,星垣名,三垣之一。李善注引春秋合诚图曰:“紫宫,太帝室也。”
[37]树:立起。中天之华阙:高到半天的华阙。阙,立在宫殿门前两侧的双栓,其上雕有纹饰,故曰“华阙”。
[38]丰:扩大、充实。冠山:居于山顶。朱堂:指未央宫前殿。三辅黄图云:“营未央宫,因龙首山以制前殿。”
[39]因瓌(gui)材而究奇:凭借着珍贵美好的材料而发挥尽了高超奇异的技巧。究:穷尽。
[40]抗:举,架起。应龙:古代神话中有翼的龙,可以在空中飞,故用以比喻宫殿楼阁中的飞梁。虹梁:曲如虹霓的梁。
[41]列:布列。棼(fén)橑(láo):阁楼上的梁和椽(王念孙广雅疏证、胡绍煐昭明文选笺证说)。翼:指屋梁两端翘起的部分。
[42]荷:承担,支撑,此言架起。栋桴(fu):屋梁。“栋”指正梁,“桴”指二梁。高骧(xiāng):高举。“骧”本是奔驰之义,马奔驰则举首,故引申为昂首。
[43]瑱(tiàn):通磌,柱脚石。居楹(ying):安放楹。楹,柱子。
[44]珰(dāng):沿屋檐镶在椽头防止椽子早朽和作为装饰的东西。此句是说裁制金璧,以作为椽珰的装饰而镶在上面。
[45]发:散射。渥(wo)彩:浓艳的色彩。诗秦风终南:“颜如渥丹。”郑笺:“渥,厚渍也。”
[46]光:指以上所写各建筑部位照人的光彩。焰朗:明亮的样子。一切经音义卷三三、四五、五一,及卷七六引考声云:“焰,火光貌也。”景:同“影”。此句言建筑物光芒耀眼,着光处与不着光处明暗的界线也清清楚楚。
[47]左墄(cè)右平:古代宫殿坐北向南。东、西两面,又以西为尊。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三:“左,东也。东则为墄,若世所谓涩道,乃群臣所由登降之阶也。右,西也,西则为平而不为墄也。”墄,台阶。三辅黄图曰:“右乘车上,故使平,左人上,故为之阶。”乃是君王舆辇之道。重轩三阶:有数重之窗櫺,三重之台阶。
[48]闺房:小室,内室。周通:全部相通。门闼(tà):宫门。
[49]钟虡(ju):悬挂编钟的架子。
[50]金人:铜人。三辅黄图云:“始皇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高三丈,钟小者皆千石也。销锋镝以为金人十二,高于宫门,坐高三丈。”“”、“虡”相通。端闱(wéi):宫殿正门(李贤说)。
[51]仍:因,就。增崖:重重高耸的山崖。“增”通“层”。衡:同“横”,此处指横设着。阈(yu):门限。
[52]“临峻路”句:意谓在险峻山路的某些地方修有台阁亭榭之类,其门窗面对峻路。
[53]徇(xun):环绕。离宫别寝:即上文所说“离宫别馆”。此句说上林苑周围的建筑。
[54]承:连接。崇台:高台。闲馆:备用的很清闲的馆舍。
[55]焕若列宿(xiu),紫宫是环:如天上的群星灿烂,环绕着天帝所居。
[56]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均为宫殿名。其中神仙殿在长乐宫,其馀在未央宫(见李善注引三辅黄图)。
[57]不可殚论:说也说不尽。殚,尽。
[58]增盘:重重盘旋。“增”通“层”。崔嵬(wéi):高耸貌。登降:上上下下。炤(zhào)烂:光辉灿烂。
[59]茵:本为车上茵褥,可令人提其四角而行,作为交通工具。汉书王莽传下:“临久病,虽瘳不平,朝见挟茵舆行。”注曰:“谓坐茵褥之上,而令四人持举茵之四角,舆而行。”汉旧仪云:“掖庭令,昼漏未尽八刻,庐监以茵次上倢伃以下至后庭,访白录所。倢伃本乘辇,及当御时,亦用茵。”步辇(niǎn):以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