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

第48部分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4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尽管放宽心,这等事属下自会办理的风风光光。”

    阎象赶紧答应下来,而后与乔公一起商议操办事宜。

    skbshge

第86章 江东孙策() 
秦宜大婚的消息不胫而走,阎象等一干官员忙的屁股朝天,庐江好不热闹。

    而与秦宜一江之隔的孙策,在连年征战中差不多平定江东,正在踌躇满志,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传来,令孙策面色非常难看。

    最先得到的消息是曹操借朝廷之手任命秦宜为扬州牧,并且已经进军淮南。孙策的正式官衔是会稽太守,扬州牧可是孙策的顶头上司,他能高兴吗?

    秦宜是谁,在这之前孙策压根就不知道,听到消息才打探一下,这才知道原来是已故吕布手下一个宜禄,曹操击败吕布,秦宜率一部分残兵逃了出去。

    孙策简直无语,一个宜禄摇身一变成了扬州牧,这不是开玩笑嘛!

    另外,孙策也弄不明白曹操为何给站在他对立面的秦宜送上如此大礼,难道不怕将来秦宜尾大不掉,成为曹操的劲敌吗?

    会不会成为曹操的劲敌,孙策不知道,却知道自己在明面上属于秦宜管辖之下,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啊!

    这则消息还没有消化掉,第二道消息来了,袁术死了,刘备大军又回到了徐州。

    也就是说,秦宜不菲吹灰之力掌控了寿春,掌控原本属于袁术的地盘,孙策一拍自己脑门子,这等好事自己怎么没有捞到,让一个不知名的秦宜捡了大便宜。早知道如此便宜,自己干嘛不早早出兵占据淮南,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让秦宜这个不知哪里蹦出来的家伙占便宜啊。

    不仅孙策懵逼,他手下如张昭、周瑜等无不懊悔,暗自诽谤扬州牧秦宜走狗屎运了。

    与之相比,想想孙策有多不容易,为了一个江东,丹阳、吴郡、会稽三郡之地屁大点地方,不辞劳苦连年征战,花费数年时间才平定,这道理怎么讲?

    孙策在江东折腾的不容易也是有原因的,他的职位也不过是朝廷任命的会稽太守,而且那里还有王朗在位,想要平定江东哪里是简单的事情啊。

    嗷,你是太守,我也是太守,凭什么让我听你的?

    孙策露出獠牙,其他人也明白了,孙策不是好鸟。

    是啊,孙家人血液里面流淌着叛逆心,到了孙策这里更是野心勃勃,小霸王横冲直撞,誓要一统江东,只要不是糊涂蛋没有一个不明白的。

    孙策攻打别人本身名不正言不顺,遇到抵抗在所难免,除了他那些亲属占据的地盘之外,每一处都要实打实地攻打,杀戮在所难免,一路征战遇到的抵抗也会越来越强烈,这才造成孙策举步维艰,花费若干年才初见成效。

    与孙策不同,秦宜本身头顶扬州牧大旗,从东往西摧城拔寨几乎没有阻碍,赶到寿春的时候,袁术已经启程北上,试想那是孙策能比的吗?

    孙策马上意识到,目前他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顶头上司扬州牧秦宜。

    小霸王孙策可不管你是不是朝廷任命的官职,看不顺眼就要拔掉这颗钉子,小霸王的名号不是盖的,他心里有着更大的野望,谁胆敢阻挡他的道路,杀他没商量!

    孙策正与他的幕僚、属下商量如何干掉秦宜,没成想又来了坏消息,大将张辽屯驻途中,监视江东兵马。

    这一下子不光是孙策明白了,他的属下也看明白了,人家扬州牧秦宜早就知道孙策不会自甘寂寞,为了防范孙策,在关键位置落子,阻挡孙策北上。

    孙策等都知道张辽不是一般的武将,想要短时间击败张辽,继续北上,一时半会儿恐怕难以实现。

    但是,孙策不甘心受制与秦宜,必须尽快想方设法北上,趁秦宜还没有站稳脚跟,突然袭击寿春,一战定乾坤。

    拿不下淮南之地,龟缩在江东一偶,孙策的野望便实现不了,这道理不仅孙策明白,他的幕僚和手下也都明白。

    这个时代的江东可不是后世,大多数地方都是蛮荒之地,人口稀薄,中间一大块是山越人,孙策也不过控制长江下游数量不多的城池。

    会稽郡人口也不过三四十多万,吴郡人口也不足五七十万,就算孙策最终统一了江东,统领百多万人口能养多少军队呀?

    想要养更多的军队,那就要有足够的人口基数,若不向外发展,孙策也只能在江东一偶称王称霸,只能当一个小霸王,至于大霸王想都别想,试想,孙策更甘心吗?

    所以淮南之地孙策势在必夺,除了扩大统治人口,战略回旋空间也是必须考虑的。

    围绕这一命题,一干幕僚也都同意孙策的策略,无论如何也要拔掉秦宜这个绊脚石。更何况,这是最好的时机,若等到秦宜站稳脚跟,军事实力必然越来越强大,那时候再去征讨恐怕更难了。

    想要攻打位于寿春的扬州牧秦宜,绕不开的位于途中城的张辽大军,所以,孙策与幕僚们开始研究攻击张辽的战略战术。

    问题来了,孙策想要攻打张辽,其战术必须采取奇袭战术,否则,若一时半会儿不能攻克途中,哪怕拖延十天半月,秦宜大军很快知晓,必然会派援军支援途中,这场仗便不是奇袭,而是与秦宜大军正面对决,谁胜谁负那就很难说了。

    奇袭也不是那么好打的,孙策的对手是张辽,曾经是吕布手下一员了不起的猛将,孙策有把握击败他吗?

    想当年吕布、张辽、高顺等从边关杀到洛阳,而后转战长安,再后来吕布从长安千里跨越来到冀州,转而又转战徐州,大小战争经历了不知有多少,作战经验极其丰富,与之相比,无论是孙策、周瑜都还很稚嫩,孙策是打了不少仗,与张辽相比大概还不在一个层次吧?

    咳咳,这个硬骨头不好啃。

    所以说,孙策打算奇袭张辽,计策很好,问题是张辽会不会给孙策机会。

    孙策眉头紧皱,一时半会儿无计可施,即便是那些谋士也拿不出好主意,除非不管不顾地强攻张辽,其效果恐怕大打折扣。

    这里还没有研究出详细计划,新的消息又来了,而且是非常不利的消息,令孙策和他的部属们一阵哀叹,怎么可能出现这种局面呢?

    skbshge

第87章 孙策的念想() 
孙策等还没有消化完毕那些信息,又来了最新消息,扬州牧秦宜离开寿春南下庐江,庐江郡太守刘勋仓促应战,秦宜一战击杀刘勋,夺取庐江。

    惊天霹雳呀,怎么可能这么快,算算时间也不过仅够跑路的。

    从兵力上讲,刘勋的实力不比孙策差多少,袁术死后,大概淮南之地也就刘勋的实力最大,秦宜夺下庐江也就意味着淮南之地尽在掌控之中。

    问题是如此短促时间秦宜便占领庐江,难道庐江太守刘勋是纸扎的吗?

    这一问题在孙策以及手下谋士、战将脑海里盘旋,一时间很难相信这是事实,但是,相不相信有用吗?

    反正庐江已经在扬州牧秦宜手里,孙策只有干瞪眼的份!

    对孙策来说,庐江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了,直接掐住了孙策沿江向西挺进的通道,更加让孙策痛不欲生。

    在平定江东之后,孙策必然整顿兵马准备溯江而上,夺取江夏,进而把江南整个地区收归己有,但是,庐江的水军又不是摆设,能让他如意吗?

    孙策就弄不明白,秦宜从进军寿春到占领庐江,粗略估计前后也不足一个月时间占领淮南大部分土地,说是兵贵神速,可也不能如此神速啊,连年征战,孙策很清楚战争的艰难,要不然也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江东花费数年时间才平定下来。

    秦宜仅用十天半月平定淮南,让孙策承认这个事实真的很难。

    但是,人家秦宜已经做到,不承认有用吗?

    别提孙策有多么沮丧,从淮南传来的全都是坏消息,这个刚刚冒出来的秦宜竟然把自己将来要发展的道路都给堵死了,不是仇人也成了仇人,更何况这家伙还高高在上压自己一头,顶着一顶扬州牧大帽子,真真岂有此理!

    孙策越想越生气,心中暗暗下决心要搞死秦宜。

    孙策搞不明白秦宜是如何做到的,倒是周瑜一句话解开了谜底:“估计秦宜采取了非常规作战策略,他不是一个城池接一个城池这般摧城拔寨,而是舍弃中途所有城池,从寿春城出发直扑庐江,致使刘勋反应不迭,仓促应战。说到底不是什么高明手段,我等也不是想采取偷袭策略嘛,不稀奇。”

    周瑜这般解释,让大家恍然大悟,可不是嘛,若非偷袭,无论如何秦宜也不可能这般容易拿下庐江。

    张昭叹息道:“原本以为这个秦宜只是走狗屎运,一个小小的宜禄摇身一变成了扬州牧,这等跨越十分惊人。看来也不是没有一点本事,至少采取的战术可圈可点。”

    周瑜摇摇头,不认同张昭的说法:“不一定是秦宜的计策,他身边有谋士陈宫,陈公台能帮助吕布对抗曹操多年,肚子里面不可能没有货。”

    “是啊,据说吕布不接纳陈宫的计策,这才让曹操占了便宜,陈宫的计谋不可小觑。”当初袁术与吕布多有合作,淮南与徐州接壤,孙策等在淮南自然容易获得许多消息,程普也是这种观点。

    沉思一会儿,孙策心里有了计较,说:“既然扬州牧秦宜去了庐江,那就不必理睬张辽,擒贼擒王先干掉秦宜,剩下一个张辽翻不起大浪。”

    得,孙策不打算攻击途中的张辽,改为进攻庐江。

    “张辽紧盯住江东,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庐江远而途中近在咫尺,莫要轻易放弃。再说秦宜攻打庐江,出动的兵马不会少,江东现有的兵马很难一战而下。若战事不利,难保途中张辽不会趁虚而入,威胁我江东。”

    刚刚加入江东势力不久的张昭不同意,忙了半天怎么可以放弃呢?

    周瑜的观点与孙策一致,说:“既然秦宜能偷袭庐江刘勋,我等为何不能采取偷袭之策,趁秦宜在庐江未站稳脚跟,打他个措手不及呢?”

    几个人商量半天,张昭赞同原方案,北上攻击张辽,而孙策和周瑜则倾向于西进庐江,偷袭秦宜,两种观点各有利弊,一时半会儿不能统一观点。

    恰在这时候,又有情报抵达,说秦宜要在五月六举行大婚,迎娶乔玄之女大乔和小乔。

    据说,宛城大小乔乃绝色美女,倾国倾城,秦宜攻占庐江的当天就把大小乔收进府里。

    孙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时机,当即力排众议,说:“好了,都不要争了,机会就在眼前。看来这个秦宜也不过是俗不可耐的货色,大概早就知晓宛城乔家有姊妹花,要不然也不会如此猴急,如此好色岂是英明之主?他既然要迎娶大小乔,必然疏于防范,这就给我等一个大好时机。秦宜迎娶大小乔之日,也就是我等偷袭庐江之日。”

    “不错,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可放过,既然是偷袭,可要好好策划一下,我觉着还要加一层保险,最好兵分两路,一路在明一路在暗,陆上吸引秦宜的注意力,即便他早早察觉也不要紧,在他率兵迎战陆地进攻的时候,水军抄他的老窝,拿下庐江,秦宜必败无疑!”

    周瑜不愧是文武双全的好属下,很快整理思路,谋划出一套可行的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