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马踏天下-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吧。现在我只要他把粮仓的事务管好了便可,这天即将转暖,很快地,新一轮的战事又将起了。”董卓却有自己的盘算。
“是。不过说来也怪,马仲凌小小年纪居然连那数算之道也懂得,竟能看出那老于帐目之人所做的手脚,倒也让人道一声厉害了。”
“所以说某这次任他管理粮仓是很正确的,想必在其看视之下,这粮仓应该不会再出现什么问题了。”董卓也满意地说道。
当他们几个都认为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时,董宅之外,一个人却是忐忑不安得很,那就是唆使李别行此事的许令了。
他得知李别被杀消息时已是黄昏,而后就赶紧四处打探消息,才知道又是那马越所为。这一回,他可就真吓得不轻了,原来这个少年马越竟是个心狠手辣之人,转手便把李别给杀了。那要是让他察觉此事还有自己的一份,他许令岂不也很是危险?
这让许令这一夜都难以入眠,而到次日如常去见董卓时,他依然很是不安地看着周围,生怕突然杀出个什么人来,将自己也给刺死了。
好在一路进入董宅,也没有遇到任何状况,这才让他稍稍心安。不想,这时候身后却有人一拍他的肩膀:“许元景,你竟还敢来么?”
这突兀的一下,让许令浑身大震,急忙转头,却发现是与自己相熟的方正,这才略松了口气:“远志兄,你怎说此话?”
“怎么你还想瞒我不成?当日你与李别在外面商议之事,真当无第三人知晓了么?”方正嘿地一笑:“现在李别因此丧了命,你就真的能够心安。”
没想到自己的心事被方正一言道破,许令一下子连否认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只是愣愣地看着眼前的方正,半晌才拉着他走到僻静处:“此事除你还有何人知晓?”
“放心,我也是那日发现你和李别二人凑在一处嘀咕,才暗暗追上去听的,应该没有其他人知道此事了。”方正忙安慰道:“不过你这次所为也太放肆了,若被主公知道了,就有你好受的。”
“那马越所为不是更放肆吗?居然想出这么个歹毒手段来……”许令很是怨毒地道:“也不知主公会如何发落他。”
“想让他因此获罪是不可能了,昨天已有人看他在见过主公后,便安然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想必,是因为他前番几次为主公分忧,所以才会有此优待的。”
“当真是岂有此理!他如此目无法纪地杀了人,居然什么事都没有。而我却要因此感到惶恐不安,他马仲凌也太好过了吧。”想想自己的处境,许令真是把马越恨到了骨头里去。
“现在纵然你我有再多的不满,也与事无补。”方正苦笑道:“马仲凌如今正得主公重用,我们说什么都改变不了的。所以今日我找你说此事,就是为了想告戒你,最近少招惹于他。待将来有了机会,再下手也不迟。”
许令沉吟了一下,便即点头:“你说的不错,这次李别被杀,就是因为太急于对付他了,反而给了他反击的机会。我们绝不能再给他第二次这样的机会。”
“这就对了。现在我们这些幕僚除了李文优,都与马仲凌有了矛盾,只要我们众人齐心协力,总有法子把他除去的。”方正也道。
马越并不知道,自己所使的这一手,的确是让那些想要为难他的人望而却步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此服软,反而增强了他们要铲除掉他的决心,只是他们的行动会更小心,计策会更加的缜密而已。
?
因为有了之前的杀人立威,马越在粮仓这里的权威自然是无人敢于挑战了。而且大家又发现此人竟连帐目方面都很是精通,就更不敢小看这个不过十五岁的少年了。所以之后几日里,马越在粮仓做事都很是顺利,没有人敢再出来做些与他为难的事情了。
同时,那些世家答应下来的粮食也陆续运到了。这些世家倒也算是说话算话,又或者也清楚如此行事对自家也极其有利,所以在短短的十来日后,不但是那李家又送来了第二批的粮食,其他六家也各自解来了一批粮食。如此一来,这本来还有些空旷的仓库就迅速满了起来,很快二十多万斛的粮食就堆满了仓库。
而那些送粮来的世家中人在发现与自己交涉的居然就是逼迫自家给官军提供粮食之人后,也没有了以往的嚣张气焰,一个个都按规矩来。这就让粮仓的事情变得很是简单了,也让董卓对马越更是看重。
不过,粮食送来终究只是前期工作,马越知道接下来西凉的安危还是要在沙场上见真章的。而在正月末时,张温终于率众赶到了陇县,随即就命各地人马齐集陇县,准备再一次对那作乱的羌人进行平定了!
··········
那个,继续求票求收藏,本书已经从新书榜里下了,真是悲催哪
第63章 出兵前夕()
却说张温终于率军赶到了西凉,他行事倒也算雷厉风行了,当即就命快马向西凉各地的主事官员发出照会,让他们即刻赶到陇西郡陇县,共商如何对羌人乱军用兵之事。
董卓作为其中一路人马的将领,自然不敢迁延妄顾,接到命令后,便即带着五百精骑,以及心腹谋士李儒赶去了陇县。马越作为其中一个谋士,却并没有资格也随之而去,不过对那边的情况,他还是有所留意的。、
很快地,消息就不断地传了回来——这次朝廷是真下了决心要扫平西凉之乱了,不但派遣了张温,还从周围各州郡调集了五万大军归其节制,再加上西凉本身所剩的近五万余人马,这回朝廷再次是集结了十万大军。
而与张温一道率军平乱的,还有朝中名将皇甫嵩,这是之前马越他们所不知道的。这皇甫嵩在当时也是汉朝少有的名将了,曾为北地太守,后率军平定过黄巾之乱,后因功被封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可以说此人前面的遭遇正好是与董卓相反的。而且,他还是个真能带兵,又熟悉西凉情况的名将,这对董卓来说的确算个对手了。
不过,马越却并不担心董卓的大计会不能成,毕竟一个人是改变不了这西凉各军之间所存在的隔阂与问题的,只要张温明白了其中关键,就必然会听取董卓提出的办法。
而事实也证明马越的猜测是对的,几日之后,就又有消息传来了,在经过与众将商讨之后,张温便采纳了董卓的建议,将十万大军分兵而进,从而对羌人乱进施以全面的打击。而其原由,除了因为西凉各路人马之间难以通力合作,从周边带来的人马有着各自的心思也是关键所在。
张温也很清楚要将各自不同来历的人马完全捏合在一处很是困难,又有耿鄙的前车之鉴,便只有接受分兵这一计了。在他们这些人看来,那些羌人现在虽然闹得挺大,可事实上依然是群乌合之众,朝廷大军只要杀到,他们就会望风披靡了。所以即便是分兵使每一路的实力大减,他们依然对此次的平乱充满了把握。
而后,就是一路路人马进击线路的划定,其他的马越也不去关注,只打听到了董卓将率一路直冲金城县,先将陇西故地夺回再论其他。另外,让马越略感放心的是,自己的父亲马腾此番并没有被派遣出去,而是将与太守李相如一道守城,以为大军后援。
之后,马越的事情就多了起来了。之前一段时日里,他这粮仓的管事也就是把世家运来的粮食收进存放好而已,最多就是拨付出一些给城中驻军。但在大军终于要有所行动之后,这粮食的进出就变得极其频繁了,而且他还要根据每一路人马的多寡,路线的长短来核定需要给他们送去多少粮食,可真是忙得很了。直到这时候,他才真正明白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的含义了。原来这不是说说的,这粮草的拨付的确是远在大军动身之前就要做好的。
每一日里,马越都要从清早就开始来到粮仓里视事,督促底下之人搬运粮食直到天黑。然后还要趁空把一切帐目都记录下来,以备主公的随时查看,简直连喘息的机会也没有了。好在他前世也算是有过加班加点经验的,即便这几日的工作量很是繁重,也能从容应付,这也让粮仓中的其他人心感佩服。以往这种时候,大家都要将手忙脚乱,而事情未必能办妥当了,但现在在马越的指挥下,一切都做得有条不紊,虽然忙些却还算有序。这使得马越在这些人心目中的地位再次得到了提升,从之前单纯的畏惧而变成敬畏了。
二月初七这天,当马越把最后一批需要拨出去的粮食也让人装上车拉走后,才抒了口气,大大地伸了个懒腰。总算是将这一整天的事情都办完了,也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吃顿好的,然后美美睡上一觉了。他刚想叫来王风等人,随自己去找吃食时,王风便走了过来:“公子,董公派了人让你前去一见。”
“嗯?主公已经回转了么?”马越问了一声。这几日他都忙得没有休息的时候,居然连董卓回来的消息都不得而知:“人在哪里,带我去见见。”
很快地,马越就与一个精瘦却精神的将军见了面,他对此人有些陌生,就先行一礼:“不知阁下是?”
“在下李肃,现为军中郎将。”那人自报了名号,而后又道:“主公还在等着见你呢,就不必多礼了。你带上这几日的粮仓进出帐目,就随我前去吧。”
马越忙答应了一声,随即返回自己的官房中,取过了记录下来的帐册,就随李肃而去。但让他奇怪的是,他们前往的地方并非董卓的府邸,而是直接出了临洮城。马越就有些不解了:“李将军,为何出城哪?主公难道不在城中?”
“是的,因为军情紧迫,主公并未回城,只是让城中人马准备,就要出发了。”李肃点头说道,但却并没有减慢行进的速度。
出城后不久,马越终于看到了一杆飘扬在空中的董字大旗,而其下则是连绵不断的营帐,显然在他还在忙碌于粮草之事时,城中人马已听令开出了。在李肃的引导下,马越来到了位于连绵而立的营寨的中间大营跟前,在禀报之后,得以进入。
这时候的董卓已经完全没有了以往在府邸之中懒散的模样,全身披挂的他配合上那身量和粗犷的面容,让人有一种与猛兽同处一室的压迫感。马越也是深深地受到了震撼,这种压迫力是之前的他所没有感觉到的。
“仲凌哪,这几日辛苦你了。”见马越进来,董卓便呵呵笑道:“怎么样,要调派许多军队的粮食可不轻松吧?”
“为朝廷办事,在下不敢言辛苦。”马越忙回答道:“不知主公夤夜召见在下,所为何事。”
“某想先看看帐册。”董卓却并没有立刻作答,而是指着马越捧在手中的帐册道。马越依言递了上去,但后者并没有打开来看,而是交给了身边的李儒:“你看看可有什么不足。”
马越知道,这是董卓在考教自己的能力,以及是否实心办事了。对这一点,他是不怕人查的,因为这几日里他自信没有一点差错可找。果然,李儒在很快看过帐册之后,便冲马越先点了下头以为赞赏,然后才对董卓道:“主公,仲凌做得很好,每一次粮草的进出都记录下来了,而且他的调派也很是及时,换了任何一人,能如他般已经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