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云涌天下 >

第121部分

三国之云涌天下-第121部分

小说: 三国之云涌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嗑龋疟5靡幻4跞思写涛薰托纳艘猓业绕疵犯希宦纷匪嬷梁佣跞颂颖嘉兰遥宋兰野踩畔耄季秃醚韵嗳跋M兰夷艽蚩牛梦业冉巡椋晌兰也恢么酰俗璧玻⑸逋弧N兰夜簧焙κ志浚技艘慌孪铝罘椿鳌!�

    “哈哈······,还一个一怒之下下令反击。”灵帝拿起一密函,甩到李振面前,说道:“看看这是河东有人送给朕的加急密函,密函里可不是这样说的。”

    李振拿起密函,仔细看完,大吃一惊道:“陛下,这刻是冤枉臣了,臣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为了一个女人去杀害卫家。”现在李振已是破罐子破碎的心态,来个死不认罪,这种罪过要认了,全天下世家能放过自己吗,恐怕公主都保不住自己。

    如果不知道李振的为人,还真的以为他是冤枉的,但灵帝深受其害知道这厮脸皮之后,喜欢装无辜。世家啊!整整一个世家就让他屠了,就是朕想要动世家也要再三斟酌,可他到好想都没想,留个烂摊给我。

    灵帝十分想把李振给处斩,可女儿那关过不了,总不能结婚几个月就让她当寡妇,这让全天下人怎么看待?心烦意乱啊!

    “陛下,公主求见。”

    “宣。”

    “父皇,您看儿臣给您带什么好东西来了?”刘莹身后的太监陆续拿着盘子摆着野物,排列成队,大多数的野鸡野兔。

    灵帝贵为大汉天子,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可就是这些平常的野味让刘莹像献宝一样献给自己,马上开怀大笑,这是子女的孝心,笑道:“嗯,莹儿长大了,懂得带东西给父皇。”

    刘莹害羞道:“父皇这些都是驸马辛苦为儿臣打来的,驸马也是为了儿臣才出城的,希望父皇不要责怪他。”

    这对小夫妻都避重就轻来逃避责任,自己却要来收拾。灵帝复杂地看着刘莹,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心只为自己夫君着想,却不想父皇的难处,叹息道:“此事一了,你马上离开洛阳,当个安乐侯。”

    “陛下,臣不愿做这个安乐侯。臣虽为驸马但仍有一腔热血,为国保忠,为君分忧,但求在边疆做一小吏,或一小兵,我都愿意,望陛下成全。”李振铿锵有力道。

    “为君分忧就不用你了,我可不想你哪天死在战场,我女儿当寡妇。”

    “父皇,驸马胸有大志儿臣十分开心,儿臣也不希望自己找的夫君是个碌碌无为,甘愿平凡的人。望父皇成全驸马的要求。”

    “哼,你想过去哪里?”

    “臣希望去幽州,幽州刘虞大人与我相熟,在他手下为官臣也能向他多多学习。”李振眉眼欢笑道。

    “女儿可是要跟随?”

    “出嫁从夫,儿臣不能在父皇身边侍奉,是儿臣不孝。”刘莹抽抽泣泣道。

    李振见刘莹哭泣上前抹去泪水,自己害得人家父女相离,就算现在她再难受,自己也要狠心让她跟随自己离去,毕竟灵帝没有几年就驾崩,大汉政治崩离,他可不想让自己的老婆待在这个危险的地方。

    灵帝见到李振对女儿动手动脚,气得脸红脖子粗,吼道:“把东西全送到御膳房,让御厨准备晚宴。”说完甩袖离开。

    伤悲的气氛荡然无存,刘莹含蓄道:“你怎么能这样?”

    “嗨嗨,谁让你流泪,你的泪珠可比珍珠都珍贵,我可舍不得让你哭泣。”

    柔情的话让刘莹感动,点头道:“嗯,父皇在等我们。”

    夜晚的洛阳,几大世家案前摆着一份书信,看得众人心思不同,暗叹:“明天早朝,又要起波澜了。”

    张让府中,十常侍聚集,张让笑着对众人道:“李振真是位好人,又做出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屠杀河东卫府一家,这下陛下又得头痛了。”

    “这不是很好,他在前面跟世家争斗,我们在后面坐等渔翁之利。”

    “按照以为发生大事,陛下都会跟让父商量,这么今夜没有见陛下宣见。”

    “哼,陛下跟李振公主三人在大殿谈了半天,谁也不知道谈什么?我看八成已经有办法了。”张让哼道,平常灵帝对自己言听计从,可今天就想把自己忘记了,这让他这么不恼火。

    “那明天我们要不要参与其中。”

    “见机行事。”

    一夜无话,第二天朝会,灵帝破例准点准时坐在龙椅之上,一副炯炯有神的样子。

    众臣三呼万岁。

    张让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事启奏。”河东尹站出喊道。

    “所奏何事?”

    “臣要按劾驸马李振,他私自领兵,屠害河东卫府一家,这是臣的奏章。”

    “呈上来。”

    灵帝看了遍奏章跟加急密函写的大致相同,心中早有定计,只要李振能像昨天见自己一样死不承认,他就好办,“李振何在?”

    “臣在。”李振站出。

    “李振,河东伊告你为一己私仇杀害卫家,你可知罪。”

    李振无辜道:“陛下,臣冤枉,事情是这样的······。”

    李振又把昨天告诉灵帝的话叙述了一遍,话语中的责任全推到了卫家身上。

    “一派胡言,分明你就是为了私心才报复的,陛下臣有证人,卫家的妇孺就宫外,陛下请他们进来言明,就可知道事情原委。”

    “陛下,臣也有证人为自己做证,他们就是跟随的御林军。”

    数百名御林军在路上已经让李振收买,统一说词。

    “众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陛下,虽然他们各说各有理,但臣以为还是李振犯了大罪,他不该擅自做主杀害卫府一家,毕竟卫家是我大汉名门望族就算有罪也能有陛下一人处置,而不是由个人处理,这是在藐视王法,臣请陛下下旨处置李振,为卫家上下做主。”

    “请陛下下旨处置李振。”

    一些大臣陆续站出,重要的大臣却没站出,他们不到重要关头不会随意站出,一但站出就代表重要决断。

    “陛下,臣有事请奏。”这时蔡邕突然站出,打断了局面。

    袁隗和何进同时在心中道:“来了,就是不知是为李振求情,或脱罪的。”

    “讲。”

    “陛下,臣按劾河东尹。昨日下人来报,小女前去河东途中遭遇劫匪,现在小女不知踪迹,是生是死全然不知,而河东尹身为朝廷命官对管辖之地,盗匪如此猖獗却全然不知,实为失职之罪,请陛下下旨将罪。”

    朝廷上下一片哗然,原告变被告,如果蔡邕的话是真的,那么河东尹就是失职,李振也趁机逃脱罪名,蔡邕这是在拼命啊!为了李振连女儿和自己的名声全然不顾。

    在那时包括现在,一个姑娘家被人劫走一夜,其中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但人们会去想象,这传出去还怎么嫁人。

    河东尹气急败坏,一代大儒说自己管辖之地盗匪猖獗,传出去自己仕途就全完了,急道:“陛下冤枉,这是蔡大人诬陷臣,臣管辖之地绝非如此,请陛下为臣做主。”

    “陛下,臣还有一事相求,臣决意辞官告老,臣膝下就这一个女儿,现在她失踪,臣想去找她,还请陛下成全臣。”蔡邕含泪说道。

    “唉!做父母的都不容易,朕会下旨派人去找蔡琰,你就不再考虑继续留下,或朕给你几个月时间休息。”

    蔡邕摇头。

    “好吧!朕准奏。”

    河东尹心如死灰,蔡邕是把自己往死里逼啊!

    “袁爱卿,何爱卿,你们觉得朕该怎么处置李振?”灵帝含笑的看着两人。

    还处置个屁,现在原告变被告,河东尹自己都洗脱不了罪名,我们能说什么。

    两人躬身道:“一切全靠陛下决断。”

    “好,李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日贬为幽州长史。至于河东尹即日全力清剿管辖内的贼匪,查明蔡家小姐的消息,一有消息马上上报。退朝。”

214蔡校长() 
?    洛阳十里亭,相序送走两人,一代大儒蔡邕弃官寻女,相送那天人山人海,相比李振离去的场面,相送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曹操袁绍,对比就显得寒掺,现在世家把李振成为屠夫,不愿与他有交际,可他不嫌弃,这刻终于有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

    三千御林军开道,旌旗飘荡,领首的是秦磊,他是李振亲自问灵帝要来的,现在已随了心愿跟随李振。

    刘莹不舍的看着越来越远的洛阳,此去幽州不知何时能再回来,父皇您要保重。

    一路上刘莹显得沉默,李振知道这是少女第一次离家远走,心情肯定难过,尽量陪在她身边。两人耳鬓厮磨,多日刘莹心情才有好转,开颜大笑。

    蔡邕再也看不下去,两人打情骂俏的情景,如果不是身不由己,他真不想跟去幽州,只能躲在车中研究自己的文学,两耳不闻天下事。

    幽州官道聚集多人,上到刺史刘虞下到县令,围成几群,见到开道的御林军,迅速排成几排。

    御林军开路,见到大批官员聚集,拉马止行。

    刘虞带头躬身喊道:“臣等恭迎公主殿下,驸马驾临幽州。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振与刘莹缓缓下了马车,刘莹抬手说道:“叔父请起,众位请起。”

    刘虞起身,向前一步,面带微笑笑道:“侄女,许久不见一转眼就已嫁人成家,时间可过的真快。”

    “叔父,父皇临走再三嘱咐,向叔父问好,今见叔父神采依旧,我想父皇定是欣慰,大汉天下还需要叔父等人多多操劳。”

    “陛下。”刘虞热泪满眶道:“有劳陛下挂念,臣为大汉社稷出力,是臣等本份。时候已不早,请公主驸马移驾至行宫,臣把刺史府清理干净,做为行宫,望公主不要嫌弃简陋。等明天晚上臣设宴为公主,驸马洗尘。”

    “一切全由叔父做主,有劳叔父。”

    “刘大人辛苦了。”李振接话道。

    刘虞面色复杂的看着李振,自从黄巾判乱,李振立功以来,短短几年,就从一介平民升为驸马,再到一州长史,这升官的速度窜的比自己这个老牌皇亲都快。

    听宫中传来消息,陛下贬他出京为官,地方官随他选,许多繁华的地方都没选,怎么偏偏看上自己这个穷乡僻壤的幽州,这不是来分自己的权力吗。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两个皇亲国戚集中在一州,一个为刺史,一个为长史,今后可要多多提防他。

    “哈哈,贤侄几年没见,没想到现在我们竟然成了一家人。当年我就觉得贤侄是个可造之材,没想到让我这个侄女慧眼识英雄,招为驸马。”

    “当年刘大人的照顾之情,我始终铭记于心,今后还要靠大人多多指教。”

    “呵呵好说好说,现在我们是一家人,没有外人的时候就别大人大人的喊,直接喊叔父吧!”

    “是,叔父。”

    “好,好,我们一起走吧!”

    幽州刺史府改为公主行馆,御林军严禁把守。

    奔波许久,回到幽州,李振心情难耐,终于可以安心,把刘莹安置好房间,便到蔡邕的房间。

    “老师,等过了这几天,我便让人送你前去辽西,这段日子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