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云涌天下 >

第116部分

三国之云涌天下-第116部分

小说: 三国之云涌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可有话要问。”马车内刘莹不安问道。

    “问什么?为了大殿中何进针对我的事。”李振平静的说道。

    刘莹低头,像是做错事一样,不敢看李振,感觉夫君越平静心里肯定难受,道:“如果不是我在殿外对何进冷眼对待,夫君也不会被夺了兵权。”

    “这怎么能怨你,何况何进今日所说也有几分道理,现在朝廷征缴叛贼,辽西军在驻扎城外已经不适合。”

    刘莹哼道:“他说的有道理,我看他是怕夫君有军权对他们一家构成威胁。父皇明知道还是调走夫君军队,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李振对灵帝调走自己的士兵,一点也不在意,当官的哪有一帆风顺,谁没有几起几落,况且不用自己的人马去当炮灰都不错了。这辽西军是自己以后的征战天下的根本,绝对不能有一点差池,就算现在是熬,相信自己也能熬过灵帝。

    李振拍着刘莹的小手,安慰道:“你父皇这样做有他的道理,你就不要瞎操心,过几天我们出去游玩散散心。”

    “嗯。”

    跨跨跨,李振和刘莹刚到府门前便听到整齐的脚步声,刘莹拉开车帘喊道:“来人,问下外面什么情况?”

    “公主,刚才御林军换防,陛下调来五百人保护公主。”侍卫对着车门喊道。

    换防,调来五百人保护自己,一个驸马府也不需要这么多人保护吧,父皇究竟想做什么?刘莹沉思道:“先回府吧!”

    次日,灵帝下达旨意,传令让辽西军返乡,大营中的将士们听到旨意,且喜且忧,在外一年多终于于可以回乡了,这次回去可谓是锦衣还乡,跟着将军征战,个个都捞到些战功,有的凭着战功在军队做个小队长,大小也算是个官,出人头地。在营中只要有的战功就能晋级,只要你有本事杀敌,不管你的资历,不管你的出身,都能博个前途。而且营中每月的俸禄准时发放,没有出现私自克扣的事情,每月的俸禄够家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算是在战场不幸牺牲,将军也会给这些家人足够的抚恤金,政府也会优待这些家人的子女,将来会安排个好出路。后方没有后顾之忧,将士们还不玩命的杀敌,这些待遇现在也只有辽西军才有,只因跟了个好将军。

    可现在大军返乡,李将军却没有跟随,让营中的将士军心惶惶,虽然将军留在洛阳跟公主享福,哪朝廷是否会派人来接受军队?以后还会是这样的制度吗?

    军帐中,田丰、张飞、典韦三人,接完圣旨个个都无精打采,大军马上要返乡,李振还没出面,众人就像少了主心骨,营中三人也是面面相窥。

    田丰说道:“朝廷下达旨意让我们返乡,今天让将士们收拾行李,购买路上用的物资,明日启程。”

    张飞拍着桌子,怒气冲冲道:“我不走,出了这么大的事,三弟一声都不吭,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现在连军队都可以放手不顾了。”张飞其实想说看他被公主迷成什么样,但想想这样的话传出,对李振和公主的影响不好,怎么说公主也算是自己的弟妹。

    “我也不走,我留下来要保护主公。”典韦嚷嚷道。

    “你们这,这是在抗旨,知道吗?”田丰哭笑不得,这两位都是将军的身份,怎么还发小孩子脾气,不过想想大军走了之后,主公的安全就有问题,虽说有御林军保护,但洛阳城风云莫测,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留下几个人还是有必要。“好吧!我留给你们五十人,不过你们一定要伪装好,不要被人发现。如果主公发生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时带走他。”

    张飞二人兴高采烈,点头道:“一定,一定。”

    一天后,正是辽西军返乡的时候,李振心忧辽西军,大清早便起床准备出门。

    门口守卫的几人见到李振,行礼道:“见过驸马,驸马可是要出门。”

    李振只当是打招呼,说道:“是啊!”

    “这恐怕驸马今天不能出去。”一人说道。

    李振皱起眉头道:“这是为何?”

    “陛下有命,驸马不能随意出府,除非有陛下的命令才能放行。”

    这又是将自己严禁在府中了,李振失魂落魄的回进房间。

205 卫家提亲() 
“夫君不是出门了吗?怎么又回来了。”刘莹见到李振闷闷不乐的回到房间,上前问道。

    李振心中直冒火,拿起桌前的水杯喝口水,说道:“别提了,门前的侍卫不让出去,说要陛下的命令才行。”

    刘莹不敢想象这是什么情况,秀眉紧蹙喊道:“什么?我现在就进宫找父皇。”

    找他有什么用,昨天的人马就是他派来,他是不放心我。李振拉着刘莹的胳膊说道:“还是算了吧!”

    刘莹气恼道:“怎么能算了,这是我们家,出入都不自由,还算是家吗?不行,我现在就进宫去找父皇评理。”

    “我们这才结婚几天,你现在就到皇宫里找事,让人传出去怎么想?”

    进宫找灵帝,不管有理没理,总会落人口舌,让人以为自己恃宠而骄。刘莹泄气不甘道:“难道就这样没自由地生活。”

    李振无奈道:“事已至此,何必再去纠结。”

    李振安抚住不甘的刘莹,两人没在讲什么进宫的事情,知道去了也不会让灵帝改变主意,每天花前月下,对影双行,好不快乐,让这对新婚夫妻渐渐不再去想对蔡琰的承诺,门都出不去,想其他的事有什么用。

    时间一晃两个月就过去,蔡琰未嫁的事情传遍大汉,平民对官宦小姐的情爱雅事,都非常好奇感兴趣,毕竟当时娱乐非常少,于是三人的感情纠纷八卦就产生,流传的非常快,各种版本流出。面对悠悠众口众说纷纭的情况下,蔡琰苦不堪言,都不敢出门半步。

    河东卫家家主,卫仲道之父听到蔡琰未嫁的消息,兴高采烈地找到自己的弟弟(卫仲义之父),提出再次代自己去洛阳向蔡邕提亲。自从儿子听到蔡琰嫁人的事,就跑去洛阳,可惜意志消沉,每天借酒消愁,失去以往的气度,见到儿子变成这样,让他这个当父亲心里非常难受,与他母亲一起想办法,让他忘记蔡琰,就跟他商量,为他提一门亲,谁知儿子死活不愿,一心想着蔡琰,让他束手无策,现在好了,蔡琰发生这么丢脸的事,到如今还没嫁出去,自己向蔡邕提亲还不手到擒来。

    想想家主就笑了,到时候解决了儿子一桩心事,也娶位知书达理的儿媳,还在蔡邕面前落个好。能看到儿子成家,有什么比这还开心的,算算时间二弟也该到洛阳了吧,希望早日传来消息给儿子个惊喜。

    蔡邕这几个月近乎足不出户,什么事情全部交出让别人代劳,出去听的全是女儿流言蜚语的事,让他心烦意乱,来个大门紧闭眼不见为净。今天听下人来报卫家有人来看望自己,卫家来人了,以前让卫家向自己提过亲,可被自己拒绝,现在女儿出事,他们又来这是何意?蔡邕念着落魄几年,受卫家的照顾,吩咐下人打开大门,自己出门迎接。

    门前侍卫成群,气势如虹,摆放着大量的礼物,周围的人一看就是大户出行的仪仗,纷纷避让而行。

    蔡邕见到门口大批的侍卫,和四周指指点点的人群,差点气晕,这是来拜访我的,还是带人来看我笑话的。

    “哈哈,蔡兄······。”侍卫群中一红光满面,形态发福的中年人,见到蔡邕马上冲出,行礼笑道:“蔡兄,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啊!”

    风采依旧,狗屁,我现在每天都不敢照铜镜看到自己的样子。蔡邕为女儿发生的事操碎了心,颚骨突出,脸色苍白,斑白的白发,随风乱飘,一看那有半点大儒风范,就像个风残老人。

    蔡邕是个老好人,知道这位卫家家主的弟弟说这些违心的话是刻意奉承自己,便忘掉刚才的怨气,笑道:“卫兄,一路奔波想必十分辛苦,我让下人准备好厢房,你休息会,等正午用餐时候我们在好好叙旧。”

    “呵呵,如此甚好,我就不客气了。”

    “请。”

    “蔡兄请。”

    蔡邕虽然不知道卫家人来洛阳为何事,但还是热情招待,丰富的酒菜,这是蔡邕这几个月吃的最香一次,老友见面让他暂时忘记所有的不痛快,等到酒酣时,文人的气息透露出来,大包大揽道:“卫兄此次来洛阳所谓何事?可有用到为兄之处,到时请明说,在这洛阳我还有几分薄面。”

    卫仲义的父亲那是正儿八经的商人,能说会道,精打细算,在酒桌上把蔡邕哄的开开心心,见到他此时放下戒心,便开始打算提议家主交代的事情。放下筷子,笑道:“哈哈,蔡兄有所不知,我此次来洛阳是为你带来好事的。”

    “好事?”蔡邕晕晕乎乎摆头道:“我现在能有什么好事?”

    卫仲义父亲忍不住叹息道:“蔡兄,不是我说你,在昭姫的婚事上你决定的太冲动了。”

    蔡邕遮面而泣道:“是我害了琰儿,都怪我,是我的错啊!”

    这反应也忒大了吧!卫仲义父亲手慌脚乱吓了一跳,“蔡兄你这是何苦呢?”

    蔡琰的事是蔡邕的心病,一日不解决叫他怎么能安心抹泪道:“失礼了。”

    “蔡兄真性情,做父亲的为子女考虑,何来失礼之说。”卫仲义父亲劝慰道:“事情已经发生了蔡兄何须再去苦恼,其实想想这也许是好事,通过这事让我们知道此人的真面目。还好侄女没嫁给这种人,不然今后怎么会幸福?”

    蔡邕是知道真相,却有苦难言,不能跟别人说,李振与公主的风雅之事,郁闷之下拿起酒盅自饮一杯。

    卫仲义之父悠悠自得继续说道:“蔡兄啊,侄女年轻心高,不懂事,婚姻大事自己草率做出决定,着实有些鲁莽。自古婚姻大事都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成就一段美满婚姻,毕竟我们做父母的人生经历总比她们丰富,多少能给点好的意见,不让她走弯路。现在侄女受了委屈,也该懂了许多事情,总不能孑然一身过一生吧,女人总要有个归宿,我那侄儿仲道与侄女从小青梅竹马,又师从与你,他的为人你不是不知。你我两家关系犹如一家,何不结个秦晋之好。”

206蔡琰欲嫁河东() 
蔡邕神情严肃,考虑许久道:“仲道为人忠诚谦厚,颇有君子之风,只是琰儿那里我还需跟她商量一下。”

    “那是,那是有关她的幸福应该与她商量下,不如请侄女出来,我们听听她的想法。”卫仲义父亲觉得蔡邕做事没有半点魄力,蔡琰的事跟他谈了那么久还拿不定注意。

    “去请小姐出来一趟。”

    “见过爹爹,侄女见过卫叔父。”蔡琰脸色带点憔悴,让人看了十分怜惜。

    “侄女快快请起。”

    “爹爹跟叔父几年没见,今日可要好好叙叙旧。”蔡琰浅浅一笑。

    蔡邕见到女儿假装坚强的样子,想要与她谈论的事却有难以启齿。在一旁的卫仲义父亲看着干着急,知道自己指望不上蔡邕开口道:“昭姬,叔父这次前来主要是为了看你,你的事情我在河东便有耳闻,我那仲道侄儿非常担心你,托我给你带了许多东西。”

    “有劳叔父和卫兄,让你们担心昭姬真的心里过意不去,我现在已经好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