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骄子 >

第132部分

华夏骄子-第132部分

小说: 华夏骄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如果朱元璋扶持方国珍,保安军却又立即陷入和朱元璋的人马正面接触状态,当然保安军绝对不会认为方国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但雄踞江南的朱元璋却实在是令人头大。

    虽然如此,但保安军也并非畏惧朱元璋和徐达,这个难题不在乎军事,而在于经济。

    自从周彬亲自力主改革新政后,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兴盛的阶段。

    所以周彬一声号召,立即得到了普遍的拥护和支持,工商业成长迅猛非常,农业也得到了恢复,粮食产量连年增加。

    但若是现在和朱元璋开战,这个大好局面无疑将不复存在,战争打的越晚,对保安军是越有利的。

    周彬目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兵出江西,利箭中插,二是集结主力于苏北,彻底剿灭方国珍,吞并苏北,和朱元璋进入直面接触的境地。

    第一个选择,禁卫军若是成功夺取江西,除了获得一大片广袤而肥沃的国土之外,还得了一个进攻浙东的跳板,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朱元璋可不是木头。

    所以,抛开后勤因素,仅用兵角度讲,要夺取苏北,拔除朱元璋的落脚地,保安军的部队至少也要两个军,不然将无法保证不出其他意外,但是,保安军于河南苏北的全部军事力量加起来,也不过四万人马左右。

    虽然保安军骁勇善战举世闻名,但如此用兵却也实在是危险了一点,朱元璋的数十万大军可不是摆设。

    所以,一旦把攻打苏北确定为战略目标,那么保安军势必要于各地抽调重兵集团入苏参战,然而苏北的战略位置重要之极,目前又是和方国珍直接对立面,局势紧张一触即发,谁能保证,如果抽调部队入苏北,方国珍会不会反弹?

    保安军成军数载,旁人望去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气势喧天不可一世,然而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支强悍的军队一直饱受兵力不足的困扰,每一个地方都兵力吃紧,每一军都轻易动弹不得。

    这个庞然大物唯一的战略机动部队,仅仅只是周彬的亲兵军,而就是这区区一个军的机动部队,却又同时担负着大都的地方卫戍任务,就算勉强能够抽调,也至多只有两个营,四千人左右。

    目前禁卫军能够抽调的兵力只有这一个军,这个情况确实是非常之令人沮丧,然而就目前的国力来讲,这已经是极限了。

    自从周彬入主中枢之后,若说太平盛世无疑是痴人说梦,除了政治不稳的江南外,偏远地区仍然匪患丛生,流窜着大大小小的强盗,土匪以及所谓的红巾义军,虽然保安军努力清剿,但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到的事情。

    而除此之外,各地的恢复建设工作也没有完成,经过将近几年的修养,复耕的农民虽然取得了丰收,但是大部分人仍然吃不饱,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明年春天,大部分地区应该不会逃荒,北地的粮食平衡一下,算是可以度过一个安稳年。

    按照毛贵的判断,保安军继续推行好的政策,至少还要经过三年修养,那才勉强算得上是温饱,保安军才有能力发动统一战争。

    所以,鉴于以上两个选择,大部分官员认为目前的最佳选择无疑是攻略苏北,夺取富庶省份,用以滋养财政,扩充军队,为武力统一全国做好准备。

    相对于这个宏远目标,江西攻略就显得颇为小器,就算能够获得成功,那也只是取得一隅之地而已,于全局助益甚少,要知道江西的一切也是需要苏浙等地供养的。

    但是,若是选择第二个目标,那面临的困难亦更为巨大,除了朱元璋方面的政治因素之外,保安军的兵力也不宽裕。

    目前保安军正面之敌除了朱元璋之外,还有将近两万方国珍军,这股敌军虽然建制不整且指挥不一,但却大多是久经训练且有战斗经验的军人,实力却不容小窥,若是保安军大军压境,方国珍和朱元璋联合起来,打上几场恶仗,恶心恶心保安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总参谋长毛贵慷慨直言之后,会议立即陷入一片争论,周彬听得有些脑袋大,老实说现在他非常犹豫,就目前的局势来看,两种选择都各有优劣,实在是难分上下,而现在一时之间要他作出一个决定命运的选择,委实太过艰难。

    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式,会议除了决定再次扩军备战外,没有作出任何有意义的决议,然而此刻战争的大幕已经拉开,容不得他们左斟右酌。

    正当一众大将聚集大都之时,苏北局势又有大变,徐达的部将蓝玉率领大军进击苏北,战争爆发了。

    镇守前线的茅十八闻讯后,立即命令所部即刻开拔进攻苏北,前线兵力总集结,进行战争动员,同时飞马奔赴大都,请周彬派出增援部队。

    等到信使到达大都的时候,苏北战事早已如火如荼,茅十八在得到后勤输送的大批军械辎重之后,立即兵分两路进攻苏北,其中茅十八自领主力大军于淮安出发,围攻高邮,窥视扬州;另一路由部将统率,偏师东南,进击安丰,威胁泸州。

    苏北局势恶化至此,战争已经爆发,保安军再也没有周旋的余地,虽然茅十八的决定有些突兀,然而此时此刻,保安军却没有任何人出来追究他的责任,作为坐镇一方的大将,他的做法看似冒险,但却是无可奈何之下的唯一抉择。

    保安军总参谋部发出紧急调令,命令陈成所部大军、姬继祖所部大军,于十天之内赶赴苏北前线集结,同时遏制方国珍乱兵异动,稳定局势。

    如此阵容,可谓空前,茅十八,陈成,姬继祖,陈鍒头无一不是威名赫赫的名将,麾下部队亦是全额满编的精锐部队,整个南下兵团,总兵力近四万人,其中骑兵近两万人,步兵一万人,炮兵近八千人,装备大小火炮二百二十余门,火枪三万支,按照周彬的意思,此次苏北战役,唯一的要求就是快,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打垮朱元璋的先锋部队。

    针对苏北方向的严峻局势,大都极为迅速的作出了反应,其中第一批应援入苏北部队是原本驻防河南的陈成所部,接到开拔命令之后,立即全军开拔,前锋仅六天就抵达淮安。

    然而此刻苏北战事已经白热化,茅十八所部万余人已经对淮安发动了全面进攻。

    和其他农民军出身的部队一样,朱元璋的部队仍然保留了许多农民军的习惯,其部虽然威名赫赫,但就军事制度上讲,和保安军比起来还是有相当的差距,而且还不小。

    蓝玉这支部队说是全军三万余人,但实际上能够打仗的最多只有两万不到,其中约莫六千多骑兵,而且大炮很少,火枪不足一千支。

    蓝玉本人出身微末,后来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一路晋升,现在官居先锋将军,立功心切的蓝玉在进攻初期,很是下了血本,给保安军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这时保安军已经接管交替了防务,保安军援兵马赶来,而茅十八所部主力汇合于淮安,一路开拓,马不停蹄。

    因战事仓促,保安军方面根本没有做好后勤补充,在上一轮的军事行动中,茅十八所部近万人全线逼进,在获得新的物资补充之前,大军根本无力对淮安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

    淮安一线的大规模战事已经暂时停止,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前线就此风平浪静,蓝玉并不是一个无能的人,否则也做不到先锋官,恰恰相反,他具有很强的军事才能,是徐达麾下大将中相当出色的一个,虽然就资历以及战功来讲,他比之常遇春、李文忠等要差上一线,但这也仅仅只是资历而已,与他的本人的才干关系不大。

    经过几天激战,茅十八所部趁蓝玉防卫疏忽之际,突然派遣小股部队奔袭各处要塞,随后大军掩进,连续攻占崂山屯,小辛庄等战略要地,主力集结淮安之北,之后围攻府城,经三日苦战,在陈成的大炮掩护下,终于攻克了淮安府城,打开了通往高邮的通道,蓝玉大骇,残余部队朝高邮一线撤退,意图据险扼守,守住高邮。

第209章 【青年才俊的接班】() 
这时茅十八率领大军虽然连战连捷,并且得到陈成所部第二军的接应支援,但发动攻击所需的粮秣军械武器却消耗殆尽,加上苏北道路崎岖,补给困难,而且近万大军消耗惊人,火药尤其紧张,因此虽然兵力数倍于当前之敌,却也只能困坐淮安,等待后方的物资补充,尤其是武器弹药的补充,保安军自从过度到火器时代后,对火药的消耗量大的惊人。

    苏北战争暂时平静下来,除了小股斥候部队的试探性交锋之外,两军都未有大规模作战动作,前线传回来的最新情报,都是徐达增兵高邮,固守城防之类旧闻,双方都严防死守,有用的情报反而少了。

    保安军第二军于秋后率军抵达淮安,陈成是此次南下兵团的最高指挥官,周彬将主力划归到他的麾下,作战兵员三万余人,连同两万六千余辅助民夫,近有六万之众,而保安军对外宣称的口号是十万大军。

    从表面上看去,这支主力兵团的任务是支援苏北战事,和茅十八兵团席卷苏北,然而实际上却不仅仅如此,否则陈成也不会因此着急。

    保安军此次发动苏北战役,虽然达到了突然性的效果,而且战果不菲,但于军事布置上却颇为被动。

    因为兵力投入的关系,原本坐镇河南的兵团经抽调之下,多数都已非常空虚,在防备西南方国珍的防线上,目前竟然只有姬继祖麾下的一个营,实在是令人放心不下,所以迫切需要从别的地区抽调重兵填补空白,震慑方国珍。

    除此之外,这支朝前线运动的部队也给方国珍发出了一个明确暗示:即苏北我们是非拿下不可,识相的就不要乱说乱动,否则大军一拥而上,让你们死得很难看,连个便宜王爷都没得做了。

    陈成很清楚自己肩负的任务,这一路上他的部队进兵非常迅速,三万三千余人的大军,被拉成了一条1字长蛇阵,骑兵在最前方开道,四个步兵营整装跟进,而辎重营和炮兵营被远远的拉在后方。

    前不久,苏北地区下了一阵大雨,道路上泥泞不堪,衣甲鲜亮的保安军官兵踩在齐踝深的污泥上,艰难的向淮安方向前进,深秋的山地一片荒芜,大军过处,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家,这片土地又陷入了重重兵荒之中。

    陈成将前进指挥部设在骑兵第一营,尾随骑兵的快速前进,现在跟随在陈成左右的只有一队卫兵。

    千多里长途跋涉下来,这位草根出身的将军居然有些烦闷,或许是因为人地生疏,不太习惯的缘故吧。

    顺着大道一路前进,过了小山,巍峨高大的城墙,已经隐约可见,这时前锋骑兵飞马回报,淮安守将出城迎接。

    因为淮安尽在保安军的掌握之中,小辛庄的战略位置显得不太重要,而且眼下大军尽调东线,军力颇为紧张,所以后方留守的不是老弱病残,就是为防小股敌人的空架子,打仗未必能行,但是唬人绝对足够用了。

    现在负责淮安防御的军官居然是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少年,身材瘦削,满脸稚气,尽管极力修饰,但嘴唇上却也只是一圈略略发青的绒毛,这时远远看见陈成一行,少年急忙下马行礼,“茅十八将军麾下,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