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220部分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220部分

小说: 万里河山别样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抢锷枇⒁桓銎蹬浼庸ぜ捌底樽肮尽!�

    “考虑的倒是不错。”崔廷献点头道,“绥远那边可通过铁路将产品外运,只是晋西北那边就差点啊,生产的东西外运可不容易。”

    “是有点麻烦。”赵振中点头说道,“其实,山西完全可以修条铁路嘛。我听说辛亥以前曾成立过同蒲铁路公司,还进行过测量,只是最后却不了了之。要是现在修一条铁路的话,那不但可以改变山西的经济状况,还能以工代赈,救助许多灾民呢。”

    “谈何容易?修铁路那是需要几千万资金的。清朝的事情就不说了,在两年多前,阎主席还专门聘请德国人完成了同蒲路沿线的测量工作。可是经过核算,发现竟需要9000多万资金,而且按照当时的货运量看,可能50多年都赚不回本来。同蒲铁路的修建计划只好再次被搁置起来。”崔廷献叹道,“我和阎主席都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都想着山西能有自己建造的铁路,可是中央不投入,仅靠山西自己,是难以支撑那么大一笔开支的。”

    赵振中心中一动,说道:“要是有人愿意提供这笔资金的话,那山西省政府愿不愿意修这条铁路?”

    崔廷献一怔,说道:“四海实业恐怕没有这么多钱吧?”

    “四海实业自然没有那么多资金,不过华美公司可有。”赵振中说道。

    “依赵先生前面所说,华美公司虽然是在美华人成立的公司,可那也是外国公司。而外国人在中国修路都是要谋求铁路沿线两侧各种权利的,这可不是我们所能答应的。”崔廷献正色道。

    “崔市长过虑了。”赵振中笑道,“华美公司虽然是在美国成立的,不过公司却绝对属于华人自己的,提供资金修筑铁路也决不会提什么铁路沿线权利的事情。我想只要山西省政府能同意铁路建成后交由华美公司经营20年就足够了。”赵振中说道,“铁路运营收入是一部分,在当地开办产业收入又是一部分,只要整体上不亏本,那就可以。”

    “这样的话,倒是可以考虑。”崔廷献沉吟道,“不过,山西方面的事情要阎主席决定,华美公司的事情恐怕赵先生也决定不了吧?”

    “华美公司近期会在国内开办一些分部,在我回国之前他们曾委托我代表他们处理一些商业事务。”赵振中说道,“要是崔市长信不过我的话,等华美公司的人来了再与他们洽商也是一样。”

    “这倒不是信不信得过的问题,而是我在铁路修建一事上做不了主。那需要阎主席决定。”崔廷献摆手说道,“这样吧,好人做到底,既然能将你引荐给朱子桥,那我就再写一封信,引荐你去见见阎主席。能不能达成协议,就看你们谈的怎样了。”

    赵振中没想到今天来拜会这位崔廷献市长,竟能遇上这样的好事,喜出望外地说道:“那可多谢崔市长了!”

    “用不着谢我。救灾是活人性命的大事,修铁路也是造福山西的大事,要是都能办成的话,我也算是行善积德了。”崔廷献笑道。

    ……

    有了崔廷献的支持,赵振中等人倒是很方便的把将近3000吨粮食以及30辆汽车用两列货车装载,在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派出的一个营兵力押运下,于正月十二下午启程通过京津铁路向西北行去。

    

第四章 :实业赈灾(一)() 
大声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在去往北平的火车上,赵振中心中盘算着这次天津之行的收获:没想到自己一时起意去拜访崔廷献竟有了这样令人高兴的结果,不但与傅作义结识,还得到崔廷献的引荐信,有了与朱庆澜、阎锡山两位名人相识的机会,实在是个不错的开局。要是能得到朱庆澜的帮助,那这次的救灾活动肯定会容易许多;而要是能获得阎锡山的许可,那将来在晋西北建立桥头堡的事情也会顺利许多。

    阎锡山就不消说了,在辛亥之后曾主掌山西近40年,是有着乱世不倒翁之称的民国牛人。而朱庆澜也是一位非凡人物。

    朱庆澜,字子桥,祖籍绍兴,1874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幼年丧父,少年时赴东北,加入行伍,成为当时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部下。后随赵尔巽入川,升任陆军第十七镇统制,与程潜一起编练新军。辛亥之时,响应武昌起义,宣布**,被推为四川大汉军政府副都督。其后,任黑龙江省将军、广东省长等职时,多有建树。

    民国14年时,朱庆澜当年的老部下郭松龄起兵反奉,另一位老部下姜登选路过时被郭扣留,其后,郭松龄为了泄私愤,竟将自己多年的同僚姜登选给杀了。而姜登选曾跟随朱庆澜从东北到四川,再到广东,两人相处极深,时人称朱姜二人形同父子。姜登选被杀,朱庆澜悲痛万分,于杀戮超度之际,置个人安危而不顾,同韩麟春一起为姜登选装尸成殓。而郭松龄杀害姜登选,也彻底激怒了张作霖、吴俊升等一干东北军元老,最终也落了个兵败被杀的结局。

    受姜登选被郭松龄杀害一事的刺激,朱庆澜深感世态炎凉,恩怨无常,心灰意冷之下,从此离开军政界,成为一介平民。以后无论张氏父子如何再三邀请,或北京政府的任命,朱庆澜均未答应,而是从此走上赈济救灾,济国扶贫的慈善路,矢志不移。

    在原来世界里,赵振中小时候随母亲在西安生活时,也曾听外祖父介绍过朱庆澜保护法门寺地宫及其民国年间在陕西救助灾民、活人无数的事迹。只是事隔多年,加上此前崔廷献说的又是他的字,赵振中一时没想起来罢了。

    赵振中心中为开局不错而暗自高兴,李云天却有些忧虑地问道:“师叔,我们既要运粮救灾,又要在灾区附近开办产业,还要修建码头,再修建铁路的话,是不是摊子铺得太大了?就是有华美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也能吸收灾民做工,可我们四海实业恐怕顾不过来这么多事情吧?再说,修铁路我们可没有工程技术人员啊。”

    “呵呵,这些事情确实不少,不过,你以为我们能那么容易得到山西、绥远当局对我们开办产业的批准?天津这边修建码头的事情可能相对容易一些,救助灾民也问题不大,可要想在山西、绥远那边开办产业的话,还有的磨呢。”赵振中笑道,“那位阎长官可精明着呢,就是沙子他也会想攥出二两油来。我们提出开办产业的话,他肯定会借机插一手。就是一切顺利,那最多也要等今年下半年才会有实质性的结果。而今年上半年,我们能做的主要是救助灾民和修建码头两件事情,至于其他的,能达成一个合作的意向就不错了。”

    “至于工程技术人员,美国那边可是有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失业,加上我们在美留学人员也逐渐学有所成,等明年各项产业进入实质性开办阶段的时候,肯定会有足够的专业人员来指导建设的。”

    “修铁路可不是容易的事,事先可一定要准备好。”李云天仍有些信心不足。

    “那是自然。”赵振中笑道。

    在原本历史上,同蒲铁路于1933年5月份开工建设,到1935年8月的时候,开始分段通车,到1935年12月的时候,同蒲铁路南段513公里的铁路全部竣工。而同蒲路北段,到大同陷落时,仅差8公里的距离就完成全线铺轨的任务。其后,在1939年3月,日军强迫民工完成了同蒲路北段的建设,使这条铁路开始为日军服务。

    赵振中虽然不清楚同蒲铁路在历史上确切的建成时间,但他却记得以前看过的一些抗战资料中曾提到,抗战时同蒲铁路就已经投入了使用。既然如此,与其等阎锡山慢吞吞的建设,那还不如华美公司提前几年把这条铁路建成呢。这样的话,借助提前修通的同蒲铁路,加上现有的平绥路,海外各种物资也能尽早的输送到第二根据地,晋西北也将会象大珠山那样发挥桥头堡的作用,成为另外一个物资中转站。而同时,山西省也可借助提前修成的同蒲路,在抗战前把底子积攒的更厚实些。

    到达北平时,时间已是后半夜。天亮后,赵振中拿出一张花旗银行的支票交给押车的营长,让他去给押车士兵们买些吃食用品,并告知他可能要在车站多待一天。那位张营长接过支票后自是高兴,对赵振中的吩咐满口答应。

    随后,赵振中与李云天离开了车站,找个小饭馆吃了点东西,就按照崔廷献事先指点的地方去拜访朱庆澜。不巧的是,等两人赶到什刹海附近的广化寺求见在这里暂居的朱庆澜时,该寺主持玉山法师却告诉二人,朱庆澜一早出去拜访孝惠学社的唐慕汾去了。

    “师叔,我们还是先把粮食运到灾区吧,朱先生这边我们给他留个消息就是了。”李云天有些焦急地说道,“那些粮食可不能在火车上站放太长时间的。再说,那还有几百名晋绥军在等着呢。”

    “要是朱先生能带领华北慈善联合会参与救灾的话,我们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毕竟,陕西、山西、绥远等地的灾情他都了解。”赵振中有些犹豫。

    和赵振中两人说完话,尚未离开的玉山法师听到两人找朱庆澜是为救助灾民的事情,便开口说道:“两位先生,朱檀越去的地方也在这什刹海附近,就在离这不远的‘海涯精舍’,两位要是想去的话,我可让人带你们去。”

    赵振中喜道:“那多谢大师了。”

    在一僧人的带领下,赵振中两人在唐慕汾所建的‘海涯精舍’中见到朱庆澜以及孝惠学社义赈委员会的唐慕汾、章元善、饶凤璜等人。

    众人相见之后,自然免不了客套一番。随后,赵振中便表明来意,取出崔廷献所写的引荐信交给朱庆澜,并说道:“此次冒昧前来拜见朱先生以及诸位先生,实在是有事相求。我之前半年多一直在美国,听说国内天灾**闹得凶,便与一些在美华人合作,购买了大批粮食。此次我回国时随船带了一些回来,想救济灾民。不过,我和四海实业以前只在山东从事过救灾,对其他省份并未涉及。为了使运回来的粮食能早日进入灾民口中,我想请朱先生和华北慈善联合会出面,我们双方合作,好尽快赈济灾民。”

    华北慈善联合会是朱庆澜在1929年为了赈济这前所未见的大灾荒,而将华洋义赈会、中国济生会、孝惠学社,以及辽、吉、黑、热四省慈善会、万国道德会、五台山善济佛教会等中国北方慈善团体组织起来,所成立的一个慈善联合机构。正是看到了这个慈善机构覆盖范围广,组织得力,赵振中才想双方合作赈灾,这可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看完了崔廷献的引荐信,又见赵振中语出真诚,朱庆澜笑道:“这可是大好事啊。我们这里正愁怎么筹集更多的粮食呢,可巧,赵先生你就找来了。只是,崔市长在信中只说赵先生有大批粮食运来,不知到底有多少?”

    “现在有两火车将近3000吨的粮食就停在北京这边的车站,等朱先生安排好一应物事后,我们就可以走平绥线去绥远。”赵振中说道,“不过,这次能及时出动两列火车可是天津崔市长和傅司令大力协助的结果,要是以后粮食陆续运来的话,恐怕我们就不能总是让傅司令派兵押送了,最好能想办法获得沿途政府的协助。”

    朱庆澜沉吟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