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111部分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111部分

小说: 万里河山别样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叔,四海学校的毕业典礼你可也要参加。”李云天提出了请求,并解释道:“我原本就是来通知你参加四海学校毕业典礼,可在路过青岛,到大学里顺便看我妹妹的时候遇到了刘校长,就又多了个信使的差事。”

    “这两个典礼不会赶在一天吧?”

    “哪能呢?我们四海学校可不是大学,就往后推延了一天,放在了7月9号。”

    “行!这样有意义的事情我一定参加。”赵振中一口答应下来。

    思索片刻后,赵振中又道:“这样吧,南窑和四海实业那边也离不开人,你先回去。我这边也安排一下,过两天再走。”

    李云天点头同意。

    7月4号下午,赵振中安排好一应事务后登上了从博山到青岛的火车。

    第二天早上到达青岛后,赵振中先在四海酒楼休息了几个小时,了解了一些情况,便赶回了南窑。

    在四海学校,赵振中见到了那193名学生,并征求了那些符合到美国留学条件的107名少年的意见。随后,赵振中又出面同现为美国青岛领事馆代办的纽伯尔协商,为这107名少年办理的出国留学的签证手续。

    办理完一切手续后,已经是7月7号下午了。而这时候青岛街头的报纸上也开始刊登了广州国民政府于7月4日通过的《北伐宣言》。在宣言中,孙氏所创办的政党宣称“为国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公然宣示武力统一中国。赵振中看过之后,不屑一笑。

    想当初,吴佩孚宣称直系要武力统一全国,结果南方孙氏政党和刚在苏俄扶持下成立的**以及国内关系到自身利害的一些大小军阀无不声称反对武力统一。而现在,当直系下台,奉系不堪,北洋各派系内乱削弱之时,南方的那些人却在苏俄别有用心的支持和反对下,开始公开宣扬自己的武力统一计划了。这就是政治,一切要靠实力说话的政治。

    看看时间,赵振中决定还是先找刘铨法了解一下那些自愿预科结业学生的情况再说。

    见到赵振中提前到来,刘铨法自然高兴。当听赵振中想了解那些自愿预科结业的学生情况时,刘铨法叹了口气,摇头说道:“这些自愿预科结业的学生大多数不是因为学习跟不上的问题,而是另有原因。”

    “什么原因让他们放弃了这难得的继续深造的机会?”赵振中有所猜测,不过还是想先听听刘铨法了解的情况。

    “去年学校提前放假,虽说避免了学生因为上街而被抓、被杀的情况,可有个别人并不领情。有人说这是学校阻挠学生的爱国热情。再加上今年南方政府从5月份就派兵进入湖南,援助被直系吴佩孚打败的唐生智,而前两天又发布《北伐宣言》,这些都进一步刺激了那些知晓几句所谓革命理论的学生。现在这些学生中就有些想南下参加南方军队的。”

    “这次40多预科班结业的学生中,除了11名是确实因为适应不了学校外籍教师的教学环境,学习成绩无法达到学校要求而被学校按预科结业处理外,其他的35名学生都不是因为学习原因,而是听了南方那些宣传后,心思已不在学业上,想到南方去为那什么国民政府建功立业的。”

    听了刘铨法的解释,赵振中摇摇头,叹息一声,说道:“看看南方那些人背后是什么人?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俄国人!孙氏政党先是反对直系武力统一中国,现在他们自己却公然宣示什么《北伐宣言》,可见所谓的宣传不过是蒙人的玩意。那些学生听了几句理论就热血上头,还是太年轻了,思想简单,有时难免幼稚啊。”

    赵振中心里已经打消了想和那些人沟通的念头。热血青年一心想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他又怎能阻止?以什么名义阻止?

    “这样吧,对那些预科班结业的学生,每人附送10块大洋作为川资。虽然没有完成学业,可他们毕竟也是在这里学习了两年,留点香火情分吧。”赵振中意兴阑珊,有些不想参加这个预科班结业典礼了。

    刘铨法为人细心,看出赵振中兴致不高,以异样的眼神盯着赵振中笑道:“你又不是七老八十,你说他们年轻?别忘了你比他们还小!”

    赵振中想想,也笑了起来,叹息着说道:“我们这么费尽心力,可别人并不领情啊。”

    “我们是想多为这个国家培养一些有用的人才,尽自己的心力而已,何必计较别人领情与否?再说了,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的。”刘铨法开解起赵振中来。

    “呵呵,道理我都明白。只是有点感慨罢了。”

    ……

    第二天,青岛大学预科班结业典礼如期举行。

    由于不是正常毕业,学校也没有大张旗鼓,结业典礼只有和这些预科结业学生相熟的师生以及校方几位负责人参加。在学校礼堂举行的结业证书发放仪式上,刘铨法代表学校赠送了每位结业学生10块大洋做川资,并勉励他们今后在新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不断成长。

    7月9号,赵振中又返回南窑参加了四海学校193名少年的毕业典礼。毕业典礼在少年和老师们的创意下,充满了青春气息。

    这里的少年们没有昨天那种压抑的感觉,他们为自己的学习进步和成长由衷的感到高兴。受到少年们热情的感染,赵振中的心情也开朗起来,这里才是培养自己人才的摇篮!他让自己从青岛特意请来的摄影师为少年和老师们留下了众多欢笑的镜头。

    就在赵振中参加四海学校典礼的当天,7月9号,南方的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举行北伐誓师典礼,誓师大会在广州东校场隆重举行,党政军负责人和各界民众5万余人参加大会。国民政府代表主席谭延辏谟。竦持醒氲巢看砦庵申褪谄欤姓魇苄谋希麓鸫剩⒕傩性谋剑衫罴蒙钊巫苤富樱胖沃腥嗡纠瘛=姓⒈硇浴⑼ǖ绾透婀愣袷榈龋怨窀锩芩玖蠲澹姹狈フ秸娇肌�

    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开始了!

    

第十三章 :巩固发展(三)() 
今天才发现阿历书友的打赏,非常感谢!这可是本书第一次被打赏啊!

    大声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参加完四海学校学生的毕业典礼后,赵振中并没有马上返回沂蒙山区,而是又在南窑停留了几天。除了嘱咐李云天给每个要出国留学的少年置办好行头外,赵振中又接待了就要返回南洋并特意向其表达谢意的陈厥福一行人。

    陈厥福和那几位学者到青岛大学担任了一年的老师,完成了和赵振中约定的教学任务,即将返回南洋。而经过这一年时间的缓和、过度,青岛大学现在已经从国内外吸引了不少人才加入,师资力量更加充实,预计今年秋季的招生规模将比去年还要大。

    陈厥福到南窑,除了看望身体日见康复的叔叔陈敬贤外,更是代表陈嘉庚向赵振中表达谢意。

    “振中,家父特地来信要我代他向你致谢,感谢你的主意不但使陈氏企业避免了一次严重危机,而且还进一步发展壮大。”见到赵振中后,陈厥福握着赵振中的手连声道谢。

    “老哥,你这么握着我的手不放,光是致谢,总得让我知道你为什么感谢我吧?我现在可有些莫名其妙啊。”赵振中和陈厥福开起了玩笑。

    陈厥福听了之后,乐了,也感觉自己有些过于激动了,便松开手,说起了原委。

    在去年赵振中回国路过新加坡的时候,曾拜见过陈嘉庚兄弟,并对他眼下家族式经营模式委婉地提出了改进意见。从规避市场风险的角度出发,赵振中劝陈嘉庚将旗下产业组合后到美国上市,这样,除了能在当时世界橡胶贸易火热的情况下获得大量发展资金,还能让南洋陈氏通过在股市暗中出让自己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而降低整个家族被捆绑在一个行业上所可能面临的风险。

    通过陈嘉庚大女婿李光前在美国的运做,加上怀特为了促进自己和南洋陈氏的商业合作关系而将胖杰克及其几个精通股市操作的朋友介绍给李光前帮忙,使得陈氏企业在美国10月初得以成功上市。

    南洋陈氏企业在美国成功上市后,不但获得了因溢价发行股票而积聚的大量资本金,更在年底前将自己手中所持有的公司股份降低到51%,获得了股份转让的巨大收益。

    就在陈氏家族中有人对橡胶产业行情火热可掌门人陈嘉庚却通过种种方式缩减在相关产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中的股份不断缩减而有所不满时,南洋橡胶产业可是滑坡。

    在一战之后,英国由于经济不景气,负责南洋一带殖民地的英国总督便利用所控制的殖民地是当时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地的优势,于1924年下令,控制南洋橡胶的生产、出口数量,以提高橡胶价格,获得巨额利润。

    到1925年时,由于南洋对橡胶生产和出口的控制,使得世界上天然橡胶的价格突飞猛涨起来,从每担30多元的价格一路飚升到每担200多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面对橡胶贸易的异常情况,一边向英国政府施加压力,一边加快人工合成橡胶的研制。

    人工合成橡胶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出现。当时的德国科学家就已发明出一种合成橡胶,不过这种合成橡胶只适用于硬橡胶制品,不适用于车胎等软橡胶制品。

    在一战后,有关合成橡胶的研究依然在进行。1922年,两名在美国工作的俄国科学家爱?奥托米斯兰斯基和a?t?马克西莫夫用一种新方法制得了丁二烯,并在1923年用制得的丁二烯制出了合成橡胶。

    正当世界橡胶行情异常火热,影响到欧美国家工业发展的时候,1926年,德国科学家开始努力研究如何用丁二烯制得合成橡胶。他们首先用丁二烯和纳制出丁二烯-苯乙烯橡胶,然后又用丁二烯和丙烯腈制得丁二烯-丙烯橡胶。

    虽然这些合成橡胶在性能上和产量上一时还不足以完全替代天然橡胶,但这些新生事物毕竟还是可以在更多的应用领域替代价格高昂的天然橡胶的。

    合成橡胶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传出后,天然橡胶火热的行情宛如被人浇了一盆冰水,价格应声而落,开始了持续多年的低迷。

    原本历史上因橡胶行情突然变化而走向低谷的陈氏产业,现在因赵振中的建议以及在陈嘉庚、李光前等人的有力运做下,不但躲过了一劫,还趁机在美国开拓了市场,站住了脚跟。

    经过这一番商场上的大起大落之后,南洋陈氏家族中人无不一身冷汗,各自叹服掌门人陈嘉庚的眼光。而陈嘉庚先生在暗抹冷汗庆幸之余,益发佩服起那曾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的赵振中的眼光来。陈老爷子特地嘱咐自己的长子陈厥福向赵振中表达谢意,并希望以后能够进行多方面的合作。

    听陈厥福诉说完事情原委,赵振中笑着说道:“陈老爷子太客气了。老爷子心系祖国,在福建创办学校造福乡梓,一向是小子我学习的榜样。能出个主意让老爷子参考,那是我的荣幸,用不着派老哥你当面相谢。再说,你老哥不辞辛劳,带着几位学者到青岛大学助教一年,中间老爷子还送来一船稻米支持我救助灾民,应该是我向老哥和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