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来自未来-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强现在是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关总说建成这些工厂之后,就‘部分具备’了我国八十年代的机床工具行业生产水平,合着在关总眼里,这人才坎,才是真正过不去的火焰山!
像是看出了小强的顾虑,关总接着道:“我们既然说了是援建,那是一定保证教会的,相关的企业内部工序手册,艹作手册,都会全套交付,绝不会藏私。”
对于关总的这句话,小强很满意。要知道,各个企业的生产设备基本都是专有的,艹作工序都很复杂,一般来说,优秀的钳工毕业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具备4级的水平,可是真要他上线艹作,只是给他具体规格要求的话,他是两眼一码黑的。
世界上所有老牌工业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艹作手册,各个工种各个环节全都有着细致的规定,这是包含了真正的经验总结和窍门在里面,绝不会外流。一个毕业生进厂的头三年,除了干些无关紧要的杂活之外,就是不断地被企业进行再培训。比如说一个造船厂工人,进厂之后头三年基本都是在船厂夜校里不断深造,再不断结合实际结合艹作手册,观摩那些老师傅干活。直到师傅觉得你出师了,你才能真正有机会独挡一面。
这些技术手册艹作手册可以说都是各个企业的传家宝,设备可以卖给你,但是技术手册总是要藏私的。这就好比武侠小说里,只教招式不教心法口诀,你练招式得再熟,也是花架子。在工业上,那就是同样的设备,你做不出同样的质量,甚至都做不出合格产品!
在50年代,内部技术手册艹作手册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基本都是老师傅带徒弟,所以说,如果没有当年来自苏联的成千上万老师傅和专家手把手的进厂教我们,中国根本不可能这么快的走进工业化大门。当年的156工程,苏联确实是非常真诚的,很多工厂都是原样复制他的国内工厂,很多设备都是国内刚刚生产出来,第一台装备自己,第二台装备中国,尽管价格不菲,但是绝无藏私。
今天的通用电气、霍尼韦尔、德国德玛吉,曰本马扎克等等工业巨头,你看哪个会把自己内部的技术手册拿出来出版!那都是企业的命根子。如果他敢出版,结局是什么下场?
小强知道,国内有企业采购了与德国博世相同的设备,几年下来花了十几亿,还是造不出一样的东西来。
学理工的都知道,如果一个理工科大学生进厂就能干活,那你就基本可以认定,这个厂没啥技术实力,有机会还是赶紧走人的好。但凡这些世界工业巨头,不管你是斯坦福还是麻省理工的毕业生,进厂就要老老实实的培训再培训。你会被告知,你在学校里学的都是初级的东西,只是让你对原理进行了解,真正的实际生产和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全靠内部的讲义和手册。
小强知道合同上有技术手册转让和包教包会这条,这就是为什么这次采购的项目被称为援建而不是出口的原因。
他点点头道:“好吧,就这么办,不过270亿太多了,能不能再优惠点?关总你看我有这么多工人要培训,合格上岗之前,等于是白养着他们,这人吃马嚼、坐吃山空的,实在开销太大。”
关总摇摇头道:“这是最低价了,是请示了国资委才定下的,实在不好改。再说了,我们还要给贵方提供免费的多媒体技术支持,这都是要花钱的……要不这样吧,你这次要是再采购其他的机床产品,我们给你优惠价,九五折!”
小强道:“我要是找德国人或者其他工业大国的人合作,要的了这个价吗?”
关总道:“你的采购涉及面大,涉及的是机床工具工业全体系的从无到有的无断代技术转让,外国哪家公司能像我们自己国家这样尽心尽力的给你大包大揽呢?
再说了,西方发达国家这么多年的去工业化下来,很多设备他们已经不再生产了。即使生产,价钱也比国内的贵很多,至于技术支持费用,我保证德国人和曰本人开的价会比你的设备费还要高!尤其是曰本人,一个亿的破设备卖给你,三年下来的各种维护费用、专用零件费用、故障与问题解决费用,就可以再要你掏两个亿。”
小强本就是打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算盘,只是想借机压一压价钱罢了,眼看是没法子了,只得故作潇洒的道:“那就这么定了,我是个爽快人,希望贵公司接下来的服务不要令我失望。”
关总道:“今后有什么要求,你尽管说,只要能办到,我们一定尽力。”
小强道:“我现在就有个要求,我的客户想要搞一条卡车生产线,目标就锁定在解放ca141上。我本打算找一汽采购的,可是我一想,这些生产线什么的专用设备,一汽不还是要找你们做采购吗?不如您牵个头,帮我凑一条出来。”
第二百九十二回 年产六万辆中卡()
谢谢用户05492126打赏!谢谢你!
求订阅!求月票!
【292】年产六万辆中卡
小强盯上解放ca141的原因很简单,这玩意是86年才正式投产的,最高时速可以跑90公里每小时,比新中国第一辆解放——ca10的65公里每小时强得多,速度快了不说,百公里油耗却做到了从29升降到了22。5升,载重从4吨上升到了5吨,更重要的是,还能再拖挂上6吨的重载挂车。
这要是引进成功,新中国的卡车制造水平将一举跨入八十年代,达到世界七十年代水平!妙的是,这车的电子结构并不复杂,真正的黑科技,全在发动机生产水平乃至整车所有零部件的制造水平全面提高上面。
一想到新中国马路上能够跑满完全国产化的解放ca141中型卡车,大批高速奔驰的先进卡车载着祖国人民的希望奔向四面八方,小强忍不住就要乐起来。
学工业自动化的曹小强每次听见无知的人说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原地踏步就感到恶心。有人说老解放几十年如一曰,其实完全是扯淡,中间的不断改进被人视而不见。大众的一款甲壳虫汽车还特么造了四十多年呢!难道大众该杀?
其实经典就意味着长寿!而有人说甲壳虫中间有过改进,可难道解放没改进吗?
历史上新中国的卡车从模仿苏联1947年款嘎斯150起步,1956年诞生了第一辆解放ca10。而嘎斯150是模仿并改进了美国国际收割机厂三十年代生产的kr11卡车。
新中国的卡车从此起步,多少年来一直在不断的改良。
1960年ca10b诞生,马力增加后,车速达到75公里每小时,改进了一系列如变速器渗油等毛病。而甲壳虫第一次改进后把面包型车窗改成了椭圆形。
1963年ca140诞生,马力再次增加,载重从4吨增加到5吨。只是一汽为了支援二期建设,无私的把生产线和技术全部给了二汽,从此就有了二汽的东风系列。甲壳虫这时候把功率从25马力提高到30马力。
1982年ca10c诞生,4。5吨的载重量加上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结合25。8升的油耗,这又是一次飞跃。甲壳虫把功率从30马力变为44马力豪华型和34马力经济型。
结果在别有用心的人眼里,咱们就是没变,而人家是科技飞跃。事实上,以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实力,用20年从无到有吃透卡车制造太正常不过了。只有文科小白们才会以为有图纸和设备就立马可以造出来。
为什么图纸上这要热处理,而且是这个温度?
为什么这个地方尺寸是这样,而不能大点或小点?
为什么这个零件必须一刀出来中间不能停机?为什么公差要这样?
为什么表面渗碳的安全系数可以取到这个值?
每一个问题,书本上都是没有的,有也是大致解释,这都是几十年的积累,都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在别人不卖给你的时候,你能做的就是自主研发。
1982年后国民经济开始调整,造车不如买车的言论甚嚣尘上。面对市场上曰本的低油耗卡车,一汽毫不畏缩,于是ca141诞生了!
这车可以改四驱越野和六驱越野,加装防弹钢板,加装牵引绞盘,轻松拖拽火炮和车辆,完全考虑到了部队的需求,在国际军车销售中也是连续中标。所以,小强公司的机械工程师们在反复筛选之后,最终把新中国国产第一车定为ca141,当然,他们只是觉得,这车放在毫无电子工业可言的非洲,完全不过时。
关总一听小强要采购全套的ca141生产线,热情的道:“这条线我们前年还出口过,从一个螺丝的生产到车身钢板轧制,保证百分百国产化。整个设计年产卡车六万辆,价格大约是30亿人民币,这个钱当然是要和一汽分得。”
小强道:“那就这样定了吧,希望我们以后能够不断合作!”
眼看着300亿的合同在自己手中完成,关总无比热情的和小强握手道:“我代表全国的机床工业同行,对我们的成功合作表示由衷的高兴!”
关总接着道:“明天咱们开个隆重的签约仪式,好好热闹一回!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请来,给咱们双方提提气,新闻记者包在我身上,保证上cctv一套七点档!”
随着小强和关总走出贵宾接待室,消息传开,整个沈机的会议室都震动了!300亿!沈机的集团总资产才150亿啊!这笔单子里几乎一多半是技术转让和后续技术支援的费用!不用说,作为这次采购的出面协调单位和负责签约单位,沈机是要吃个大头的!再说了,这些企业中的昆明机床和中捷机床已经被国家并入沈机集团,等于说,镗床厂的项目也是沈机的,沈机一家光是在援建项目上就吃下了50亿!
关总眼看着是意气风发,他挥挥手道:“曹总,我请你参观我们沈机的精密制造车间。”
小强早就对于沈机的精密装配车间垂涎三尺了,一听说关总要带他去参观,乐呵呵的连连点头。
小强带着公司总裁周兰和财务总监宋婧婧,随着关总来到沈机封闭式装配车间外的消尘室,换上沈机的工作服,穿上厚厚的特制鞋套,在强风静电消尘走廊里通过之后,进入了核心装配区。
面对长宽均超过百米,被简单分隔开的超大厂房,面对这里整齐堆放的四十多台机床和近百名工作人员,小强的眼都看花了。
关总带小强来参观的目的大约是想要小强看看沈机的实力,面对这样一个出手豪阔的客户,毫无疑问,长期的合作关系才是最符合沈机利益的。做企业的都知道,有时候一两百个小单还比不上一个大单的利润,但是上百张小单耗去得精力却远远高过一张大单。
关总意气风发的边走便道:“我们沈机采取的是分序装配,效率很高。”
小强紧紧跟着关总,问道:“关总,这分序装配是怎样的?”
“你看,装配车间里,技术熟练的高端师傅总是少数的,以往,咱们的这些高端技师忙的不可开交,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就装30到40台机床,可以说是少数人干,多数人看,初级工没法上手帮忙。
而现在采用的分序装配,把整个装配流程细分成若干环节,把很多技术要求低一些的装配环节交给一些技术低一点的普通工人,甚至几个工人协力完成一个装配环节,这样全车间都忙碌了起来,大大增加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