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支就是高老头压箱底的武装,包头鱼的海盗船队,约有十多只战船,一千多人,称之为水营。
高旭的战卫队则是称为中营,又分徐鸿的左卫队,史战的右卫队以及幕僚队。中营战卫队虽然人数只有三百,但都是高字营的精华力量。
高字营草创,所有的建制都未完善,只是简略地以左右相分。而且形势逼人,高旭不得不一味地被动应对,更没有时间整顿高字营。以军职来说,当初高旭也不过是辎重营的千总而已。但在高字营内,军卒们皆称高旭为将军,称徐玉扬为左千总,称何常为右千总,称包头鱼为水千总。徐鸿和史战则是左右百总。
而身为高旭的父亲高老头,对这个几乎负责了高字营近万人马后勤钱粮的大海商,可谓名副其实的高字营之父,将士们则是以高爷相称。
高老头对徐鸿这个左卫队百总也极有好感。以高老头的眼光来说,在近万高字营的乡兵之中,也只有这个徐鸿的气质最像个军人。他的言行总是一丝不苟,他的眼神总是带着一份刚直和无畏。很显然,这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也是一个严于自律的人。
高老头心里也是诧异那个败家子识人的本事咋也变得这么好了,能把徐鸿这样的人才提为自己的右卫队长。高老头听了徐鸿的话,笑答道:“正好,我也要出城,到高老庄调度物资。何右千总正驻扎在高老庄里。”
高老头虽然在崇明县城内也有府宅,但他平日一般住在城外的高氏庄园高老庄上。
从沈府回到高宅,高老头打点了一下高宅内的琐事,立即乘着马车,在一大队高氏仆卫的护送下出城。而徐鸿则是领着两个战卫骑着马跟在高老头车队。
如今清军在陆上军势日盛,逃到崇明岛上避祸的难民和南明水师的残兵败将不胜其数,这使得崇明县城一片混乱。途径崇明县城的大街小巷,徐鸿看着兵匪们欺压乡民,不由得一阵皱眉。
高老头看在眼里,道:“所谓小乱住城,大乱住乡。这个崇明城现在像一锅粥一般,真是乱世之象啊。”
徐鸿问道:“江阴来的乡亲们都住在高爷的庄园之中么?”
高老头嘿嘿一笑,额头的皱纹像海菜一般挤在一起,在不可救药的猥琐之中又带着让人侧目的豪气,只听他大声道:“那是,要说这崇明还有一块安全之地,非我那高老庄莫属啊。”
徐鸿不知高老庄有什么玄机,只是笑笑不答。徐鸿心想,如果不是何右千总的镇守,以区区一个庄园,又怎能做到安全无忧?
闲聊数句之后,高老头为了争取时间,便打开物资清单,开始一件件地盘算起来。
徐鸿则是转头默默地看着崇明岛的风光。
作为长江出海口的冲积岛,崇明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沿途之中,近处是一片绿色的庄稼、水渠,村落星布,道路交错,毫无一般海岛的荒凉之感。抬头远望,却见远处水天一色,沿岸芦苇成林,景色极为怡人。
往县城西北的方向行过十数里,却见一段城墙出现在地平线上。
就在徐鸿疑惑之间,转头一望高老头,却见他油然眺望,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到了那城下,徐鸿看着那城墙上的招牌,竟是“高老庄”三个字。如果这时高旭在场,真不知他会有何联想。
高老头又是嘿嘿地看着徐鸿,道:“欢迎来到鄙庄。”
这是个庄园么?这分明是一座城池啊。那城门上不仅有火炮,也有高氏的家兵守卫。
看着徐鸿的震撼,高老头心头美得冒泡,嘿嘿地笑道:“高爷行事,向来不惜工本!”
这些年来,高老头做着北至辽东、朝鲜和日本,南到南洋诸岛的海外贸易,虽然在日本和南洋的生意一直在福建郑芝龙的打压之下,但也积下了雄厚的家财。高老头先是在崇明岛的西北部买下大量的田地,凭着长江水路运来大量的木材砖石,建造高大厚实的城墙,把自己的田园都圈围起来,作为外城。然后又在田园的中心大动土木兴建内城,建造贮藏财富的乌龟壳。这高家庄的规划和营建,的确处处花费巨计。谁说高老头是出名的小气鬼?只要他认准的事,总是不差钱。
徐鸿听说过高老头有钱,但不知他有钱到这种程度。
高老庄虽说是个庄园,不光有高大厚重的城墙,内外两城,还有颇为大气周齐的格局。
外城在分为四个庄坊。东庄则是聚焦着一些以高氏产业为主的一些手工小作坊,比如纺织业、造纸、食品之类。高字营有数万军属,虽然初来驾到,但以高老头的精明自然不养闲人,很多的妇人都进了高氏的小手工作坊劳作,因为高老头开出的工钱确实不错。
南庄是商贸区。南门之外,还有高老头在江岸开辟的一个人工港口。这里是江南沿海地带货物的最大集散地。很多的商家从内地贩运丝绸、茶叶等货物到高老庄,再以合适的价格被高老头收购。然后高老头则是组织商队运到海外诸如朝鲜、日本以及南洋等地谋利。
西庄本来是一大片良田,但自从高字营的数万军属来到之后,高老头就组织人力在西庄搭建了大批简易民居,让这些从江阴避难而来的妇孺老弱有个居所。何常的三千右营人马就是驻扎在这里。
北庄则是禁区,闲杂人等不得而入。北庄里的居民大都属于高氏船队的成员,其中不乏有水手、海盗。而且之所以成为禁区,因为高老头搜罗了大批工匠,在北庄里打造高氏船队所需要的战略物资,比如般舶制造,箭矢、刀具和火器之类的兵器。要维持一个有战斗力的海上武装,自然必须有一个补给基地。
以实力及富裕程度来说,这高老庄可算得上是天下第一庄了。
高老头命人带着徐鸿到西庄去见何常,自己则是匆匆赶回内城,组织人力物力,筹集物资,既然那亲家沈廷扬沈大人说过一天一夜就能办成的事,他高老头能多过这个时间么?不然,他高老头还在崇明怎么混?
当徐鸿走进高老庄的时候,何常早就得了消息。
对于徐鸿这个左战卫队的队长,算得上是高旭的心腹,而且又是徐玉扬的侄子,何常自然不会怠慢。不过以何常的节气,虽然重视徐鸿,但也不会刻意讨近乎。把徐鸿迎入营地的厅房之后,何常就问徐鸿的来意。
徐鸿把高旭的文书交给了何常。徐鸿知道何常识字不多,便口述了高旭的命令,要他在明日随高老头的货运船队出发,增援江阴的突围行动。
把高旭的命令传达之后,徐鸿就回到了他的家里。徐鸿的家人当初在黄田港大护撤退时,就来到了崇明。
就在高老头昏天黑地地调筹物资,见到高老庄里那堆积如山的钱粮时,终于有人眼红了。
在崇明县城的西北方,除了高老庄之外,在施翘河附近,还有一股的势力,那就是“四会营”。早在弘光帝登极之后,就任命镇江丹阳人、进士荆本彻为下江监军道。荆本彻抵达崇明,奉命组织一支水军,称为四会营,也称荆家军。
招兵买马就必须有钱有粮。荆本彻选在高老庄附近的施翘河屯营,自然没少打高老头的注意,也就在南京弘光政权这短命的一年中,下江监军道荆本彻不知从高老头身上刮去了多少油水。虽说高老庄实力不俗,但高老头是个生意人,生意人以和为贵,他只有花钱消灾。
崇明岛的资源有限,南北水路都在本地海盗的掌控之中,荆本彻如要发展势力,自然踩在海盗们的肩膀上。高老头也算是不折不扣的海盗。当然,在崇明本地,除了高老头之外,还有顾容顾三麻子,黄五常之流的大海盗。然而,高老头因为强行定亲搭上了户部郎中沈廷扬这棵大树,再加上他的生意头脑,算得上黑白通吃。虽然各方势力眼江高老头的富有,但高老头长袖善舞,除了敲他竹杠之外,还不至于真刀实枪地明抢。
上个月南京沦陷,弘光政权烟消云散,南明陆军水师,降的降,逃的逃,避在崇明岛者皆人心惶惶。众人虽奉那义阳王为监国,但任谁都看得出,这个义阳王就一堆烂泥,谁也扶不上墙。荆本彻再无顾忌,当他打探到高老头正在筹集大量的钱粮时,没有户部钱饷支撑正为钱粮发愁的荆本彻终于出手了。
徐鸿是个极有自律的人,虽然他完全可以在西庄那简易的家里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只是回家看了一眼之后,又马上回到了何常的军营。
以徐鸿的眼光来看,这个何常虽然出身贫寒,但为人极有骨气,而且又有义气,这样的人是让人敬仰的。蟑螂营的前身就是以他为首的在社会底层讨生活的脚夫。但何常出身市井,没有当过兵,也没有太多的学识,他能独领一军,靠的是他在贫寒之中养成的那种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自尊自强的人格魅力。当年家境富裕的季从孝曾经像施舍一样打赏他一两银子,但何常对报酬之外的东西一概无视,俩人为了面子大打出手,最终又不打不相识。
在战时,何常会领着这支人马为了悍卫自己的家人,爆发出坚韧无比的潜力。但在平时,对于如何训练军队,何常毫无经验。
这支号称蟑螂营的高字营右营根本没有像一支军队的样子。
根本就像一些脚夫小贩臭哄哄地集在一起打屁聊天,嘻嘻哈哈,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事实上,他们本来就是脚夫和小贩。
徐鸿是军户出身,虽然明末的军户制度已是腐朽不堪,特别在江南一地名存实亡,但舍桥徐氏不仅有徐玉扬这样的豪杰,也有徐鸿这样的后起之秀。徐鸿极自豪祖先在纵横沙场之中积累的军功。虽然这份军功到了他这一代已成为一种传说。
虽然以前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军户,但徐鸿平日熟读兵书,又经过舍桥和黄田港血战,可谓有理论有实践。而且,高旭编写的亲卫队训练纲要也是让他耳目一新。虽然徐鸿对高旭在训练纲要中所要求的某些细节不以为然,比如那莫名其妙的军礼、俯卧撑、引体向上、负重跑步之类,但出于那股纯粹的天性,徐鸿还是不折不扣地在他的左卫战队中执行了。当然,不论时间还是形势,都没有让徐鸿对这份纲要得以充分的实践,用以证明它有多大实效。
高旭虽然不是现代军事人员,但经过大批战争影视、网络军事论坛的耳濡目染,山寨一份军训纲要还是有板有眼的。如果没有遇到徐鸿这种拿到鸡毛一定当令箭的从祖上遗传下来的军户的服从天性,而是像右卫战队队长史战一样拿去擦屁股的话,那么这份纲要的执行力要大打折扣的。
闰六月二十六这个晚上,徐鸿住的不是崇明的新家里,而且何常的军营之中。
何常的学识虽浅,但不意味着他不好学,而是出身微寒一直没有学的机会。当徐鸿献宝一样拿出随手携带的亲卫队的训练纲要时,何常顿时大感兴趣,道:“见山,让我看看。”
这份训练纲要还只是初稿,高旭暂时也没有在高字营大力推广的决定。这份纲要的实验对象是他的亲卫队,有效果之后才推广全军。当何常接过徐鸿的训练纲要时,翻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笑,道:“见山,我不识字。”
徐鸿理解地笑笑,道:“何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