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丝路大亨 >

第9部分

丝路大亨-第9部分

小说: 丝路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周可成目光转向陈家叔侄:“陈兄,朝廷禁令一下,弗朗基人恐怕就没法在近海这些岛屿出没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算收到了生丝茶叶,凭这条红头对,又怎么和他们做买卖?我们四处收丝,这种事情是瞒不了有心人的,若是被人在官府里告上一状,只要有条快船,我们大可出海避避风头,官府又能奈我何?”

    “周兄弟这话倒是不错!”陈四五点了点头:“沿海那么多人都是靠和海商做生意吃饭,朝廷的海禁也不会太长,咱们最多躲他个一年半载也就是了,有条好船只当是买条退路了。那兄弟你打算造什么船?绿眉毛?花屁股?还是苍山船?(以上都是当时民间船只的俗称)”

    “呵呵,陈兄你是老海狗了,你看看这条船如何?”周可成笑了笑,从身后取出一只木盒来,打开一看却是十几张图纸。“这些是我这些日子闲下来琢磨出来的,是从弗朗基人那边学来的,在沿海航速最快,又能抢风航行,你看看能不能找到工匠造出来。”他略有些紧张的看着陈四五。

    “这,这我可说不准了!”陈四五一看那图纸便吃了一惊,他年少时也帮村子里的造船师傅打过下手,知道造船要有专门的“法式”,里面以顺口溜的形式记下了不同式样船只所需的部件大小尺寸,形状特征,以及装配加工流程,虽然也有听说过有图样,但却从未亲眼见过。而这这些图纸却不但将船只外形,还有内部结构画的一清二楚,上面还一一记下了所需的部件大小尺寸,像这样的精美的造船图样他还是第一次见过,真不知道周兄弟是怎么画出来的,只是图样是一回事,实物又是一回事,他摸了摸颔下胡须,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弗朗基人的船我也见过,但像这样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细长的船,就像根筷子一样,天底下当真有这种船吗?”

    “我亲眼见过,自然是有的!”周可成笑道,他这话倒是不假,只不过是在四百多年后。他所画的便是著名的双桅纵帆船,又叫斯库拉帆船,这种帆船最早是十七世纪的荷兰人制造的,不过兴盛于北美地区。这种帆船有两根桅杆,前桅通常前桅可张挂一面或多面方形顶帆,但常常是张挂一面或多面三角帆或百慕连帆(前伸至第一斜桅或船首突出圆木的三角帆)。两根桅杆上均挂纵帆,一般是斜桁帆。有两个或多个船首斜帆。有时主桅上方还挂上帆(topsail)的称为上帆双桅纵帆船。上帆可以是方帆,或被称为骡子帆(mule)的三角帆。若没有挂任何上帆有时也被称作光头船(bare…headed或bald…headed)。支索帆双桅纵帆船没有船首斜帆,相应的前桅支索帆以及两桅之间的支索帆。支索帆多桅纵帆船每个支索帆上方往往挂有骡子帆。

    这种帆船与当时大部分中国帆船主要由两个区别:1、他使用的是纵帆,帆截面与船身平行,这样可以扑捉不同方向的风向,即使是逆风,也可以走之字形;2、船身的长宽比达到六比一,比绝大部分当时的帆船要狭长的多,而且船身低矮,降低了风阻,流水线形的船身和飞剪刀形的船首降低了浪阻,极大地提高了航速,其名称也是由此而来(scoon是一个苏格兰词,其意为在水面上跳跃)。由于其航速快,平稳,外形美观,而且所需船员很少,许多现代游艇也仿效其船型,最快航速可以达到十二节以上,穿越前周可成在游艇码头旁就见过不少,在历史上这种船最出名的用途便是私掠船和贩奴船,最适合周可成现在走私贩子的身份。

第十七章胡百户() 
陈四五又看了一会儿图纸,口中啧啧称奇,最后道:“兄弟你说亲眼看过,自然是不差的。你放心,咱们这宁波的造船把式在两浙都是数得上号的,就算是弗朗基的大夹板船,坏了他们都能修的好,既然有,就肯定造的出来,再说了,咱们有这么多银子,还怕没人赚不成?”说到这里,他不禁呵呵大笑起来。

    “光有船还不够,还得有人!我算了下,这条船少说也得七八个人才能操纵的过来,咱们打个余量,就要十八个人吧。现在咱们有四个人,陈兄、吴兄,剩下的你们有什么门路?”

    “我可以找到两个人!”吴诚沉吟了一下答道:“都是卫所的逃军,在官府那边都有人命官司,抓住了就砍脑袋,绝不会做出卖兄弟的事情,手上也都有三两下子,周兄弟做这通洋的买卖肯定用得上!”

    “我也能找几个人来,都是老海狗,水性看风色背针路都没的说,不过我倒觉得这事情不用急。”陈四五笑了笑:“要是朝廷真的要海禁的话,那时候没饭吃的好汉要多少有多少,别说十八个,就算一百八十个也有,等船造出来再说!”

    “嗯!那就先把船的事情定下来。陈兄弟,你和我还有先去船厂看看,吴兄!”周可成划拉出一把银洋来:“这些银子你先拿去,帮你那两个兄弟安顿好了,好好休息几天!”

    杭州,抚台衙门。

    “你要参见巡抚大人?”守门的军官上下打量着眼前的汉子,黝黑的皮肤,瘦的好像块石头,但也坚毅的像块石头,穿着一件穷人时常穿的短衫,赤裸的小腿下面是一双穿着草鞋的黑脚,身上散发出一股渔民特有的鱼腥味。若是周可成在这里,就一定会认出这就是那天在双屿岛上指责汪直僭越礼法,以王侯自居的汉子。

    “兀那汉子,你以为巡抚大人是你家的婆娘,想见就见的?”守门军官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他摆了摆手:“老子婆娘昨天生了个小子,看在菩萨的面子上便懒得和你计较了,快滚,省的皮肉吃苦!”

    “我是宁波观海卫百户胡可,受巡抚大人之令前往探查军情,这是我的腰牌!”那黑瘦汉子从衣服里取出一块腰牌来:“军情紧急,你速速替我通传!”

    守门军官脸色大变,他接过腰牌,又看了看来人,稍一思忖便决定还是替其通传,便低声道:“你现在这里稍待,我立刻替你通传!”

    胡可点了点头,转过身在门旁的条凳上坐下,过了约莫半盏茶功夫,那守门军官回来了,恭谨的将腰牌双手呈上,恭声道:“胡百户请随在下来,巡抚大人已经在后堂等候了!”

    胡可一言不发,接过腰牌收好便跟着那军官而行,那军官乃是守惯了衙门的,整日里做的便是迎来送外的差使,最是擅长察言观色,胡可虽然不过是个百户,但新来的巡抚大人却立刻召见,这待遇只怕布政使、按察使、都司也没有。他唯恐自己方才那番话得罪了对方,一路上不停陪着小话,而胡可却依旧一言不发,直到到了后堂门口,那军官再也进去不得,那胡可方才向其拱了拱手,道了声:“劳烦了!”便径直进去了,只留下那守门军官在外边长吁短叹,唯恐其在巡抚面前说自己的坏话。

    “胡百户,坐下说话吧!”朱纨抬起右手,做指了指旁边的圆凳。由于身在后堂,他并没有身着官袍,而只是一身青衣,从外表上完全无法看出这样一个面容清瘦,甚至有些柔弱的老人是当时帝国最出色的的能臣,他先后在四川、赣南等地平定了民变、山蛮叛乱,手腕老辣,行事干练。天子已经授予了其在闽浙两省便宜从事的大权,由于其兼有右副都御使的职位,他甚至可以上书弹劾两省之内的任何阻碍他巡查海防军务的大员将其免职或者调走,这在已经太平了百余年的东南之地,还是前所未有的。

    “是,巡抚大人!”胡可磕了个头,起身小心坐下,沉声道:“小人奉大人密令,这些日子以来,沿着海岸从北到南,从浙江到福建,七百余里,发现沿海奸民私造大船,与倭人以及弗朗基诸国出入互市,视太祖定制禁令于无物,屡见不鲜。其中闽人李光头、歙人许栋为甚,这两人据宁波之双屿,自以为主,招诱各国夷商。岛上夷商不下数千人,船舶往来如梭,其中大者有八九百料,宛若城塞。徽人汪直更是胆大妄为,僭越礼法。绯袍玉带、头戴金冠,有金顶五檐黄伞,以王侯自居;开道侍卫皆金甲银盔、持出鞘明刀,随行之人也大帽袍带、银顶青伞……”

    “够了!”朱纨一声断喝,打断了部下的叙述。胡可赶忙站起身来,跪在地上,一言不发,屋内被一种阴冷的气氛笼罩着。

    “我原先看塘报里面写的还以为有些言过其实,想不到闽浙的局势竟然已经败坏到了这种局面!”朱纨叹了口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看这无法无天的样子,哪里还有王土王臣的样子?”说到这里,他看到跪在地上的胡可,叹了口气道:“胡百户,起来吧,你是有功之人!而且弄到今日这般田地,也不是你的过错!”

    “多谢大人!”过了好一会儿,胡可方才听到朱纨的声音,赶忙站起身来,他小心的抬头看去,只见朱纨的脸上已经没有了方才的怒气,只留下满脸的沉痛与悲哀,那件青袍穿在单薄的身体上,空空荡荡的,让这个已经年过五旬的老人看上去又是疲倦又是脆弱。

第十八章衣冠贼() 
“胡百户!”朱纨的声音让胡可从遐想里惊醒了过来,他赶忙躬身道:“小人在!”

    “稽查违禁之事乃是机密,今日在这堂上所说的话,你不得泄露于外人知晓,明白吗?”

    “是,大人!”

    “嗯,你退下吧,去司库那里领五十两银子。”

    “多谢大人!”胡可闻言大喜,又磕了个头方才退下。朱纨走到门口,凝视着院子里那棵桑树,良久之后方才叹道:“项兄,方才胡百户那些话你都听到了吧?”

    “都听到了!”随着话语声,从屏风后面又走出一个人来,原来方才胡可向朱纨禀告情报的时候,这个人便隐藏在屏风后面,却是朱纨的好友项高,此人与朱纨相交多年,足智多谋,昔日朱纨在四川兵备副使任上时,平定诸山蛮便颇得其力,在一起已经二十余年了,只见其生的一张圆脸,细目长眉,颔下微须,不笑也带着三分喜色,看上去倒是一个团团的富家翁,只是此时双眉紧锁,看上去倒有几分滑稽。

    “那项兄你可有什么对策?”

    “对策?”项高叹了口气道:“对策我是没有,自保之策倒是有一条,只怕你不想听!”

    “自保之策?”朱纨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我身为朝廷大臣,受天子重托,委以东南之任,谋国尚且无暇,岂能想着自保?”

    “好,好,好!”项高举起双手:“子纯呀,圣贤书我也是读过的,这些道理我也懂。只是你想过没有,像方才那胡百户说的,事情闹到今天这个地步,这是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能做得出来的吗?”

    “那又如何?”朱纨冷笑了一声:“我当然知道闽浙两省奸民甚多,当初在四川、在广东、在赣南我也不是没有评定过盗匪、山蛮,不过只要诛其首恶,剩下的胁从自然散去,让其返乡自耕自食便是了。天子已经予我调动闽浙两省兵马的大权,那些奸民虽然勾结海外蛮夷,难道就能抵挡的住朝廷大军吗?”

    “子纯呀,方才胡百户也说了。沿海百姓私造大船,与倭人、弗朗基诸国出入互市,双屿更是有夷商数千,船舶不计其数。这么大的局面,岂会没有当地缙绅的一份?这些缙绅都是读过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