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82部分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82部分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奏大王,扬州十日记、扬州城守纪略、嘉定乙酉纪事、江变记略、嘉定屠城纪略等书已经寻到完本。”陆泉的脸上现出了一抹潮红,“川中记事也编撰完毕,都可以马上印刊。”

    梁明一双眼睛不由得眯了眯,心中也有一股热血翻腾,终于可以出手了。他很激动,这一天他已经等了五年了。

    建阳三年,中华国一切步入正规后,梁明就开始思虑着如何应付北面隔海相望的那个庞然大物。他知道乾隆五十一年,台湾会爆发一场大起义,领导人就是已经是中华国台湾事物总负责人的林文爽。只要在起义爆发前夕,大军挺进,台湾唾手可得,而且丝毫不用去担心人心望北,因为台湾被台湾总兵柴大纪、知府孙景燧糟踏的不成样子了。

    可梁明知道,单单一个台湾根本伤不了满清的底气。乾隆是个自大喜功,好脸面的家伙,最重要的是他手里有银子,并且在大陆支持满清的百姓依旧占据着绝对优势。假如满清大力发展火器、制造战舰,源源不断的大军开进战场,那立国不久的中华国多半是支撑不下的,要知道他身边还有暹罗这个暂时臣服的狼,身后也有一批还没开打的欧洲强国。

    苦思冥想,夜不能寐,那一段日子梁明可清减了不少。全力回忆的他,最终也找不到可以打开这个死锁的金手指,不过一次宴席上他自己的一句话提醒了他,“满汉全席”中的“满汉”。

    于是,不久之后,新成立的中原情报署就有了个绝密任务——收集和编撰记载满清入关时期屠杀汉人的书籍。

    再分配任务的时候,人文鼎盛的江南自然是首选之地,那这个艰巨的任务也就落在陆泉身上了。这些年来,江南处的情报人员不知吃了多少苦头,才找到了一些完本,也编撰完成了川中记事这本记载着满清屠空四川百姓的书籍。

    “立刻交付印刷局,绝密印刊,不准走漏丝毫消息。”梁明两眼冒出了阵阵精光,“每本印刷一万册,由你等五处负责分散各地。”

    “臣等遵旨。”

第155章 军容() 
在各地转悠了七八天,卡尼基终于带着基加斐来到了马六甲城。有了他的照料,基加斐一行人的通行证自然是顺顺当当的就办下来了。不过当天他们并没有离开马六甲,而是在卡尼基的一处别宅里住了下来,盖因基加斐死活要亲眼目睹一下中华军士兵的威武军姿。

    在麻亚省各地转了一圈后,基加斐虽然见到了不少的地方驻军,可对于他来说只有见到中华国最精锐的野战部队,才可以相应的作出正确的评估,这是古斯塔夫三世亲自交代给他的一个任务。同时也是为了心头的那股隐隐出现的“惧怕”,因为在他东来之前,中华军的强大已经传遍了整个欧洲。

    西班牙虽然没落了,可西班牙的陆军依然保持着欧洲二流的水准,在素质上比不上称雄欧洲的法国和逐渐强盛的普鲁士,可基加斐再是爱国也不敢说瑞典的陆军就一定胜得过西班牙。更何况,中华军几次会战不是以少胜多,就是完胜对手,欧洲诸强想有个具体的数据进行比对都办不到。

    这些天来,基加斐对于麻亚省各地的驻守部队很上心,卡尼基也是肚皮里点灯--心里明白,很识趣的领着基加斐朝上靠。虽然没有进入驻地内,可单看外面站的巡防士兵就足够基加斐心惊得了。在他看来,这样的部队已经是极为精锐的了,可听卡尼基的话说,这些仅仅是驻守地方的守备部队。那中华军最为精锐的野战部队又会是怎么个样子?基加斐在惧怕的同时也掩不住一股好奇,而麻亚省的野战部队驻防地只有三个,一个是同暹罗吞武里一代的边界,一个是马六甲城,还有就是马六甲陆海总基地——新加坡。这三个地点,自然是马六甲最为方便了。

    事实上,在卡尼基看来基加斐的举动纯粹是脱了裤子放屁——多那一道子,在中州什么样的部队没有?野战部队在精锐能有禁军厉害?可基加斐是老大,自己得听他的。

    马六甲是“黄金海道”的枢纽,卡尼基的船队经常往来于此,他自己早就在这里置买了一套房子,所以众人也不用再去找客栈,洗刷之后就早早休息了,明天大早他们还要起床呢。

    因为在建阳三年,梁明下令各地驻军,每日清晨升国旗、军旗、以及所部团旗,傍晚降旗。这个时候无疑是最方便观察中华军军容、素质的时候。

    早上不到六点,众人就收拾了行李出了卡尼基的住宅,基加斐打算在观察过后就马上去中州,他的正事还没办呢?

    中华军的训练大纲是梁明伙同文坛、秦宜达、何克阁三人捣弄出来的,一部分是梁明大学军训时的“不愉快经历”,余下的则是他多年看电视、电影和yy得来的,这些就构成了大纲的主体。又有三人打打下手,这份大纲就新鲜出炉了。经过五年来的实践,增增减减直到建阳五年七月份才定棺概论。

    中华军,地方守备团和整编旅以及禁军的训练大纲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各部合格的标准,以及训练的力度。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还可以交出高低不等的学生,何况着训练力度还不同等。

    开始时,未尝没有守备团心中不服,想与整编旅一较高下,可能一直坚持下来的还真的是没几个,除了经历了中西大战的少数几个守备团外余下最新成立的十几个团都已经放弃了。

    威严的军容,严酷的表情,整齐的步伐,还有那扑面而来的杀气,种种的一切使得功勋卓著的整编第二旅表现出了异于寻常部队威武、严律。

    离开马六甲港口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基加斐,才感慨的说道:“这就是中华军的精锐!的确非同寻常啊!”

    卡尼基笑了笑并没有搭腔,这个结果在他看来是必然的,用他的话说:“除了路易十六的近卫兵团(它有个咱们熟悉的名字——火枪手,三个火枪手中那三个火枪手所在的部队),欧洲没有部队比得上。”普鲁士的军队再是精锐,一个瑞典人也不会去赞扬,因为

    基加斐的赞扬让他的一名随从起了抵触心理,“阁下,中华军训练有素,可是东方人太过低矮了,我们出自冰雪天地的瑞典军队在白刃战中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击败他们。”

    这个随从倒是会现学现卖,不费吹灰之力这个成语用得很恰当。可他的话却引来了基加斐的怒视,不仅是他,随行的八名瑞典禁卫军士兵也用凶狠的眼神死死的盯着他,同时脸上也升起了一阵红潮。

    “白刃战?”卡尼基差点笑出声了,眼睛如同看一个白痴似的瞟了那个随从一眼,待看到站在自己身后的王氏兄弟,不由得骄傲的昂起了下巴。

    这王氏兄弟,大哥王明安,二弟王明平,给卡尼基当保镖已经有四个年头了。就在卡尼基在锡兰接到基加斐一行的当天,他们中间就爆发了一场小冲突,对决的双方就是王氏兄弟和基加斐的八名保镖。

    基加斐一行在得知身高不足170公分的王氏兄弟是卡尼基花重金聘请来的保镖时,不由得发出了阵阵嘲笑声。这自然惹怒了王氏兄弟,他俩人五年来学会的瑞典话不多,听不懂基加斐一行人的话,但不屑的眼神和嘲笑的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二人当即就提出了比试。

    八名瑞典王家禁卫军出身士兵当然不将王氏兄弟放在眼里,他们的身高、体重差的太远了。可结果却是让基加斐等人大吃一惊,卡尼基则是得意洋洋,王氏兄弟轻松胜出。

    现在那个随从说出这样的话,不是在自找丢人吗?

    看着从卡尼基下人得来的消息后,放声狂笑的王氏兄弟,基加斐一行人简直羞得是无地自容。最后还是房健行出面将王氏兄弟拉进了船舱,这才摆平了局面。

第156章 天地会() 
随着中华国经济上的逐渐繁荣,在国内定居或置买别宅的洋商也是愈渐增多,为了同中华国的官员打交道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生意,房健行这类的角色慢慢地遍布于各大洋行(洋商)之中。

    几年的磨合下来,中华国各地的洋商、洋行人力系统中都已形成了一种极为稳固的勾结模式,那就是顶层:资产所有者,上层:华人幕僚和少量的洋人,中层:洋人和少量华人员工,下层:大量的土著。

    作为这种模式的开创者,克劳德:卡尼基的家族体系的中还有两种不在编的特殊存在,他们对于卡尼基的商业发展起不到太明显的作用,却也隐隐牵连期间,每月的薪水也丝毫不逊色于高层人物。这两类职业就是:厨师和保镖。

    猛然看来好像是在说笑,厨师和保镖怎么会牵连到家族的发展呢?但事实上三者之间却是息息相关的。有很多洋商一直搞不明白卡尼基的迅速发家的原因,实际上它就隐匿在众人触手可及的地方。

    首先说说厨师,对于已经加入中华国国籍的卡尼基一家来说,民间顶尖厨师的存在就像是给自己贴上一个亮亮的标签,就差没扯着喉咙喊自己爱中华了。

    卡尼基家的厨师待遇广为流传在中华国各地,无论是中州的高官,还是地方的主管,亦或是平平常常的小老百姓,众人在心口相传的时候不但深深的记下了克劳德:卡尼基的名字,还在不经意间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一个万里远泊而来的洋夷,不但加入了中华国的国籍,还深深的喜爱上了中华菜肴,这些都在隐隐的启发着对卡尼基一家的好感。

    这种感觉自然是根基初立的卡尼基所急需的,也正是因为着轻飘飘的一手,房健行才在卡尼基心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军师地位。

    如果说厨师是在满足卡尼基口服的同时,轻轻地抓住了中华国的心理,那保镖这一招就是出于中华国的现状考虑了。

    王氏兄弟并不是普通的江湖武师,他俩的身后有一个让梁明感觉极好的组织——天地会。

    地震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

    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天地会对于梁明那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可谓是震耳欲聋,心中对其也是充满了无尽的好感。侠义、不屈、大汉等等,每当听到这三个字,梁明的心中总会浮出这样的念头,这是一个男人割舍不掉的武侠情节。

    在梁明占领南汉省不久,南洋的天地会就陆续有前来投靠的,不过人不多,建阳元年一共也才三十来人,不过都是有几把刷子的,身手很了得。梁明也不见外,大笔一挥都进了军营,充任各营哨的格斗教习。

    从那个时候,中华国也渐渐的接触到了这个以恢复汉家衣冠为目的的江湖组织。梁明也了解到了天地会的真正来历。

    天地会是福建少林寺僧人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创立的,主要活动与南方各省,又名洪门,俗称洪帮。(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本人取其中之一,大家不要认真。)

    天地会的成员,最初多为江湖流浪者,会员混迹于各地,或为小商小贩,或为运河、码头等地的帮工,以其来掩护身份。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百姓主。

    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其成员生活都是贫瘠困顿,所以会员很为团结,组织也较为严密,比起另一个江湖教派白莲教是好的太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