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63部分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63部分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月初三,槟榔屿分舰队归列,第二舰队完全放弃了马六甲海峡的北部,每日仅派出数艘炮艇巡逻海面。“惊雷号”就是其中的一艘。

    “惊雷号”的艇长白贯无疑是中华军的老人了,早在乾隆三十七年就上了大秋岛,这些年下来也升到了艇长的位子。白贯待人很和气,很得手下兄弟的尊重,“惊雷号”的战力在第二舰队十二艘炮艇中也是拔尖的,这几天的巡海所出的三艘炮艇自然也以它为首。

    “惊雷号”等炮艇,二百吨的排水量,放在东亚自然是最顶尖的战船,可在大海上确实不起眼,马六甲海峡来来往往的船只中几乎找不到比它们更小的了。不过艇上的十门大炮和快捷的速度使得小小的舰船成了马六甲海峡的巡海夜叉,没有一艘商船能比它们跑得快的,也没有一艘商船的火炮威力胜过它们的,可以说炮艇是马六甲海峡最好的巡海战队。王权半个月前就已经想梁明提出了申请,要求增加舰队中的炮艇数量。

    白贯舒服的倚靠在指挥舱的椅子上,神态很自得,他知道此次任务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可为了心中的“理想”也只好顶上一顶了。在王权发出申请后,没两天就传遍了整个第二舰队,白贯知道后也禁不住琢磨了起来。第二舰队本就有十二艘的炮艇,四艘一组被编成三个炮艇战队,白贯因为资历较浅(相比较)并没有落到他头上。若是再增添当然是要增加炮艇编制的,凭他的资历和能力自然是队长的不二人选,那样的话自己的级别就能挂到正七品(以后有交代),也算是个县太爷的

    “当当当”,三声脆响的锣声,“前方八里,发现不明舰队。”瞭望手在敲响警锣的同时高声喊道。

    白贯一跃而起,快步走到舰首。“惊雷号”的大副林国槟正举着单筒望远镜查看着,感觉到后面人来心知定是白贯,“艇长,应该是西班牙洋夷,当头的战舰还看不太清。”

    林国槟看着白贯严峻的脸庞,问道:“咱们是走?还是先开上几炮?”王权的吩咐是发现敌舰队立刻后退,可要是就这样走了真是有点不甘。

    “打。”白贯的语气很坚决,“不打上几炮,回去了也臊得慌。”他可不想以后落个遇敌心怯的“好名声”。

    “左转舵,横列。”林国槟马上高声叫道:“各炮预备。”

    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惊雷号上五十来号人马上忙碌了起来,操帆的、掌舵的、转动轮浆的,再加上炮手

    不得不赞叹祖先的聪明,仅仅是换装了轮浆,惊雷号的航速比原先大海船改进的炮艇快上了近两成,最明显的就是在炮艇的初速,纵然节省了不少的人力可提速却快上了很多。

    如同一条游鱼,“惊雷号”滑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不大的船身已经横列于海面上了,六门大炮在阳光下折射出幽寒的冷光。

    不错就是六门大炮,因为安装在船首的两门建阳炮是可以转动的。船首安放大炮处被楔入了一个圆形的铁轨,而建阳炮的底座上也被刻出了一道轨痕,正好可以对放,如此一来就可以很轻松转动炮身了。

    无论是建阳炮还是十六斤炮,都可以很轻松的打到八里外的地方,所以在“惊雷号”停稳后,六门大炮立刻放出了火花,虽然没打中却也是先声夺人。

    “惊雷号”的开火明显出乎西班牙舰队的预料,当先的“博雅克号”是一艘三级战列舰,自然也早早的发现了对面的“惊雷号”。舰长马塞林科维尔也被不远处的炸起的浪花吓了一跳,现在双方相隔还有两海里(1海里等于1。852千米),对手的大炮打得到吗?

    事实已经说明了一切,一炮接着一炮,从开始起就没断过。“惊雷号”虽仅有六门大炮开火,但远超欧洲舰炮的射速使得炮火从未间断过。

    对于蒸汽时代的海战来说,两海里的距离并不远,但就风帆时代的海战而言这个距离着实远了些。“博雅克号”毫发未损的向前开进了一公里,只要再有五分钟就能抵达海战正常的间距了,那个时候依靠侧眩的数十门大炮足够将眼前的小鱼轰进海底。马塞林科维尔一言不发的站在指挥舱,两眼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前方,他在期待着那一时刻的到来。

    白贯现在很恼火,已经打出了七轮了,竟然一发都没命中当头的那首战舰,这个结果无疑是很差的,“给老子看仔细了再打,看仔细了。”

    一旁的林国槟则在心中默默的计算着两方的间距,只要进入四里的范围“惊雷号”就必须后撤,现在已经快了。

    白贯不知道,马塞林科维尔也不知道,四十发炮弹虽然没有一发命中当头的“博雅克号”,却给后方跟进的西班牙战舰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就在第二轮,一发十六斤的铁弹越过了“博雅克号”击中了紧跟其后的“斯蒂芬号”护卫舰,炮弹没有击穿舰首的甲板,也没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仅仅是三个不走运的家伙被溅起的碎屑擦伤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两分钟后两枚炮弹再次命中“斯蒂芬号”护卫舰,战舰侧眩被击出了两个窟窿,在毁坏了三门舰炮后引燃了一桶火yao,“斯蒂芬号”的左眩如同被咬去了一块的蛋糕,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

    幸运的是厄运之神没有再次光临“斯蒂芬号”护卫舰,再次遭殃的是一艘小船,它的作用本是用于登陆运送的,现在被建阳炮命中后打了个转横放在海面上,虽然仅仅是片刻中的功夫却影响到了后续舰队的运行。

    厄运之神像是在戏弄西班牙舰队,一马当先的“博雅克号”毫发未伤,遭殃的却是后面的战舰。或许是幸运之神的庇护,一直到“惊雷号”撤出战斗,“博雅克号”未伤一毫。

第120章 鏖战马六甲(一)() 
如果说整个马六甲海峡那个地方最繁华,那必然是属于马六甲城,历经了数百年的发展后,马六甲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的海港,同样也是一个极为坚固的堡垒。欧洲人的修筑,中华国的修补,使得马六甲的防御超乎寻常的坚固。今天,它就要迎来归属中华后的第一战了。

    西班牙人将他们的战舰全部驶抵了马六甲——鲁帕防线,两艘一级战列舰,一艘二级战列舰,二艘三级战列舰,十一艘护卫舰,加上大大小小战船和补给舰,几乎遮蔽了防线前的海面。

    有了荷兰人的支持,西班牙舰队自然清楚的知晓马六甲——鲁帕防线的实力,除了五千陆军(第三旅和守备一团)外还有一只实力强劲的第二舰队。一艘二级战列舰,四艘三级战列舰,还有多达十二艘的“海鱼”,无疑这个第二舰队是个强敌。(海鱼,指的是炮艇)

    中华国的海军实力的增长明显超出了西班牙人的预料。在锡兰时,当西班牙统帅奥斯顿:安东尼公爵知道第一、第二舰队的实力后惊讶的叫出声来,仅仅一年的时间弱小的中华水师就拥有了一艘二级战列舰,十艘三级战列舰,还有多达二三十艘的“海鱼”,这样的实力不出意外的话足以在海面上消灭此次前来的西班牙舰队。

    荷兰东印度公司对于中华国自然是充满了敌意,荷兰东印度总督托维尔安东尼奥可不想让一个心怀忐忑的统帅步入即将进行的战争中。他很好的安慰了奥斯顿安东尼公爵,“我们巴达维亚的舰队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压力于中华国,他们被迫将舰队分为两部,一部留守马尼拉,一部开进了马六甲。”

    “尊敬的公爵阁下,勇敢的西班牙舰队面对的只是一艘二级战列舰,四艘三级战列舰。”托维尔安东尼奥首先要“消减”的就是中华国的海军实力,“那十二艘海鱼不过是一二百吨的小战舰,它们的作用仅仅是围捕一下过往的船只,对于海战的作用微乎其微,我想两艘护卫舰就足以消灭它们。”

    奥斯顿安东尼公爵现在已经知道了海鱼的实力,或许在宽阔的大海上它们的作用很不起眼,但是在细狭的马六甲海域,它们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但是现在大军已经压境,这一仗是打定了。他现在只能祈祷荷兰人的策略能够奏效了。

    —————————————————————————————————

    就在西班牙舰队抵达的同时,夏雄飞、吴清林、卢伟等军政大员也来到了马六甲,与其同时抵达的还有第二舰队的主力。

    “旅座,我马六甲守卫部队已经抵进阵地,西班牙洋夷若是胆敢由陆地进攻,相迎的必是雷霆一击。”范庄华大声报告道。他是第三旅二团团长,这场战争的任务就是马六甲背部的防御。

    “海岸诸炮台皆以准备齐全,只等旅座一声令下。”贺强的声音也不小,他原本是陈分民的副手,现在是马六甲的炮台指挥使。

    夏雄飞仅是微微一笑,自从占领马六甲后他们就一直没闲着,本就坚固的马六甲炮台如今只能用固若金汤来形容,相比对岸鲁帕岛的大沽炮台更胜一筹。

    “诸位,马六甲乃我朝军防第一线,王爷将此地交予我等之手,乃是对我等的信任。此战必要尽忠以报王爷厚恩,若是出了岔子,夏某无颜以对王爷,尔等也”夏雄飞的话没说完,但意思表达的很清楚。

    “旅座放心,我等必誓死以报大王恩德,马六甲金汤永固。”军署会议厅中一片高昂的叫声。

    ————————————————————————————————

    四月初八,日后被史学界称为“奠定中华帝国根基的一战”开始了,这是中华称霸南洋的最后一战。

    西班牙统帅奥斯顿安东尼公爵在舰队休整一日后,开始了第一次试探式攻击。对于马六甲城的防护,他心中还是有一定了解的,那在一个月前还是荷兰人的地盘。

    圣地亚哥城堡是马六甲三最重最坚固的城堡,它位于马六甲河口圣保罗山的东南麓。是16世纪初期葡萄牙人建筑的,号称东南亚最大和最坚固的城堡。这座城堡依山而筑、地势险要、全部用巨石砌成,并且用葡萄牙的保护神——圣地亚哥来命名。这里安置了许多大炮,荷兰人于1641年接管后,遭到一些破坏。西历1670年时,荷兰人修补一些要塞,这里是马六甲城最坚固的守护。

    夏雄飞接手后同样做出了修补,水泥如同黄土一般泼洒在上面,一门一门巨炮也被搬进了堡垒。现在的圣地亚哥城堡有了个新名字——镇国堡,圣保罗山也被该回了二百七十年前的名字——镇国山。

    马六甲苏丹拜里米苏拉曾将中国明成祖赠送的金龙文笺勒石树碑之处,明成祖朱棣还曾御封此山为“镇国山”。

    “指挥使,洋夷战舰五艘进抵港口,现在还有十里。”瞭望员快速的报出了情报。

    贺强的脸上冒出了一股兴奋的神情,去年的启州港口之战他也是其中的一员,相比较那是简陋的启州炮台,此时的镇国堡炮台可谓是兵强马壮,炮利垒坚。正是一试身手的好时机。

    “全员准备,各组炮群试射。”贺强立刻下达了命令,自己也走进了镇国堡炮台的中心要塞。

    “轰轰轰轰轰轰”,几声巨响后,贺强透过望远镜清晰地看到打在敌舰周边的水柱。

    “敌进八里。”根据刚才的试射,瞭望员马上报出了新的数据。这个距离已经可以开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