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169部分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69部分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力试了几次,深感手中实力不足,没那个力量去克复池城,最后也就没再打过广昌的注意。但是这一次,拥军一万五千人,傅力再次兵临城下,无论如何他也要拔掉这颗钉子,彻底关上山西通往直隶中部的最近通道。

    广昌这个地方算是个典型的小盆地,三山环绕,群山笼罩,这里的气温也是冬暖夏凉,古之以来就有“凉城”之称。

    几次折戟于此,再次卷土重来傅力岂会没有准备,后面跟着的辎重部队,那一车车特制的炸弹就是中华军后勤部三四个月来的成果。有了这东西,扎手刺猬似的环城沟壕那是垂手可破。

    “轰轰轰”

    每一次炮响后,中华军的炮群阵地都会响起一声声同样的吼叫:“调整射击诸元,调整射击诸元”

    “轰”,又是一声炮响。

    “正中目标,调教完成。”

    “各炮位以***号为准,减算各自间距。”

    “一组完毕。”

    “二组完毕。”

    “三组完毕。”

    “十二组完毕。”

    “各组三发齐射,准备。”

    “预备”

    “预备”

    “放”

    隆隆的炮声霎时间响彻了天地,炮弹雨点般砸向广昌北城门前的沟壕区。一个个早有心理准备的清兵紧紧的趴在沟壕的斜凹坑洼部位,两手死死的捂住耳朵。他们知道,在这之后的将是堪比十八层地域的煎熬。

    土地在颤抖,是的在颤动,一些个有经验的清兵脑子里反射性的回忆起前几次那震彻天地的声势。自己就是一只无所谓的虫子,只能趴在地上祈祷好运的降临。这一次应该更厉害更厉害

    单薄的炮弹砸在土地上瞬间破裂,一阵阵红黄相间的气体弥散开来。

    “咳咳咳咳咳咳”,无数的咳噪声在北城门沟壕区响起,缓了片刻,一个个清兵狼狈不堪的冲上了地面。

    “咳咳咳咳咳咳”,似乎天地间只有这一种声音。

    于城头清军无法相信的神情相比,对面的中华军却是挂满了微笑。

    “哈哈哈,哈哈哈”,傅力仰天长笑,他等这一日已经整整三个月了,从知道这种“气味”炮弹的第一天起,他就在等着这一天。“宋团长,剩下该你们的了。”

    “末将领命。”宋伟峰呵呵一笑,打了个军礼。

    随着高举的战刀滑落,宋伟峰身后两千名忠勇军如下山之猛虎一般冲进了红黄气体已经消散不少的沟壕区,于平日里相比,他们唯一的不同就是鼻口处多了一个浸水了的口罩。

    猛然间被辛辣的辣椒末、刺鼻的芥末粉等等极富刺激味的气体所笼罩,北门外吴元庆手下的两千清兵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个个鼻涕、眼泪夹杂,曲卷着躺在地表或是沟壕中,不足的发出咳咳声。

    “啪”,北城头上吴元庆愤恨之下一拳打在了城墙上,空中飘散而来的刺鼻气味儿已经说明了一切。“撤,撤到白石山上去。派人告知邯郸,告诉所有的府城,沟壕没用了。”

    转过身来,吴元庆看向依旧一脸呆滞的白泽,皱着脸皮咧嘴一笑:“白总兵,撤吧!”那笑容那不如是哭样,他的小弟可是就在下面啊。吴元庆后悔啊,你说说,这自己干嘛曾那个强,排谁不行,偏偏把自己亲弟弟排过去了呢?

    “那元明将军”白泽下意识的说道,还没说完自己胳膊就被人拉了一下,猛地回过神来,讪讪一笑,应道:“是,是,一切随吴将军的意思办,白某这就回去安排。”

    白石山位于广昌县城南三十余里处,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山体高大,有“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之说,主脊线长达十余里,最高峰海拔2000多米,乃是华北平原西北隆起之龙首。连峰纵拔,秀列若屏,时有晴云游曳其上。不然的话也不会被雍正帝看上。

    这里算是清军的第二道防线,是以白石山北侧逶的长城为主干修筑的,长约十里,大部分敌楼和墙体都有加固。

    初战如此轻松获胜,傅力是大喜过望,留下五百人马看守俘虏,震慑城池,大军紧追不舍,一直赶到了白石山下。

    这里因为地面多是岩石,挖掘沟壕自然做不成,清军采用的是老办法,加固城墙、城防。

    中华军采取的也是老办法,用大炮先开口。次日下午三点多钟,十二组,一百二十门大炮同时开火,巨响使大地都有点微微的颤动。炮弹在白石长城的城墙上下炸开,古老的墙砖在炮弹的冲击下,一点点的被击碎、炸成粉末。这一天就这么慢腾腾的过去了,临近天黑,中华军兵退五里,安营扎寨。

    白石长城内,清军大帐。

    “必须打掉中华军的炮群,吴将军,今天下午一个多时辰的炮击你也见到了,中华军的大炮有多狠?拼死拼活加固了城墙、城防,到最后不还是”中华军的大炮一直是白泽心中的暗影,不除去他们的炮群,自己根本就本分毫胜算。

    吴元庆摇了摇头,苦笑道:“白老弟,我吴元庆同中华军打了小半年的仗了,岂能不清楚他们大炮的厉害?可想端掉他们的炮群谈何容易,你想想看,至大沽登陆以来,中华军无论胜败,他们的炮群有被打掉的吗?”

    “老弟,听哥哥的一声劝,回去休息吧!明个还有的是熬头!”

    第二天。

    天一亮,中华军就再次进据白石长城要防前。一百二十门大炮,再次发出了令人胆颤的怒吼。

    下午三点中,坚固的长城被炸开了几道口子。看看炮击的差不多了,傅力一挥手,以三个中华军步兵连为核心,各有一个营的仆从军跟随,蜂拥扑向了白石长城。

    准备充分的清军并没有被炮击击垮,滚木擂石砸向冲锋的中华军,一波波箭雨也从墙内射出。近距离而言这些古老的玩意杀起人来还真不比现代的大炮什么的少多少,几乎没有铠甲防护的中华军顿时血肉横飞,伤亡颇重。留下了百十具尸体后,傅力不得不命令士兵们撤退。

    中华军的第一次试探进攻就这样被击退了,傅力接连又进行了两次炮击,随后紧跟着发动了两次进攻。但顽强的清军迅速用早就准备好的砖石堵住被炮群炸开的缺口,利用弓箭、滚木擂石等坚决压制了中华军的攻势,白石长城依然矗立在万五中华军的面前。

    中华军无往不利的大炮这次之所以无可奈何,那是因为清军准备的却是充分。长城内不但有岩石、粗木加固的藏兵洞,还有内彻而出的运兵通道,大炮轰击时清兵纷纷躲进藏兵洞,炮声一听清兵又借助兵道快速进入了阵地。加上他们本身就挨近白石山,檑木滚石多不胜数

    傅力用千里眼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气的吼吼的。三次进攻竟然伤亡五六百人这让他心痛胆痛的。更让他恼火的是,似乎这白石清军还不时短时间可以解决的,或是说用少量伤亡就可以解决的。

    忠勇军第十一团团长南标在陪同傅力观战,见此情景他冲着脸色铁青的傅力说道微微一笑:“将军,这只不过是小挫一场而已,这是兵家之常事,何必挂怀呢!”

    “哼,”傅力火气未消,怒目注视着对面说,“南团长,咱们可没时间呆在这里耗,必须尽快解决对面的清军,彻底拿下广昌县。太行八径,清军弃守飞狐口、紫荆关,是因为挡不住我内外联手,是以才无奈放弃了这可抵进大同的军事要隘。可他们还有一个井径,那是连通晋冀鲁的要冲,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我们还需要尽快解决邯郸的清兵。”

    “皇上可是有严令,一月中旬必须拿下井径,那边的八卦军估计是快支撑不住了,井径就是给他们安排的退路。”

    ps:“太行八径”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延袤千里。百岭互连的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千峰耸立。交错山岭之间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第六径,飞狐径,也称飞狐口。该径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和蔚县之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蜓百余华里。古人云: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

第275章 冀西北决战(三)() 
“这帮王八羔子,倒也狡猾,我们大炮攻击的时候,他们就躲到城墙的后面,等我们一停止炮击,开始进攻的时候,就又冒了出来,真是岂有此理!”一旅参谋长,炮群指挥官朱培震骂骂咧咧的跑了过来,“老傅,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咱们带的炮弹可是有数的。”

    傅力看着对面的白石长城,苦笑道:“这样下去确实不行,里面的清军已经抓住我们的规律了?”

    “将军所言甚是!”南标笑道,“咱们换个法子就行!”

    “哦,想出什么主意了?快说说看。”傅力呵呵一笑问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军一直采用这种战法,次数一多清军自然要想出对付的办法来。现在,让他们摸出规律来了。”

    “我们每次都是先炮击,然后再步兵冲锋。那敌人也就能在我们炮击的时候安心的找个地方躲避我们的炮火攻击,而且可以在这个间隙里把滚木擂石等补充上来。我们不如胆子放大一点,这样办,如此一来,若能成事,必为我军实战战术添上一笔。”

    听完南标的想法,傅力脸色沉住了,里面的风险不小。倒是朱培震很是赞同:“老傅,我认为南团长的法子相当不错,完全可以试上一试!皇上早就下令演练过的,却一直没能用在实战战场。如果成功了,就像南团长说的那样,这战术就完全可以在全军推行了。”

    “可风险也太大了,这种战术咱们演练的很少,连平常演戏时都没用过,现在,万一不成”傅力还是有疑虑,毕竟压着炮弹着落点前进,实在很危险。

    “将军,除了用这种办法,咱们并没有好的法子来尽快攻克白石长城。”南标一句话点到了点子上,尽快攻克白石长城才是最主要的。

    “半个时辰准备时间。炮群前行三百米,先头部队、后续部队做好准备。”

    “是。”

    “轰轰轰轰轰”,又是一轮轰击,如今的白石长城就像是被要过一口的似的,上面已经是碎石遍地,残口如云了。

    “冲啊”

    “杀”

    一阵有力的呐喊声传来,人影幢幢,中华军的攻城部队再次冲杀过来。

    “快,快,都麻利点。”急切的喊叫不时的在长城上响起,在一个个头目的带领下数千清军再次涌上了城头。

    破碎的城头,遍地的碎石就是最好的防守武器;一个个残口处,也被一面面盾牌堵了个厌食;在他们的后面,一排弓箭手弯弓搭箭,眼睛紧紧地盯着前面的指挥将领。

    然而中华军的这一次冲锋与先前不同,在距城墙还有二百米处他们停下了,当头的中华军举着一杆杆步枪瞄准这城墙上方,却没有马上开枪击发。

    这时,大炮再次响起。

    五发速射,三分钟内600枚炮弹落到了长城上。溅起的碎石四处飞落,更有一些偏离弹道的炮弹落到了城墙前,最近的距攻城部队仅有十余米,炸起的碎石落下砸的前几排的战士呲牙咧嘴,还好是没见血。

    五发速射过后,冲杀声再次回荡在战场上。同时,炮火向前延伸

    应该庆幸,中华军的大炮质量相当可靠,中华军炮兵的素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