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113部分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13部分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退出了大殿。

    乾隆五十一年,六月十七,北方处一级密探黑猫信报:“福康安已火速来京,预计七月初将携海兰察等将南下福建督战。清廷下诏,调集甘陕、四川、江苏、浙江、江西、两广精锐四万余随其出战,并调拨乾清宫侍卫二十人以及京师骁骑营千余为其亲军。由通州乘船运河南下,八月中上旬可抵达福建。”

    五月初,鹿港清军5000人,后撤泉州。

    初五,闽浙总督李侍尧移会两广总督孙士毅。素日,孙士毅就调动广东南澳、澄海、海门及平海水师兵5000名,并挑选南澳镇总兵陆廷柱、参将赵勇、廖光宇、都司麦瑞、殷佐良、守备林世春及千总、把总25名领军;又征调督标、提标香山、曷石、肇庆陆路兵2000名,选副将贵林、官福、谢廷选、游击双德、李文升、许廷进、都司王雄、萧应德、杭富、曾烨、刘振唐、守备唐振雄、杨拜扬、严文奎、虎彪来、成基、陈上高及千总、把总16员带领,全部都到潮州待命。

    五月初九,杭州将军哈尔托苏率协领丰申布、海兴阿、色普兴额、防御札克丹、奇成额、佐领札鲁永文、伊尔哈图等,带领满兵一千1000多人至厦门。

    十三日,浙江温州总兵魏大斌、副将詹殿擢、游击董秉灿及千总、把总11员,领兵2000名,进驻厦门。

    同日,参赞蓝元枚率游击裴起鳌、都司田智、守备丁士伟、魏际隆及千总、把总24员,领兵2000人到坩江。

    十五日,广东惠州副将伍达色、督标守备卫觐光、肇庆协守备陈世泰、千总、把总、外委10人,广东督标兵1000名,提标参将周世佐、增城守备马大雄、左翼游击林起凤、中营守备方淇、千总、把总15人,提标左翼、镇标增城各营兵1000人,抵达金门。

    至八月,江宁将军永庆、广州副都统博清额先后率部进援福建,共催甲兵3000人。

    并有福康安所辖部众:成都将军鄂辉、江南狼山总兵袁国璜、苏州城守参将李芳园、甘肃城守参将吴宗茂、江西吉安参将张兆熊、南昌城守守备广惠、广西副将巴尔布、参将马龙等。

    至八月十二日,福康安、海兰察等将至泉州,福建共集兵马六万余以攻台。

    清军在福建休整两个多月,调集了福建、浙江、广东三省部分水师战船以作渡海之用。

    十月二十日,福康安宣师渡海征台,领海兰察、袁国璜等将集兵四万余,剑锋所指,正是台南府城。

    成都将军鄂辉率所部川军五千余,外加普吉保等将所领的鹿港五千清军由坩江直逼鹿港。

    江宁将军永庆、广州副都统博清额、总兵陆廷柱、副将伍达色等率军一万两千余人由闽安渡海,直指台北淡水。

    鹿耳门,西连澎湖水道;东接大湾,南岸为北线尾岛,北岸为加老湾沙洲。因两岸沙角形似鹿耳,航道狭窄如门而得名。

    鹿耳门古为台湾岛西南沙洲群中较大的潮汐口,因受潮流冲蚀,遂成为出入大湾的重要港道。港道底部坚石堆积,暗礁盘结;航道险恶曲绕;巨舟不能入;水势异常;曾有“天险”之称。

    然而正是一百多年前的郑家水师趁涨潮之际才可通过的鹿耳门,今日的满清水师却是视若坦途,先是黄士简部,再是郝壮猷部,那真可谓是来去自如。如今的福康安,福大将军也准备带着手下趟这条路了。虽然鹿耳门在二十多年前发过大洪水,大湾被泥沙淤积,清军只需要走不足一半的港道就可以于大湾登陆。但满清水师的战船规模也可见一斑。

    十月十五日,在福康安看不到的地方,北洋舰队已经尽数驶抵了凤山,联同的还有几年来逐渐发展壮大的“越南分舰队”。

    十月二十一日,清军先头万余人到达澎湖八罩岛今望安岛,安营扎寨。船队停泊一天休整,后返回厦门接应后续部队,于二十七日完毕。

    十月二十九日,清军征台大帅福康安前部万人没于波涛之中,所逃清军生还者尚不足千人。残部逃回八罩岛,接应福康安

    此日,杀参赞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领队大臣舒亮、普尔普统领侍卫巴图鲁额尔登宝等三十余将,俘甘肃城守参将吴宗茂以下清兵五千余人,把总以上者百余。

    十一月九日,八罩岛三万余清军败亡。

    台南府城。

    林爽文、庄大田,义军的正副两位大元帅带着府城内的义军将领早早的等候在了大北门。衣着严正,身姿挺拔,竟是一副迎候的架势。

    太阳升起,柔和的阳光撒晒在众人身上

    “哒哒哒”一连串的马蹄声响起,一名头目打扮的人纵马飞奔而至。狠狠地一嘞缰绳战马腾空而立,一声嘶鸣中那头目旋身下马,接着叫道:“上使到了到了”

    众人神色一震,脸色禁不住变的潮红。林爽文、庄大田对视一眼,随即放声大笑,“弟兄们,随我迎接上使。”

    “林兄,想我庄大田年已五旬,终年同田土农物打交道,谁想半年而已竟成了台澎巡查厅长,正四品的大官啊!”庄大田一条胳膊圈着林爽文的肩膀,一手拿着酒杯。“这一辈子是值了,几个兄弟也是封赏有加,门楣有光,祖宗开眼啊!老庄家”

    “嘭”,一声脆响,二人酒杯一磕,又是一杯。

    林爽文也是面红耳赤,喝的也不少了,“庄大哥,你看看我们林家,向上查个十八辈子,也没一个芝麻大的小官。现在,我,林爽文,正四品知府。三个弟弟也是军中校官,这谁又想得到?”

    “当年进天地会,随即又入岭南处,也就是看不惯孙景燧那群狗官罢了,起事后确实想过有这么一天,可真的是太快了,太出乎意料了”

    “是快了点,恍恍惚惚的就等来了。”庄大田呵呵傻笑两声,“打府城的时候我还给弟兄们讲,要扎根在台湾。现在这台湾就真是咱们的了。”

    “不仅是台湾,我看广东也快是大王的了。”林爽文醉醺醺的说道,伸出了三个手指头,“三个整编师啊,再加上王军师领的一万五千人,拿下广东是绰绰有余,孙士毅手中还不到五万人马”,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07章 军报() 
中州泰安宫,永福堂外。

    三名宫女提着食盒子小心的退到了门外,轻轻的扣上门,迈着小步静静地、一声不发的退下台基。

    “过来,快过来。”一名领班侍卫小声的叫道,蹲在永福堂外的一道影墙不停地招手。待三个宫女近了身,他赶紧问道:“里面的几位爷吃的可多了些?”话说着就去掀食盒的盖子。

    “一人一个馒头,还是这么些。”为首的宫女抿了抿嘴无奈的说道。

    看着上面仅仅动了一点点的菜肴,侍卫泄气的叹了一声,“又是,这可快两天了。”摇了摇头,他挥手说道:“你们回吧,饭菜老规矩,你们分了去。”

    “谢大人。”中间的宫女道了声谢,领着左右二人赶紧离开了这里。

    “玉缘姐,咱们回去跟李总管说一说,下午送饭菜的差事让给别人吧!”右边身材娇小的宫女看了看手中的食盒子无力的说道:“周相他们都根钉子似的,话都不说两句,脸色沉的要死,眼神吓人的很。”

    “切”,左边的宫女不由的嗤笑道:“凌妹,现在的御膳房谁还不知道永福堂的事?要是有人愿意去,李总管会使上我们?咱们这一组安排定理的可是乌统领的膳食。”

    中间的宫女无力摇了摇头,说道:“算了,该咱们倒霉,谁让乌统领这几日去了军营呢?”那玉缘有气无力的说道:“画锦那一组不比咱们倒霉,不小心触了文大人的霉头,现在还躺在床上呢!”

    “让开,都让开。”远处一个声音传来。

    “是蔡都统,快让开。”玉缘惊叫道,顾不上路边枝叶的滴水带露拎着食盒子闪到了一边,那两个宫女也是狼狈的躲闪进了树木丛中。

    蔡德福平日里是很顾及形象的,因为他本人带领的就是禁军,而禁军又是朝廷的门面,在外观上的打扮是最下工夫的。可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这些了,在中州西门接到奏报后就一路打马高喊着“台澎大捷”跑到了泰安宫,和一直守在那的陈磊交过信后,二人兵分两路一到兴德阁,一到永福堂。

    “台澎大捷,台澎大捷。”蔡德福“嘭”的撞开了永福堂的大门,“诸位,台澎大捷,大捷海兰察等皆已授首”

    一个月前岭南处就传来了福康安出海的准确消息,如果时间无误的话“斩首”计划的成败就在这两天。从前天晚上起,周青竹、赖明金等人就死死的钉在了永福堂,这里是内阁议事的地方,也是军报通知的第一站。

    这个计划的成败事关国家之命运,也无怪乎他们担心,就连梁明这两日也是时时刻刻的盘算着时间,需要料理的政事都停在了案头。中华国的大脑中枢这两日算是停止运行了

    周青竹的眉宇之间,透露着难以掩饰的愉悦和轻松,甚至还有点亢奋。因为他不仅看到了满清六万精锐的丧亡,更看到了自己有朝一日落叶归根的希望,“好好好,实在是好啊!”回头看着高兴的忘形的内阁众人说道:“诸位打理衣冠,我等这就去觐见王爷。”

    *************************************************************

    “福康安亲领四万大军大部被擒!其本人率千余残部逃回厦门。余部两万余被困台湾,第二师寻机就歼。”这个消息,美中略带不足,福康安没死。但清军六万精锐被歼的消息,还是像给梁明注射了一针兴奋剂一样,撇去了稍许的遗憾他再也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放声大笑起来。

    这两天梁明想得很多,很多,他很怕打狗不死。福康安、海兰察二人是乾隆后期最出名的将领,虽然打压的多是地方起义和小规模的对外战争,但是偌大的名气也不都是吹来的。

    如果此战福康安不死,以他那高傲的性格必然会视之为奇耻大辱,再次领军对阵之时即便是不得胜,他也会死磕硬拼的。而数量较少的中华军最怕的就是清军死磕硬拼。

    如果清军统帅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面对中华军铺天盖地的炮火即使不知难而退内心胆怯也是必然的;可若是一个性格坚韧,内心自负的将领,那一场死磕是免不了的。就好比福康安,他即使是在面对着自己无法撼动的对手,高傲的性格也不会是他退缩的。

    而且其人不死,清军统帅的位子非他莫属。如此一来,数量巨大的清军在一个志在复仇的统帅的带领下,对于中华军的威胁是明摆着的。

    “福康安,咱们有得玩了。”梁明畅快之中念念不忘的还是这个福康安。

    ***************************************************************

    对于这个人物,十六年前的梁明只有三个印象,其一、乾隆帝的私生子谣传);其二就是历史书上对英国军队的火器操演不屑一顾的福大将军;其三,七千精锐远征廓尔喀,悍将军威。总的来说是一个比较能打仗的高傲将军。

    (1791年西藏遭廓尔喀入侵,福康安从青海西宁出师40天内强行军四千余里兵进后藏。先战擦木,再战济咙,随即转入了廓尔喀(今尼泊尔)境内。先后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