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111部分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11部分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日。庄大田再攻桶盘栈。派庄锡舍攻小南门。谢桧、陈建平攻草店尾。又派庄大韭、简天德、许光来、陈灵光率精锐三千余人攻打大东门。而王坑郎、林永合力攻打盐埕桥。李惠、庄大麦攻打柴头港。许尚、陈聘攻击大北门。多点开花。庄大田、王敦挥师佯攻不止。苦战一天南路义军以伤亡六百余为代价。迫退了柴头港和草店尾两的清军。

    傍晚。杨衮率北路义军主力进抵府城东门。南北义军主力会师一处。集兵一万八千余人。随即分兵五千化作两路围困桶盘栈、盐埕桥。余下主力一万三千人屯驻大东门。

    “哈哈。这两日弟兄们辛苦了。”杨衮率先举杯而起。“杨某在这代替林帅敬各位一杯。”接着昂头一抽。一杯酒进了肚子。酒盅一翻亮了个空杯“小弟先干为敬。庄帅。各位将军。请。”

    “好”。庄大田喝了一声。站起身来端了一杯。说道:“弟兄们。都有。满饮了此杯。”话声一落。大帐中的三四十位义军将领齐刷刷的站了起来。白底蓝花印的酒杯举在空中

    庄大田依旧站立席间。自己斟了一杯酒。“弟兄们。都满上。且听我说。”看着帐中生龙活虎的四十来条汉子。想到帐外的几万名义军战士。还有自己受到的传令嘉奖。这个年近五十的汉子眼睛也禁不住湿了。他还想到了往日战死的乡邻。“我庄大田原先的家境还不错。这大伙都知道。可清廷不让咱们活。你再好的家境也敌不过那些个贪官。”

    “这一次大起义的原因是什么?那不是大王不顾咱们台湾百姓的死活。一定要咱们起事和清廷对着干。这都是让孙景燧、柴大纪等这群狗官给逼的。”庄大田脸颊禁不住抽搐了几下。想起那一段被汤大奎(凤山知县)逼的跟狗似的日子他就来气。“在座的弟兄都是义军的核心兄弟。都知道咱们义军背后的根底。晓的打不过来还可以跑南边去。但是你们永远都要记住一点----咱们的根在台湾。这里是咱们的家。”

    庄大田的最后一句话让不少人都脸红的低下了头。他们这批人中有一批本就是天的会或是岭南处的人员。在起义前就知道了中华国的存在。但还有一批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这些人多是原先天的会或是岭南处的外线。不是核心成员的他们虽然在起义的第一时间就参加了义军。并且大都成了中下层军官。但对于隐藏在幕后的中华国并不知情。他们都是在屡立战功的情况下才被告知的。那个时候这些人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已经是那个谣传中的国度的一员了。并且大小都是个官了。

    这个消息原本是为了安将领们的心。是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可万万让庄大田想不到的是。在战争的艰苦阶段正是这个“退路”严重动摇了义军高层干部的决心。这个现象在凤山之战期间表现的最为突出。

    凤山之战后。庄大田立刻向林爽文告知了此事。两人都觉的不是个事。和杨衮、王敦二人商量了一下四人联名属了一封奏折。通过岭南处专递到了中州。

    台湾的消息历来都是直报梁明的。看到这个折子他真是有点哭笑不的。但想一想这也算是人之常情。也没下什么特别指使。就交给了台湾自己处理。

    这两个多月来庄、林等人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所教此事。现在的机会倒也恰当。杨衮、王敦二人不由的对视了一眼。嘴角露出了一丝诡笑。

    “咱都没啥太大的志向。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为的就是混出个人样来。老子就是要出人头的。”庄大田把话说的很白。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他们这些人。就连杨衮、王敦二人也适用。要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出人头的他们又何必放弃中华优裕、安全的生活跑到这里来。“但是。你们要不要家?要不要祖宗?”

    “咱们这些人。穷。家里揭不开锅了。活不下去了。这才背井离乡。丢了祖宗。跑到台湾来。为的是啥?”庄大田大声吼道。“一个字----活。”

    “现在。咱们活了。而且活的好了。”庄大田脸色潮红。“鱼肉吃上了。美酒喝上了。可是咱们的祖宗要不要了?咱们的家要不要了?”

    “海对岸埋的有咱们的祖宗。可是那时候为了活下去咱们顾不上。抱了一堆灵位跑到了台湾。但是现在呢?现在咱们吃喝不愁。可是还是有些人。有些孙子。为了憋挤的活着。为了那没影儿的一刀。缩头缩尾的找我说----要到南边去。”营帐中不少人的脸都红了。不仅是南路义军的将领。还有些是北路义军的将领。他们不少人而存在着这种想法。庄大田继续说道:“丢人。丢人都丢到南洋了。龟孙子”

    “台湾是咱们的家。老子享富贵也要在家里享受。那句好话是怎么说的?”庄大田眼睛死死的盯着在座的众将。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项羽说的。”

    “老子不仅要在台湾享富贵。还要到漳州享富贵。”庄大田一口干了杯中的酒。“占了台湾。咱们再打福建。南边朝廷记着咱们的。”

    随手拎来了一坛酒。庄大田高高的举了起来。“是汉子的就”

    “干”

第205章 攻城() 
“轰轰”

    “轰轰轰”

    台南府城大东门。

    “莎莎”。又是一阵土灰落下。

    窝躺在城门内不远处的城隍庙里的黄乔动都没动。待听到“呸呸”的声音后这才睁开眼来。宽大的斗篷罩着了他的全身。上面不时震落的尘土根本到不了他的脸上。瞄了一眼见洞里没啥子变化。黄乔紧了紧身上披着的斗篷再次缩进了自己的小窝。

    从两天前南北义军合围府城后。这炮声就见没停过。负责蹲守此的的黄乔已经逐渐适应了这隆隆不断的炮声。

    早在正月的战事中清军就知道了义军的火炮。这两三个月间常青陆陆续续向府城、鹿港两的调拨了近百门大炮。为的就是增强两城的守卫力量。常青胆敢以四千余兵马不惧义军一万多主力的围攻。府城内的六十门火炮也是一大原因。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义军手中的大炮数量虽然很少。但是其射程却超出他们的不少。靠着十二门性能良好的铁炮。义军放风筝似的一个个敲掉了清军安放在大东门上面的所有大炮。耗时不过半个时辰而已。于是乎清军就成了缩头乌龟。特别是在大东门这一段。

    原本亲自屯守大东门的常青在炮战开始的第一刻就跑回了内城。而代替常青督战的林天洛也能没支撑多久。

    自己够不找人家。人家打的到自己。炮位上的炮手要不是后面有刀逼着早就逃之一空了。林天洛眼见清军炮战大败立刻窜回了内城。不过在他落跑之前。有样学样的抓了守备黄乔的缺。令其率部五百余清兵蹲守大东门。时刻观察义军动向。

    大东门。

    义军的炮弹一刻不停的落下(十二门炮分为两组。轮换着打)。

    黄乔在第一天几乎没合上眼。虽然他带着手下堵死了城门后累的要死。可是轰轰的炮响时刻回响在他的耳边。搅的黄乔想睡都睡不着。

    大东门内一连片建筑中最坚固的就是这座城隍庙。虽然建成的时间已经有些年头了。石料为主的城隍庙还是非常坚稳的。躲在这里面即便是被炮弹命中也不会有事的。

    这样的好位子自然非黄乔莫属。在安排了部分士卒留守城墙盯梢后就带着自己的亲兵躲进了城隍庙。至于剩下的部众就有各把总、千总带头分散躲进附近的民房里。

    四月二十五日。上午炮战的落败让城内的清军士气大丧。特别是被抓来顶缸的黄乔所部。不但要在炮声隆隆之中背着土袋、石块堵死城门。还要在抽签选拔人手上城墙盯梢。实在苦不堪言啊!

    黄乔那一天很是烦心。因为没有防备炮火的经验。不仅是在城头盯梢的清军常被炸死。就连躲到城墙后面的清军也常被蹦起的石块砸死、砸伤。而每到有人被炸死、炸伤第一个报知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打搅的就是黄乔。谁让他是大东门的一号人物呢!

    而在众人惶惶不安之中。表面镇定的黄乔一颗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鹿港是怎么陷落的普通士兵不知道。可他这样的高级武官却是一清二楚。那可是被火yao炸开的。

    现在清军对于城下义军的活动毫无制止之力。义军若是要在城墙下面挖几个洞还不是轻而易举。所以这城头是极其不安全的。这件事就像是架在头顶的一把刀。扁扁你还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落下。黄乔心里打颤啊

    太阳下山了。黑夜渐渐笼罩了大的。

    “轰轰轰”。蓦然间一连串的巨爆响起。

    黄乔一个激灵猛的跳了起来。瞅准了庙门就往外跑。至于脚下是否踩着了那些攀枝纠缠滚卧在一起的亲兵他就顾不上了。

    朦朦的月色中。那道坚固的城墙就像一座被海浪摧毁的沙滩城堡轰轰然的化作了一堆废墟。“山崩石裂”。黄乔的脑子里只剩下这一个念头。

    呼啦啦的一群群清兵从各处民居中跑了出来。汇聚到了大东门主道上。繁杂的吵闹声在瞬间平息了。那一刻真静。

    傍徨、惧骇等等情绪在清兵心头生气。“这城还守的住吗?”无数人从心底问道。

    黄乔在那一刻极为紧张。手下兵卒士气全无。若在这是义军大举进攻。自己手下的兵马怕会一处即散吧!然而让他心安的是义军并没有发起进攻。估计是怕黑夜中兵力施展不开吧!

    “那明天呢?”黄乔不仅呆立当场。

    当晚。林天洛率兵1000余人进驻房廊。

    房廊就是大东门内的那个街区。在黄乔部稍后一些。林天洛部的作用就是在黄乔部受到义军攻击的第一刻进行支援。

    常青等人这时已经认定。义军在第二天一早就会大举进攻。不但派遣了林天洛。就是常青自己都带了千余清兵和五百民军驻在其后。府城的重要性不同于别的城镇。常青不敢有丝毫后撤大陆的念头。他们要全力抵抗。

    这个时候。常青真的很后悔。为啥听信了林天洛等人的意见。调了柴大纪、蔡攀龙二人驻守城外呢?这府城守不住了。城外的要害之的那还有守的必要?

    二十六日一早。刚停了一晚的炮声再次响起。义军并没有发动进攻。甚至没有延伸大炮射程。炮弹的着落点依旧是废墟一片的城墙。

    黄乔一夜没睡。睡不着。他心里太紧张了。只要一闭眼。好像数不清的义军就会蜂拥而来。

    天色亮了。义军还没来。他自己困了。轰轰的炮声再次响起。搅的他头都炸了。

    “咣咣咣咣咣咣”。一连串的铜锣声响起。“逆匪攻城了。逆匪攻城了。”几个声音声嘶力竭的喊道。他们就是在废墟中盯梢的清兵。城墙虽然倒了。可哨兵还是要有的。

    “逆匪攻城了?”黄乔迷迷糊糊中嘟囔了一句。忽然清醒过来了。“逆匪进攻了。都给老子起来。”跃起的黄乔朝着依旧在的上卧睡的亲兵猛踹。边踢边喊道:“起来。给老子起来。”

    “杀啊。弟兄们跟我杀啊”张烈一马当先的冲杀在前。从正月大战之后台湾一直没再出现大的战事。双方都在积蓄力量。这可把一些个将领给憋坏了。比如现在这个拔头的张烈。

    之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