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重生咸丰帝-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咸丰看都没看几眼就直接扔在了地上。这是什么鬼主意,自己好不容易清理了一批人,就是为了节省一下宫中用度,这些当官的居然给自己出这么个主意,那自己以前做了不白做了。从民间再选宫女?要是这样一下诏那百姓不得翻了天去。
那还不如直接跟洪秀全说:哥们儿,老子皇们坐的烦了,送给你吧!咸丰的心情郁闷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这些奏折之中居然还有在籍侍郎曾国潘从湖南快马加鞭送上京来的。咸丰心里那个气啊,这曾国潘不在湖南帮着打太平军,跑我面前来凑个什么热闹啊。
桌上一大堆折子终于看完了,咸丰放下毛笔无聊地在上面碰碰这个,看看那个。只见这些日用之物,件件都精美异常,雕刻之物活灵活现。咸丰心里不由感叹,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结晶啊,都是宝贝啊!
这些天咸丰终于明白了自己身上肯定还带着奕宁的某些记忆,单看这些天来,看的奏折就知道了。那些繁体字,自己看起来虽然有点慢可是并没有出现后世里许多繁体字都不认得的情况,而且自己写起毛笔字来居然很顺手,写得还很漂亮。想起自己后世连毛笔字都不会写,咸丰终于找到了一丝穿越以来的安慰了——总算是会写毛笔字了!
这些天咸丰也终于知道,清朝的皇帝不是每天都要像电视里说的一样上朝的。他不由大骂电视害人,这几天他每天都天不亮就跑去太和殿召见百姓,临朝听政,眼睛都快成熊猫眼了。文武百官一个个都感到奇怪,怎么这皇上这么勤快了,天天都要临朝,那军机处那些老爷们岂不是要没事可干了?
正无聊时,图先从外面进来了,打了躬道:“启禀万岁,御林军统领阿赤赫求见!”
咸丰正了正了身体,沉声说了一声“传”,外面传一连声的“传御林军统领阿赤赫觐见”,不多时,一个身穿盔甲的高大将军便急急地走进殿来,在咸丰面前跪下道:“奴才阿赤赫,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咸丰抬了抬手示意阿赤赫起来,然后便开始细细地观察起阿赤赫来。阿赤赫大约三、四十岁的样子,浓眉大眼,五官的轮廓清晰,身盔甲衬托得他威风凛凛。咸丰不禁在心里大赞了一声:“好一个威风风凛凛的大将军。”咸丰在心里想,这样的打扮要是换到三国时期应该不错了,可惜了现在是热兵器时代,谁还跟你拿着大刀片子互相对砍啊。
观察了一会,见阿赤赫依旧恭恭敬敬地站着地下,纹丝不动,咸丰心里不禁点了点头。看阿赤赫的表现,应该是个不错的武将吧,至少服从命令方面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所有的御林军,一直以来被传输的就只有一种思想,那就是保护皇上,不惜一切代价的去保护皇上。可以说御林军是一支被洗过脑的军队,在他们的脑海里皇帝的命是重要的,无论做什么都以皇帝为中心。
咸丰刚想到练新军的时候,就看见到这些御林军纪律严明,服从性很好。还有一个咸丰很关心的问题是民族问题,现在虽然说满族入关二百多年了,早就溶入到华夏民族里来了,但是在有些人看来满族人依然还是异族,而将满族打入异族的行列也是叛乱最好的借口,像后来的孙中山打出来的不就是“驱逐鞑虏,还我河山”吗?
还有离现在比较近的小刀会起义,打出的口号居然是“反清复明”。这一切的后果与清朝的统治不无相关,满族皇帝时时刻刻都害怕汉人会起来造反,因此对汉人的防备非常的严厉,许多的汉大臣都不能得到重用。而且满族还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学起了元朝蒙古人的做法将汉人打入最低等的行列之内。
虽然经过了康熙一代,情况有所改变,但大的方针还是没有改变。这样的政策导致的后果就是,满族迟迟无法溶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来。也让其它的民族对满族有着深深的芥蒂。
想到民族问题,必然会导致军队的不稳,咸丰无法只能先行从满族人里建起新军,然后再用各种措施来改变各民族对满族的敌意,使满族能完全溶入华夏民族里来。打量了阿赤赫几分钟,咸丰满意地点了点头道:“阿将军不必拘礼,朕召你前来,是想问问你,如今这御林军有多少人马。”
“启禀皇上,御林军约有一万余人马!”阿赤赫正声道。做为一个军人,做事说话都要刚正干脆。
咸丰“嗯”了一声若有所思。一万余人,不少了,现在没什么钱,能装备起一万余人算是极限了。于是便地阿赤赫道:“你明日召集一万御林军前往丰台大营扎营。其余人留在宫上继续护卫皇宫。”说着将一张画有图案的纸交图先递给阿赤赫,接道,“营盘便随朕图上所画的样子建。”这张图是咸丰发了大半个晚上画的,基本是按后世的训练的道具,设施来画的。虽然不是很正确,但基本上是差不多了。
阿赤赫接图纸看了一下,行了一个军礼道:“奴才遵旨!”虽然对咸丰皇帝的命令有疑问,但作为御林军统领,服从命令才是他的天职。何况现在是皇上亲自下令,他更不可能置疑。
“去吧,行动要快。完成之后再来回我。”咸丰道。
阿赤赫再次行了个军礼,缓缓地倒退着走出了大殿。咸丰不禁在心里又暗赞了一声,果然是御林军,对上级的命令毫无疑问的执行,这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见到阿赤赫走了,图先才匆匆走近咸丰身边,躬下身子轻声道:“万岁爷,您把御林军调出宫去,这个恐怕不妥吧。这要是万一。”图先说出了心里的担忧。这御林军是专门用来保卫皇宫,保卫皇上了,如今咸丰一下将几乎所有的御林军调到丰台大营那里去了,那这皇宫由谁来护卫。要是突然有刺客来袭,那还得了。
“不防,这紫禁城,一般人进来不迷路已经不错了。哪还能有什么别的人事。再说朕不是还留下了几千御林军吗。”咸丰知道图先心里担心什么,不过他早有准备了。在他看来。这紫禁城这么大,不熟悉的人来了,光找自己就得找上个大半天,而且还有留下来的待卫,能出什么问题。
图先还想再说什么,咸丰已经摆手示意他退下了,只得退到一边。咸丰又开始玩起毛笔来。
突然门外跑进一个小太监来,跪在地上,口里还喘着气:“万岁爷,军机衙门里的大人们求见。”
咸丰忙把身起一正,心里嘀咕起来。这些人来做什么?难道是看见自己没有回复他们上的折子,联名来进谏来了?看这小太监的样子,分明有急事,不知道又发生什么事了,居然军机大臣们都来了。忙不敢怠慢说了声:“传!”
小太监忙出去传旨去了,不一会就见一众军机大臣,六七个人,匆匆忙就进了大殿。三声高呼,其中一人回道:“启禀皇上,南方八百里加急。发贼日前已攻破岳州,正集结大军数万向长沙进发。湖南巡抚骆秉章请皇上明断。”
“什么!”咸丰“腾”一下站起来,在上面来回地走动起来。神色也变得焦急起来。太平军这么快就打下岳州了,而且已经兵发长沙了,虽然已经知道他们在长沙城下讨不了好去,但如此几天就攻下岳州,咸丰也不禁感到意外。自己这边还什么都没办成,太平军那边就要北上湖北了,之后就是一路高歌,攻无不克了。太快了,快得让人无法接受。
“军机处有什么建议没有?”咸丰道。
见咸丰脸色不好,众人正自惶惶不安,一时无人回答,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他们都是文人,对打仗的事基本上一窍不通。问了也是白问。不过还是有人提着胆子不声地回道:“皇上臣等认为,应该马召集周边大军进剿发贼,如若长沙被克,天下必将为之振动。”
咸丰听说,道了声晕。这位说了等于没说。咸丰一看还是认识的,正是前日召来密议土地改革的那人——祁隽藻。祁隽藻原先当过兵部尚书之职,因此并不像其他一样慌张,只是他毕竟是文人,对打仗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只知道哪里起火了就往哪里去,根本不从大的战略方针上考虑。咸丰无奈,摇了摇手道:“朕知道了,朕自有决断。来人笔墨侍候!”
图先忙上前为咸丰展开一张宣纸,磨好墨。咸丰也不说什么,提起笔在上面写了起来。扬扬洒洒写了一通,之后便拿起玉玺盖上印,做完一切,咸丰才对众军机道:“你等速发此召与湖南!退下吧!”
第16章 左宗棠登场()
众军机接了诏,缓缓退下了。咸丰待他们走了之后,又想了想,拿起笔继续写了几道圣旨。
“图先,拿这些去军机处叫他们速速下发,不可延误!”咸丰指指了桌上的几张圣旨对图先道。
图先不敢怠慢,忙取了圣旨急急地去了。
虽然太平军才打到长沙,离定都南京还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可是咸丰觉得自己该做些准备了,至少应该把那些历史上有些名姓的人弄出来,以防万一。毕竟自己的到来可能会让历史改变,要是改变得太多,连自己都无法知道了,那太平天国运动就真要脱离自己的控制,还是早做准备的好。免得到时候没法控制了,还能再随机应变呀!
军机大臣们下去拟旨,商量对策去了。咸丰皇帝没有因为岳州失守而大发雷庭,而且还表现得很冷静,这让各位大臣们都吁了一口气。这太平军也真是,眼下国泰民安,他们跟着捣什么乱啊,害得百姓又要受无妄之灾,这是所有军机们心里的想法。
一骑骑快马从北京城出发,朝着各自的目的地而去。他们带着的是咸丰皇帝这天发下的旨意。而这时的太平军却已经屯兵数万于长沙城下了,大战一触即发。这是一场太平军有史以来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仗,面对长沙这样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坚城的大城,被遣来攻打城池的西王萧朝贵、翼王石达开都没有什么信心。
在他们想来,长沙自有汉以来都是一座难以攻克的坚城,而且湘勇素来悍勇善战。要想攻克这样的城池对现在的太平军来说无疑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都希望借着攻克长沙这样的坚固而繁华大都市来稳定军心,震慑天下。
更重要的是,太平军虽在在湖南境内攻破了几座城池,但是由于百姓对太平军不友好,军对能得到的补给太少了,而太平军又是以推翻朝庭,还老百姓一个公平公正的天下为主旨的。如果对百姓有什么出格的举动,无疑会让百姓也走到太平天国的对立面。
所以洪秀全与杨秀清才觉得必须快速占领繁华富饶湖南省治所在——长沙,这样太平军就可以得到喘息的机会,可以得到大量的补给,还能让大清的军队震动,太平军也可以借此机会壮大自己,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谁不想做。石达开和萧朝贵只好硬着头皮带着军队来攻长沙了。
咸丰二年五月初,太平军攻永州不克,既而转道继续北上。东王杨秀清与西王萧朝贵联名发布了:《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等檄文,檄文直指清朝统治者为胡为妖,以此来收拢民心。
檄文一发,各地天地会会众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