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582部分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582部分

小说: 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时候考验射手的几乎已经不是射击的准度,而是超强的心理素质,因为射手稍微一点偏差,就可能亲手击毙自己的战友。而对于手持靶子的人来说,心理压力更大。战斗中你死我活那是各凭本事,但让你手无寸铁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另一个人近乎于枪决一般持枪对你扫射,如果不是有钢铁一般坚韧的神经,恐怕连站都站不稳吧!普通人在看到黑洞洞的枪口那一刻估计更是两股战战早就吓瘫了。

    而原属于红色北极熊的白俄罗斯特种部队内部搏击训练的残酷则更加直观一些,每年都会有不少的伤残甚至死亡军人名录出现,那种招招皆可致人死地的搏击术常人是被严禁学习的,但他们却是必修课。

    但若是相比于红色部队的三种训练,这两样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刘浪带着五名特种兵向所有人展示的,正是排名第一的传递炸药包训练。

    几乎所有人都在流汗,哪怕是他们距离刘团座和五名特种兵还有最少四十米远。

    原因很简单,从第一名特种兵拿上炸药包开始,六公斤重可以方圆五十米炸成一片白地的炸药包就被点燃了,引线滋滋的冒着蓝烟。

    那不是什么训练用的炸药包,是真的炸药包。

    这位刘团长怕不是个疯子?红色教官们脑门上流淌着汗珠,眼睛死死的盯着在五名特种兵们手中稳稳传递的炸药包,对站在最末尾的刘浪暗地里疯狂吐槽。

    炸药包的引线虽然已经被精确测算过,可以燃烧7秒,但是,这个时代的引线制造技术显然没有那么出色,在传递到站在第四个石大头手上的时候,引线燃烧速度猛的加快了。

    这个细节,甚至连不远处的教官和士兵们都看到了。最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教官的脸是煞白的。

    如果,第四个接炸药包的士兵立刻就把炸药包扔得远远的,以他们的军事素养,最少拥有百分之九十的生存机会,但若是继续传递下去,那生存的机会会越变越小,哪怕就算是在最后一刻炸药包被扔了出去。

    巨大的冲击波可不会管你身体强壮不强壮,就是坚如钢铁也会在这样巨大的能量逸散中扭曲变形。

    但人如其名,脸色犹如石块一样坚硬的石大头不光是脸色未变,手丝毫不抖,稳稳的将炸药包传递给下一个二货男刁叶。

    刁叶这一次可没有经常的玩世不恭,脸上的表情异常严肃。显然,马上就要燃到尽头的炸药包给他的压力也不小。

    但他也没有慌乱,接过炸药包,转身迅速递给排列在最后一个的刘团座。

    刘浪拿起炸药包毫不犹豫的丢向四米外的壕沟,同时大吼一声“卧倒”。

    然后,所有人就看到刘团座和五名特种兵以几乎夸张的速度连保护动作都没做,直接前扑伏地。

    “咚咚”几声闷响,让人眼皮都忍不住跳了几跳,尤其是看着刘团座那个魁梧的身形砸得地面上的灰都浮起一尺的壮观场面,让人不禁怀疑他不会被炸药包炸死但有可能会自己把自己活活给摔死的吧!

    当然了,没人再有时间感叹这个。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冲天火焰腾起以及泥土飞溅的同时,一阵气浪扑面而来,被气浪卷起砸在人脸上极为生疼的沙子显示着6公斤重炸药包的威力。

    他们这可还是在四十米开外。。。。。。

    那显然,不光是个真的炸药包,而且还是个丝毫没有偷工减料,稍有差池,估计只能去给他们捡几根骨头的疯狂炸药包。

    “@#@#¥#”在现场的十名红色教官和新编61旅的十一名教官集体在心中搬出了各自家乡的“乡骂”。

    毫无疑问,这个训练没有任何技巧,所要考验的,就是心理素质以及你对战友的信任,没有这两点,是完成不了这个训练的。

    只是,一个训练而已,就让人在生死边缘游走,这个训练太疯狂了。

    伏地的速度比炸药包爆炸的速度还要快的6个人显然没事儿,硝烟散尽,刘团座大踏步的走过来,脸上笑眯眯的对着所有人说了一句话。

    “卧槽。。。。。。”这下连一向文雅的张团副也忍不住用刘团座的口头禅来了一句吐槽。

    。。。。。。。。。

    PS:忍不住想吐两句槽,昨天更新7章近2万字,但销售却是如同渣渣一般,被编辑一阵狂喷。风月只想对看盗版的书友们说一句,请来起点或QQ阅读支持正版,每天不过2毛钱的消费,每个月不过一包烟钱。求支持正版给风月一点点动力吧!一声长叹那。。。。。。

第932章 魂兮归来() 
?    是的,刘团座把这个用于特种兵训练的科目也用到了教导队,所有受训士兵都必须接收这个看似无比残酷的训练。

    刘浪相信,未来的红色战士们能行,特种大队的特种兵们能行,他们一定也能行。他们也必须能行,毫无保留的信任自己的战友,哪怕手中传递的是随时可以让自己灰飞烟灭的炸药包。

    在未来比这还要残酷的多的战场上,他们能信任的,除了自己手中的枪,也只有这些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弟兄了。

    红色教官们的到来,完成了教导队最后一块拼图,张儒浩也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导队的训练中。

    独立图和安防团的各类训练也都各自有条不紊的展开着。

    等到了一月底,俞献诚率领着在南洋的特种兵们归来。位于东北,陈运发和莫小猫也率领着所有特种兵按照原来约定的时间归来了。

    两支队伍在独立团基地一里地之外汇合,由刘浪亲自迎接。

    只是,这一次,他们回来的不是全部。俞献诚率领的三十四名特种兵,加上他,只回来了三十人,足足有五人,将生命留在了那个现在看起来和中国毛线关系都没有的海峡。除了和海盗无数次战斗中战死的两人,还有三人是死于可怕的疟疾以及热带丛林的毒虫,横空出世的磺胺药并不是万能的。

    而在东北战斗了一年的另外二十六人,损失更为惨重,惨重到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刘浪虽面无表情,但依旧心如刀割。之所以六十人变成六十一多出一人,那是因为经过刘浪批准,击毙日寇少将并同上千日寇抗争到底的曾经的伪军小班长刘阿八(常隆基)被特批入特种大队,他将和牺牲的特种兵们在独立团烈士陵园里比邻而居。

    除去早已被他带回来以及电召回来的牛二等五人,能跟随迟大奎和莫小猫以及山鹰、鲁山东回到独立团基地的,总共只有六人。而已经确定在这一年中的战斗中牺牲的六人的骨灰已经被陈运发等人带回,尚有五人并没有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和他们汇合,按照约定,在热河北部的山里苦等战友们一周时间的陈运发他们只得先行返回。

    从他们汇报时沉重的脸色上看,这五名散布于东北三省各处的战友必定也是凶多吉少。

    为了能将独立团最锋利的刀磨的更利,特种大队,在这一年里,战死十一人,失踪五人,整个只有六十一人的特种大队,减员近百分之三十,如果再算上几名因受枪伤没得到良好医疗落下隐患的队员的话,减员比例甚至还要在百分之三十以上。

    这样做,值得吗?刘浪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虽是满脸风霜但金戈之气却扑面而来比一年前的他们更加精悍的特种兵们,一瞬间也这样问自己。这一刻,他不由深深懂得了未来时空中自己那位大队长看着归来的特种兵们的心情,他一定,也是有着和自己一样无比复杂的心情的吧!

    一边是国家和民族需要守卫,一边是年轻的生命还未来得及享受生活的美好就这样悄然凋零。他们,都是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还没有孝敬父母,还没有拥有爱情,就这样融入了祖国的山河。

    可是,士兵们无比坚定的眼神告诉刘浪,他们无悔。想做为最锋利的刀,就得去芜存菁千锤百炼,否则,他们用什么去斩断来自敌人坚硬的矛,去守护自己要守卫的那些人?在东北三省实行残忍连坐制度,动不动就是毁村灭户的日寇占领区的残酷统治已经告诉他们,一旦后退,他们的家人也将可能陷入那种水深火热的生活。

    每个人,都没有退路。

    “唯有牺牲,才有胜利。”刘浪眼神肃穆,面对着站在最前排捧着白布包裹着的骨灰盒的士兵们,率先摘下了自己的军帽。

    “唯有牺牲,才有胜利。”低沉的嘶吼声集体响起。

    齐刷刷地数排军帽摘下,露出一排排的短发。刚才还高昂着的头,和他们的团座长官一样,深深地垂下。

    或许,在这个世上,除了父母长辈,只有这些和他们并肩战斗的战友,能让他们低下自己的宁折不弯的脖颈。他们,已经用手中的枪,再次向日寇证明过,他们,就是最强悍的中国军人。

    因为这次特种大队一南一北实战训练属于独立团机密,所以牺牲战士入灵独立团烈士陵园并没有大张旗鼓举行公祭。只是在特种兵们到达基地的第二天清晨,由刘浪和专程从教导队训练基地回来的张儒浩以及由梓潼赶回来的唐永明还有迟大奎、纪雁雪、梁永忠这几个在独立团基地的中校以上军官率领着所有特种大队官兵为烈士们送行。

    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包括被刘浪亲自授予独立团最高等级黄金制“英雄”勋章的刘阿八在内的十一个被带回遗骸的烈士被葬入独立团烈士陵园。

    没有枪声送行,也没有中国传统的鞭炮。

    所有特种兵们肃然列队,看着以刘浪为代表的七名校官手持兵工铲,挖掘墓地。悠悠飞舞的白雪落在唯一女军官纪雁雪的雪白的脸上,谁也分不清顺着她脸颊滴下的水滴,究竟是汗水或是泪水。

    因为刚硬如他们,在那一瞬间,也被雪花迷了眼。

    朝夕相处的兄弟啊!从此再也感觉不到你的温度;受伤的时候再也没有你坚强的臂膀做为依靠;击毙敌人之后再也不能跟你诉说自己的喜悦;还有,再也不能跟你争论野战医院的那个小护士,羞涩的看着我们晨跑的目光里,是你还是我。。。。。。

    闪烁的泪光中,特种大队最高长官,那个玉树临风那个他们印象中最坚硬的汉子,胸襟上同样是湿湿的。

    做为第二任特种大队大队长,俞献诚怎么能不难过?哪怕他的心,已经经历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已经无数次目睹战友的离去,但还是心如刀割。撕裂般的剧痛在他收到那个数字时,就没停歇过。

    包括他这个大队长在内,总共六十一名特种兵,牺牲十一人,失踪五人,重伤五人,损失是巨大的。尤其是潜入东三省的二十人,总共只回来了九个,战死六人,失踪五人,相当于百分之五十的战损。

    这样的战损,对于任何一个指挥官,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从刘团座手中接过特种大队长的指挥棒,他从数千人中挑选出了四十多人,呕心沥血训练了一年有余,但一年过后,就战死三分之一。其中甚至还包括刘浪亲手训练出来的老资格特种兵两人,一人失踪,那个损失,真的是太沉重。

    还未和日寇全面战争,长城一战,原特种大队十六人战损两人,南洋一战战损一人,东北一战战损一人,失踪一人,凌洪和肖风华另有任用,十六名刘浪亲手培养出来的特种兵仅剩九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