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579部分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579部分

小说: 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了多少,而且最重要的是整体实力,极强。甚至不弱于他们引以为豪的红色部队的铁脚板。

    他们此刻终于相信,还真不是报纸夸大这支在长城前线和日寇血战两月并取得惊天战绩的独立团,仅仅从体能一项来看,他们就有这个实力。怪不得最高首长如此看重这支“白军”,亲自给他们上课一天,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将这支精兵思想向红色靠拢。

    不光是十名红色教官惊讶,第一个军事项目的结果对于独立团365名骄兵悍将们来说是更加震撼的。

    这还不光是独立团首次当官的在体能项目上集体超过士兵们,更令他们不可置信的是,这十个当官的还是其他部队的,这对于已经将自己视为天下第一强军的独立团士兵们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打击。

    反正有不少士兵们的脸是通红的,体力耗费极大和不甘心兼而有之,还好有变态的浪团座和那五个特种兵替他们挽回了一些颜面。

    同样黝黑的脸上挂着汗珠依旧站得整整齐齐队列的新来的教官们用实力告诉了同样整整齐齐鸦雀无声站在他们面前的士兵们,他们既然敢来这里,就有足够的实力。

    “嘿嘿,都还给老子杵在这里干什么?想借这个机会恢复体能是不是?全体都有,向右转,立刻跑步前进,目标,1000米外靶场,以中队为单位,每人200米静止靶10发速射。”背着双手站在队列最前方等着最后一名士兵艰难的入列后,刘浪的目光在挂满汗珠的士兵们脸上来回逡巡一番,猛然大吼道。

    “得,团座长官的老套路又来了。”蔡大刀不由咧咧嘴。

    这个命令,他在入选特种大队新兵训练的时候已经听过无数次,刘团座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已经把你折磨的“欲仙欲死”之际再给你加点料,那是不把你最后一丝力气榨干就不行的意思。

    当然了,刘团座的用意特种兵们包括受训士兵们都明白,在身体已经极为疲惫的时候再去射击那才是最接近实战。因为,在真实的战场上,没有敌人会等你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再开始攻击,当你已经累的连枪都抬不起扳机都扣不动达到身体的极限的那一刻,却还能端正你的枪口把敌人送进地狱,才是你能在真正战场上存活下去的最后依仗。

    所有人毫不迟疑,全部队列向右转,努力保持着还算严整的队列向1000米外的靶场小跑着前进。至于最后达到已经达到体能极限的十几名体能稍差的士兵,则是被站在他们身边的战友两人胳膊一架就往靶场跑。

    独立团的老规矩:“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已经深入每个人的骨髓,别说战友们只是累到不能动弹,就是他们已经牺牲成为一具尸体,他们也必须把他们带回家,哪怕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

    看着新来的十名教官目光微微一凝,刘浪微微一笑,也不说话,继续命令道:“全体教官都有,向右转,目标靶场,跑步前进。”

    在副总队长张儒浩的率领下,不管是参与训练的还是不参与的,全都排入两列队列,小跑着向前方靶场前进。

    教导队,与其说是简易军校不如说就是一支军队,教官是中队长,受训士兵是战士,他们所有的学习都是在模拟战场上来完成的。既然是最高长官总队长下令,所有下属都得执行军令。

    不管是那种训练方式和口令,在军队里其实都是想通的,只要稍微适应基本不会出现大的差错。不过,刚刚来教导队报道的十名红色教官竟然毫无凝滞的就执行了刘浪的命令,这对于来自新编61旅的那些教官们来说,有些丧气,这几位同僚竟比他们初来乍到之时要适应的多。

    这,多少让他们有些诧异的同时心里也在犯嘀咕:刘团长从哪里找来的教官,竟然这么厉害,难得真的是我们太差?

    这几位却是不知道,刘浪用未来红色部队的训练口令的基础正是来自现在这支红色部队,不说百分百,至少有百分之六十是差不多的。十名红色教官执行起来自然是轻松自如许多。

    靶场也是两月前受训官兵们自己动手修建的,射击位是根据中队设计的,足足有六十五个,靶子也早就由独立团派来负责教导队后勤的战士们给准备好了。

    不过士兵们没有轮到第一轮射击的机会,十名新来的教官大气都还没喘匀就向刘浪请求先行进入射击位。

    其余要和他们一起射击的六名教官无不暗自龇牙。

    很显然,越到后面休息的越充分射击成绩就越好。能主动要求第一轮射击的自然是吃亏的多,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一种自信。

    只是,新来的红色教官们不知道受训士兵们的实力,已经在教导队呆了三个多月的其余教官们可是清楚,那都是参加过长城血战的老兵,再加上这两年不间断的而且严苛的军事训练,那一手枪法,不要太准。

    尤其还有那么几个变态准的,打得太差的话,会丢人的好嘛!包括属于独立团的军官们也在牙疼,他们当连长可不是因为单兵技术比那些老兵们强啊!

    可是,新来的同僚们已经放话了,赶鸭子上架也得上了。

    因为这次尚有新编61旅军官们的参与,出于保密的原因,刘浪并没有让教导队全体官兵配上独立团新列装的仿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用的还是汉阳造。所以,在连续试射五枪之后,刚刚全副武装越野才发枪支的十名教官举手报告可以正式射击。

    关于这一点儿,十名红色教官并没有托大,受训士兵们的枪是他们自己的枪,他们却是才拿上手不过数十分钟,甚至连一枪都没开过。做为一名老兵,谁都知道,别看枪是一个型号,但每一杆枪都是有差异的,如果不试射,就贸贸然进入射击环节,那可真不是什么自信。

    如果那样射击成绩不理想而被士兵们看轻,恐怕,还得加上一个“傻叉”的头衔。

    。。。。。。。。

    ps:每章例行推书,军事频道精品书籍《最强国防生》,如此火书风月不再简述,去看看就知道了。

第928章 射击也不弱() 
?    虽然刘浪要求的是速射,但十名教官却是有条不紊的瞄准、拉动枪栓、射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花了近一分半钟,才算是打光两个弹夹十发子弹。

    虽说现在还不知道他们的成绩究竟如何,但刘浪却是微微点头,这帮红色军官们虽然令行禁止,但一旦拿上枪,他们就是战士,都有自己的战斗节奏,并没有完全为军令所影响。

    刘浪当然明白他们为何不速射,因为,他们从没有浪费子弹的习惯,一路北上的路上,每颗子弹都是弥足珍贵。如果不是有红党真实史料记载,你很难相信他们对子弹珍惜到近乎“变态”的程度,因为“犯错”而被宣判处死的烈士,竟然选择被石头砸死而不是枪决,原因竟然是希望替自己的队伍省下一颗子弹。

    那一幕,是多么的悲壮啊!

    你若是指望他们不仔细瞄准就射出枪膛里的子弹,那对他们而言就是犯罪,除非现在就是战场,敌军马上就要冲上阵地。。。。。。但刘浪觉得,更大的可能不是他们拼命射空枪里的子弹,而是端着刺刀迎头冲上。

    曾经的时空中不管是战略大转移时的红色部队,还是因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戴上青天白日帽徽的第八集团军战士,都是这么做的。珍惜子弹最大的缘由是,上战场前,他们的枪膛里拥有五颗子弹的,就是标配。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歌词在未来被很多人诟病认为是吹牛,但在回到这个时代的刘浪看来,那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因为,他们真的没有更多的子弹去消灭敌人。

    如此贫瘠的战争资源,却和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整整抗争了八年,这样的先辈们,怎么能令刘浪不惊佩?

    和十名教官一起射击的是另外六名教官,原属独立团的两名教官射击速度显然要更快一些,按照独立团速射标准,十发子弹速射要求在50秒内射击完毕,还包括上弹夹的时间。另外4名新编61旅教官比独立团教官慢上二十秒但比红色教官们又快了二十秒,显然,那是因为这种速射射击在教导队也不是第一次了,他们正在努力跟上独立团同僚们的速度。

    反观受训的士兵们,射击速度却要比军官们快得多了,这已经是他们这两三年必修的科目,每个人没参加过八十次少说也有五十次。个个轻车熟路,基本都在五十秒内完成射击。

    尤其是以曾经水为代表的五名特种兵,更是快到夸张。小兵曾经水从射击第一枪到更换弹夹再到站起报告射击完毕,总共没用到半分钟,几乎没有瞄准的时间。

    这让列队在一边观看士兵射击的红色教官们都不由有些面面相觑,这种把步枪打成冲锋枪射击的速率,是打算靠概率来取胜的嘛?如果换成其他部队,红色教官们恨不得都要说声荒唐了,近400人射击训练,每人十发,就是4000发子弹,几乎是一个营参加战斗时配发的所有子弹配额,竟然就这样一通浪射,实在是太过分了。

    可独立团的名气在前,全副武装越野五公里的成绩在后,想指责刘团座瞎胡搞这话红色教官却是万万说不出口的。刘团座已经用遥遥领先所有人的实力告诉他们,他,就是这个军营中的最强者。他们可是亲眼看见刘团座的背囊里装着的不是砖头,而是石头,沉重的花岗岩石若不是独立团背囊够结实,他们一度怀疑那会不会将背囊撑烂,反正那块花岗岩最少也有三十公斤重,不信邪的教官们至少有三个亲手掂量过的。

    反观独立团一帮人却是习以为常并没有太惊讶,包括一帮队长们。显然,刘团座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

    士兵们射击的同时,第一轮教官们射击靶纸的成绩也已经统计出来了,按照射击位的序号,所有教官的射击环数就在刘浪的手里。

    刘浪随意翻了翻成绩面无表情的模样让熟悉他的教官们心里纷纷打鼓,不会药丸吧!

    十名红色教官们倒是很有自信。子弹的贫乏也间接锻炼了他们的枪法,不说都是神枪手一枪消灭一个敌人,但打这种静止靶他们还是有信心的,哪怕是距离高达200米的200米靶。

    事实上,当刘浪看到他们成绩的时候,虽然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心里也是暗自赞叹。别看他们不过都是六环、七环、八环,鲜有命中九环的水准,平均成绩也就7环左右,甚至,用时也比受训士兵们要长一些。这射击成绩,并不算是有多么优异,甚至以独立团的训练标准来看,是算得上差。

    可是,你得看他们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以及他们平时的射击条件来完成这些的。他们先是花了整整五个小时,走了二十公里山路从独立团基地赶到教导队训练场,在短暂的休息了半个时辰,就又参加了全副武装越野五公里,在身体已经濒临极限的情况,拿了一把新枪仅仅只试射了五枪就开始射击他们很少训练的200米远靶。

    更重要的是,根据史料,由江西出发的红色部队八万余人,共拥有各式枪支包括轻重机枪在内33244支枪,共有子弹1858156发,平均每支枪只有不到56发子弹。

    换句话说,每个战士可能只拥有射击56枪的权利。当然了,这还有靠以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