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577部分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577部分

小说: 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闻听此事的四川大小军阀无不瞠目结舌,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傻子,拿命去拼不说,还把自家的老底都赔个精光?

    但刘湘不得不承认,当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远在山城的他首次对这个十数年未见过一面的堂侄却是悄然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敬意。或者说,那是一种他自己亦说不出的感觉,但他必须得承认,那也是他对自己这位侄子越来越信任有加的基础。

    一个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的人,绝不会是一个随意背叛的小人,这是枭雄如刘湘也会潜意识这样认为的。

    可是,维持他麾下的武装力量或者是拉拢能向他考虑的武装力量投入巨资是人之常情,他又为何投入这样一个天文数字来武装整个川军?

    刘湘并没有幼稚到会认为就是因为有他这个堂叔,刘浪就会倾其所有纳头来拜,这不符合他戎马生涯二十余年对人性的认知。

    刘湘更愿意相信,人都是有私欲的。

    “你想要什么?”刘湘稳稳心神,沉声问道。“军衔我短期内无法给你提升,军政部那边我已经做过几次努力了,但是,我可以保证整个川北在你的实际控制之下,非必要我不会插手。”

    “幺叔,你也太小看我刘浪了。”刘浪摇摇头道。“如果非要提要求,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幺叔你,您接受这批装备后,您的枪口,必须对准的是外寇。”

    刘湘眼睛微微一眯,思考片刻却是断然摇头道:“这个,我不能保证。我是四川省省主席,有责任保卫四川父老乡亲们的安危,任何欲进四川扰川民平安之势力,我刘湘都会挥军平定。”

    微微一顿,刘湘再度说道:“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如果日寇犯我中华,但凡国家需要,我四川必不吝啬牺牲,所辖之军不会苟且偷安于川,必誓师出川卫我中华。”

    “好,有幺叔你这句话就足够了,这批装备将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年初全部装备到位。”刘浪仿佛对刘湘这个回答早已在意料之中,点点头向刘湘行了个军礼,便不再多说,转身就离开了刘湘的书房。

    只留下了独坐于书房的国民军二级上将以及一纸清单。

    两个人都是这世上绝顶聪明之人,有些话根本不需要解释的太过透彻。刘浪用这批还未提供到位的武器装备告诉刘湘,他提供武器,但川军不能以此先进武器对准国内其他势力,他的主要目标还是陈兵于中国北方的日本人。

    虽然刘湘没有全部答应刘浪的条件,但也变相的表明他的态度,只要不来惹他,他亦不会将枪口对准国人。如果中华有难,他亦不会偷安一隅,也会出兵抗击倭寇。他并不会因为一个天大的礼物,就改变他做为旧军阀的本质,四川必须在他的控制之下,这是一个极为真实的刘湘。

    刘浪相信刘湘,不光是通过这几年的接触了解了这个军阀大佬的为人,更是因为在曾经的时空中做为最坚决选择抵抗的几个军阀之一,刘湘用生命末期最后的几声“不灭日寇,誓不回川”的呐喊告诉刘浪,这个旧军阀,骨子里流淌着的依旧是中国人的鲜血。

    而刘湘也再未就刘浪以提供武器拉拢他麾下的新编61旅和范哈儿的第四师等“不轨”行为对刘浪发难。刘浪的这张清单已经鲜明的表明了他的态度,如果想入主四川,这批武器装备足够他将已经逐渐成立的川北11县的保安团全部武装甚至随时可以再征兵十万。

    加上独立团强悍的战力,那时的他,绝对有可以和刘湘叫板的本钱。但他将还未完全投产的华美兵工厂的产量借用这个清单告诉刘湘,他并没有这个心思不说,其中百分之八十轻武器的产量,他都会提供给川军换装。

    换句话说,不是这批武器给刘湘有多重要,而是刘浪坦陈华美公司产量才是最重要的。美国罗斯集团和华商集团纠葛深也就罢了,现在这家美国独资军工公司的总经理劳拉和刘浪有不清不楚的关系才是刘湘如鲠在喉的心病。

    一家能生产大批武器的军工公司就在刘浪的驻地之侧。控制公司的女老总还和刘浪不清不楚,说不定随时头脑犯混中了胖子的“帅胖计”。换成是谁,恐怕都得提心吊胆的吧!现在的中国,缺的不是人,而是武器。

    至于说刘浪为何这个清单中有各式物资和大量轻武器,却独独没有山炮此类的重武器,刘湘脸上也忍不住浮出一丝苦笑。

    他这位侄子,可真不是个到处送礼的老好人,还是留了一手。虽然他自己没问,那边刘浪也没说,但双方都心知肚明。

    那就是,山炮自然会有,但不会是一定有。如果他刘湘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刘湘完全相信,在他决定出川抗日的那一刻,山炮这类的重武器刘浪一定会双手奉上。

    但若是他拿了武器耍赖不去,那恐怕他也就拿着步枪、轻机枪、重机枪过日子了,山炮是想也别想。

    但奇怪的是,明知道侄子防了自己一手,刘湘却少见的没有愤怒,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或许,是因为侄子没有辜负他的重用。

    又或许,是他骨子里也流淌着和侄子刘浪一样保家卫国抗击倭寇的愿望吧!

    刘湘提起毛笔,铺开白纸。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半阙满江红跃然宣纸之上。

    白纸,如雪。

    墨汁,却如血。

    。。。。。。。。。。。

    PS:风月正在信守承诺疯狂更新,各位,你们的订阅和月票呢?

    每更推书:严七官大神的“绝对荣誉”,起点军事少有的实体向军文,写得真是很棒。

第925章 艰难的行程(第3更,求订阅求月票)() 
?    600教导队受训士兵在几位土木工程建筑大师的指导下花费近两个月时间建好了一条小型街道以及各式房屋,甚至,还有两栋高达三层的楼房。

    当然,房屋都是粗胚,裸露着砖石以及钢筋水泥显得极为简陋。

    但是,精致的装修和粗糙的砖石在炮火中最终的结局会有什么两样呢?对于交战的双方而言,那都是死亡的坟墓。教导队现在要做的,正是努力从这个死亡坟墓中爬出,就算要死,也要有能力多拉几个日寇当垫背的。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到的不光是怎么建房屋,更多的是了解着各式房屋的结构,并学会依托房屋建立工事。

    而且,几位建筑大师在张儒浩的提醒下,也是全情投入,不光是教大家建房,更是教士兵们如何将工事修建得更坚固,从巷战工事到野战工事,几个土木工程专家简直拿出了浑身的本领,甚至几个人因为意见不统一,在训练场就争得面红耳赤。

    几个白面书生在军营两月,也沾染了一丝军汉的粗鲁之气,若不是有人拉着,上演全武行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此也是大感兴趣和士兵们一起开始钻研工事构建的教官们比土木工程专家们来得直接的多。浪团座为了教导队,可是拿出了几乎所有的家底,总共六门双联装20毫米机关炮调来了三门,82迫击炮倒是不少,但浪团座生怕威力不够大,甚至把赵二狗炮兵营的两个宝贝博福斯山炮都调来了一门用做训练之用。

    为此赵二狗眼泪汪汪的交待李国斌这个副队长一定要好好对他的宝贝,看他走的时候依依不舍的样子,就差没在博福斯山炮炮管上亲上一口了。

    教官们直接架起双联装机关炮和博福斯山炮对着工事就是一阵狂轰,轰塌了就是错的,轰不塌那就是好的,真正的战场上,日军还有150重炮甚至更大口径的,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可以说,从10月上旬到12月下旬这两个多月,对于当建筑工人的士兵和教官们来说,都受益匪浅。这两个多月,学的,就是保命的技术,做为骨干的他们,在回到各连队之后,是要把在教导队学到的这些东西带回去的,这也是刘总队长对他们考核的一项内容。

    刘浪觉得这个方法很不错,所以也早就把在独立团基地的石大头、蔡大刀、牛二以及刚从北方热河电召回来的曾经水和二货男两个一共五个特种兵给塞进了教导队,算是刘团座给特种大队开了个后门,弄了三个少尉和两个军士进去旁听。

    巷战,亦是特种兵们必备技能,已经精于野战的特种兵们必须得掌握这个。等到年底已经逐渐开始撤出东北的特种兵和位于苏曼达海的两部特种兵归来,这里也会成为他们的训练场。

    而披着新编61旅中尉及上尉军官身份的十名红色教官出现在教导队训练基地的时候,已经是1月中旬的时候了。距离刘浪向红色中央提出教官需求足足过去了3个多月时间。

    不是这帮红色军官们不想来,而是,的确来不了。

    原来,当红色部队抵达吴起镇和当地红色部队会师胜利宣布战略大转移结束的时候,光头大佬再次用了对红色苏区根据地的做法,利用陕北周边的甘、宁、晋、陕四省的军阀对陕北进行了彻头彻脑的封锁,别说所有商队一律不得进入该区域,就是普通民众也极难进入,凡是进入该区域者视同投敌。为此,不知道有多少走亲访友的普通民众被他们枉杀。

    在这样的环境下,就算强如华商集团,也是无可奈何,最多只能到达和陕北接壤的山西和陕西边境就被当地驻军礼貌的给赶了回去。

    刘浪自然不可能去找老阎同志疏通,以那位的精明,恐怕话刚一出口刘浪的心思就被他猜了个七七八八。就算现在不说,日后一旦和刘浪有个什么不对付的,一个通敌的大帽子立刻就会扣到刘浪脑袋上,以那位山西老汉的脾性,那几乎不是可能而是必然。

    统治山西二十多年之久的山西老汉那可是个最精明的商人,随时可以判断出投资那一边最有利。曾经的时空中,这位对光头大佬是虚与委蛇,暗地里和红色部队也是眉来眼去,甚至连日本人都勾勾搭搭。不过,那一方都没有获得他们在山西老汉身上想要的,山西老汉始终把山西这块他的地盘牢牢把控着,被他用缓兵之计拖得耐心丧失殆尽的日本人都在背后骂娘,可也是无可奈何。山西老汉在这方面可是木有任何节操的,见了兔子也不一定撒鹰。

    山西老汉这会儿可是惧怕红色部队的很,自从红色部队主力抵达陕北,他虽然没有派兵度过黄河配合光头大佬的合围计划,但是却是花了大力气用数月时间将晋西北和陕北交界的北起河曲、保德,南到永和、大宁近千里的黄河沿线,修筑高碉、暗堡一千余个,每碉驻兵一班或两班,重要渡口驻兵一排以上,各碉之间距离以火力能够互相交叉为准,到了12月,河防一线总兵力达四个独立旅之多。

    所以,早在10月底就培训地下工作结束准备前往四川的十名干部竟然一时间出不得陕北。山西这边被山西老汉用重兵围的如同铁桶一般,甘、宁两境的马家军被红色部队一战消灭了一个骑兵师,对红色部队更是如临大敌。唯一能走的路只能是对红色部队若即若离的陕西西北军和东北军了。

    刘浪知道,坐镇西安的张少帅和杨将军二人根本不想拿自己手上的兵和红色部队拼个你死我活,甚至对红色部队提出的建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