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480部分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480部分

小说: 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俞献诚战报里关于张炎的名字,刘浪紧皱着的眉头才算是稍微舒展了一点。第十九路军中爱国将领不少,但像张炎这样又爱国又能打仗还拥有坚定的不打内战意志的将领,可只有一个。

    曾经的时空中,这位可是第十九路军在淞沪抗战中对日作战最为顽强的主力旅旅长,庙行一战,他亲率手下一团血战日寇第七联队,战后,1500人的一个团最终能自己站立的,不过区区350人,可见其人之英烈勇猛。毛维寿那枚青天白日勋章,至少有他的一大半。

    原本福建事*变失败之后的张炎并没有和其余被迫投降的高级将领们一样移居香港,反而被光头大佬委任为第七路军副总指挥,不过却被他拒绝了。随后出国考察欧美苏联等国,最后与抗战前夕回国并和红色党人展开深度合作开展广东省的敌后游击战争,若不是因为其和红党接触甚密而被光头大佬猜忌撤销其一切职务最终枉死于一帮小人之手,刘浪有理由相信,他不仅能在抗日战争中成为一代名将,而且就是在未来共和国的将星榜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由于特种大队的出现,历史固执的车辙终于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改变。如果刘浪猜的没错的话,卫立黄之所以能调集三万大军围攻这支第十九路军最后的抵抗部队,那是因为其余两军在危局面前已经被迫停止抵抗接受改编。

    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次改编会意味着什么,光头大佬虽然顾忌舆论没有像对红色党人那样大肆杀戮,但是却遣散了排级以上所有军官。那也就意味着这支人数高达数万只要给足装备完全可以和日军一个师团抗衡的强军的战斗力被削弱了八成。

    士兵再英勇却失去了指挥,其战斗力也可想而知。

    曾经的时空中,第十九路军也不是全军覆没,及其善于经营的陈大佬一边讨好着光头大佬,一边悄然无息的收拢了第十九路军4000余溃兵变成了他的属下,只是,缺乏了从上到下坚定的保卫国家民族的信念,那支被收编的军队再无往日的强军风采。

    但现在,张炎却带着一支3000人的部队在特种大队的帮助下冲破了包围圈,向最后的希望之地冲去。

    国府中最擅长计算的卫立黄正是最惊讶这点儿,他不明白自己仅仅下达了数小时的军令,四十里外的那片军事力量真空地带怎么会就被已经陷入重重包围对外界信息一无所知的部队所获悉。

    他敢肯定,他们一定是获得了情报,否则不会那般犹如在天上放了颗眼睛一般义无反顾而非常正确的冲向那里。在他的大军疯狂追过来之际,顺利的跑进了广东的崇山峻岭。

    卫立黄虽然曾怀疑过陈大佬,但这话不光是他不敢说,就连光头大佬在没有真凭实据拿在手中的时候,也不能说。已经逼反了第十九路军,难道还要再把广东逼反?那是要重新回到中原大战的节奏。

    不管是陈大佬还是范旭东,也都当这事儿没发生过,至于华商集团没有写在商业合同中给广东省捐款100万现洋用于军资购买的协定的生效期是一年,位于广东省华商集团分部只需要每年向陈大佬府上送上十万银洋即可。

    这个时节,商家给一省之主送点儿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哪怕是送得稍有些频繁,但人家华商集团有钱,你还不让人家送啊!

    这一切,都没毛病。

    张炎率领的3000余人遁入广东,卫立黄的三万大军自然是不能再追了,那是人家陈大佬的防区,没有陈大佬的手令,光头大佬的军令也不好使。

    刘浪甚至可以想象到,当那个消息传到南京,光头大佬又要摔杯子大骂娘希匹的模样。

    当然,进了广东,也不是说万事无忧。一百万银洋可以让陈大佬悄悄的开个后门,但要保住张炎那三千号人马,可不是那般简单的事儿。曾经时空中陈大佬收编那数千溃兵,也是悄悄的干活,可不是在光头大佬数万人的眼皮子底下。

    面子这事儿,得互相给才成啊!

    还好,刘浪还有个美女记者朋友。还没等光头大佬严令陈大佬出兵剿灭这帮不听话的家伙。国内几家大报纸纷纷转载了那篇因为长城战地日记而火遍全国的美女记者柳雪原来自福建前线的采访报道。

    当然,文中的重点不过是阐述了张炎将军和他麾下之军在1932年淞沪和日寇大战数月的曾经辉煌战绩。

    这下全国算是炸开了锅,一支曾经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部队因为想抗日而拒绝接受中央领导被占据大势的国府击败也就算了,但这样赶尽杀绝实在就太过分了。

    这个时候没有互联网让民众们嘴炮发泄不满,民众们表达不满的方式就是上街游行请愿。这也就是未来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老百姓们在可以被称之为愤青们的学生组织下喊着口号满大街绕着溜达的场面。

    别说,这种事儿其实挺有效。至少陈大佬迫于压力连向光头大佬电传了几道替自己境内已经被包围的3000溃兵的陈情书,光头大佬思虑再三,只能令这3000人在广东省境内就地遣散,也顺便将还怀着小心思的陈大佬的某种小想法给湮灭了。

    反正也赚了一笔,陈大佬也不再苛求。但这个遣散费他是不会出的。最终,由广东省爱国商人捐赠,普通士兵每人发放路费十元,军官发放路费二十元,所有人等,全部遣返原籍。张炎等少将级别以上军官由军政部另行安排军职。

    当然,张炎和曾经时空中一样拒绝了。

    第十九路军最后的3000精华,就这样在广东省内烟消云散。

    。。。。。。。。。。。。。。。

    ps:感谢书友们4月第一天的月票,刘胖子和他的伙伴们的手速必须降下来。

第794 顺利述职() 
?    这是俞献诚战报里关于第十九路军的最后一句话。

    剩下的一段话,却是对特种大队此次入闽的总结。

    此次入闽,并不像长城之战一样,特种兵们几乎每日都和日寇作战。整整两个月,战斗不超过十次,皆以团座教材中所描述特种作战为主,甚少发生与正规军野战,但所取之效果却是出人意料的惊人。不仅将信息透知蔡廷锴将军,更是有惊无险将张将军与之麾下之军接应出闽省得以逃脱大难。

    特种大队全体人等更深刻体悟到特种作战之优势,此次数千里之行大获成功。并与五月中旬全体返回基地,盼团座长官早日回归。

    直到看完最后一句话,载着刘浪的飞机也终于在颠簸中着陆,刘浪这一世尚是第一次来到了中国这个曾经的首都,那座遭受过数次苦难的美丽城市。

    刘浪在飞机停稳之后走出飞机舷梯,就叼起一根雪茄,将手中的战报用火柴点燃,然后凑着火苗燃着了雪茄。

    这种土包子式的土豪行为让一众非富即贵的乘客莫不投去鄙视的目光,若不是飞机已经停稳加上刘团座穿着一身整齐的国军军服外加上几颗闪亮的三角星星证明着他上校的身份,刘团座这个不讲社会公德的行为恐怕要被这帮贵人们骂死。

    军政部对刘浪这位挂着两枚青天白日勋章的小上校还算是给面,来接刘浪的吉普车早已等候在五十米外,见乘客中唯一的两名军人下了飞机,一个少校忙从吉普车上跑下来迎接刘浪。

    这让刘团座的“小人之心”立马提高警惕,别是又想打老子什么主意吧!若不是因为为了先消灭那封事关重大的战报而叼了根巴西大雪茄装逼,刘浪就很有种冲动先找个电报局先和自家堂叔沟通下是不是军政部又下什么狗屁命令了。

    刘浪可不会自大到自己一个小上校来首都述职就值得人家一国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如此隆重待遇,这就像未来的一个县长去政务院办事儿盖章,结果人家政务院还特意派车来接你一个道理,搁谁谁不浮想联翩的?

    不过,看那个比自己年龄还要大上七八岁的小少校一脸崇拜的眼神,刘团座暂且给了粉丝一个面子,径直去了这个时代中国牛逼哄哄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军政部那座巍峨的大楼。

    还好,没有刘团座想象的那般隆重,接待他的不是军政部最高大佬,也不是将花闪瞎人眼的军部高官,是根据相应职阶派出的一位少将参议接受刘浪的述职。

    刘浪这才从侧面打听到为何他一个小上校能获得如此高的礼遇,不是军政部大佬又想打他什么歪主意,而是和他欧洲一行有关。

    首先是因为他的帮忙,驻第三帝国商务团获得了精密机床的事儿。

    那位看似古板的古德里安将军可是在国府的商务团团长俞大唯面前说了刘上校不少好话,甚至只差声明如果不是刘上校军事才华出众和他甚为投契,中国商务团向采购的这批机床是想都别想,哪怕是做梦。

    商务团采购的这批精密机床可基本都是军政部需要的,那是金陵军工制造厂需求最迫切的设备,甚至连光头大佬都关心过数次。不被人待见的刘武官一上来就给了这么大个人情,就算是军政部,也多少得给点儿待遇不是?

    当然了,还有个事儿也很重要。日不落帝国驻中国公使戴维先生亲自电传军政部,代表日不落帝国皇室对于中国武官在海盗劫持客轮时帮助船员们击退上百人的武装海盗并救助了日不落帝国公民一事表示感谢。

    怎么说呢?收到这个消息的军政部已经回归的大佬何上将可能还不太惊讶,依据他对刘浪这个小上校的了解,在遇到危险时,别说是区区海盗,就是日寇的正规军,这位向来混不吝的胖家伙也会领着刀子就上。

    长城之战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第八师团两万多人那!就是中央军那三个师,估计对上也得胆战心惊的。可这位,带着自己不足2000人的部队,加上友军的四五千人,就和人家开干。最后还打赢了。

    当然了,这是何大佬并不是很清楚客轮上的真实情况。堂堂日不落帝国当然还是得要点儿面子,那好意思说是这位中国上校带着自己的属下单枪匹马就把武装海盗给搞定了?还好,还有个退役的陆军皇家团中尉也在其中起了点儿作用,所以戴维公使干脆就厚着脸皮把主要功劳移花接木弄到了自己船员身上,刘上校却成了协助之人。

    否则,何大佬绝对不会有那般大将之风神色一直很淡定。小胖子你这么牛逼咋不上天呢?以后是不是看谁不爽,单枪匹马就一个人把他搞定了?

    饶是如此,这则来自日不落帝国公使馆的感谢电文还是把军政部其他大佬们吓了一跳。

    说起刘浪刘上校,在军政部可是个名人,大大的名人。

    这位的大名在军政部甚至可以说不是大名鼎鼎而是早已熠熠生辉,自有军政部以来,从来未有过一个小上校在国家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如此出名的。

    能被一国首脑惦记着的上校,看遍全国,还真数不出一巴掌,而刘上校更是被惦记频率最多的那一位。也是违抗最高领袖军令最多的一位,同时,亦是荣获勋章等级最高战功最大而且还不得升迁的一位。

    而已经在军政部名人榜上最少排名前五的刘上校,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啊!堂而皇之的扯谎出趟国都能玩的这么花,不仅旅游泡妞儿还顺手杀海盗救人赢得了日不落帝国的友谊。

    那还真不是嘴上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