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33部分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33部分

小说: 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是刘浪专门派迟大奎他们在市场上买来的川省佳酿剑南春,这个时代的剑南春虽没有后世那么先进的工艺,但胜在这个时代民风淳朴,绝无勾兑造假之说,标注多少年份,就是多少年份。酒质绵长醇厚,可比后世刘浪喝过的要舒爽的多了。

    后世的刘浪酒量并不大,也就是七八两左右,但这具躯体对酒精的适应度却是远超刘浪的预料。三钱的杯子不大,但这几十杯下来,也是两斤的剑南春下肚。

    对刘浪心存感激之情的将校们倒也罢了,可心情郁结的范参谋这会儿却是暗自叫苦不迭,大是后悔贸然得罪了这个大酒桶。

    刘浪的报复心太重,拿着各种话头逼着这位未来的国军中将一口气连干十杯。

    而且刘浪越喝眼睛越亮,大有一副先前你惹我,现在酒桌上分胜负的意思。

    你麻辣隔壁,真是个小人,仗着酒量大欺负人,这是范参谋悲催的倒下的时候脑袋里转的唯一念头。

    这是个可怕的胖子,借故纷纷逃离酒场们的将校们都在心里决定,以后和土豪胖上校要保持好良好的关系。

第57章 惊见物理大拿() 
等把所有人都送走,杜月笙坐在包厢里会客的太师椅上品着香茗,微笑着看着送客完毕从门口摇摇晃晃走进来的刘浪道:“刘团长,你所要求的我都已经替你办到了,现在,可以谈谈我们的生意了吧!”

    “哈哈,杜老板,咱们谈的是友情,能不能不沾染这些铜臭?”刘浪此时身体也不摇晃了,龙行虎步大踏步走进包厢,大马金刀的往另一把太师椅上一座,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就是一阵猛喝。

    杜月笙脸上神色不变,玩味儿的看着眼前这个让他有些捉摸不透的胖子。

    说他是个狡诈如狐的商人吧!但眼前这个胖子可不仅仅只是挂着个名头的“抗日英雄”,据可靠线报,就是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胖子,亲手用刺刀至少格毙了至少六名鬼子,那绝对是当今最可怖的军人。

    但你要说他是个纯粹的军人吧!杜月笙心里可是清楚那个胖子的奸猾,这世上没有多少人能就靠着几句话,就能让自己连根毛都没见到的情况下白白掏出了八万现大洋。

    实在是,刘浪说的那个提议太具诱惑性了,如果是真的,杜月笙已经可以想象自己的财富将会已怎样的速度膨胀,到那个时候,所谓的上海滩大佬也只是自己走过的台阶而已,整个中国的舞台,都将会有他杜月笙的一席之地。

    现在,这家伙在得了甜头之后,竟然又开始卖起了关子,杜月笙终于知道什么叫做气得牙根痒痒,如果可以的话,他现在都有种把这个喜欢吊人胃口的白胖子咬上一口的冲动。

    不过,想想手下从那几名残兵那儿好不容易才套来的某胖子可怖的武力值,杜月笙还是暂时按下了心中喷薄欲发的不理智冲动。

    “那份礼单,不仅十九路军诸位有,我还特地为刘团长的独立团准备了一份。”杜月笙仿佛没看到刘浪的惫赖,径直微笑着说道。

    刘浪微微一呆,脸上的表情瞬间灿烂无匹,搓搓白胖白胖的手,“羞涩”的说道:“那怎么好意思又让杜老板破费。。。。。。”

    “不过国难当头,我刘某人为卫国守家,也只能却之不恭了,感谢杜老板的大义。”刘浪的话锋转的让人猝不及防。

    杜月笙。。。。。。

    这货不会对他这个上海滩大佬压根儿都没放在眼里吧!虽说杜月笙之前对自己信心满满,但这会儿首次心中对刘浪抛出的诱饵产生了怀疑。再仔细想想,刘浪就算是忽悠了自己,自己还真的拿他没什么办法,自己能说这个国军上校欺骗自己的感情,主动奉上了八万大洋,然后杀了这个小子?暗杀一名现在已经全国闻名的抗日英雄,杜月笙自认为自己现在还没那么粗的胆子。

    杜月笙一直微笑着的脸色变了。

    “哈哈,杜老板的诚意我刘浪心领了,那我们就来谈谈生意。”刘浪眼角瞥见杜月笙脸色微变,心里暗乐,脸色一整,说道。

    虽然刘浪前世今生都没做过生意,但前世那几年混迹于军工厂一帮官油子之间,也多少学会了什么叫做掌握主动权。

    杜月笙在上海很牛叉,但刘浪就得让他知道,想吃肉,就别一直端着上海滩大佬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装逼架子,否则,就只能闻到肉味儿,肉末星子都别想看到。

    他刘浪,才是这件事的主导,也只有这样,利益也才能最大化。

    说完,刘浪拿了张纸,径直写了一长串晦涩难懂的化学符号,放在杜月笙面前微笑着说道:“杜老板,这就是我的诚意。”

    杜月笙有些傻眼,心里直想骂娘,就这个鬼画符,就值八万大洋?

    “杜老板如果不信,可以请专业人士来看看,这就是硝酸铵生成的化学公式。”刘浪对杜月笙的反应早有预料,继续笃定的说道。

    杜月笙也是个干脆人,径直走到门口,找到门边负责守卫的黑西服低语了几句再次回到包厢。

    然后看也没看刘浪所写的化学公式,开始笑容可掬的有一语没一语和刘浪开始闲扯起来。怪不得这位能短短十年就从一个青皮混混成为上海滩的老大,这心性还真是深沉,杜月笙的做派让刘浪也不由在心里给这位悄悄的竖了个大拇指。

    八万大洋在这个时代的购买力,按照一块大洋可买十斤米的标准,几乎相当于七八十年后将近200万人民币,却只获得了一张写着完全看不懂符号的白纸,换成别人,估计早就跳起脚指着鼻子骂娘了。

    杜月笙在上海的能量比传说中还要强,不过半个小时,一个戴着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学者模样的人就出现在刘浪和杜月笙面前。

    “刘团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国立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教授,刘团长你。。。。。。”杜月笙一见此人,忙迎出门外并准备给刘浪和学者互相介绍。

    话还没说完,却看见刘浪呆愣片刻之后,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一个箭步冲上前,握着叶企孙教授的手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偶像一般:“叶企孙,您就是叶企孙教授?哈哈,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我家老爷子可是一直对我说起您呢。没想到,我今生竟然有幸能见到真人。”

    杜月笙和学者两人集体发懵,用现代语来说,就是集体懵逼。要论拍马屁的表现,刘浪这副谄媚模样,绝对是冠绝两人平生所见。

    就是,让人头皮有些发麻,你才多大点儿,今生之类的话都出来了。

    “咳咳,刘团长,您言重,言重了。”学者只能苦笑着应付尚在激动中的刘浪。

    早听说国党内部卖官卖爵现象严重,直到这一刻,叶企孙才确定,那真是比传说中还严重,从这位脑袋明显缺根弦的青年团长就可以看出来了。

    杜大老板这会儿也只能苦笑着表达自己内心深处不停喷涌而出的无力,让人看不透的刘团长,实在是太多变了。

    两人当然不知道刘浪为何如此失态。

    叶企孙,一个在历史上本应赫赫有名的名字,却因为那个十年,被悄然湮没在历史的岁月中。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谁,但如果说起他的学生,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这些在人类时空中闪烁出熠熠光辉的名字,你就可以知道,这位国立清华大学教授在中国近代物理学上是有多么的牛叉了。

    但对现在如此激动的刘浪来说,叶企孙,却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是中国物理学的巨匠。

关于最近一些读者疑问的解答() 
因为风月以前在创世,在起点的这个账户等级太低,不能在书评区回复,所以干脆开个单张在这里回复书友们提的一些问题了。

    1、关于淞沪抗战的时间问题。

    历史上中日在淞沪大战共有两次,一次是在1932年1月28日~3月3日,简称淞沪抗战,日方称之为第一次上海事变。此次双方共投入军力合计7万人。特别提示:淞沪抗战不同于淞沪会战。

    而另一次就是在1937年8月13日,也就是我国称之为的淞沪会战,日方称之为的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双方共计投入100余万人。

    2、关于主角是姓什么的问题。

    风月只能说,在发展的中前期,主角是独立发展,并且绝对是尊重历史,尊重我们中华民族每位先烈在抗日战争中做过的贡献,不管他的政治取向是什么,只要是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在抗争异族入侵中贡献过自己的力量,他就值得我们华夏民族铭记。时光,不能泯灭英雄。

    而且,风月做为一个普通的作者,只想把我中华民族在那次旷日持久的民族战争中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们的故事呈现给书友们,不管他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风月只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希望我们的民族永远不要遗忘那段历史。风月并不想参杂什么政治因素,也是为了能给大家讲更多的故事。两党之争只是政见不同,但没有谁能磨灭在那段历史上,所有立志保家卫国中国人用牺牲书写的整整十四年不屈的抗争。

    姓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中国人,不是吗?

    3、关于更新

    风月是一名大学老师,五月六月是最繁忙的时候,最近出差可能也会很多,但风月晚上一定会准时码字,只是因为风月手残,没能力像很多作者一样一小时就完成一章,尤其是写抗战,为了尊重历史,风月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能在2个半小时内写完一章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在有时间的话,风月每天需要用五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两更,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也至少保证一更。毕竟,风月除了教书育人,业余时间写作,还是一名父亲和儿子以及丈夫,风月的家人也需要风月去陪伴。

    再次感谢发书以来,广大书友的收藏和推荐票以及评论支持,有了你们,风月会有更多创作的动力。有什么疑问的话,风月在书评区看到,会利用空余时间继续开单张进行解释,有什么错误,风月第一时间也会进行修改。

    希望书友们继续支持风月,风月在此拜谢。

第58章 国产化肥() 
叶企孙,其实还有个鲜为人知的身份:红色军工的鼎力支持者。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敌后武工队搞的地雷战,正是出自这位之手,如果没他的技术支持,压根儿弄不到的炸药的武工队们去那儿造地雷去?

    而刘浪之所以还提到自己的将军爷爷,那是因为,没有这位在军工技术上的鼎力支持,失去军火支持的爷爷以及他率领的那支接近三千人的部队估计早就被小鬼子锁死在晋察冀平原上了。

    甚至包括,刘浪灵光一现想出的这个发财大计,都和这位的创造力有极大的关系。

    如果能和他打好关系,这日后刘浪心里所谋划的军工大计就有了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所以,当听到叶企孙这个名字,刘浪就像是后世的粉丝看到了天王巨星,实在是这位科学巨匠,对刘浪的吸引力太大了。

    如果非要用一首歌能表达刘浪此时的心情的话,那必须是“老鼠爱大米”。

    “叶教授,不言重,不言重,您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贯耳。”刘浪握着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