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282部分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282部分

小说: 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套日式装备和50万发子弹的话,不知道邓军长还会不会这么想。”刘浪微笑着抛出一个大馅饼。

    邓文。。。。。。

    脸上的表情满满的都是。。。。。。。不信。

    一副,你吹,你接着吹的模样。

    1500人的日式制式装备,50万发子弹,忽悠谁呢?你是抢了日军军火库还是怎么的?

    “我搬空了第八师团设在承德的辎重仓库!”刘浪一副暴发户的嘴脸,虽风轻云淡,却满满的都是得瑟。

    奶奶的个腿,邓文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

第483章 想不心动都难() 
都说有钱能使磨推鬼。

    刘浪抛出的大馅饼终于起了效果。

    在听刘浪说他用承德全城两万百姓当劳力,组织了一次全城大撤退的同时还搬空了第八师团堆积如山的粮食和装备,邓文毫不犹豫地就相信了。

    很简单,他那位内线在五天前给他的电文里已经说过,刘浪长城团攻占承德,第八师团全线败退往热河以北,和刘浪说得分毫不差。

    除了没有说刘浪还撤退了承德全城两万百姓,不过以内线传来的刘浪在长城连打的几场辉煌之战来看,邓文对刘浪甘冒巨大风险撤退并搬空承德城之举丝毫没有怀疑。

    那个家伙,绝对的民族主义外加胆大包天再加狡猾堪比一头小狐狸,这本来就是邓文在收到一系列对罗文裕战役过程描述之后对刘浪的评价。

    现在看来,他对刘浪的评价还不够深入,这货,不仅仅只是狡猾的小狐狸,还是个深懂人心的老狐狸,跟他的年龄和他可爱的外表一点儿也不像。面对他,邓文甚至有种面对老马同志的感觉,一切,都仿佛智珠在握,哪怕在看到他拒绝和不爽之后,他依旧抛出自己难以拒绝的馅饼。

    是的,刘浪抛出的馅饼,别说缺乏给养的邓文,就是第二十九军的七名将军,都被砸晕乎了。

    50万发子弹那!以邓文部2000人计,那可就是每个人250发,足够支撑邓文部和日军干上一年的。

    是的,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给每名士兵配上超过100发子弹,对于将军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奢望。而日寇,却是每一次大型战斗,每名日军的子弹盒里都能装上他们的标配120发子弹。

    装备上巨大的差异,数百万中华男儿只能以血肉之躯去抵挡敌人的钢铁洪流,如何能不败?

    而且,刘浪抛出的馅饼最核心的,还不是令人眼热的装备,而是基地,给邓文部找的可以供2000人赖以生存的基地。

    没有基地,再多的装备,在日本人优势兵力的围剿下,最终也只能烟消云散,邓文才不会被眼前的一点儿利益所蒙蔽。

    地图,很快就被邓文亲手铺在未来的财神爷刘浪面前。

    刘浪给邓文选择的基地,就是长城山脉的青龙山土匪寨。

    连绵数百里的大山能给青龙山基地最大的掩护,野狼谷中的野狼和日寇同归于尽,长达二十里的宽阔山谷能成为最佳的牧马之地,双方均不得在长城百里之内驻军的条约更是能让邓文部进可攻退可守。

    除非是关东军悍然撕毁条约,以数万大军再度进军长城,否则,躲在长城山脉的邓文部绝对就是大爷,想啥时候出去抽冷子干日军一伙子就出去敲一棒子,完全符合邓文从老马同志哪儿学来的游击战精髓之意。

    老马同志麾下的东北义勇军从来都不以占领一个城池为目的,抽冷子干小鬼子的腚眼才是他们最喜欢干的。这点儿,刘浪深以为然。

    干的多了,小鬼子不会爽,只会疼,深入骨髓的疼。

    最关键的还不是青龙山的上佳的地理位置,还有200里外活跃在承德城外大山里的孙永勤的热河抗日救国军,数量高达数千人,拥有着一个日军联队日式装备的热河抗日救国军完全能成为一个相互呼应的好盟友。

    那家被日军攻击,另外一家就可以在另一边把日寇的小屁屁打得通红。

    除非是日寇将关东军大部调往热河。。。。。

    好吧!武藤信义绝对会挠破脑袋的,东三省的地盘可要比热河大上好多倍。

    看着刘浪在地图上纵横捭阖,自信地分析日后战局的走向,邓文,不得不承认。。。。。。

    特娘的,老子已经被森森的说服了。

    不服不行。

    刘浪不仅已经帮立志要跟关东军对撼到底的两位规划好了几年以后的战局,甚至连他们的粮食补给都给想好了。

    每隔半年,就会有一批高达二十万斤的粮草从平津地区运往青龙山基地。虽然不知道刘浪那里来的自信会有如此雄厚的财力,但邓文还是直觉的选择了相信。

    一个能在这个时间段还能吃得如此肥漉漉的胖子,赚钱的能力一定不会差。

    当然,想用这些就要把邓文忽悠了去拿2000人和近万人的第八师团对抗,还不足够。

    所以邓文已经打算将这些馅饼一口吞下,但依旧有所保留。

    “行了,刘团长,你丢出来的这块肉,我老邓吃了,说吧,你准备怎么对付第八师团,只要不是让我的弟兄们白白送命,我老邓搏一回,跟你干了。不过,若是你的计划不行,那我老邓是不会打的,而且还要跟着你刘团长去青龙山混。”邓文一拍桌子,声音很响亮,但给自己留的退路也够足。

    “哈哈,好,有邓军长这句话刘浪就放心了。放心,第八师团现在,没你想象的那么难啃,第六师团,距离这里,也还有两天的距离。”刘浪再度将手指向地图上的一处,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第八师团应该在这里。

    “你在来之前已经去侦察过?”邓文腮帮子又是一抖,主动忽略了刘浪言语中所说的那个猜字。

    “跟第八师团打了快一个月的交道,我还不知道他们的尿性?以谷部照倍那个小鬼子被打寒了胆的谨慎个性,这处才是他最理想的驻军之地。”刘浪冷笑道。

    刘浪所指的那个位置,是距离邓文部所藏深山四十里的一块平原,在整个热河北和东三省交界位置最平坦的地方了。

    在大山里被刘浪打寒了心的第八师团残部,一定会在这个平原上等着援军到来。

    之所以选择平原,原因很简单,可以防备偷袭。大山,固然能给自己提供防护,但更多的是给偷袭者提供屏障,已经锐气全失的谷部照倍现在只想安安稳稳回到东三省,而不想在大山里和越来越多的中国反抗军玩儿躲猫猫。

    睡在山里,你甚至会担心晚上睡觉的时候山上会滚下个大石头,这些天来,第八师团至少已经遭遇过五六起这样的事儿。

    相对来说,在平原上驻军,完全可以不用给偷袭者任何机会。

    从这一点儿上来说,谷部照倍的选择完全没有错。

    可是,谷部照倍并没想到,老对手都已经离开这么久了还在惦记着他们,更没想到,被关东军撵得四处逃窜躲进热河大山的邓文会被刘浪忽悠着胆子变得更大了。

    以2000兵力就想来搞他上万人。

    纵观整个长城以北,能敢用或者能用2000兵力就来跟上万人鬼子开干的,恐怕也只有邓文所部了。

    就是长城团,也不可能会比他们做得更好。

    因为,他们有马。

    两条腿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跑不过四条腿的马的。

    邓文部,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骑兵部队。

    他们的战斗力,在一年前的江桥之战,就已经露出过锋利的獠牙。

    一支鬼子骑兵联队,被轰然的中国骑兵马蹄,踏的支离破碎。

    更重要的,刘浪之所以不用猜,那是因为,已经有无数双眼睛帮他盯着第八师团呢!他很清楚,第八师团还呆在原地玩儿种田流呢!

第484章 中国曾经最大规模骑兵战(上)() 
面对邓文准备好的满满退路,刘浪微微一笑,指着地图上距离此地不远的一处,又低声说了几句话。

    邓文眼睛猛地一睁,不可置信的看着刘浪,过了好半天才摇头苦笑道:“刘团长在罗文裕打的几仗,虽把第八师团打得头破血流,但所有人都只看到了刘团长在布置防御工事方面的厉害,哪怕是刘团长出奇兵一举端掉了第八师团的重炮,大部分人也是把第八师团的失利归咎于敌指挥官的大意,可直到今日,我才知道,如果给刘团长一军之力,不,就是一个师,和第八师团堂堂正正来一场野战,第八师团,恐怕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说完,又感叹着额外加了一句,“刘团长,实是我邓文所见过的最适合做军人的军人。”

    “不,说起来,邓军长才是我刘浪所见过的最天才的骑兵指挥官。”刘浪正色恭维回去。

    “哈哈,我们这算是互相吹捧吗?”邓文放松心情之后一阵大乐。“我还有些奇怪,刘团长为何对我邓文如此有信心,要知道,第八师团虽是残军,但亦有步兵近七千,而我,可是只有骑兵不过千余啊!”

    “说邓军长一心为国为民之类的漂亮话我就不说了,让我有信心来找邓军长一起找第八师团麻烦的理由说穿了很简单,邓军长在江桥一战。”刘浪很直截了当的说道。

    “喔?说来听听?”邓文脸上神色不变,但眼中的傲然依旧跃然其上。

    江桥一战,实是邓文这一生军旅最辉煌一战,这一战把他送上了旅长直至军长宝座。

    江桥抗战,之所以在后世被全世界誉为“反法西斯第一枪”,那是因为,以马占山为首的中国军民在中国嫩江江畔把法西斯阵营的骨干力量日本人干了个人仰马翻。

    就连日本人也没想到,他们有飞机有大炮甚至还有坦克,竟然被他们看不起的中国人在江桥阻击了足足十五天,死伤惨重。

    这其中让日军最觉得痛楚的,却是在嫩江江畔上关东军的王牌骑兵部队骑兵第2联队在和中国守军一个骑兵旅的对决中,竟然大败亏输。

    日军一个骑兵联队的编制大概是三千人,而当时马占山手下的这个骑兵旅说是旅,其实不如说是团更合适,撑破天也就不到三千人,从马匹人手来说倒是相差不太大。

    当时的邓文,就是这个骑兵旅的一个小营长,麾下总共也就三四百号兄弟。

    不过,从双方坐下的马匹和装备来看,当时的中国骑兵可跟第2联队不能比。日军的马匹,都是经过改良的高头大马,也就是所谓的东洋马,而反观中国这边,都基本是以个头较小的蒙古马为主,先天上就矮了一个头。

    除了马匹不行以外,装备也差距甚远。

    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机枪的大量应用,让各国都开始削减各自的骑兵部队。原因很简单,在机枪密集的枪弹面前,曾经所向披靡的骑兵成了活靶子,再加上骑兵的耗费比步兵要高的多,这种兵种被逐渐淘汰也就成了必然。

    不过,不管是中国还是日军,都选择保留了骑兵这一传统兵种,原因同样很简单,这二位和西方列强稍稍不同,他们的对手,并没有那么多的机枪,日军一个小队两挺轻机枪已经让中国军队眼红,中国一个连才一挺轻机枪上哪儿哭去?

    说白了,和已经走向机械化部队的西方列强相比,两个东方国家的一线火力只能是大哥笑二哥,一个比另一个稍微好一点儿罢了。

    骑兵,有两种,一种叫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