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242部分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242部分

小说: 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年后和小鬼子开整,这位的作用可低得上一个师。

第412章 投名状() 
“刘团长,文运深知罪孽深重,唯求一死尔,难道刘团长还待欲继续羞辱不成?那样,可就堕了你抗日英雄的美誉了。”

    何益之,不,确切的说应该是夏文运少见的情绪激动起来,其貌不扬但还算白净的脸上也涌上了一层红晕。

    “哈哈,文运兄,你不愧是那位和知鹰二看重的人,到这会儿还会有如此定力,刘浪深表佩服。”刘浪长笑一声,脸上堆起一团笑容,“你既然已经知道,假若我要置于你死地,就不会来跟你如此促膝谈心了,你又何必做出一意求死的姿态,说实话,过了啊!”

    刘浪此言一出,夏文运呆了一呆,摇头苦笑道:“刘团长,夏某人服了,你真的是比很多人想象中还要可怕,第八师团,这次败得不冤。你说吧,希望我做什么?”

    刘浪哑然失笑,这位历史上的超级双面间谍心机真的是足够深沉,如果不是刘浪知道他的诸多事迹,还真的险些被他骗过去了。恐怕,在自己一说他的来历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反水日本人的准备,但又怕反水的太容易,专门做出一副求死的姿态,等自己来给他个台阶,然后,他就这么顺理成章的下来了。

    怪不得能忽悠狡猾的日本人十年之久没被识破呢!这脑袋瓜子,转得是真够快啊!

    “文运兄,假若我说我根本不是为了因为你有利用价值来跟你喝茶聊天的,你信还是不信?”刘浪突然摇摇头,说道。

    “那,恕夏文运才疏学浅,实在不知道文运除了能帮你给日本人一些假象,还能为刘团长做些什么!”夏文运到此刻,脸上终于泛起了一丝疑惑。

    他就是想破脑袋,当然也不会想到刘浪是来自未来,对关东军此刻的兵力布置是再清楚不过,夏文运此刻的帮助,的确对他很有限。

    刘浪,是看重他的未来。

    当然,夏文运更不会知道,刘浪这个小处男对他这个长得不怎么的,却能娶四个老婆尤其最后五十的光景还能勾搭个日本萝莉小护士的家伙很敬仰,就想来看看这家伙是凭啥。

    显然,夏文运真的没让他失望,脸皮之厚,让刘浪也傥乎其后,绝对是一把泡妞的好手。

    “不,不,我之所以想见你,其实,是因为我知道,文运兄你之所以愿意给和知鹰二当翻译甚至潜入中国腹地替其收集情报的初衷,不是数典忘祖甘当狗奴才,而是,想替中国人做些事情。否则,无论文运兄如何才华横溢,又如何能替刘浪卧底关东军获取情报,刘浪也会对你毫不留情,这茶,自然也是不用喝的。”刘浪摇摇头,很认真地说道。

    夏文运如遭雷击,一直淡定自若的眸子里涌上一片雾气,双手作揖,冲刘浪深鞠一躬,道:“我替日本人做事,家族中人唾我弃我,同窗好友更是耻于与我为伍,可我夏文运自觉无愧于祖宗方能如此坦然,但我亦没想到,刘团长会如此看我,文运,感激不尽。”

    然后抬起头,同样极为认真的看向刘浪,道:“不知刘团长信不信,在我借助报纸给和知鹰二发出情报时,我就有种直觉,第八师团要在罗文裕碰个大钉子。而且,我的情报,至少有百分之三十的假消息,尤其是您装备的数门山炮重器,包括团里装备的高射速机枪以及储存极多的弹药,我更是只字未提。只是我没想到,刘团长竟然精明如斯,早就防着文运了,想来,就算日本人知道了这些,刘团长也是有应对之法的吧。或者说,从一开始,这就是针对第八师团的一个圈套?”

    夏文运说得诚挚,却不知道刘浪却是暗地里抹了把冷汗,心里考虑着以后一定要建立个安全保卫部门。

    这次是因为夏文运虽说表面是个日军间谍,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想替国家和民族做些有用的事情,要是遇到个其他的狼心狗肺的东西,那几个消息一旦泄露,日军来说绝对会做出新的调整部署的,那再想打出目前的效果,可就难上加难了,甚至很有可能一败涂地。

    但,该装的逼还是要装的,尤其是在这位超级间谍基本已经完全收心的情况下。

    虽然打定主意日后一定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以避免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刘浪脸上却是一片平和,那意思是,您,算是说对了。

    果然,见刘浪如此做派,夏文运更是钦佩不已。“文运没有别的什么大本事,但左右逢源的本事还是颇有几分,请刘团长给文运一个机会,不要戳破文运的身份,总有一天,文运会让刘团长知道,您没有看错人。”

    见夏文运主动请缨,刘浪那里会有不同意之理。历史已经曾经证明过,在李上将用一席话感动了这位后,这位在十年之中,证明了他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虽身在敌营,但远比那些表面上在中国,却在背后和日寇勾勾搭搭的人要强的多的多。

    被一个在之前近乎于一个陌生的人如此毫无理由的信任,而且这个陌生人还是位极具军事才华的“将军”,夏文运更是心情激荡。在夏文运看来,日后刘浪必定会成为一军之将,如果这样的人都不能成为将军,中国上层的高官们一定是集体瞎了眼。

    “刘团长,您这样追着第八师团穷追猛打,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您是想用这个重大的战术胜利来打乱关东军司令部乃至日本陆军大本营的步骤,用以减少两国何谈的难度,以及尽量减小日本人的胃口吧!”收拾心情的夏文运突然说道。

    “嗯,文运兄说得不错,刘浪是有此想法。这场仗打到现在,已经不是消灭一个第八师团就能挽回的了,日军数万大军兵临城下,我平津千万百姓危在旦夕,不和谈,是不行的了。刘浪,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我国不至于输得太难看。”刘浪也很光棍,很坦荡的说道。

    刘浪也很无奈,历史的车轮真的不是他一只穿越时空的小蝴蝶所能阻止的,无论他把第八师团如何揍成一团翔,但也仅仅只是限于战术上的胜利,但整个战役,却依旧还是和曾经的历史时空中一样。

    中国,败了。

    中国,不是败给了强大的敌人,而是败给了自己。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在这个时候却被国党抛到了脑后。

    国民政府的高层们,依旧还是和曾经的历史时空中一样,并没有派更精锐的南方军团北上,而是选择了秘密和谈。刘浪相信,那位亲日的汪总裁,已经派了他的亲信在来北平的路上。

    独立团这支撬杠,终究是太细太小,不足以撬动历史的天平。

    不过,刘浪却没有气馁。事在人为,有些事,做,总比不做要强。历史虽然没有被改变,但他努力踹在历史屁股上的一脚,依旧留下了些许痕迹。

    曾经耀武扬威的第八师团,现在不就成了丧家之犬吗?

    “嘿嘿,那文运现在就帮刘团长一把,让日本人再手忙脚乱一阵子,或许,效果会比刘团长想的,要更好一些。”夏文运轻笑道,神情中带着一丝笃定。

    刘浪明白,这,就是超级间谍的投名状了。

第413章 刘胖子这又是要搞事情啊!() 
在全军上下修整了两个小时后,刘浪率领着已经修整完毕神采奕奕的2000官兵再度急行军四小时,狂奔近四十里,抵达距离第八师团开始构筑阵地位置三十里。

    此时已是晚上7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而北平的百姓们在晚上这个时候却等来了老百姓日报破天荒的再度刊发最新一期报纸。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美女记者柳雪原,而是一直以来只用豆腐块来表达自己还存在的何益之何记者。

    何记者用洋洋洒洒数千言完整描述了对正在追击日寇的长城团最高长官刘浪的独家采访,整整一个版面。

    在其中,何益之披露了刘浪对战局的整个看法,甚至是毫无掩饰的表明了对目前糜烂的战局的绝望。一个绝望而略显疯狂的指挥官会做什么?

    刘浪借用何记者的笔告诉所有人,他是名很纯粹的军人,既然战局已定,失败在所难免,但他身为军人,却一定会战斗到底。他要率领着麾下所有官兵,歼灭犹如丧家之犬的第八师团,第八师团逃到哪里,他们就会追到哪里。

    哪怕追出热河,追进东三省,追进关东军的老巢,他们也会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维护我中华民族的骄傲,不灭第八师团,他们誓不回返长城以南。

    这封类似于替刘浪乃至长城团表明决心的文章一经刊发,就在北平城内掀起一片惊雷。

    老百姓们在悲伤于“抗日英雄”对战局已败观点的同时,对刘浪固执的率领麾下官兵用死战的方式维护中华民族尊严自是无比崇敬。不过,他们更希望他们能活着回来,长城团的横空出世,让一败再败的北方人民看到了一丝希望,在老百姓的心中,那是唯一一个能给他们带来胜利希望的军队。

    他们,不希望那支军队,战死在遥远的东北。

    热血激昂的学生们更是在晚上就展开了游行,希望军事委员会大规模增兵和日寇决战,因为不屈服的长城团,整个中国,也不应该屈服。

    获悉此篇文章的前线军长师长们也大多群情激昂,以宋哲元为代表的一帮北方将领更是亲自致电北平军事委员会何上将,要求军事委员会给足给养弹药,他们将倾力和兵临城下的数万日军决战。

    军人,没有人愿意承认战败。就算是收到光头大佬密令保存实力的三个中央军所属师,也都发电陈情,希望增兵决战,让北方的国人们看看,不仅仅只有刘浪和他的长城团有杀身成仁之决心,他们亦是如此。

    而北方军事委员会最高指挥官何上将却是坐在办公室苦笑。刘浪这篇豪言壮语倒是挺振奋人心,可却将北平城内城外搅得风云激荡,更是将北方军事委员会放到了火上烤。

    老百姓和前线的军长师长们当然不会知道,南京政府派出的使者团已经抵达北平,和日本人的秘密会谈也就这两天的事。虽然这两天依旧会有战事爆发,但却不能和他们所想的那样倾力大战。

    如果两军都杀红了眼倾尽全力,那将是两国高层都不愿意看到的。关东军绝对不会把这近4万人的兵力丢到中国的平津,必然会继续增兵,再增派两到三个师团前来的话,那也绝对不是目前中国北方集团二十万人所能抵挡的住的。

    但关东军也不想这么做,他们还要防备北方的俄国人,同时还要巩固东三省的统治,那里活跃的反日分子可也不老少。

    那也绝对不是处在南昌大本营指挥着五十万精锐兵马的老头子所愿意看到的,现在正是剿灭**的最关键时期。

    现在,其实像何上将这样的国军高层已经清楚,现在其实已经战败,只等日寇开出条件,只要不是太过分,正倾力处理内部的国府就会答应。他这如果顺从民意和日寇来上几场硬仗,把战事再度扩大,那距离他离开北平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战争,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何上将心里比谁都清楚。

    不过还好,老百姓日报应该也懂得其中的些许奥妙,只在本报上独家刊登了这篇让知情人有些煎熬的文章,却没有将稿件发往全国,这也给国府的宣传部门留足了处理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