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210部分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210部分

小说: 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他们被千夫所指的还少吗?

    国人,被华夏漫长的封建社会压抑的太久,长期的被奴役使他们麻木,在炽热的岩浆猛烈喷发之前,他们还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酝酿,这也是那帮高官和高高在上的家族们敢为所欲为的理由之一。

    刘浪说的这个道理董升堂等人当然懂,他们想坚守,不是没有希望等到援军到来的想法。日军的后勤线拉得太长,是不可能持续作战多久的,只要给北方军事委员会一定的时间,他们一定会组织大军反击,那他们未尝没有坚持到援军到来的机会。

    可只要谈判不打了,那可就全完蛋了。一旦前方不打,那日寇可就可以抽出大部人手来围攻罗文裕,那真是就死定了。

    根本不用刘浪解释,当刘浪说出谈判这个字眼的时候,所有校官都知道,这个可能性绝对高于百分之九十。两年前日寇入侵东三省如此,一年前的上海事变亦是如此,这次,想来也不会例外。

    “狗日的,那帮混账,他们会把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一点点给卖光的。”祁光远怒极,一把薅下自己的军帽,狠狠地砸到粗犷的原木会议桌上。

    身为军人,他在前方卫国卫民死而无怨,但他无法接受被那帮政客们就这样给卖了,而且还连带着数千弟兄。

    董升堂和白云岳眼中也显出浓重的悲哀,原来,他们希望的坚守只是让弟兄们陷入死地,一个全军覆没的死地。

    “既然死守必死,那我们就跳出去,去他们意想不到的地方。不过,在走之前,我得让第八师团和关东军的小鬼子们知道,来惹我们,会有多疼,哪怕他们想溜。”刘浪自信地说道。“我敢断言,第八师团不会来攻,他们跑了。”

    “这。。。。。。”

    刘浪的判断让最相信他的迟大奎都忍不住再次傻眼。不能吧,那可是日寇的常设师团,两万多小鬼子虽然这八天来被揍了个狠的死伤近万,但也还有一万多啊!就这么像一个被揍哭了的孩子,跑回去找大人告状去了?

    “嗯,跑了,因为我已经收到特种大队来电,日军正在有组织的后撤,在我来这儿之前。”刘浪微微一笑,拿着掌心中的小纸条摇了摇。

    。。。。。。。

    一众校官哭笑不得,您早拿出来不就得了,小鬼子都跑了,咱们还争个什么劲儿啊!那还不赶紧撒丫子跑路?

    “不是怕你们喜欢呆这儿看风景嘛!”刘浪笑得牙直龇。

    。。。。。。。。。

    画风转变的有些快,好贱的感觉。

第354章 刘团座又要干啥子?() 
既然第八师团在撤退,刘浪这想法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呆在罗文裕必死无疑,那不如就主动出击,跳出鬼子即将形成的包围圈。

    别看长城之外的热河已经是鬼子的地盘,但,谁都知道,鬼子南线中线北线三路近7万日军主力几乎已经是关东军目前能抽出来的最大力量,用来驻守整个热河全境的日军能有多少人?

    “那就这么办,我们三团合兵一处,追着第八师团的尾巴再揍他个狗日的一顿,然后,咱们再找路撤回长城以南。”祁光远一拍桌子,算是替第29军两个团的未来定了基调。

    “不过,兵无将而不动,蛇无头而不行,咱们三个团一起行动,得有个领头的才成。刘老弟,我和你董老哥就将我们两个团还剩下的2000多号弟兄的命交给你了,一切听你的安排。”祁光远话锋一转,目光迥然的看向刘浪。

    这可和先前的只是听从建议不同了,这完全是将指挥权交给刘浪,哪怕刘浪要他们两个团去执行必死的任务,他们也得服从军令,这和祁光远所说的交命也没什么两样了。

    不过,祁光远也耍了点小聪明,他所说的2000多号弟兄,现在还能战斗的不过1500人,尚有大几百是在下午和晚上战斗中负伤的人员,他那意思是,你想领导咱们这两个团没问题,但你首先得把这几百号伤员给安置好了。

    “好,那我就撺越一回,当一回家。不过,我们三个团合兵一处,总得有个共同的称号?我看这样,咱们对外既不称为独立团也不是288、289团,咱们用个新称号,既然咱们是在长城抗战时团结一体的,那咱们就叫长城团,你们看怎么样?”刘浪多聪明的人,马上听出祁光远话里的意思,当下微微一笑,不过这次他可没谦虚,毫不迟疑地接收了祁光远递过来的指挥棒。

    这家伙,不仅很会打仗,也很懂人心那!唐永明深深地看了一眼刘浪,心下更是佩服。

    刘浪很聪明的用一个共同的称号消除了其余几位校官的顾虑,这下不是独立团领导288、289两团,而是成为了一个共同的团体。

    “哈哈,长城团,好,刘老弟这个称号起得好,在这场仗打完之前,我们就叫长城团了。”董升堂鼓掌笑道。

    “那我也不矫情了,我命令。”刘浪见董升堂也表态了,迅速进入领导角色。

    所有人凛然肃立。

    “令祁、董二人分别担任长城团一营二营营长,迟大奎担任三营营长,唐永明担任团部高级参谋,白云岳担任团部后勤部长,一营组成人员为原288团所部728人,二营组成人员为289团所部702人,三营组成人员为原独立团所部除炮兵连外所部456人,原独立团炮兵连归团部直辖,原独立团特种大队归团部直辖。”刘浪命令道。

    “同时,迟大奎三营,向一营二营各增派一个机炮排。”刘浪想了想,又增补了一道命令。

    “是。”众人皆肃然领命。

    既然要合兵一处,现在这不过2000人的编制自然得压缩,团长变营长,营长变连长是很正常的。刘浪这道命令没毛病。也根本不用担心军官们有想法,这八天仗打下来,军官牺牲不少,长官们还担心军官不够用,还要从上士班长那边突击提拔呢!

    “刘团长,迟营长那边人手恐怕也不够,我看支援机炮排就不用了吧!”董升堂是个实在人,一看自己两个营好歹都有700人,可迟大奎的三营就400多人,还要支持自己一个40多人的机炮排,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

    话刚说出口,就看见祁光远和唐永明以及自己的团副百云岳对自己集体翻白眼,微微一愕,转念想到这数天和日寇大战时,独立团支援过来的那个机炮排夸张的火力,若不是那几挺机枪远超出日军92式重机枪的火力压制,他们这两个团都不知道要多付出多少人命去往阵地上填。

    一想到这儿,这位老好人也不由大是后悔,自己这是不是傻?但话已经说出口又不好收回。远没修炼到不要脸地步的但又特别想反口的董大团长只能是大为尴尬。

    之所以两个团由祁光远做第一指挥官还是有道理的,至少这位脸皮厚的多,一见董升堂尴尬了,祁光远马上哈哈一笑接着话茬道:“还是刘团长够意思,知道我们一营二营穷的叮当响,别说重机枪了,现在轻机枪都没几挺,没说的,这个机炮排我们是要定了,否则真没信心干得过小鬼子。不过,老董说得也有道理,我们怎么说也不能光占兄弟部队的便宜,我看不如这样,我们两个营各向迟老弟那里支援两个步兵排组成一个加强连,迟老弟你看如何?”

    迟大奎本来还在肉疼刘浪手一挥就整出去两个机炮排,近100人不算,那可还有8挺MG42机枪和六门迫击炮啊!

    但听到祁光远如此一说,却是喜出望外,两个机炮排换一个加强步兵连虽然稍微有些亏,但对于正缺兵的他来说,也算是雪中送炭了,这样他也可以组成三个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步兵营了。至于那些失去的重火力,打得只剩这点儿人的独立团还真是不那么缺。

    刘浪见祁光远如此上道,自然也不会拒绝,甚至是乐见其成。别看三团重新整编,但时间太短,还不能马上形成一加二等于三的战力,尤其是原第29军两个团所部,虽然士兵们也悍不畏死战斗力极高,但他们那装备,真的是让人不忍直视。

    每个连才2挺国军最普遍装备的捷克式ZB…26轻机枪,一个营才一挺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整个团总共才3挺。就这,罗文裕一战还基本被日军的掷弹筒炸了个精光。最强大的重火力算是四门老式步兵炮,结果威力不怎么样还重的要命,在罗文裕这样的山地作战根本无法灵活移动,最后干脆被放弃了,他们所需的炮火支援最后全部来自独立团炮兵连的山炮。

    刘浪如果不想办法给他们支援点儿重火力,就算第八师团现在士气全无,那也不是他们这千把号人拿着上千杆步枪就能撼动得了的。

    当然,除了增强他们的战斗力,还有一点更重要,刘浪实在是看中了这帮意志力顽强的士兵们,如果能把他们弄到独立团里来,只要给他们配上新装备。

    那。。。。。。未来独立团的战斗力,只会比罗文裕之战之前更强。

    虽然这样挖宋将军的墙角有点儿无耻,但刘浪相信,只要锄头使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而且刘浪还有个自我催眠忘记不要脸的一个强大理由,为中华之腾飞,无人墙角不可挖。

    好吧!这个理由,强大到无人能敌。

    互相融合,就是极好的开端,无论是从提高战斗力,还是挖宋哲元将军的墙角。

    “那就这样,麻烦各位马上回各部队开始准备,三个小时天亮之后,全部战斗人员带齐物资离开罗文裕,向承德方向前进。”刘浪继续道。

    “还有,纪少校,于明日晨我军出击之时,明令通电全国,我长城团于3月30日晚击溃日寇第八师团,全歼敌第八炮兵联队及旅顺重炮大队4000人,敌寇连夜外逃,我长城团决意全歼此股败兵,将出兵罗文裕,追敌北上,誓不让侵我国土者匹马而还。刘、祁、董”

    。。。。。。

    说了一遍发现无人应声,刘浪才反应过来纪雁雪已经带着重伤员前往北平,摇摇头对一旁负责会议记录的女通信兵道:“那就由你负责。”

    浑然没注意到几位校官再度目瞪口呆的神色。

    刘长官,行事从来都是如此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他这是又要干啥子?

第355章 情绪都有点儿大() 
别说几位校官不知道刘浪要干啥子。

    恐怕全中国都不知道刘浪想干什么?包括收到刘浪团部电台面向全国电台发出的那封明令通电的日本人。

    还没等到新鲜出炉的美女记者柳雪原战地日记的中国人从睡梦中醒来听到的是一个在中华大地上轰然炸响的消息。

    罗文裕守军击溃日寇第八师团?全歼4000人的日寇炮兵?他们不仅不满足,还要衔尾急追誓要杀尽日寇?

    这其中任意一则消息都足以让全中国人包括还在南昌大本营坐镇的光头校长震掉下巴颏,况且还全部发生在一支中国部队身上。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刚从睡梦中清醒过来的中国在这个清晨完全沸腾了。

    有过罗文裕守军全歼第四旅团的珠玉在前,有过柳雪原美女记者无数催人泪下的战地日记在后,没人相信罗文裕守军会撒谎。因为就算他们战败,丢了关口,退往平津,他们也已经是整个中国的英雄,他们抵挡的日寇足够多,他们灭杀的日寇足够多,他们取得的辉煌战绩足够多,他们付出的鲜血也已经足够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