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142部分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142部分

小说: 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学良和史书中说的一样,其实身高并不高,也就1米七几,但一身合身的上将制服和马靴将白净脸上留着两片小胡子的男子存托的英姿飒爽,却又不像文质彬彬的书生,微微皱着的两道浓眉同样蕴含着特属于军人的英气。

    这若是搁后世,妥妥的粉丝上亿啊!那些越来越女性化的花样美男们绝对被碾压至渣。

    刘浪一边感概,一边毫不迟疑的抬手敬礼:“国民革命军第二师独立团团长刘浪奉命前来报道。”

    张学良眉头一展,微微笑道:“刘团长的大名我听过,淞沪抗战的英雄,一炮端掉第七联队的司令部,干掉了日军一个少将和大佐,实是我百万国军中的英雄人物,一直在想是怎样的昂藏大汉,没想到竟然还是如此儒雅之人,哈哈。”

    会聊天,太会聊天了,人长得帅,家世又好,再加上会聊天,怪不得赵四小姐在他幽禁半个世纪的漫长时间都要陪着他。这是刘浪对张学良的第二印象。自己这样一个白胖子都能被说成儒雅之人,好吧,也许气质这玩意儿是来源于骨子里的东西。

    英雄所见略同,刘浪觉得这句话真的没毛病。

    “张总司令谬赞了,属下只是运气好而已。”必要的谦虚刘浪还是要做的。

    刘浪才不会傻到会认为一个军委会能进入前五的大员会真的记得你,恐怕,在决定见他这个小上校的时候,自己的资料才到他的眼前的吧!

    “知道为什么我会要见你吗?”张学良轻轻一笑,显然对刘浪的谦虚还算满意。

    “属下不知。”

    “你是英雄,但那已经是过去,我只是很好奇,军政部的军令十三天才下达,你一个团2000多号人马竟然就从三千六百里之外的广元跑到了北平,你能告诉我你是如何做到的?”张学良浅笑着的脸上挂上了一丝好奇。

    “属下自山海关事变之初就告诫全团,日寇入侵在即,我独立团全体所属食人民之禄就应以我辈之躯共赴国难,全团上下两千人等亦深以为然,于一月中旬起全团之兵进行800里野外拉练,由广元至西安,拉练尚未完成,接师部之令赴前线参战,同时师部直属辎重营全力支持,我团才能于十三日抵达北平。”在来之前刘浪早已想好应对理由。

    毕竟,十三天就跨越三千里的地域,对这个时代来说,的确有些惊世骇俗了些。

    “哈哈,好一个共赴国难,刘团长,你做的很好,黄杰黄凭家也做得很好,不管你们来了多少人,就冲着你这份儿拳拳报国之心,你就应该获得嘉奖。”张学良开怀大笑。

    稍微有些阴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然。

    无疑,一个深爱国家的军人,对另一个深爱国家的军人,很难不产生好感,哪怕身份悬殊。

    “你希望你获得的嘉奖是什么?要补给还是要军饷,只要在我的职权范围内,你但说无妨。”张学良笑眯眯地丢出一个香饽饽。

    张学良很笃定刘浪这个半年前还是十九路军通信官的非中央军嫡系会接受自己的好意,据他所知,刘浪独立团2000号人马为了赶时间,将自己的辎重连队丢在后面,全员轻装日夜兼程赶到北平,补给应该是他目前最需要的。

    更何况,他又不是需要刘浪给自己表什么忠心,他只需要接收来自北方军方最高首脑的好意即可。

    至于说中央军系统那边怎么想他可管不着也不想管,老头子往他东北军插钉子可是插了不老少,他堂堂一上将给中央军添点儿堵又有什么了不起?

    可他终究是小瞧了刘浪这名年轻的上校。如果换成别人,突然接到北方最高指挥官如此香甜的馍馍,谁敢不诚惶诚恐的接着?

    可刘浪真不敢接。

第245章 论战() 
若是半年前的刘浪,搞不好一口就给吞了,白来的钱不要白不要不是?可半年来没少跟师部那帮大佬打交道的刘浪对民国官僚们越来越了解,深知派系碾压的利害。

    张总司令官的香饽饽看着好吃,但吞下去想吐出来可就难了,哪怕他真的是对刘浪独立团的拳拳爱国心很欣赏。可刘浪清楚,这钱一拿,传到自己那位顶头上司那里,恐怕,自己以后在二师想混下去就不是那么好混了。

    更何况,刘浪还知道,张司令官在这个月底就会因为热河的失陷被锅被免职,这个时候和他走的太近,未来数月的战争中,独立团一定会倒霉,倒大霉。

    不是因为敌人,而是因为自己人。

    很残酷,也很可笑,但这就是现实,在派系如林的民国。

    “司令,补给和军饷在来之前黄师长已经给我独立团补充完毕,现在军情紧急,还是留给更需要的弟兄们吧!”刘浪很明智且委婉的拒绝了,然后弱弱地问了句:“不过,司令,不知道嘉奖可不可以换成别的?”

    “哦?你说说看。”张学良目光闪动,但脸上还是春风和煦。

    “我希望,我团能选择自己的作战位置。”刘浪很直接的说道。

    “哦?继续说。”张学良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重新审视起刘浪来。

    这个要求,不算特别奇怪,但胆子不小。确切的说,是很大。

    这还是张学良第一次听一个小小的上校跟自己提要求选择自己的作战位置的。

    这样的人,无非是两种,要么,极有军事才华极有自信,要么,愚蠢透顶不知自己有几斤几两。

    不过,张学良希望刘浪是前者。

    毕竟,他现在要面对的是近四万装备精良的关东军和三万伪军,就算他手头上拥有二十万大军,但自家知晓自家事,装备的巨大差距和属下的各怀心事让张学良这段时间快愁白了头,一个装备还算不错的中央军团级部队也算得上不错的战力。

    “司令,职下认为,热河失陷已经在所难免,我军应以长城为线,依托险要地形固守,若日军攻破长城防线,我平津地区一马平川实难挡日军坦克飞机之力,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灾难。”刘浪指着地图上三道硕大指向热河的红线说道。

    事实上,曾经的时空中,这也是张总司令官的策略,在三个月前,张学良就下令组成了阵地构筑委员会,不仅指导在热河境内构筑了两条防线,在400余里的长城沿线亦构筑工事。

    只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天寒地冻的北方土质坚硬挖掘十分困难,阵地构筑委员会倒是提供了不少高端人才,可人才并不代表着有工具,工具的缺乏不仅没把热河两道防线构筑完毕,就连长城这第三道防线大家伙儿也是敷衍了事。

    等到战事爆发,构筑简易的工事自然难以抵挡上有飞机,下有坦克大炮的日军,死伤惨重节节败退也就在所难免了。

    “大胆,大战在即,你就言败,如此动摇军心,居心何在。”张学良浓眉一竖,厉声责问。

    “司令,我独立团所属既然轻装简从疾驰十三昼夜由西安至北平,就已抱必死之决心,就算是败,我独立团也绝不后退半步,日寇想踏过我独立团防线,只能踏过我独立团2000人的尸体,刘浪之心,请司令明鉴。”刘浪毅然回应道。

    刘浪知道自己先前实是说中了张学良的痛处,他已经丢了东三省被骂为民族罪人,所以热河他就算知道守不住,但还是要全力以赴,假若再不实实在在的打一场,他可真是要被千夫所指了。

    这也是曾经的历史时空中明知可以利用长城防线给日军最大的杀伤,但张学良依旧固执的以十万大军分三路同日军进行苦战,结果自然是溃不成军,热河全省只用了半月就告全境陷落,张学良也不得不引咎辞职。

    面对有些恼羞成怒的少帅,刘浪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表明自己的决心,否则得罪了最高长官的独立团这近一个月的日子绝对难熬。去赤峰前线当炮灰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

    果然,听到刘浪也不解释,只是用必死的决心来回答自己的怒火之后,张学良竖起的眉毛慢慢变得缓和。

    眼前的这个小上校不仅胆子大,而且他的判断和自己惊人的一致,这才是张学良按下怒火的主因。

    很多时候,不仅是男人和女人要三观一致,男人和男人也是如此。

    至少到目前为止,刘浪表现出的军人气质很符合张少帅的审美。

    “好,有此决心甚好,如果你要防守长城防线,你会重点防守那些区域?”张学良突然问道。

    “职下认为,喜峰口、罗文裕、古北口、南天门、兴隆、冷口、界岭口、义院口这几个关口应是日军重点攻击之地。”刘浪的手指顺着400里长城一一点出重要关隘。

    在曾经的历史时空中,日军正是对这几个关口重兵攻击,史称长城抗战,熟悉军史的刘浪说起来自然毫无障碍。当然,张学良对其中大部分关口亦重兵布防才是最关键的,哪怕他在长城之战前就已经被解除职务,但没人能否认他在长城抗战中所做出的功绩。

    张学良随着刘浪手指的移动,目露精光,除了极少数关口没被他纳入防守体系,刘浪和他所预想的竟然惊人的相似。

    “那你想选择的战场在那里?”

    “这里。”刘浪坚定的将手指指向地图上的一个位置。

    “罗文裕?”张学良眉头皱成一团。

    距离喜峰口不到100里,那个长城自西向东在这里向南拐了个弯的位置,山势极为陡峭,隘路纵横,实在不是个行军的最佳地点,尤其是对拥有坦克的日军来说,也是张学良将这里没有当成日军重点攻击方向的理由。在张学良看来,那里只需要一个营驻守就足够。

    张学良不知道,但刘浪知道。

    罗文裕地势虽崎岖,但因为日军在喜峰口遭遇国军奋力阻击伤亡甚重,才打上了这个能威胁喜峰口主阵地关隘的主意。如果罗文裕被攻破,日军不仅可以西南威胁喜峰口,还可以长驱南下遵化,部署在平东地区的中国军队则会被断绝后路。那样,中国军队在华北的防线势必全线崩溃。

    尤其是当时的日军第8师团长获知罗文裕没有重兵把守以后,遂派出了第4旅团及骑兵第8联队附伪军2个旅共计近2万人朝罗文裕发动进攻,甚至派出了2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

    侦知日军行动的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共派出两师三团两万人增援罗文裕,双方血战数日均伤亡惨重,罗文裕这才堪堪守住。

第246章 长官都喜欢不怕死的属下() 
“没错,就是罗文裕,如果日军在喜峰口受挫,就必然转攻罗文裕,若我团固守罗文裕,必将大大减轻喜峰口主力阵地方面压力,同时还能保护平东守军的后翼。”刘浪目光炯炯看向张少帅。

    他相信这位年轻统帅的眼光,虽然在军事上他声名在整个抗战时期不显,但生于军人家庭有一个声名赫赫“关东王”的父亲的他如果连这一点儿都看不穿的话,还真是白瞎后世无数人对他传奇人生的景仰了。

    “如果日军要攻,必出重军,你区区一个团,你确定能守住?你要知道,如果你分析的没错的话,我平东地区数万大军的安危可尽系你手。”张学良沉思良久,眼中精光一闪,盯着刘浪问道。

    直到此时,张学良身为一方统帅的气势尽露,别说刘浪一个小团长,就是气势稍弱点儿的师长,恐怕都不敢和他对视。

    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