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9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9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自持身份不好表现的过于急切,只好耐心等着仆人将箱子放在桌上,打开盖子从大堆防震用的稻草和棉花里,拿出三个晶莹剔透的玻璃工艺品。

    第一个是鸳鸯戏水,这个玻璃工艺品却不同意平时的铜铁浇筑品,因为玻璃的流动性更强,可以铸造更加复杂的形状,所以陶范也做得更逼真。整个工艺品就是一片满是荷叶荷花的小水塘,一点水波纹层层荡漾,而在水波纹的中央,两只鸳鸯靠在一起,一只翘首高昂,另一只则低垂眼帘,那惟妙惟肖的样子,让整个画面相当逼真传神。

    张书堂也足够下本钱,制作陶范用得都是高手匠人,不肯有丝毫马虎,所以倒模出来的玻璃工艺品相当漂亮,让本就喜欢亮晶晶宝物的李春玉根本挪不开眼神。

    除了鸳鸯戏水之外,第二件则更合商人的心意。一个宽大的莲花盘上站立着财神爷和善财童子,财神手中抱着大元宝和招财进宝的条幅,前面还有一株摇钱树种在聚宝盆里。这样的寓意对商人更加合适,李春玉一把抱过来就不忍放手了。第三件节节高升虽然寓意更贴近于官员,但对李春玉同样很有吸引力,至少可以当做贵重礼品赠送官场中人,他看着三件宝物已经完全傻掉了。

    不光是李春玉,陈式舫也同样有些呆滞,他所买的那件狮子滚绣球,本是张书堂试制的第一件作品,自然要小一些。此时摆上桌子的三件,却要比狮子滚绣球大上两圈,这让他的眼神炽热了起来。

    “听说这是欧罗巴的舶来品,不远万里运送过来,绝对是稀世珍宝。我也是有朋友帮忙,加上机缘巧合才弄到了这几件,可是费了我一番手脚啊。”朱聿键不失时机的在一旁打边鼓,用言语挑拨对方,让他们更是心痒难忍。

    在场的一众商人都看着三件工艺品有些发傻,原本喧闹的醉星楼三楼上,竟然出现了短暂的宁静。朱聿键也不提醒,微笑着看他们在那里发傻,心中估量着应该出什么高价,好多赚回些银子做启动资金。

    在场的商人之中,陈式舫毕竟是看过多次的,所以他清醒的最快。见到朱聿键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站在旁边,而好友们却个个呆若木鸡,他的脸上有些发烧,连忙轻咳一声给李春玉解围:“李兄,这酒菜已经开始上桌,我们是不是先开席?”

    “啊,对对,先开席。还请朱先生和张大人上座,快上座。”李春玉连忙凑过来,笑眯眯的邀请他入席。朱聿键也不客气,随着李春玉做到了上位,而张书堂自然坐到下手。从两人入席的位置,大家心中更加明了,能够让推官大人屈居次席的,绝对是官场上不可小觑的人物,所以大家就更加热情起来。

    李春玉端起酒杯道:“朱先生和张大人今天能够赏光,在下荣幸之至。还请朱先生和张大人能够赏光。”李春玉这么一说,众人都举起酒杯。

    朱聿键笑道:“李老板谬赞了,在下承受不起啊。朱某人只是一介平民,当不得如此称赞。”他越是这么说,就更让商人们认为他是高门大户,想要隐藏身份,也就越加敬重起来。张书堂应付这种情况很有经验,双方互相吹捧着,席间顿时觥筹交错,一道道名贵菜式接连被送了上来。

    这顿饭李春玉绝对没少花钱,单看那些菜式也要花费上千两白银。酒过三巡之后,李春玉终于提到了这三件玻璃工艺品:“朱先生,听陈兄说你这些东西都是托朋友贩卖的,不知道价钱几何?”

    “这个陈老板最是明白,上次他买的那个要小得多,还花费了五万两白银。”张书堂害怕朱聿键出价过低,连忙笑呵呵的捋着胡须抢先回答,却不明说价钱,不过其中含义自然最明白不过了,朱聿键也在旁边点头,暗赞张书堂会做生意。他此话一出,那些小商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这么个小东西居然如此贵重,他们这些身家只有几千上万两的小商人是想也不敢想的。

    李春玉却并不感到惊讶,从陈式舫那里早就得到了消息,他的心里也有一定准备,只是听到这三件工艺品如此之贵,他的脸色也不禁变了变。思虑再三,李春玉伸出三个手指头:“这三件皆是上品,我愿意开价三十万两白银全部买下如何?”

    “这”朱聿键故意皱了皱眉,随后才一拍大腿道:“李老板如此豪爽,我也不是矫情之人,就当我交你这个朋友。”

    “朱先生爽快,来人去叫管家来。”李春玉立刻吩咐管家去府库里领取三十万两白银,送到张书堂府上。这一顿饭算是宾主尽欢,朱聿键和张书堂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谓大有收获,不过他们还有一件事情要做。

    等到众人逐渐散去,朱聿键拉住了李春玉:“在下徒步而来,不知道可否借李老板的车子归宅?”

    “荣幸之至。”见到朱聿键提出这样的要求,李春玉赶快答应。他也是个鬼精灵的人,否则也不可能成为那样的大富豪了。

    张书堂微微一笑,抬腿上了李春玉的马车,很快张书堂也跟了上去。这两马车虽然是两轮的,但却布置的颇为奢华,幔帐皆用上好的苏州丝绸,里面厚实的丝绒棉垫和靠枕,还有一张固定的紫檀木炕桌,上面摆放着颇为古朴的紫砂茶具。

第十七章新产品的需求() 
“李老板这车子真是气派,恐怕价值不菲吧。”朱聿键笑眯眯的说道。

    “朱先生不会是来看我这马车的吧?有什么事情要谈请讲当面。”李春玉拱拱手道。

    朱聿键看了看张书堂,对着李春玉回答道:“李老板走南闯北,耳目灵通,应该听说过欧罗巴有一种玻璃镜吧。”

    “玻璃镜?当然听说过。”经常往返于江南的边塞的李春玉,对玻璃镜自然非常了解,他也经常从南方的佛郎机人手中购买一些,当做名贵礼物赠送权贵。只不过这些玻璃镜虽然小却极为昂贵,所以这份礼他都是送给那些达官显贵。正是因为他经常买来送人,对这种小镜子的行情异常清楚。

    “当然听说过,这玻璃镜只有威尼斯人会做,可谓价值不菲。”李春玉啧啧赞叹道:“我也曾经找过一些高手匠人想要仿制,始终没有成功。”

    “如果我打算做这个买卖,不知道李老板是否有兴趣参加?”朱聿键微笑着说道。

    “什么?难道朱先生有这个玻璃镜的秘方?”李春玉先是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

    “算是吧。”朱聿键给他的回答很模糊,实际上他不想过早暴露玻璃制造工艺,毕竟他还需要利用这东西赚钱。中国人都是讲究低调的,太扎眼很容易被人盯上。

    李春玉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他也就没有再问,而是将话题转到了合作上:“不知道朱先生打算让我如何参与?”

    “我来提供货源,李老板负责销售,这利润嘛就七三开,我七你三如何?”朱聿键询问道。朱聿键毕竟还是缺少经验,他这么一说,李春玉更加确定他掌握了玻璃制造工艺,心中大为诧异。

    “这似乎太少了些,**如何?”李春玉打算给自己多谋取些利益。

    朱聿键却连连摇头道:“我总不能亏本,七三开李老板已经赚了好大便宜,毕竟这玻璃镜成本不便宜。”他故意将玻璃镜说得成本很高,免得让外人眼红嫉妒。如果外人都认为玻璃镜制造成本很高,也就不会紧盯着他了。

    这玻璃镜还是保密的,外人根本不知道成本几何,朱聿键如此说了李春玉也就信了。他思虑片刻问道:“不知道朱先生每月能提供多少玻璃镜?又打算卖个什么价位?”

    朱聿键与张书堂对视了一眼,示意让对方来说。张书堂估计了一下那个小工坊的制造能力回答道:“玻璃镜每月大概能提供五十面,至于价钱就要看李老板的了,我们毕竟不是商人,难以做出估价。”

    李春玉看了看朱聿键,又看了看张书堂低头思考片刻道:“我看就定价五千两一面好了。”

    听到定价如此便宜,朱聿键一愣反问道:“这么贵的玻璃镜,会不会很少有人买得起?如果销路打不开,以后会滞销的。”

    “这个朱先生请放心,玻璃镜在江南也是稀罕之物,而威尼斯也制作不易,每年最多能运来十余面而已,所以才会价格极高。朱先生的玻璃镜每月都能有五十面,相信全国富商都会趋之若鹜的,销路根本不成问题,我这是考虑到玻璃镜变多了,才压价到五千两的,否则一万两一面也会被抢光。”李春玉给他们描绘着玻璃镜的市场前景。

    “原来如此。”朱聿键点了点头,看来这玻璃镜还是个高档商品,那就不能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了,否则很容易造成价格跳水,自己的利润反而会降低。只是每个月五十面镜子,也就是卖二十五万两银子,他自己能落下十几万两。这么多钱看似很多,但考虑到自己中兴大明的计划,估计还是不够的。更何况这样的产品全靠技术垄断,价格容易出现波动,不能只依靠这么一种产品赚钱,看来还是要开发新产品才行。

    “就依李老板好了,每月初一,我就命人把玻璃镜送过去。”朱聿键当即决定和李春玉合作,双方互击一掌算是把事情定了下来。

    看着李春玉远去的马车,张书堂在一旁询问道:“主公认为这个人可靠吗?”

    “无所谓可靠不可靠,咱们已经将成本说得很高,产量也尽量压缩了,应该不会太惹眼。何况咱们现在没有销售网络,必须依靠这样走南闯北的大粮商,这也是迫不得已。”

    “只是我们与李春玉初次见面,还不了解此人习性,这样的合作有些冒失。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财路可就断了。”张书堂不免有些担心。

    “放心吧,我自有打算,下一次我们就和陈式舫合作,让他们形成竞争关系,这样才能保证财源稳定。”朱聿键摆摆手道。

    “下次?”张书堂听得一愣,他因为玻璃工艺是朱聿键偶尔得到,并将其视为最大财源。可是现在听起来,这位主公似乎还有其他好东西没拿出来。

    “主公你这是要”张书堂低声询问道。

    “还不一定。”朱聿键摆摆手道:“我给你画些图,你帮我定制一批东西,最好用玻璃的,如果不行就做陶瓷的也可以,我要试试看。”

    “属下明白。”张书堂知道,朱聿键手里恐怕还有其他王牌,心中不免兴奋了起来。

    朱聿键定做的当然不是车床,就算他想要,凭借现在的科技水平也制造不出来,他要做的是化学实验器材。身为一个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不是只会这一门,至少朱聿键在高中的课程中,化学成绩还是很不错的,而他也没打算制作多么高端的产品,只不过是几个化学小实验而已。

    接下来的十几天,朱聿键几乎成了两点一线的上班族,每天上午去给十三个孩子上课以后,他就躲在牢房里进行化学实验,那刺鼻的味道让狱卒都不愿意靠近牢房二十米以内。可是出奇的有两个学生却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这两个叫张浦庭和廖忠生的学生,在看了那本化学趣味读物之后,就对实验产生了很大兴趣。

第十八章化学火柴() 
对于这两个学生痴迷化学的态度,朱聿键是相当支持的。为了让他们真正热爱化学,今后向这条道路发展,朱聿键甚至决定带着他们进行化学实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