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85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85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朱聿键看来,这样的条款根本毫无道理,虽然他现在还不能去挑战这些约定俗成的条款,但他知道自己迟早是要向这些陋习恶法宣战的,他自然不会将这种条款放在心上。

    “爱妃不用忧心,我这是自愿的,不算你犯了七出之条。”朱聿键安慰道。

    “王爷的爱惜臣妾自然知晓,但外人却不知道。这样的事情落在外人眼中,自然就成了我善妒而阻挠王爷纳妃。更何况王爷也要考虑到两位妹妹的想法,她们可是已经非王爷不嫁了。”孙巧婷说道。

    “你这么说是不是有了什么消息?”朱聿键听到孙巧婷总提到两女,心中有了些预感。

    孙巧婷点了点头道:“叶妹妹和我始终有书信往来的,昨天我接到了她一封信,说他父亲要给让她嫁给袁崧。她不愿意嫁过去,所以写信来求救,这封信昨天才到的。我本想昨晚与你商议,结果你却没有回来。”

    朱聿键听得脸上一红,连忙岔开话题道:“信在哪里?快给我看看。”

    孙巧婷心忧自己的姐妹,起身将信找了出来,还点上了蜡烛。朱聿键借着烛光,展开了那封尚带着一缕幽香的信纸。纸上字体娟秀,一看就是女子的笔迹。因为是给孙巧婷写得信,叶纨纨比较放得开,没有任何遮遮掩掩的情况。

    她在信中写了自己如今的处境,又将对朱聿键的思念之情述说了一番,在信末她还附上了一首自己的诗。“几日轻寒懒上楼。重帘低控小银钩。东风深锁一窗幽。昼永香消春寂寂,梦残烛跋思悠悠。近来长自只知愁。”

    这首浣溪沙正是当初与朱聿键江边初见谈诗论道的时候,叶纨纨即兴所作的诗篇。当时听来仿佛有些不病呻吟的嫌疑,可是如今的境况写在纸上,却令人有种悲凉之感。朱聿键看得出来,叶纨纨写这封信的时候,未尝没有让孙巧婷将信转给他看的意思,否则也不会将如此有意义的一首诗写在里面了。

    朱聿键声音沉稳得古井无波,仿佛情绪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叶绍袁为什么要把纨纨嫁出去?能不能给我说说?”

    孙巧婷点点头道:“叶大人也是不得已啊,他曾经与袁若思大人有约,让纨纨和袁若思大人的四子袁崧指腹为婚。今年袁若思大人将赴广东巡抚任上,希望在赴任之前把婚事办了。所以叶绍袁大人虽然知道纨纨的心事,却碍于面子无法反驳。”

    “所以我就说嘛,封建思想这指腹为婚要不得,自由恋爱才是王道。”朱聿键气愤得说道。对于朱聿键嘴里经常冒出来的一些稀奇古怪的词语,还有那些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思想早就习以为常了,所以孙巧婷并未因他的话语吃惊,反而是询问道:“你对叶妹妹是否有情?”

    “当然。”朱聿键脱口而出,说完才感觉到与妻子说对别的女人有情似乎不妥。他看了看孙巧婷,发现对方的神情并无多少变化,这才放下心来。

    孙巧婷听了朱聿键的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道:“叶妹妹和我姐妹多年,彼此感情非常好。你若是真得对叶妹妹有情,就去把她追来,也免得妹妹一生痛苦。”

    “没错,我应该把纨纨追回来。”朱聿键说出这么一句,发现自己似乎对孙巧婷太不公平了,他连忙换上笑脸对着孙巧婷说道:“我的爱妃实在太体贴了,真是古今少有的贤良淑德。”

    “少贫嘴,我还不知道你吗?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孙巧婷笑着用纤纤玉指在朱聿键额头上一点道:“你明天就赶快去吧,如今已经是八月末,袁家十月初就会迎娶的,晚了可就追悔莫及了。”

    “明白,我明天就去,一定把纨纨娶回来。”朱聿键语气坚定的说道,随后他挠挠头问道:“可是爱妃啊,纨纨家住哪里?”

    “你”孙巧婷为之气结,他信誓旦旦的说对叶纨纨有情,竟然连人家的地址都没打听清楚,真不知道他整天都在想什么。

    朱聿键手握五府之地,自然也不能说走就走,第二天他并未走成。计算了一下尚有一个多月时间,自己去也来得及,朱聿键索性又花了一天时间,将法律框架都写清楚,然后招宋献策来议事。

    宋献策恰好也有事情找朱聿键,听到召唤立刻与潘独鳌一起到了王府。一见面宋献策就拱手道:“主公大喜。”

    “什么大喜?”朱聿键听得一愣,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还以为自己与郝玉兰的事情曝光了。因为这段日子以来,宋献策等文臣都以朱聿键尚无子嗣为由,希望他多纳王妃。

    这件事因为碍于孙承宗的关系,不敢当中提出,但他们经常私下来絮叨,甚至还有人提议在五府之内选秀,搞得朱聿键不厌其烦。正是因为他们对给朱聿键找女人这么热衷,朱聿键才会认为是自己与郝玉兰的事情被发现了。

    想不到宋献策说得却不是女人的事情:“启禀主公,这第二季的庄稼刚刚收割完成,经过我们的计算是个大丰收啊。”在南方每年可以耕种三季,而且下种的时间要比北方早许多,朱聿键抵达浙南的时候已经晚了,加上他手里的水稻种子不多,所以补种之后产量不高。第一季种植唯一的好处,就是让水稻的种子多了许多,所以第二季宋献策干脆种植了多达五百亩新式水稻。

第一百六十一章苏州之行() 
这件事情朱聿键是知道的,他听到宋献策说丰收了,连忙追问道:“出产了多少?亩产又是多少?”

    “回禀主公五府之内这一季共产出水稻不下五百万斤,土豆更是达到了七百万斤。至于水稻亩产最高的已经到了八百斤,真是奇迹啊。”宋献策说道。

    朱聿键知道五府境内水田不多,大约有一万多亩,山坡地也有几千亩。这些土地本来养活得人很少,因为大部分人都外出经商,浙南五府人口只有四十多万人,即使如此还要经常从其他省份购买粮食。如今这一季种出来的粮食,几乎能够让五府所有人吃上一年,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了。

    对于这样的局面朱聿键非常高兴,但并不满足,他嘱咐道:“农业税按照规定收,一点也不许多收,另外利用我们种出来的水稻作为种子,与农民换取等量的粮食,争取让他们下一季都种上这种水稻。山坡地还要继续开垦,要种更多的土豆。”

    “王爷,我们收上来的粮食根本吃不完,是不是可以卖掉一些?”宋献策问道。

    “不行,通知各县加修粮仓,所有粮食都要储备起来,不许出售丝毫。”朱聿键说道:“同时鼓励民间存粮,如果百姓真的要卖,我们按照市价买回来囤积。”

    “这样不好吧,如此多得粮食存起来也没用,还要占用大量银钱。”宋献策的脸顿时垮了下来,本来他以为可以利用粮食赚一笔钱,以缓解财政压力,没想到还要花钱去卖粮食,这让他如何能够开心。

    潘独鳌是个官迷,他虽然也是个实干家,但对迎奉上级也很在行。见到宋献策面带难色,他连忙说道:“启禀王爷,收购粮食的钱还是有的,最近宁波日化的生产扩大了两倍,每月都能有四十万两白银的进项。钢铁厂和水泥厂也已经投产,虽然外销不多,也有十万两左右,等到三门与宁波的路途修通,还能赚得更多。”

    朱聿键点头道:“多收购些粮食,如果银钱实在不够,就从王府内库支取。”朱聿键所说的内库,就是唐王府原来的存银,上次放在南阳府的大部分银两和珍宝都被送到了宁波,如今都存在宁波王府的地下室内,由孙巧婷掌管。

    历代的藩王都吝啬得要命,一个个全都贪婪无比,恨不得将全天下的钱都刮入自己的内库。朱聿键却在其中特立独行,不但将完全属于唐王私产的工厂利润全部用于封地建设,还打算动用自己的家底。

    宋献策听得吓了一跳,连忙跪倒:“主公英明,只不过粮食太多实在无用,过上几年就会腐烂,臣认为此举不妥。”

    “就这么做,将来你会知道其中道理的。”朱聿键一挥手道:“另外工厂要加紧建设,等宁波和三门之间的水泥路修通了,宁波府城到衢州府城和三门到温州府城、台州府城的道路都要尽快动工,如果我们还有余力,要再修一条从宁波府到应天府的道路。只要将商路打开了,我们的产品就会供不应求的。”

    “谨遵王命。”潘独鳌听到兴奋不已,这些工作都是他的。如果是常人会感觉工作太多,自己太过劳累,不过在潘独鳌看来,这是朱聿键对他的信任,工作越多他就越兴奋。

    宋献策道:“还有一件事情,各地的知县、知府等主官已经全部交卸返回京城,如今各地都只有那些不愿意离开的低品级或者无品级的官员与吏员维持衙门,我们应该如何做?”

    朱聿键思考了片刻说道:“传檄所有留下来的官员吏员,他们全部并入我唐王府管辖,作为正式的官员。虽然他们现在没有品级,但薪俸按照原来的五倍发放。各县暂时由原来的主簿或者典史等官员掌管,你找些经验丰富的推官过来,我要颁布一系列法令,框架已经在这里了,让那些推官进行完善。”朱聿键将自己这两天以来写得那些东西拿了出来,递给了宋献策。

    “臣领命。”宋献策接过了那些法律框架。

    “明天我要去苏州一趟,这里暂时由你们两个掌管,如果有什么事情难以决断就去找孙老先生。”朱聿键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宋献策连忙说道:“王爷要去南阳府?”他还以为朱聿键是关心南阳府的问题,想要过去看看。朱聿键却是脸上一红道:“我有事去苏州一趟,过几天就回来,你们就如日常一样即可。”

    “遵命。”尽管不知道朱聿键去苏州干什么,他们还是答应下来。

    朱聿键又补了一句道:“对了,张书堂大人是推官出身,你给他写一封信,就说浙南五府很需要他,问他是否能够辞官过来,我必然以高位待之。”

    “我明日就写。”宋献策点头答应了下来。又与两人商讨了一番,朱聿键将自己离开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嘱咐了一遍,这才让他们离开。随后朱聿键一声令下,府中的侍女和木兰卫的女子们都忙碌了起来。朱聿键出巡可是非同小可,她们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

    按照平时的惯例,朱聿键出行都由木兰卫担任保护工作,只不过这次出门比较远,陈王廷的特种部队也需要有大批人手随行,毕竟只有女子在外面许多事情很不方便。

    第二天一大早,朱聿键带着足有三百人的护卫队伍,以及数十辆马车出行了。朱聿键有崇祯的特许,能够来往于南阳府和浙南五府之间,他只需要借去南阳府的名义,“途经”苏州府城即可。

    排出唐王的仪仗,朱聿键坐着马车舒舒服服的向着苏州府城而去。最近太过忙碌,朱聿键的压力也很大,难得出来一趟。他索性游山玩水,慢慢的向苏州前进,经过了十几天的跋涉,直到九月中旬他才抵达了苏州府城。

    听说唐王驾到,苏州知府王时和吓了一跳,连忙带着苏州府大小官员出城十里相迎。

第一百六十二章游览苏州() 
朱聿键一路上受到各地官员迎来送往已经习惯,他也不下车直接就对着跪在路边迎接的王时和说道:“本王返回南阳府途经此地,叨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