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8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8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怕老婆的主,就将小妾卖了,而这院子他老婆害怕其再找女人,就做主低价出售。我恰好正要找房子,经陈家的家主陈式舫牵线,就把这里买了下来。这么大的院子如果是平时,总要花费两万两白银的,可是那商人急着回两淮,结果我只花了八千两就买下来了。”

    “不错,果然是物有所值。”朱聿键点头说道:“这里环境不错,正好给我开个学校,不知道学生找得怎么样了?”

    张书堂脸色颇为尴尬的说道:“我不敢泄露您的身份,所以应征者寥寥。我减免学费还提供两餐,目前也只有二十七个人而已。”

    “第一批这么多人已经不错了,等到他们出了师,可以继续教育他人,那时候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从娃娃教起,那样生源会大得多。”

    朱聿键这次的要求比较高,必须是在私塾上过三年以上识得千字以上才能入学,所以只有那些因为家庭困苦中途辍学的人,才会来这里听讲,至于那些家资巨富的人都有家塾,邀请本地有名望的大儒讲学,他们可不会来听这种来历不明的老师讲课。

    张书堂说已经召集了那些孩子,就等着朱聿键去上课,他连忙兴冲冲的赶了过去。在外间最大的厅堂里,一群坐在桌椅上的孩子,眼巴巴等着先生到来。

    朱聿键走入房间,让众多孩子瞪大了眼睛,他们上下打量着如此年轻的先生,不知道他为什么可以教自己念书。看看下面的那些孩子,朱聿键却心情平静,他知道万事开头难,只要他能播下第一颗知识的种子,就必然能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他激动的走上讲台,来到事先嘱咐张书堂用锅底灰刷成的黑板面前,伸手拿起一块白灰,在黑板上写了两个词,国家和民族。

    “大家好,今天是我第一次给你们上课。在上课之前,我先要告诉你们的是,四书五经是被我彻底摒弃的,我会教给你们更加实用的知识,让你们能够在未来成为对国家更有用的人才。”朱聿键说着话,伸手指了指黑板:“在学习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家和民族。”

    朱聿键认真的在讲课,他开始给孩子们灌输国家与民族的概念,让他们能逐步形成国家和民族的概念,知道如何自处,知道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在哪里。在世界的历史上,民族观念的形成是在十八世纪末,到了十九世纪才兴盛起来,而二十世纪的历次大战与民族解放运动,都可以看做是这种思想举行的延续,他等于是提前一百多年灌输了如此先进的理念。

    民族的观念可以让国民更加团结,让国家的凝集力更强,这是欧洲列强提升国家掌控能力的不二法门,朱聿键是一定要借鉴的。实际上华夏早就有民族主义的萌芽,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是民族主义的初级体现,只不过很遗憾这种思想并未深入发展起来,现在朱聿键就是要给华夏补上这一课。至于其他的学习方向也很简单,因为孩子们在私塾里只学过四书五经,自然科学只是都需要从头学习,他索性放弃了语文和英语,从数学开始教导他们。

    朱聿键以前也没有想过,原本打算去西北支教的他,竟然将支教工作干到了大明朝,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一堂课令不少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很快就熟悉了阿拉伯数字,直到两个时辰之后,朱聿键才结束了课程,让孩子回家。

    “主公讲得许多东西实在匪夷所思,我竟然完全听不懂。”中过举人当了官的张书堂,忽然发现其他人所讲的东西,让自己完全摸不着头脑,他内心的震撼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讲得不好,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教学经验,是能慢慢的试着来。好在有课本,相差不会太多。”朱聿键微笑着回答道。

    这一天的课程很顺利,当他返回牢房的时候,激动地心情还久久无法平复。他感觉自己已经走上了康庄大道,向着自己的目标快速迈进,他必须更加努力,让大明的希望能够更快到来。

    让朱聿键没有想到的,第二天去宅院上课的时候,给他浇了一盆凉水。看着少了一半的学生,朱聿键对着前座的一个孩子问道:“柳仲明,今天为什么这么多人没来上课?”

第十五章受邀醉星楼() 
那个叫柳仲明的学生起身道:“先生,那些孩子昨天听了课以后,认为不是四书五经学了没用,所以就不来了。”

    看看只剩下十三个学生,朱聿键勉强将心头的火气压了压说道:“好吧,大家来去自由,既然有不愿意来的我也不勉强,我相信将来他们会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而后悔的。现在我们上第二课,数学和几何的联系。”

    对于这点挫折,朱聿键并不气馁,他知道在科考一统天下的时代,四书五经就是读书人的命根子。让他们放弃四书五经,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困难。这些都是只上了几年私塾的穷孩子,他们基本上再无考科举的可能,四书五经对于他们来说几近无用,却还有这么多人选择离开,如果是一群有了功名的秀才,估计连一个人都剩不下。

    只不过当那些放弃的孩子,在十年后见到了曾经的同学竟然都成了国家栋梁,询问之下才知道自己当初的决定多么愚蠢,但后悔已经没用了。机会就像是瞬息而过的流星,一旦你没有抓住它,就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

    正因为如此,朱聿键更感到了这十三个孩子的可贵,他开始以数学为切入点,悉心教导起孩子们的学习。从这一天开始,朱聿键每天给他们上课三个时辰,为他们讲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历史知识。

    朱聿键讲课很灵活,总是在游戏中寓教于乐,这让少年心性的众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让朱聿键的教授工作异常顺利,短短十天时间孩子们的学问就有了很大增长,至少他们已经开始了解数学的思维方式了。当然朱聿键是不会只顾着让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他结合初中政治课的内容,着重为他们灌输民主主义的思想,为国家思想解放做铺垫。

    见到朱聿键只是每日醉心教学,牢头阿四放下心来,张书堂也只顾着扩建生产,准备大量生产玻璃镜,为他提供足够的财力保障。

    就在将狮子滚绣球卖给陈式舫之后的第四天,张书堂突然接到了南阳府七八个大商家的联合邀约,请他去醉星楼饮宴。作为南阳府城最大的酒楼,醉星楼的消费价格不菲,绝对不是张书堂这样的小官可以承受,所以他从未进去过。今天这么多平日里对他不理不睬的大商人联合邀请,肯定是因为玻璃工艺品的事情,对此他早已了然于胸。

    醉星楼为三层木楼结构,第一层大厅都是座头,一般是给普通客人预备的。不过能在这里吃上一顿的,也多是中上之家。二楼都是被屏风隔开的一个个雅间,专供富商大贾们宴请客人,这里的档次就要比楼下好出许多。不但墙壁上挂着名人字画、地上铺着来自吐蕃的羊毛毯,更是有小二来回照应。

    醉星楼的三楼却是空旷的大厅,墙上字画和地面的毛毯也更见档次,甚至有几幅字画还是当朝名家的手笔。这里不但有紫檀制作的桌椅,四面可见的秀美景色,更是有一队美艳歌姬献唱。

    平时这个档次很高的地方总是空着,南阳虽然是中原大府,毕竟不如江南富庶,档次上有所降低。但是今天这里却不同,醉星楼的三楼早早就被几位本府有头有脸的大商人包下。他们似乎在等什么重要的客人,时不时将头伸出窗外,脸上满是焦急的样子。

    请贴上写了申时赴宴,张书堂却偏偏晚了一刻钟才到,而打算在商界露露脸的朱聿键也和他一起去了。

    楼下早已经有人等候,见到朱聿键和张书堂带着几个下人来到,他们连忙将一众人请到楼上。

    “在下与一位贵客有事要办,所以来晚了,还请见谅。”张书堂一上来就开始连连道歉,说什么忘了时间之类的废话。众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却又不去计较,几位大商人热情的招呼张书堂和朱聿键。

    这些商人里多是一些身家不多的小商人,他们只是被找来撑场面的,真正的大金主除了陈式舫以外,还有一位玄衣玄袍的中年人。

    作为本次酒宴的地主,陈式舫自然上前为双方介绍:“张大人,这位小爷,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来自杞县的大粮商李春玉,也是我的至交好友,实际上今天真正打算宴请两位的,是这位李老板。”为什么是一个杞县的大商人跑到南阳来邀请张书堂,这其实并不奇怪。

    李春玉虽然是杞县首富,但并不代表他的生意只在杞县。李春玉有个武功高强开武馆出身的亲兄长李春庆,他就是凭借着兄长手下许多武功高强的徒弟保护,为边关运送粮食起家的。因为粮食生意利润巨大,而为边卒运送粮食还能免费获得盐引,这让李家的财富积累速度极快。

    如今李家已经是家资巨富,即使在整个河南也算得上一号人物了。李春玉在大半个河南都有不少生意,南阳府这样的繁华之地自然也不会少,实际上他不仅仅是杞县首富,在南阳府也是无出其右的。

    双方客套了一番,由陈式舫给张书堂一一做了引荐。李春玉开门见山的询问道:“我听说张大人最近的了些宝贝欲要出手,不知道可有此事?”

    “这个嘛,的确有一些,数量不是很多,也卖不上价钱,我正打算让朋友带回江南去。”李春玉询问的是张书堂,朱聿键却抢先回答,又摆出一副惋惜的样子,仿佛对这比买卖相当不满意。

    听到朱聿键抢先说话,而张书堂又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似乎还隐隐以这个青年为尊,不禁让几位商人大为震惊。一个朝廷七品推官,竟然会奉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为尊,可见其身份绝不简单,这样看来他才是今天的主事之人。

    刚才双方介绍,朱聿键说了个朱九的假名,所以现在李春玉意识到自己找错了人,连忙对着他动手道:“朱先生的宝物不如拿出来看看,或许我们出的价钱会多些。”身为附近数府最大的富商,李精白这次可是有备而来。

    实际上前几天他刚好有批粮食运送过来,偶然去陈家里做客,陈式舫自然要显示一下自己新得的宝贝。

    李春玉本就喜好晶莹剔透的宝物,平时大量收集玉器宝石,但天生的东西总会有些瑕疵,而且没有如此透亮的。

第十六章高价出售() 
这次偶然的机会让李春玉看到玻璃制作的狮子滚绣球,他自然爱不释手,反复摩挲着不肯放下。最后他甚至提出要买,陈式舫却说什么也不卖。双方都是合作关系,自然不能太过份而撕破面皮,陈式舫只好私下透露这是张书堂卖给他的,而且似乎对方手里还有几件。

    听到这个消息,李春玉如获至宝,当即向张书堂发了请帖。今天在这里的除了李春玉与陈式舫以外,都是他们拉来撑场面的小商人,自然没有多少购买力。

    朱聿键知道他们邀请张书堂的意思,所以事先早已做了准备。见到李春玉如此急切,他笑着让楼下的仆人上来。两名仆人抬着一个大木头箱子,慢慢上了楼来。李春玉自持身份不好表现的过于急切,只好耐心等着仆人将箱子放在桌上,打开盖子从大堆防震用的稻草和棉花里,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