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623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623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托带着自己的亲兵,坚持到了最后一刻,直到两天以后的黄昏时分,最后一名清军倒下,战斗才逐渐平息。除了第一天野战损失的两万多人之外,其他五万多守军阵亡近一万五千人,三万多绿营兵选择了投降,岳托自刎而死成了唐军击毙的第一个满清亲王,也让满清朝廷的声势凭空弱了几分。

    东昌府被如此迅速的攻克,七万满清大军灰飞烟灭,这样的辉煌战绩震慑了所有满清军队,他们第一次发觉努尔哈赤所说的“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个神话已经被打破,而是是破得如此彻底。

    很快失去了统帅的济南府也被攻克,不同的是这次唐军没有选择全歼,而是采取了围三缺一的方式,任其一万多人逃走。两府清军平灭之后,整个山东落入唐军之手,占据河南四府的清军腹背受敌,不得不选择后撤,将防线收缩到了北直隶境内。

    朝廷军队的巨大损失,堵住了豪格和阿敏的嘴,让他们那个朝廷排除异己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实际上这个时候豪格和阿敏也不好受,在山西那个群山环抱的地方作战,满蒙骑兵的战斗力完全发挥不出来,绿营兵都比这些骑兵有用,而马祥麟那个专注于山地战的第八军却有了用武之地,结果打得豪格毫无还手之力。

    阿敏那边的形势稍微好一些,唐军这段时间环绕大沽寨建立了五个小棱堡,与大沽寨形成掎角之势,彼此之间炮火都能支援,再加上亚洲舰队可以沿海河朔流而上,清军根本没办法进攻。阿敏试了几次,结果损失了近六万人却毫无收获,他也就死了消灭大沽寨的心。

    经过几次大战,总参谋部发现错估了清军战斗力,但是因为总体计划已经制定,不可能临时再增加后勤负担,所以他们除了南边将半个山东和清军拱手送出的半个河南占据之外,并未继续发起进攻,双方沿着现有战线维持着暂时的和平,除了阿敏和豪格时不时发起进攻之外,实际上唐军暂时放弃了对清军的围剿。

    朱慈炤登基为帝的第一年就在各处小规模的战斗中逐渐接近尾声,但就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月,国务院却爆出重大新闻。大明帝国政府将进行改组,正式制定国家宪法并组建内阁,成立新的虚君立宪政府。宋献策为首的公仆党成为了内阁执政党,不过这个新内阁却并非选举而成,只是固定为公仆党执掌。内阁首领为丞相,每一任期五年,每个丞相的总任期不得超过十五年。

    公仆党可以内部调整,但不会将政府权力通过选举转交其他党派。为了保持公仆党的公正性,华夏将在新的一年展开选举工作,从地方层层选拔国民代表大会,新党、复社党和几社党等数个政党共同掌握这个国民代表大会,公仆党最多只允许拥有三分之一的席位,而这个国民代表大会专门负责对公仆党的监督工作和立法工作。

    国民代表大会有权对官员甚至是丞相提出弹劾议案,一旦证据确凿由大会通过,被弹劾官员必须辞职。最高法院由民间无党派人士担任,国民代表大会的弹劾案必须经法院确认,并由无党派人士建立陪审团,避免出现滥用权力的做法。

    未来华夏各乡村的执政官员将由地方选举产生,但任期不得超过五年,而且必须异地为官。竞争县长以上级别的人,必须有至少一任乡村级官员的任职经验,并先加入公仆党才有资格。上级官员都由下级官员层层选拔,选拔人物的资格由各级国民代表大会、监察院、最高法院共同执掌,以防止有人滥权任用私人的行为。

    竞选丞相在公仆党内部进行,凡候选人必须有在省级布政使任上工作两届的经验,管辖人口超过千万并作出一定成绩才行。另外军队由新组建的国防部直接管辖,国务院直接管辖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和国防部四个作战部门,国防部下设陆军、海军、空军三司,管理各军种辖下部队。

    唐军正式更名为华夏国防军简称华军,设立十一个常设野战军和二十五个守备军,仍旧以原来的军区管辖各地。

    军政分离不发生横向关系,军人不得加入任何政党,野战军和守备军不担任地方治安工作,只在战时负责出击或者保卫地方。地方治安由公安部辖下的各个警察局负责,另外对于重火力匪徒仍旧以武警部队镇压,而武警部队和负责预备役的武装部则归入总后勤部直接管理。

    经过这样自上而下的改良,华夏基本告别了以前君主制度的影子,进入了现代国家政体的行列。皇帝成了一个精神象征,这有利于顺应华夏千百年来皇帝为尊的传统思想,同时避免了一言而决天下事的弊端。当然这个政体需要逐渐过渡,要在十年内逐步改变成这个最终形态,而在这之前朱聿键的监国摄政王位置依然保留作为国家保障。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国都议题() 
******联合监督的方式,即避免了党既是国的独裁现象,避免了党派的腐败,又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不像后世那些**选举的国家,每个党派候选人都对民间拼命的许诺好处争取选票,最后让国民福利高昂让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也不会如那些互相对峙的政党们,每当有新总统上台,就会将前任的政策不论好坏全部摒弃,造成长期战略政策无法实行,国家政策变得极为短视。尽管****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仅仅能避免这致命的两点,就足够体现出先进性了。

    明帝国的政体突然改变,并未让全世界造成太大的轰动,也没有让各种政策有什么滞涩,但朱聿键却被田贵妃找上门来了。

    “我问你,你是不是不要我们娘俩了,为什么要将炤儿的权力全部剥夺?”田秀英不顾影响的亲自来到八贤王府,哭哭啼啼的对着朱聿键一番质问。

    “秀英不要着急,先坐下来我和你慢慢说。”见到自己的女人找来,朱聿键有些心软,将左右屏退之后,他拉着田贵妃坐到了椅子上:“都是太后了,怎么还这么毛躁。”自从来到宁波之后,田秀英也和朱聿键那些王妃们一样雨露均沾,两人的关系如胶似漆,说话自然也随便得多。

    “我还不着急吗?炤儿的皇位都快没了。你说怎么想的?难道怀疑炤儿不是你的亲生骨肉吗?”田秀英说话间依然带着哭音。

    “别这样,我这么做也是为炤儿的子孙后代好。你想想看,任何皇朝有哪个能摆脱灭亡的命运?就连崇祯皇帝不还是上吊煤山了吗?你想过没有这是为什么?”朱聿键耐心的问道。

    “我不知道。”田秀英摇了摇头。

    朱聿键将田秀英揽入怀中说道:“其实很简单,皇帝不可能永远英明,一旦有昏君出现,国家就会动荡,积弊一深王朝就会灭亡。要想让皇家千秋万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皇权剥离出来交给真正的智者,让会管理国家的人去管理,而不是皇帝凭借自己从不深入民间的常识去判断,这更能让国家健康稳定的发展。”

    朱聿键抚摸着田秀英的秀发,让她逐渐安静了下来,听到朱聿键说得有理,她才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朱聿键继续说道:“皇帝作为精神领袖,享受百姓的膜拜即可。我们有得是自己的产业,又何必去管国家权力,这样的皇族才能永远延续下去。”

    “好吧,算你说得对,可是你要保证不将炤儿赶下皇位自己当皇帝。”田秀英最终还是更加心疼儿子,要朱聿键做出保证。

    “如果我想当皇帝,就不会将炤儿扶上这个位置了,他是我的儿子我会不关心他吗?”朱聿键的话最终让田秀英放心了,她对朱聿键用情至深还是选择相信她的。

    将田贵妃好言安抚了一番,让她回到临时的皇宫去,朱聿键又查看起另外一份文件来。这份文件是众臣送上来的条陈,他们都在说一件事情,当满清被消灭之后,新的国都应该放在哪里。

    这个议题在着手准备改变政体的时候,已经在官员中间讨论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酝酿,在官员中间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这次宋献策命人送来的,是各地官员发来的各种提议,其中还罗列出了新国都的种种好处。

    这些官员中分为几派,支持人最多的有四派,分别支持北京、南京、南阳和宁波四地。其中支持北京的认为那里本来就是首都,收复后继续使用无可厚非。有人认为应该恢复明初旧都,定都在南京才是正理,这也符合风水轮流转的古训。

    支持南阳府的人大半是唐王府老人,他们认为南阳府是龙兴之地,最应该但当国都的角色。何况那里河流众多农业发达,也足以支撑起一个国都的需求。支持宁波府的以这里发展最为全面为由,同时国务院此时都在这里办公,根本不需要移动。

    除了这四派之后,也有支持其他地方的,有的认为应该效仿唐朝建都西安,有的认为应该用北宋都城开封,甚至有人说为了新大陆的稳固,将都城放到金山港或者纽约去,这显然是新大陆方面的官员,也有澳洲官员认为应该在澳洲设立国都的,种种建议五花八门。他们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

    看着这些方案,朱聿键也只是飒然一笑,不过他也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作为首都的职能,首先要考虑其政治中心地位,以及对周围的辐射作用,另外还要考虑粮食供应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朱聿键甚至谋划着一旦明帝国出现动荡,造成海外飞地美洲和澳洲丢失以后在亚洲如何更好的存活,甚至是首都如何更好防御弹道导弹的问题。

    说起防御导弹,这个要求似乎有点扯,在连内燃机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导弹根本就是没影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上位者,做事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甚至将眼光放到数百年后才行。

    除此之外他更要利用自己超越时代的眼光,考虑到未来经济圈的发展。首都作为政治中心,不需要与经济和文化中心在一起,这是后世很流行的想法

    各种中心分化主要是因为随着各种机制和科技的发展,容纳这些产业所要求的土地越来越多,对人口规模的要求越来越大,也造成了对地方各种供应的压力加大。如果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放在一起,必然会造成当地环境不堪重负的缺点。

    除此之外首都的辐射作用很重要,能够让各省尽可能靠近首都,这对中央政府的管理有很大好处。在经过仔细考虑之后,朱聿键决定将首都定在洛阳这个曾经的六朝古都。

    作为曾经的六朝古都,洛阳实际上已经没落了,这是因为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河南从粮食丰产的省份,变成了天灾不断粮食匮乏。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八大直辖市() 
朱聿键知道粮食减产是小冰河期造成的,而且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三四十年的时间,似乎将首都定在这里,人口的压力太大,难以供应足够的粮食。

    洛阳正是因为这样的劣势,没人提议这个地方,但是朱聿键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今后的货运将会非常发达,一个地方的粮食是否丰产,将不会决定当地的人口密度。即使依靠现今的科技,也能轻松达到目的。

    洛阳向南是南阳府,再向南越过长江之后,就是粮食丰产的湖广地区。以如今的技术水平,在襄阳修建长江大桥已经毫无问题,只要将洛阳和湖广用铁路连通起来,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