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616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616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旗舰剑桥上的陈永疆微微一笑,对着机要参谋说道:“回电,命令全体按照计划进行,大型纵帆船队跟着我,中型纵帆船队外围巡弋。”

    因为有了无线电报,唐军舰队互相之间的通讯异常便捷,也避免了使用旗语时间延迟和容易暴露讯息内容的问题。大西洋舰队的灵巧分开阵型,向着各自的方向驶去。十艘大型北美纵帆船跟在旗舰厦门号后面,勇敢的迎了上去,而东海号则在中型北美纵帆船的簇拥下,向着外围驶去,似乎是要脱离战场并不参加这次海战。

    “那里应该是唐军的补给舰队,命令哈德逊少将率领第三分舰队去消灭他们。”阿尔瓦公爵在望远镜里看到了正在偏离航线的东海号,对于这艘接近四千吨排水量的巨大军舰,他本能的认为这是传说中体型庞大的运输舰宝船。因为东海号在红色防锈漆上面,又刷了一层针对海水腐蚀的浅黄色防腐漆,这也是给阿尔瓦公爵造成错觉的原因,他还以为这是一艘木制船。

    哈德逊少将率领的第三分舰队脱离的舰队,向着那个方向冲去,这些三百吨级的护卫舰在大战中生存能力低,攻击的手段却没有太大效果,索性被派去进攻那支“运输船队”了。

    “满帆,左满舵,强占t字头位。”陈永疆迅速下达了命令,舵手快速的转动着舵轮,厦门号以九节的速度在海面上划起片片浪花,在距离对方一千五百米之外急速的进行了转向。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主力决战() 
“快点,对方要强占t字头位了,赶快加速,准备转向。”阿尔瓦公爵大喊着,比起大西洋舰队的整齐配置,联合舰队从船速、火炮射程和威力上都略逊一筹,此时己方已经进入了厦门号上强大的十二公斤舰炮射程内,而他们的36磅寇菲林炮还需要再靠近些才行。不过以阿尔瓦公爵的想法,这么远的炮击根本无法准确射击,他们依然有时间拉近距离与对方同时展开炮击。

    “开始炮击。”陈永疆在转向完成的第一时间就发出了命令,所有十二公斤舰炮已经开始了轰鸣。数十枚炮弹越过一千五百米的空间,落向了西班牙人的舰队。这样的炮击的却准确性的确不高,但西班牙舰队的数量弥补了这个缺陷,将数十枚炮弹撒下去,很容易碰上一两个倒霉鬼。

    纷纷落下的炮弹在水中激起冲天水柱,让舰队水手们吃惊不已,他们很难想象对方的炮弹为何有如此大的力量,落水后能激起如此大的水花。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快就揭开了,一枚炮弹无巧不巧的砸在了圣徒号的舰艏左舷上。

    十二公斤的炮弹本身冲击力就很大,巨大的动能让它轻松破开木板,撞入了舱室之中,就在二层火炮甲板上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席卷了整个甲板,同时撕碎了舰艏的一切,这艘六百多吨的大战舰只在水面上停留了一分钟左右,就被汹涌的海水吞没了,水兵们接近落入了水中。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难道是”阿尔瓦公爵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一艘本该能够承受巨大损伤的六百吨大舰,竟然只被命中了一发炮弹即告沉默,这样的震撼已经让所有人都傻了。

    欧洲海军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识唐军开花弹的威力了,但上次在马六甲海战中,唐军装备的开花弹还非常少。除了前哨站发挥了一些威力之外,后面的仗仍旧老老实实采用了实心弹,所以欧洲海军中对此也没有深究,只有曾经参加过海战不多的生还者之一阿尔瓦公爵才想到了这个可能,但却为时已晚。

    当初见识了这种炮弹的阿尔瓦公爵并未重视,回来之后也没有上报此事。他并不清楚开花弹的出现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易着火易摧毁的木制军舰将迅速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将是铁甲舰的时代。这次被标榜为风帆战列舰时代最后的大规模海战,因为这一发炮弹的威力而拉开了序幕。

    为了不被如此威力的炮弹命中,联合舰队主力拼命的加快速度,希望尽快靠近反击。就在这个时候,陈永疆进行了一个令联合舰队大为意外的行动,旗舰竟然脱离了主舰队,独自向着联合舰队主力冲来,而另外的十艘战舰则继续转向,依旧咬住对方t字头位不放。

    有更加先进的帆索系统,十艘大型北美纵帆船更加灵活也更加快速,联合舰队的那些旧式军舰虽然数量众多,却始终无法绕到对方前面射击,就在这个时候阿尔瓦公爵下达了集中攻击对旗舰的决定。

    四十艘巡航舰分成四组,向着单独行动的厦门号包抄了过来,而阿尔瓦公爵则指挥着圣三位一体号,率领着十一艘两国的千吨级战列舰与唐军的大型北美纵帆船纠缠。

    就在阿尔瓦公爵同样进行分兵围剿的时候,那群数量众多的护卫舰已经快要接近“宝船”队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那群护卫的中型北美纵帆船没有主动迎上来拦截,而是冲向两翼,将整艘大船亮了出来。

    这艘被误认为宝船的大船实际上没有那么大,他的排水量只有5600吨,装备了3400马力的两台蒸汽机,装载900吨燃煤,最高航速达到13节。当然这样的速度并非单纯来自蒸汽机,因为在甲板上还装有三根高耸的桅杆,安装了三面面积很大的硬帆。因为是采用蒸汽动力,这些硬帆都是机器拉拽的,这就避免了人力的不足,可以装备更大的帆面。

    这艘东海号铁甲舰最大的创新是它并非一艘木壳包铁的军舰,而是纯粹以钢板铆接而成的。同时为了减轻重量,它放弃了三号战船上全部船体包裹铁甲的方式,而是将铁甲集中在水线带,让那里的形成了一条高3。15米,厚达228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带。

    舰体其他部分也并非薄铁皮,指挥塔、上层船体和甲板都拥有70毫米厚的钢甲以防御对方的炮击。这样的钢甲厚度对于如今欧洲的火炮水平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但设计师们认为应当往前看,当对方没有开花弹之前,先要想在前面,所以才有了如此后世的装甲构成。

    一个几乎无法被敲开的铁壳子,其武备也不会太差,在第一批使用的线膛后装炮以后,新战舰引入了前后炮台设计。火炮不再安装到两侧打开的炮窗内,而是在首尾各建造了一座炮台,每座安装两门250毫米15倍径后膛线装炮。这两个炮台可以来回转动,能够顾及240度内的攻击。此外在船只两侧各有4门180毫米14倍径副炮,另有4门30毫米口径转膛速射炮,以作为近程防御之用。

    这艘划时代的战舰看上去火炮少了许多,而且因为甲板上使用露天炮台,防御力大大下降,但实际上它的作战方式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联合舰队的大群护卫舰还在六公里外加速前进的时候,东海号上的两座炮台已经开始转向了。依靠着机械传动装置的帮助,以及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两座炮台上四门粗大的炮管,很快向了正在蜂拥而来的护卫舰群。

    “装弹,瞄准,开火。”两座炮台的炮长使用着光学研究所最新设计的两米光学瞄准具,很快就锁定了目标,并命令火炮开火。随着轰轰的巨响传来,整艘东海号剧烈的颤动了一下,紧接着所有人全都震惊的看向了远方。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旗舰的威力() 
在剧烈的爆炸声中,一艘被命中的护卫舰直接化成了漫天的碎屑,甚至连沉没的机会都没有,即变成了海面上燃烧的碎木。250毫米口径火炮使用威力巨大的榴弹,首次显露出了巨大的威力,这种使用碰炸引信的炮弹根本不怕水,其中填充的黄色炸药更是威力巨大,让木制战舰脆弱的船体难以承受,而这种只有三百吨排水量的护卫舰更是毫无生还可能。

    更让联合舰队官兵绝望的,是其恐怖的射程,六公里外准确命中目标,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都需要半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要填入多少人命才够啊。不管联合舰队的官兵们如何想,东海号的大炮依然在运转着,虽然采用螺丝炮闩的后装线膛炮射速比不上唐军使用蝎式炮闩的滑膛炮,但比起其他国家的前装火炮要快多了。

    训练有素的海军炮兵们手上速度极快,能够将瞄准和装弹同时进行,仅仅二十秒就完成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再次开炮了。四枚炮弹再次落入联合舰队的护卫舰群,又有一艘护卫舰遭遇了粉身碎骨的命运。

    尽管这个时代的火炮瞄准技术还很原始,没有中央射击指挥仪这样的配置,也没有十米以上的光学瞄准器和雷达系统,但双方的距离更近,对方船速也更慢,所以命中率还是非常高的。

    这支护卫舰队现在终于尝到了唐军“补给舰队”的威力,想要后悔却已经晚了。如果他们敢在阵前转向,将薄弱的侧面暴露出来,结局恐怕会更加凄惨。现在的各舰舰长都有同一个想法,利用己方的数量优势,冲到足够近的地方以多打少,他们还是有胜利希望的。

    然而很快更大的打击就出现了,随着双方距离接近到四公里以内,180毫米口径的副炮开始发威了。尽管这些均匀布置在舷侧的单装副炮只有一半能发挥作用,但因为口径小射速也更快,在中距离上比250毫米口径的主要更具威胁。

    愈加密集的炮弹意味着越来越大的伤亡,护卫舰的损失很快就超越了个位数,但现在他们是彻底不敢逃跑了。如果往前冲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掉头撤退还要忍受着对方有效射程内的炮击,估计等到他们撤出六公里的范围,也剩不下几艘船了。

    为了能够活命,他们也只能继续往前冲,希望能够尽快靠近过去,与对方展开近身肉搏战。当近半小时过去,联合舰队的护卫舰们终于接近到一千五百米之内的时候,他们已经只剩下了二十六艘,这个时候大西洋舰队的二十艘中型北美纵帆船开火了。

    这些使用8公斤舰炮的中型战舰同样有了一千五百米的有效射程,当炮击火力凭空增加了十倍,更加密集的开花弹砸在舰体上,护卫舰的舰长们已经彻底绝望了。此时他们才完全醒悟过来,看似能够轻松完成的战斗,实际上却是死亡之旅。就在几乎同时,另外一边的主力对决也快要分出胜负了。

    在旗舰厦门号脱离了主力舰队,犹如一头莽撞的蛮牛,直接冲向庞大的联合舰队时,几乎所有联合舰队的官兵都认为陈永疆疯了。以旗舰犯险,这简直是送死的决定,就算是一个海军小白指挥官也不敢如此做,但作为资深海军将领的陈永疆,却放心大胆的这样做了。

    厦门号的主动出击,吸引了联合舰队全部巡航舰的吸引力,在他们看来虽然排水量只有六百吨的巡航舰比起巨大的厦门号差了大约四倍,但四十艘的数量却足以弥补这样的差距。只要能够击沉对方旗舰,就能够获得足够的主动权,那些失去的大西洋舰队战舰除了撤退就只有被剿灭一途。

    然而当双方接近到一千八百米的距离之内,厦门号已经开始转向了,它凭借着强劲的蒸汽动力,在短短两分钟内完成了转向,将侧面密集的炮窗对准了蜂拥而至的巡航舰们。

    因为舰体无法承受线膛炮的侧舷齐射,所以采用老式火炮布置方式的厦门号依然使用着前装火炮。不过以这艘铁甲舰的庞大身躯,使用的12公斤滑膛舰炮,已经可以算是滑膛炮的巅峰之作了。

    一千多米的有效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