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603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603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很难说。”那名接待官员说道:“怎么也有上千列吧,据我所知南方各省、北方各省、澳洲、美洲甚至是中南半岛都有铁路,甚至连非洲也开始修了。”

    “这么多?”众人再次惊呼,他们感觉自己的认知都要崩塌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接手甘肃() 
史可法灵机一动问道:“这火车八贤王是否出售?又能否在甘肃境内修建?”他想到的是甘肃困苦,有许多地方通行不便,如果能够有铁路线,就可以互通有无扶危助困了。

    “我不知道是否出售,不过甘肃修路应该没问题,据说本来就有在甘肃修路的计划,如果不是朝廷索要估计都开工了。”接待官员说话间不免带上了些许不忿的表情,似乎是朝廷搅局坏了好事一般。

    无偿拿唐军血战换来的土地,朝廷的做法的确有些不地道,听出接待官员语气中所带的情绪,众人都感到脸上发烧。史可法却还计划着甘肃的发展询问道:“不知道这一列火车多少钱?”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这火车只能在铁路线上行驶,要想使用必须先修铁路。我有个朋友在铁路局工作,他是负责铺路的,据他说铺设一里路至少要一千个银元的成本。”只要不是涉密的事情,接待官员自然是知无不言。

    “这么贵?”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一里路就要一千个银元,如果要贯通整个甘肃,少说也要修一千里的铁路,这就要一百万银元了。虽然这笔钱看起来不多,却不是现在的朝廷所能拿出来的。

    “当然,这还是铁轨自产,用奴隶修路的缘故,否则怎么也要翻上两番。”接待官员将朋友的话照直说了出来,让这些人的心中彻底凉了。看了看外面逐渐向前延伸的铁路线,史可法算是彻底死心了。

    一路上聊着火车的性能和造价,也有同车厢商人或者官员,愿意与他们说说如今封地内的种种情况,史可法感觉到受益匪浅。以前住在应天府,对八贤王封底的印象仅限于富庶,现在听到那些有着切身感触的商人,描绘着封地内种种美好的实务,还有官员们解说的各种政策,他才清楚万丈高楼平地起,单单一个富庶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如果没有各种支持工商的法规保证,各种优惠政策的辅助,科学院源源不断的新产品诞生,乃至于强大唐军的保护,这些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至于那些整天抱着孔孟之道,面对国家现状不知所云的东林党人,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治理国家。

    如今应天府内的东林党人,整天做得就是反驳封地内新孔孟经典的兴起,并按时向百姓收税,根本没有其他的想法。他们从来不知道如何让民间更加富庶,让百姓更加幸福,也不知道如何强军复国,他们所想的就是自己的利益,想到的是如何保住官位排除异己,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希望。

    越是了解到封地的强大和先进,史可法就对弘光朝廷就越是失望,乃至于彻底失去了为官的兴趣。等到大群人到了甘肃镇的行都司衙门,这才发现此地早已有人在等候了。

    “本官黎遂球,暂时担任甘肃行都司指挥使,如今向贵部交接甘肃各卫的关防印信。”这个曾经与朱聿键相识的广东才子,早就投入了八贤王的麾下,经过多年的历练,这次刚刚被升任为新的甘肃行都司指挥使,结果却被告知甘肃省移交给朝廷了。尽管朱聿键亲自向他保证,用不了多久他便可以回到这里,只是他心中仍旧憋着一肚子火。此时虽然不便向史可法等人发作,黎遂球的脸色却依然很不好看。

    “多谢黎大人成全。”史可法脸色平淡的结果那一大堆关防印信,递给了何腾蛟。

    对于这些人黎遂球一分钟也不愿意多看,他对着史可法一拱手说道:“如此甘肃就交给大人了,各地卫所都已经准备好了移交,还请大人尽快派人到各处接收。只是我们从李自成手上打下甘肃,各卫所早已无人驻守,还请大人自行解决。”说完他也不再啰嗦,带着自己那群人掉头就走。

    “这些家伙真是嚣张,难道将甘肃交换朝廷他们还委屈了不成?”立刻有随行官员不满的辩驳道。

    史可法却是苦笑一声:“说起来的确是我们理亏,毕竟收回甘肃朝廷不曾出过一兵一卒,也不能发过一粮一银。”

    “不然,所谓天下之大莫非王土”那名官员还要反驳,却被史可法喝止了:“你这番话留给建奴吧,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归还顺天府。”说完他拂袖而去,看得众人吃惊不已。

    看着史可法离开,何腾蛟叹了口气,他虽然与对方不同阵营,却也没有什么过节。从这些天的了解来看,何腾蛟也发现史可法对当官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甚至有了不小的抵触情绪,所以他才会对接收甘肃放任不管的。

    史可法这样的作为,让何腾蛟省了不少麻烦,不过也让他心有戚戚然,毕竟作为曾经南京六部的首脑之一,如今又贵为东阁大学士的史可法,对弘光朝廷都已经死心了,这样的朝廷还有多少生存的希望。

    实际上这一路行来的所见所闻,就连他也没有了与八贤王争雄的勇气。无知者无畏,何腾蛟认为应天府那群人之所以还在想着并吞八贤王封地,重新一统天下的官员们,只是没见过世面的井底之蛙罢了。

    之后的事情连何腾蛟也没有想到,接收地方的情况异常顺利,唐军非但没有下绊子,反而是主动帮助他们接收各地防务,同时将已经整理得条理清晰的账目都一一交接,根本没有丝毫暗中操作,让那些接收官员也不得不佩服封地政府办事的高效和严谨。

    尽管率领的军队只有五百人,但如今甘肃处于唐军管辖各省的包围之中,匪患又都被唐军清剿一空了,他们根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每个卫所驻扎三五十人,恐怕收税的任务比防卫的任务还要重。

    按照何腾蛟的估计,如今已经是三月末了,从朝廷带来的款项还有一些,是要节约一点就能熬到夏收。到时候一批农税交上来,他们的财政就能宽裕一些,也能支援朝廷一部分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哲哲的决断() 
距离夏收还有一段时间,何腾蛟也只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安定各地情况,并无太多的事情可做。

    朱聿键在将甘肃交给朝廷之后,也没有任何动作,这让本来心存试探的马士英和阮大铖两人暗暗松了口气,如今有了一府一省之地,相信朝廷可以养更多兵了。

    整个大明一时间都感觉很平静,唯一的大新闻恐怕就是宁波日报最近宣布,莫卧儿帝国全部被封地吞并,当地民众除了奴隶之外,都将被强行移民到非洲去了。

    据说这次封地将会增加近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务院打算将南亚次大陆包括早已占领的附属地区划分为孟加拉、印度河、恒河、南亚四个省,统一并入非洲军区由李伦管辖。

    报纸上对南亚次大陆的介绍非常详尽,包括那里水草丰美气候宜人,很适合耕种各种作物,甚至能达到一年三熟的介绍,令农民们感到兴奋。当然这些土地都将兑现战争债券,直接申请移民即可。因为对莫卧儿帝国的战事持续了几年,许多人都害怕不能兑现,不少人将自己购买的战争债券在债市上出手了。

    如今大量已经开垦的肥沃土地直接兑换,有债券的人自然是欢欣鼓舞,卖掉债券的人则是自叹倒霉,骂自己居然不相信天下无敌的唐军,简直是万分该死吃亏也是活该。经过这篇报道,以及政府发布的开始兑换战争债券的消息,让整个封地再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移民工作。不过这次移民的速度会快上许多,因为如今的太平洋上不光是海军的几十艘宝船,民间无蒸汽动力的宝船数量更是达到了近三百艘,另外还有铁路客运直接从封地各处运送到孟加拉省,也能减轻海运的负担。

    面对封地内一片喜气洋洋,应天府那群人除了喊喊圣人之道威德加于四方,不能怒而兴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类的废话,只能是眼红八贤王又收获了大片领土了。比起报纸上描述的南亚次大陆,马士英感觉弄到了甘肃就沾沾自喜的自己,实在有些太过没见识了。

    而在南方各省欢天喜地庆祝南亚次大陆入手的时候,北京城传来了另外一个消息,皇太极吐血昏迷了。作为大清最卓越的战略家,如果抛开后世的见识,他可以说是朱聿键最大的劲敌。只可惜这位清太宗生不逢时,遇到了朱聿键这个命中的克星,结果只能困守北直隶而已。

    皇太极体型过胖,这些年来始终身体不好,今年冬季就开始病体日趋沉重,直到了三月初终于陷入了昏迷之中。别人都以为皇太极是为了国事操劳心力憔悴,却不会到他之所以会昏迷却与朱聿键有关系。

    原来自从布木布泰回到皇宫,成为皇太极所封的妃子以后,就躲在自己的宫中养胎。因为皇太极整天为大清国势操劳,又因为身体不适失去了那方面的能力,也没有照顾过布木布泰,结果让她怀孕的事情被瞒下了。

    直到今年三月,布木布泰突然产下一子的时候,满朝文武还在恭贺皇太极喜得贵子。皇太极自家知自家事,他从未与布木布泰发生过关系,又何来喜得一子,尽管他没有问布木布泰孩子的来历,但也能猜到孩子的父亲是谁。

    想到自朱聿键建立封地以来,他处处受制于对方,本来大好形势被逼迫成困守一地的死局,如今更是连自己的妃子都给人家生了孩子。皇太极自觉窝囊至极,一怒之下顿时脑血管破裂昏迷了过去。

    皇太极的昏迷令满清上下都乱了营,后妃们更是整日以泪洗面,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作为中宫皇后的哲哲成了后宫的主事人,她先封锁了皇太极昏迷的消息,然后招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阿巴泰、岳托六人入宫,向他们说明了如今的情况。

    “什么?皇上病重昏迷?”岳托失声惊叫道,他在六人之中与皇太极的关系最为亲近,听闻这个消息反应也是最大。

    哲哲叹气道:“是啊,如今国事艰难,皇上又病危,今后还需六位扶持。”

    多尔衮皱着眉头说道:“皇后娘娘,不知皇上是否有传位昭书?”

    “这”哲哲略一犹豫摇了摇头:“没有。”

    “如今就麻烦了,万一阿敏和莽古尔泰得知皇上病危,必然会造反的。”多尔衮说话的时候眼睛却有些闪烁,显然所说不尽不实。

    “这该如何是好?”哲哲虽然有些手段,但毕竟是个妇道人家,听到多尔衮的话顿时有些慌乱。

    “皇后娘娘无需担忧,阿敏而莽古尔泰兵权已失,如果他敢叛乱就直接斩杀。”济尔哈朗连忙劝慰道。

    听到济尔哈朗这么说,哲哲松了口气,她点点头对着众人说道:“皇上对诸位不薄,如今国家危难还需六位同心协力,方可保我大清千秋万代。”

    “谨遵娘娘懿旨。”六人同时回答道。

    哲哲道:“诸位都是大清栋梁,如今就拜托各位了。如果皇上就此龙御归天,我做主由六位王爷担任辅政大臣扶助新皇,还请诸位能拟定出个章程来。”

    “多谢皇后娘娘。”六人听得心头大震,如果真的可以成为辅政大臣,那等于更进一步权倾朝野了,这如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