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586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86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如何,再有五天就是春节了,咱们打了一个冬天的仗,总该有个好的结局,也算是给八贤王的新年献礼好了。”满桂总结着说道。汇聚此地的唐军最高将领就是满桂,他也被公推为临时指挥官,负责指挥此次大战。

    面对着主动迎上来的十万大顺军,满桂决定同样出兵应对,与大顺军在野外打上一场。唐军最厉害的还是火器,如果守城很容易让兵力施展不开,这反而对发扬火力不利。如果是在野外,唐军人数虽然少,却能够完全发挥出火力,让大顺军吃个大亏。

    指挥大顺军的刘宗敏心里也没有把握,毕竟唐军战斗力强悍,是否能够胜利很难说,尤其对方还有坚城可守。万一唐军守城消耗大顺军的兵力,他将进退两难。

    当斥候将唐军已经出城决战,以及对方数量不超过六万的消息传来,刘宗敏的心算是放下了。在双方展开兵力的野战之中,人多的一方总会占据不小的优势,更何况他的手中还有大顺军最精锐的三万骑兵,这可是他危急时刻足以反败为胜的杀手锏。

    崇祯十年的腊月二十八日清晨,已经进抵咸阳城外的大顺军遇到了排列整齐的唐军队伍,双方立刻摆开了战斗队形。刘宗敏亲自率领五万人为中军,他在右翼安置了两万步兵,这里由高一功负责掩护中军侧翼,而左翼则是他的杀手锏由李过率领,这里的三万骑兵就是他关键时刻的制胜筹码。

    唐军同样摆开了阵型,不过满桂与刘宗敏的想法差不多,他让第七军的十九师摆在中间,由师长吴程华率领,负责与对方正面对决。贺人龙的一万五千人摆在右翼,牵制对方左翼的进攻,而他自己则率领巴特的第三骑兵军第九师,在左翼,准备冲垮对方的右翼取得胜局。

    双方摆开了差不多的阵型,开始步步靠近。大顺军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决一死战了。这支大顺军乃是李自成最后的精锐部队,他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冲锋的命令下达之后,大顺军官兵们高喊着前进口号,排出密集的长枪阵,一步步向着唐军匀速推进。

    唐军的战士更加沉稳,他们没有喊什么口号,全军排着更加整齐的队伍,火枪上肩踩着军鼓的鼓点,以每分钟七十六步的速度稳步前进,士兵抬脚间整齐划一,显露出超强的军事素质。

    右翼由吴绍宽率领的一万步兵同样开始前进,只是两翼的骑兵队形比较松散,他们勒住战马控制速度随着步兵的队列前进,不敢有丝毫超越以防战线脱节。

    双方的距离逐渐靠近,眼看已经只有六百米的距离了,满桂看着已经渐渐清晰的大顺军队伍叹息道:“为什么总是有人不相信王爷的善意,非要让我费力绞杀,真是一群愚蠢的家伙。”

    这样的距离已经到了骑兵冲锋提速的距离,满桂当即喝令道:“弟兄们,跟着我冲。”随后他第一个拍马提速,向着大顺军的侧翼冲去。

    第九师的官兵们跟着满桂一起提速,全师两万余人排着整齐的队形,加速向大顺军的步兵冲去。

    “加速,我们不能输给唐军。”李过也是一提马缰,率领着大顺骑兵冲向吴绍宽率领的右翼。双方都是以大量骑兵突击对方的步兵防线,这个时候就看双方的骑兵进攻能力了。只有迅速突破对方侧翼,从后方包抄对方中路,同时配合己方中路军前后夹击,才有取得此次大战胜利的可能。

    “跟着我冲,可不能让流贼看扁了。”贺人龙一提马缰,带着自己仅有的五千骑兵也冲了上去,目标直指迎面而来的李过所部骑兵。

    这场大战首先在李过和贺人龙之间展开了,双方骑兵距离尚有一百多米,前排的贺人龙骑兵突然拿起转轮步枪,对着大顺军连扣扳机。双方接战之前短短的十秒,这些人已经打出了六轮子弹。虽然马上颠簸让射击不准,也有超过三百名大顺骑兵伤亡。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转轮手枪的威力() 
对于敌军如此迅速的射击,让李过大吃一惊,但此时他已经没有后退的可能,只有努力向前,更何况对方的骑兵数量较少,李过还是有必胜把握的。剧烈的撞击声不绝于耳,双方骑兵的对冲,立刻引来一阵混乱,骑兵和战马相继倒地,被随后而至的队友踩成肉泥。

    双方骑兵绞杀在一起,立刻进入了白刃战的状态,贺人龙剩下骑兵不习惯使用转轮手枪,大多数人竟然都拿着马刀迎敌。这样的做法虽然也能发挥出自身马刀锋利的优势,但毕竟人数太少,让他们很快被压在了下风。

    “贺人龙这个笨蛋,战场上将讲什么风度,竟然不用转轮手枪。”后方观战的吴绍宽看着己方骑兵渐落下风,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他哪里知道贺人龙从来不将什么风度,之所以不用转轮手枪迎敌,只是他们的固有思维使然,没有这样的习惯罢了。

    尽管没有使用转轮手枪,双方兵力又非常悬殊,但伤亡比仍旧保持在二比一,贺人龙骑兵装备的钢制胸甲和锰钢马刀,让他们在近身肉搏中同样相当强悍。比起贺人龙所部骑兵的纠缠,满桂和巴特率领的第九师稍晚于大顺军交战,但他们的战局却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近两万唐军骑兵精锐,同样装备了新式的转轮手枪和转轮步枪,他们在距离大顺军两百多米外,以更加整齐和标准的动作,开始了转轮步枪的射击。对面的大顺军步兵还是老一套的接战思想,整齐的长矛兵突前,刀盾手在后掩护,不多的弓箭手准备好了在对方在靠近一百五十米内以后进行抛射,这也是他们抛射最大的射程了。

    大顺军的弓箭手尚未进入射程,唐军的步枪已经响了,密集弹雨激射而出,尽管准确率不尽如人意,但火力的密度却弥补这个缺憾。更加可怕的是采用了双动式枪机的转轮步枪可以连续射击,这几乎成为了原始版的半自动步枪。

    呯呯的枪声接连响起,连续射击的骑兵们都是一口气将九发子弹全部射出,然后才将滚烫的转轮步枪放入枪袋,拔出了自己的马刀。在双方撞击的一刹那,巨大的惯性会让骑兵很难保持平衡,用双脚踩着马镫夹住马腹已经不足以维持他们的身体,一只手掌控缰绳还是非常必要的。

    在转轮步枪的连续射击下,长矛兵已经被放倒了一大片,剩下的也陷入了混乱,那犹如炒豆子般的枪声,甚至让许多弓箭手胆寒到忘记了放箭。直到军官大声的命令,那些弓箭手才如梦方醒,将手中的羽箭射了出去。

    然而唐军的冲锋速度很快,就是这样一耽搁,大顺军弓箭手已经丧失了获得战果的机会,更何况唐军甲胄齐全,并不怕普通的羽箭射击。大顺弓箭手刚刚射出一轮箭,唐军骑兵的前锋已经杀到了长矛阵前,这些久经沙场的蒙古骑兵熟练的找到阵型缺口,挥动着马刀撞了进去。

    在高速移动的战马上,杀人并不需要做什么动作,骑兵只需要将战刀平放,大约找准步兵脖子的高度即可。战马的巨大冲击力,会帮助骑兵完成杀人的其他步骤,当骑兵掠过长矛阵的时候,一连串的血光喷射而出,失去了阵型的长矛兵纷纷倒地。

    长矛兵的损失并非毫无用处,当三层长矛兵倒下之后,骑兵们的冲击力已经耗尽了,继续攻击只能依靠缠斗和高度优势了。然而这种对于普通骑兵来说属于软肋的作战方式,对于唐军骑兵来说却更加容易大显身手。

    转轮手枪被另一只空着的手拿了出来,瞄准前面拥挤的步兵开始射击。唐军历来有骑兵作战时用手枪的习惯,以前每人配备四只燧发短枪,每射击一次就要换枪,四发射击后基本没有了装弹的可能。但是现在每人配备两支转轮手枪,可以连续进行十二次射击,只需要更换一次枪支。

    最可贵的是转轮手枪采用金属定装弹,子弹可以提前排在装弹器上,等到子弹用光之后,只需按动退弹杆摆出弹巢倒空弹壳,再将装弹器上的子弹直接塞入弹巢并取下装弹夹后摆回弹巢,就可以重新拥有六次射击机会,整个装弹过程不会超过五秒钟。

    有如此利器,马刀已经退居辅助护身武器了,只有在子弹打光无法装弹的情况下,才会用来护身,而在普通的作战情况下,骑兵们更多利用起轻便好用的转轮手枪。

    后世本该成为美国牛仔的标志,现在却成了华夏骑兵的对敌利器。那些还在使用冷兵器的大顺军士兵,连明军的三眼铳也没见过几次,何时遇到过如此犀利的火器。在转轮手枪的攒射下,大顺军步兵纷纷倒地,就连躲在后面的弓箭手也无法幸免。

    这是一场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战争,其战局必然是压倒性的。第九骑兵师的进攻,已经迅速的让大顺军右翼陷入混乱之中,随时可能出现崩溃的情况,然而兵力最为雄厚的大顺军中路,却没有办法去解救,因为迎面而来的唐军第十九步兵师已经距离只有一千五百米了。

    随着师长吴程华的一声令下,炮兵首先开火,不管是6公斤攻城炮还是2公斤行营炮,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将开花弹送入对面大顺军的阵营中。接连的爆炸声响起,大顺军的阵型已经变得七零八落。

    刘宗敏勉强掌控着阵型,命令加快前进速度。他的心里非常清楚,火炮能远不能近,而且一旦双方交战很容易误伤,唐军的火炮就不会轻易开炮了。刘宗敏的想法很正确,但他忽略了唐军燧发枪的厉害,当大顺军的步兵进入唐军燧发枪射程之后,吴程华立刻命令开始射击。

    这个时代的英国龙虾兵有种战术,就是忍耐对方一轮轮的射击,一直冲到距离对方四十米的距离上,在用三排士兵同时射击。他们利用了滑膛枪射击精度低的特点,以先期的大量伤亡为代价,一直冲到对方距离较近的地方,利用更高的命中精度,对敌人发起最猛烈的射击。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战况多变() 
英国龙虾兵的战术在毫无精度的滑膛枪时代,的确有着先进性,尤其是对方遭遇突然打击之后,士兵伤亡过多,很快短时间内恢复,这就给了英军足够装弹的时间,然后可以利用一次次这样的猛烈袭击,打得对手毫无还手之力。

    对于这样的战术,唐军从来没有用过,因为唐军面前的敌人,使用火器的并不多,唐军不需要这种忍耐巨大牺牲的战法。华夏人奉行先下手为强,他们已经习惯于在最大有效射程上射击了,尽管他们第一次射击很少能取得效果,但是对敌人的威慑作用还是很不错的。

    唐军连绵不断的射击,随着双方越来越接近而威力大增,更可怕的是肉搏部队派到了第一排,开始对着二十多米外的大顺军发动霰弹攻击。这样铺天盖地而来的攻击非同小可,大顺军冲在最前面的数千人直接被打成了马蜂窝。只是这样的攻击还不是大顺军要忍耐的最强攻击,很快连片的手榴弹被扔进大顺军队伍中,继而发生了剧烈爆炸,将后队的大顺军炸得人仰马翻。

    中路唐军不停的前进,利用更兼猛烈的火力,打得刘宗敏完全没法还手,只好步步后退。偶尔有漏网之鱼冲到近前,唐军也很快会用锋利的三棱刺刀解决问题,让对方难以抵敌。

    刘宗敏气得破口大骂,却偏又对唐军无可奈何,武器的巨大差距让他没有任何扳平的可能,只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