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575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75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注定了眼下的悲剧,现在他的生命已经被满蒙八旗当做了消耗品。

    大群绿营士兵乱哄哄的往前跑,他们没有什么队形,也没有多少配合,他们只知道往前跑还有可能生存,如果往后逃,要面对着的就是满清八旗锋利的马刀。这一大群人很快进入了雷区,虽然上一轮的进攻,已经将地雷消耗的七七八八了,但在如此密集的冲锋队形下,还是不时有地雷被踏响爆炸。只是这个时候的绿营兵们,脑海中已经只剩下了冲锋求生的念头,对零星被炸死的同伴,都懒得看上一眼。

    唐军的射击再次开始,刚才的一番炮击让铁丝网受了些损失,第一条防线却没有问题。尽管他们的人数不多,但因为地势险要有洛河阻隔,正面战场也不算宽,一个营的兵力还勉强足够防守。

    很快绿营兵就接近了铁丝网,他们挥动着斧头,向着铁丝网砍去,但是这一次情况却有所不同。因为被敌人找到了破解铁丝网的方法,所以军事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动脑筋,研发了第二代铁丝网,它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滚筒式铁丝网。

    以前的铁丝网就是一根数条铁丝绞在一起,并剪出大量尖刺的铁缆。为了达到阻挡的作用,这些铁缆被拴在相隔十米的木柱上,一旦木柱被毁让铁缆松弛,也就失去了阻敌的效果。

    新一代的滚筒式铁丝网,却是将铁缆变成了能够自己站立的大堆圆环。这些圆环因为并不整齐而互相交错支撑,足以在地面上建立起更加稳固的防线。固定这些铁丝网的方式也更加简单,只要在地面上钉很短的铁橛子,就能固定住铁丝网。

    这些铁橛子在滚筒式铁丝网的中间,受到铁刺的保护,再不会如木桩般容易被砍断。更可怕的是滚筒式铁丝网毫不着力,就算用斧头砍也没用,而那些被炮弹炸断的地方也只有很小的缺口,其他部位的铁丝网因为自己能够互相支撑,自然不会如第一代铁丝网般松掉而失去效果,遇上这样的铁丝网足以让绿营兵们头疼了。

    这样的铁丝网斧头砍不断,人扑上去也是找死,幸好之前阿济格的炮火准备,让第一道铁丝网上被炸开了一个小缺口,绿营兵们得以冒着唐军猛烈的排射火力,从缺口处冲进去了几百人。

    可惜当这些人往前冲了十几米,立刻看到了一条宽达五米深三米的壕沟,令他们难以翻越。就是这么一犹豫,火枪兵们已经对绕过铁丝网的绿营兵进行攒射,结果又是死伤大片。

    “往前冲,快冲,停步者死。”后面的满清八旗用马鞭抽打着绿营兵,让他们不得不迅速绕过铁丝网往前冲,然而前面的人看到壕沟都是胆战心惊不敢去向前走,却被后面的人推动着,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自己落入沟里。

    幸好这次唐军还算仁慈,没有在沟底栽上削尖的木棍,否则这些绿营兵会死得更加惨重。一些人还算机灵,将阵亡的战友纷纷扔进沟里,希望能够将这条反步兵壕填埋掉。然而这道沟又宽又深,不是几百人就能填满的。

    在满清八旗兵的驱赶下,前面的绿营兵不得不往沟里跳,而被唐军射杀的士兵也不断被扔进沟里,这条壕沟被迅速填平着。

    足足填进去三千多人,这条壕沟终于不再成为绿营兵的阻碍了,他们越过壕沟继续往前冲,结果却碰到了第二道铁丝网。这道铁丝网却是没有多少炮击的痕迹,根本找不到冲过去的缺口,绿营兵在这里磨蹭了半天,在倒下一千多人之后,不得不选择了再次后撤。

    听说唐军布设的铁丝网与以往不同,很难被斧头砍断,阿济格愣了愣随即命令道:“将所有火炮往前推,将那些铁丝网统统给我轰烂了。”

    阿济格下达的严令,让那些绿营兵不得不冒险推着火炮往前冲,希望利用炮火的威力,将铁丝网全部打断。

    “这群建奴居然玩这手,还学会炮火扫清障碍了。”林毅桐颇感情况棘手,他本来认为火炮的用处就是对清军后队进行大范围的杀伤,以减缓步兵的压力。为了保险起见,他才将火炮都安置在了第三条防线上,结果他没想到清军还带着一百多门火炮。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巩县攻防战(三)() 
如今对方打算用火炮轰击铁丝网,己方火炮却因为太过靠后而够不到,这个时候他只能急忙命令作为预备队的四营配合炮兵,将火炮从第三道战壕移出来,运送到前面的战壕去。

    这个时代的火炮都是架退式的,为了稳定火炮抵消冲击力,火炮的炮架需要铸造的极为粗壮,这就大大增加了火炮的重量。将这么沉重的火炮推入战壕里容易,如果再拉出来可就费事了,结果这些大炮还没被拉出第三道战壕,清军的大炮已经开火了。

    密集的炮弹不断落在第一道防线前,为了攻击到铁丝网,那些射程太近的虎蹲炮和碗口铳甚至推到了防线前,抵近铁丝网进行轰击。然而就是这么近的距离,在大炮尚未迁移过来之前,唐军的燧发枪也是鞭长莫及,唐军战士们只能伏在战壕里,眼睁睁看着对方摧毁铁丝网。

    “快,快,将火炮安装到位。”林毅桐看着被清军轰击的铁丝网,他的心在滴血。想不到自己一个疏忽,却让对方占了如此大的便宜。那些可都是阻挡对方冲锋的利器啊,失去了最前方的三道铁丝网,第一道防线的唐军战士就需要用更多的血肉,去阻挡清军的进攻,这对兵力很少的唐军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失误。

    唐军阵地上的炮兵终于响了起来,唐军炮兵也顾不得什么齐射了,几乎是到位一门火炮,就开火一门。他们的目标都不远,也不需要太过强调规模。唐军的炮火覆盖的是最具威胁的大型火炮,这其中有一等神威将军炮,也有红衣大炮,它们是唯一射程能够威胁到唐军2公斤行营炮的前装火炮。只不过清军这些大炮只是射程上与唐军的行营炮相当,在威力和射速上却没有什么可比性。

    守备军的火炮配置比野战军少了一半,但这并不影响其威力的发挥。采用蝎式炮闩的2公斤行营炮在射速上是唐军之中的第一名,比清军各种前装火炮都要快,比起炮弹笨重难以装填的三千斤红衣大炮和神威大将军炮更是快了不止十倍。更何况唐军采用开花弹,在面对没有堡垒的敌人时,威力要比采用实心弹的清军大上许多。

    双方火炮有如此大的差距,炮兵对射的结果已经注定了。密集的开花弹落在清军炮兵阵地上,立刻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爆炸的弹片将周围密度很高的炮兵变成了大片尸体,被引燃殉爆的火药虽然威力不大,但引发的黑烟却笼罩了整个阵地,让清军炮兵就算想要反击,也找不到目标。

    一轮炮击之后,清军的火炮就只剩下挨宰的命了。当然不是所有火炮都在后方的炮兵阵地上,那些虎蹲炮和碗口铳就比较靠前,没有受到那些黑烟的影响,不过这些小炮一样无法威胁到唐军的炮兵。它们的射程实在太短了,如果要它们推进到足以威胁第二道战壕的距离,第一道战壕内唐军的燧发枪都能让他们重新学做人了。

    见到情况不利,阿济格立刻命令炮兵撤回,只可惜清军的火炮比唐军要沉重数倍,要想拖拽回来自然不会轻松。如果是在平时,大群士兵慢慢拖拽,或者用马匹拖拽就可以了,但是在开花弹随时落下的战场上,拖炮的马匹早已受惊不肯靠近,士兵们却是吓得乱作一团,谁还有心思去管那些沉重的大炮。

    唐军毫不松懈的一顿乱轰,让清军的重炮几乎损失殆尽,最后只有十三门稍小的佛朗机炮被抢了回来,此外三十多门虎蹲炮和碗口铳见势不妙,趁着唐军卖力轰击炮兵阵地的空隙也逃了回来,这些就是清军炮队一次抵近炮击之后所剩下的全部了。

    阿济格看到损失如此严重当即大怒,命令三万绿营发起进攻,而一万满清八旗也不再只是驱赶绿营,而是伺机发动骑兵突击,企图直接冲破唐军的防线。这一次林毅桐不再藏拙,第一时间开炮,用开花弹拦截正在冲锋的清军。不断有炮弹在清军之中炸开,每一发炮弹的爆炸,都会引起十多人的伤亡,然而清军的进攻却丝毫也没有停滞的意思。

    第一道铁丝网已经快被轰没了,绿营兵很快突破了此处,他们越过那道被人命填满的反步兵壕继续前进。唐军的火枪手开始了射击,这次是标准的三段式射击法,分成三组的士兵接连不断的用手中燧发枪,持续削弱着清军的兵力,与此同时为数不多的神枪手也没有闲着,他们对着清军的军官们迅速狙击,以削弱对方的指挥能力。

    在唐军的密集射击下,绿营兵接连倒地,就连后面骑着高头大马的八旗骑兵中间,也有不少军官陆续被神枪手击毙,引起了不小的混乱。在唐军密集火力的打击下,清军的进攻不那么顺畅了,靠近第二道铁丝网的速度变得慢了许多。

    因为抵近射击的那些虎蹲炮和碗口铳射程有限,他们的目标都集中在了第一道铁丝网上,所以将那道铁丝网破坏殆尽,而第二道铁丝网的情况就要好很多了。尽管这里的缺口也不少,但至少那些滚筒式铁丝网还顽强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让许多位置冲锋的清军不得不绕路。

    在冲锋的道路上,每多停留一秒,都会损失大量的士兵,更何况他们绕路还需要排队,这让清军的损失数量越来越多。不过唐军的人数毕竟太少,无论多么密集的火力,也无法将对方全部消灭,大量绿营兵冲过来第二道铁丝网,向着最后一道铁丝网冲去。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太多的层级火力,唐军的第一道防线的宽度并不算大,只有三道战壕而已,唐军的大部分燧发枪兵都站立在最宽的第二道战壕内,以便利用三段式射击法,形成连绵不断的火力。

    他们后面的那道战壕,是为了唐军炮兵准备的,而前方相对较窄的战壕,则属于军中的肉搏部队。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巩县攻防战(四)() 
按照编制,唐军每营拥有一个连的肉搏部队,此时他们已经带着特有的霰弹火枪进入了战壕之中,准备迎接接下来的近战肉搏。

    绿营兵们已经扑到了第三道铁丝网前,然而这道铁丝网比第二道还要完整,只有七八个缺口能够越过,这让他们的进攻变得更加困难了。缩小了射击面的火枪兵们,将这些缺口当做了攒射的对象,造成冲进来的绿营兵大量阵亡。

    第三道铁丝网距离最前面的那条战壕只有十几米远,肉搏部队的士兵们首先放下了自己的火枪,开始向着清军的队伍中甩出一枚枚手榴弹。

    肉搏部队因为近战的需要,每人的手榴弹配备是十二枚,这比普通火枪兵要多上两倍,凭借着这些手榴弹,他们在近战中有着更大的威力。

    一枚枚手榴弹被陆续扔了出去,在绿营的士兵群中炸起大团大团的血雾与火焰,战场上好像变出了无数的火山口,到处喷发着炽热的火焰和岩浆。唐军已经是火力全开了,而绿营兵也在忍受着巨大的牺牲继续前进,只是他们没有发现后面的八旗骑兵却撤退了。

    伊尔登本打算率队发起冲锋,然而他们的前面有步兵无法提速冲锋,又时刻面临着唐军的炮火威胁,满清八旗的骑兵站在那里完全发挥不出作用,反而还会大量被消耗。满清八旗人数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