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564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6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帅所言不错。”徐以显点点头:“再往前就是大小铜山了,过了那里再往前走两个时辰,就到了扬州府城之下。”徐以显对此地的地形很熟悉,给张献忠指点着。众人说话的时候,大军前哨已经抵达了大铜山脚下,他们从两座山中间绕过,打算直接离开山区进入扬州府周围的平原地带。

    “开火。”张献忠的中军营刚刚进入大小铜山之间的山谷内,突然遭到了上百门火炮的袭击。这一次近卫师没有出动火箭炮团,但师级重炮营还是发挥出了强大的威力。

    大铜山只有一百五十米高,但已经足够布置整个炮兵阵地了。视野良好的炮兵观察哨连侦察气球都不用升空,就能给火炮指明目标,让密集的炮火准确的将开花弹投向敌军最密集的所在。

    本来以为自己是在对方毫无察觉的状态下执行偷袭任务的农民军,突然发现对方不但有所防备,而且是用强大的火力打了他们的埋伏,这样的转变明显让他们措手不及。

    多亏中军营的老兵足够多,让他们不至于如新兵般遭遇炮击就逃散。在军官的指挥下,张献忠的中军营迅速组织起人手,向着两侧的大小铜山发起了进攻。这两座山在扬州城内算是高峰,但如果摆在北方只是两个小土丘罢了,这对步兵的冲锋阻碍作用并不大。然而当农民军发起进攻的时候,半山腰上大片墨绿色的杂草突然被掀开,原来这些地方都安置了步兵,而杂草只不过是伪装物罢了。

    一支支黑洞洞的枪口伸出,对着山下冲来的农民军士兵,随着各级军官开火的命令,一片硝烟迅速腾起,而正在冲锋的农民军犹如被秋风扫过的落叶,大片大片的倒下。

    “给我冲,不许后退。”李定国对着腰刀嘶吼着,可是因为地形和火力的差距,既是农民军拼死进攻也无能为力。唐军早已计算好了火力射击角度,将各处死角都堵死了。远程用炮打,中程用火枪排射,近了就扔手榴弹,打得这支农民军死伤累累却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很快马蹄声传了过来,这是近卫师的骑兵营从正面杀了上来。正在集结往山上冲的农民军不防备,让骑兵营一冲而散,整个山谷顿时血流成河。骑兵营并不停留,他们从山谷东面杀入,一路上犹如砍瓜切菜,燧发短枪和手榴弹连连用出,让农民军没有任何抵挡的可能,而他们则再次从西面的山口杀了出去。

    农民军的训练毕竟差了些,尽管张献忠的三个干儿子竭力掌控军队,却还是花费了不少时间才将骑兵冲击产生的混乱压制下去。在这一段时间内,农民军又被唐军炮火炸倒了不少。

    “义父,我们损失太大了,还是撤退吧。”见到张献忠仍旧高喊着让农民军往山上冲,头脑最为冷静的刘文秀连忙劝阻道。

    “不行,我们不能后退,这次我们没有退路。”张献忠红着眼睛说道:“如果不能取得扬州府,我们注定会被官军和清军两面夹击,反正也是死不如战死在这里。”

    “义父,就算不撤退,我们也可以继续前进啊。他们的伏兵占据着地形优势,我们可以尽快脱离此地,说不定扬州府此时兵力空虚,我们能够轻松袭取。”刘文秀又问了一句。

    “对啊,我们赶快冲出这片山地,继续向扬州府进发。”张献忠哈哈大笑,他立刻命令不再向山头发起冲击,而是改为向东进攻。大军调转方向,冒着炮火向山谷东边的出口冲去,刘文秀却是心中叹息。本来以他的想法,应该尽快撤回,因为那个方向是最为安全的,尽管有刚刚冲过去的唐军骑兵,也无法阻止这么多人的逃走。

    至于继续前冲,虽然比冲上山的笨办法要好一些,但实际上危险性同样很大。唐军设下这的包围圈,怎么会不留后手。以刘文秀的估计,他们要想继续前进,势必在谷口处碰到对方重兵集结,就算冲过去也必然损失惨重。

    刘文秀预料的一点不差,在东面的山口之外,唐军两个步兵营已经整装结阵,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张献忠率领着农民军刚刚转过山脚,就发现了已经排好阵型等候多时的唐军。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张献忠之死() 
因为山口是喇叭口型,外面的开口比较大,里面的道路就相对窄小,所以唐军得以在宽大的正面上排成弧形阵线,从三个方向将山谷的出口包围,反观农民军要想冲出山口与唐军厮杀,却只能使用伤亡更大的添油战术。

    此时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后面有炮火袭击,前面有火枪队瞄准,只有拼死冲出去才能有活路,张献忠立刻命令发起进攻。大群的农民军高举着各种武器,迎着密集的弹雨冲向唐军的队形,然后被犹如割草般一茬一茬的扫倒。

    被挡在后面冲不上去的人同样不好受,大小铜山上的火炮一刻不停的在轰击,即使躲在最后面也要面临炮火的轰击,死亡率并不比最前面的人低多少。很快冲过山谷的骑兵营再次出现了,不过这次他们并非骑马冲击,而是以步兵队形向着山谷内步步逼近。

    刚才骑兵营的冲击除了打散农民军队形之外,还有切断对方后路,击溃对方拖在后面的后勤部队这些任务。经过半个小时的驱逐,张献忠后面老营的那些辎重队已经被杀散家眷全部被俘,骑兵营这才分兵下马作战,堵住了后方的谷口。

    农民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完全失去了撤退的机会,而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密集火力,让缺少火器的农民军束手无策。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三人都返了回来,李定国说道:“义父,如今情况危急,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看不如往后冲,那边唐军的兵力薄弱,只要我们冲出去,就有活命的希望。”

    “不许后退,给我继续冲,如果冲不过去,我宁愿死在这里。”张献忠咆哮着,此时他已经有些歇斯底里,就连旁边的徐以显也不敢劝说,三个义子无奈,只好回去掌控部队继续往前冲,希望能够冲出重围。

    李定国等三人刚刚走出七八十米,身后突然暴起一声巨响,猛烈的冲击波吹得三人几乎摔倒。他们惊愕的转头看去,发现刚才张献忠所站立的地方变成了大坑,此刻还冒着淡淡的硝烟,刚才还簇拥着张献忠的亲兵们东倒西歪的躺了一地,张献忠和徐以显却消失了。

    “义父。”三人惨嚎一声,反身又冲了回来,只是在大坑周围却找不到张献忠的任何影子了,只有在那个大坑的底部,还有一块歪歪扭扭的铁皮,看上去很像张献忠佩戴的腰刀。

    张献忠这个最大的首脑死了,他的儿子尚年幼,农民军最高的将领成了李定国等三位义子。“二弟、三弟,咱们现在已经是必死之局,如何能活下来大家可有提议?”李定国开口问道。

    “大哥,如今义父已经死了,我们就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刘文秀的心里很想投降,可是他不愿意担负这个污名。

    “还打什么?这才多少时候,四万多人就死了一半,在这么下去大家都要死在这里的了。”艾能奇摇头道:“我看咱们就投降了吧,反正也没希望了。”

    艾能奇头脑比较简单,之前也是他最早说泄气话的,如今张献忠都死了,他也就失去了斗志。有人出来背黑锅,李定国和刘文秀自然愿意答应下来,毕竟现在的死伤是无谓的。

    张献忠的农民军不再发起冲击,而是打起来白旗,全军陆续将武器扔到地上抱头蹲到了山脚处。见到对方不再反抗,火炮和枪声都已经停了,陆续有唐军小部队靠近,将对方的队形分割后逐一带走关押。

    放下武器的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坐上了囚车被押送到扬州府,由朱聿键亲自审讯,而残存的两万农民军被集中看押起来,准备进行甄选后再行分配。看着两个兄弟都在囚车里坐着,刘文秀叹了口气道:“咱们投降是对是错?如果唐军执意将我们杀死,可就太窝囊了。”

    “被砍头和被炮轰死有多大区别,至少还能落下个全尸。”艾能奇摇头道,面对唐军强大的火力,他已经失去了对抗的勇气。

    “无论如何,至少我们能救弟兄们一命,唐军不会坑杀俘虏。”李定国这样自我安慰着。

    “可是这次的仗,我咽不下这口气,如果在平原上堂堂正正的打一次,我们未必会输,至少不会输得如此之惨。”艾能奇气呼呼的说道。

    “那又如何?你能躲得过人家那么多大炮吗?再说人家数量比咱们少得多,咱们输得不亏。”李定国叹气道。

    “你说咱们跟官军打,现在官军打唐军,我们又为什么要跟唐军打?”艾能奇说道。

    “打仗不过是夺取利益,谁的利益多自然就打谁,这和抢劫没什么分别。”刘文秀回答道。

    “我没你想得这么多,我只是在想咱们兄弟也算威震大明,如果八贤王招安,你们打算怎么做?”李定国看着两个兄弟说道。

    “义父被他们打死了,我与他们有深仇大恨,我是不会投降的。”艾能奇怒气冲冲的回答道。

    “人家是兵,我们是贼,他们当然要打我们了。义父是被唐军打死了,可是以前义父也杀了那么多人,这样的仇恨有谁说得清楚?”刘文秀的话让囚笼内陷入了沉默,李定国和艾能奇都想着自己的心事,竟然没有人反驳刘文秀。

    打扫战场之后,近卫师退回了扬州府城,而朱聿键也在这里看到了他闻名已久的张献忠义子们。因为自己的提前发掘,孙可望这个本来是张献忠手下最有出息的义子,如今已经成为了唐军驻美洲部队的一名师长。

    本来朱聿键还不确定自己找到的孙可望,是否张献忠的义子,可是在看到对方起事之后收了多个义子,其中没有孙可望这么一号人,朱聿键才知道自己找到的是正主。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李自成那边,张鼐同样没有成为李双喜的搭档,很显然自己也是找对了人。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不肯投靠() 
有时候朱聿键不禁感叹,人生还真是奇妙,有谁能想到南阳府城的两个小乞丐,竟然是未来的著名将领。又有谁能知道,唐军中两个手握重兵的年轻新秀,本来应该是流贼大将,今天听说张献忠被炸死,李定国等三人被俘之后,朱聿键禁不住又有了如此奇妙的想法。

    “王爷,三人已经带到。”申屠鸿走入巡抚衙门的大堂,对着朱聿键躬身施礼道。

    “是吗?让他们进来吧。”朱聿键微微一笑,他想要看看这三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究竟是各什么样子。

    一身素雅的粗布衣,袖口和裤管都被布条扎好,头上戴着红色的头巾,身后是各色的英雄氅,三人的打扮与普通义军将领相差不多,唯一有些区别的就是三人刚刚经历过战火,身上难免有烟熏火燎的痕迹。

    见到朱聿键端坐在主位上,身边数名木兰卫环绕,李定国等人就知道这是正主了,他们连忙跪倒高声说道:“草民参见八贤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来吧。”对于三人倒头便拜,朱聿键颇有些意外,他本来认为这几个人总要有些英雄气节立而不跪之类的桥段。尤其是李定国和刘文秀两人,在历史上也是抗清到最后一刻宁死不降的忠臣,应该不至于这么容易投降。

    不过朱聿键忽略了一点,两人宁死不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