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563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63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不,还差了一点,我们要先在宣传上下功夫,让对方输在道义上。然后以顺诛逆,大势之下将无往而不利。”宋献策笑道。

    “但愿如此,不过这件事情必须尽快,武进城和萍乡城两地的守备团兵力太少,如果这样坚持下去非常困难。”茅元仪说道。

    “以总参谋部的估算,他们能够坚持多久?”宋献策问道。

    “大概两个月,如果时间再长,弹药恐怕供应不上。”茅元仪回答道。

    “好,就两个月,足够我们造势了,到时候有你打的。”宋献策笑道。

    在两路大军攻入封地内之后,各地唐军并未向着两个方向增援,他们似乎被各地层出不穷的叛乱绊住了,很难远途进行增援,就连靠近浙南五府和福建的地区,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

    在这个时候,宁波日报作为政府喉舌,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被法院抓获的那些反叛者也不少,很快他们的审讯实录遭到了披露。这些人也没有什么硬骨头,各种违反法令欺行霸市,以及多收租税迫害百姓的事情,他们全都做过。

    除此之外,这些人此次的动机也有记述,大部分都将矛头指向了致仕官员们。这些人挑动各地对政府仇恨,并雇佣各地无业地痞流氓围攻政府各个机关,其中必然有人幕后操纵云云。

    这些报纸对于幕后操纵的问题写得相当隐晦,但若有如无的暗示都隐隐指向了应天府朝廷和建奴。报纸并未直指朝廷的阴谋,因为这样做很容易让皇权依然根深蒂固的百姓们反感,至少在那些新进并入封地的地区,皇权的至高无上依旧深入人心。不过当应天府这个即无先帝遗诏,也不是皇子登位的南明政府,与北方肆虐的建奴联系起来,其中的含义就耐人询问了。

    自从崇祯二年,建奴突入关内开始,宁波日报始终不遗余力的宣扬建奴是多么残暴,其所到之处杀人盈野无恶不作,江南的百姓们早已对其深恶痛绝,甚至比北方百姓尤甚。

    如今这个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政府,隐隐与建奴相勾结,企图颠覆最有希望光复大明的八贤王,这个消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当初在唐军占据各省的时候,为了做好舆论造势,宁波日报曾经刊印过“崇祯遗诏”的内容,上面明明写着将大片江南之地封给八贤王作为封地,并任命其为监国,统御唐军收复失地将建奴赶出大明。

    白纸黑字写着又有皇上的御印,说明崇祯皇帝希望八贤王能够掌控大明力量,尽快消灭入侵的建奴,那份诏书上可没有什么弘光帝继位之类的东西。两厢对比之下,似乎八贤王的监国位置更加名正言顺。更何况许多被政府出资办起的小报,也开始在报上大量刊登南宋皇帝赵构的生平,更是惹人遐想。

    南宋皇帝赵构这个故事的隐喻很深,因为当初金军南下一举攻克北宋都城汴州开封城,掠走了北宋的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而南宋高宗赵构就趁势在南方建立了小朝廷。当时赵构的皇位始终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岳飞矢志要打回北方,接回徽宗和钦宗,结果犯了赵构的忌讳被害死。

    这样的情节很像如今的情况,八贤王矢志为崇祯皇帝复仇,接回皇子登基为帝。朱由崧却出兵攻打八贤王,为得是阻止他接回北方已经失去联系的皇子。这个比喻更绝的是在北宋末年,宋朝也曾经联络金国一起进攻辽国,后来遭到金国这个盟友的偷袭,而皇太极领导的满清正是以金国后裔自诩的。

    这样的隐喻非常阴毒,虽然报纸上没有写任何自己的评论导向,但人们已经不自觉的将如今情况看成了历史的重演。

第一千零七十章秘密行军() 
朱由崧这个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思国政的弘光帝,被莫名其妙的扣上了赵构一样的昏君帽子,马士英和阮大铖就俨然成了新一代的秦桧和万俟卨。

    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宣传中,百姓们心中的正义形象越来越倾向与八贤王,而弘光朝的正统性也逐渐开始被怀疑。马士英和左梦庚哪里知道舆论宣传和民心向背的可怕,他们还在一门心思的对着各自的目标猛攻,只是这两座城池中驻守的数千唐军,却犹如钢浇铁铸一般死守城池,依靠着更加先进的武器丝毫没有被攻克的迹象,让他们感到颇为棘手。

    就在战斗日趋激烈的时候,躲到徐州府以东地区龟缩的张献忠有些按耐不住了。他也算是流年不利,碰上了卢象升这个能征惯战的智将,结果几年打下来他的实力越打越小,声势也越来越弱。如果不是崇祯帝突然被满清袭杀,害怕后路被抄的卢象升退守东三府,他剩下的这几万人就要被消灭光了。

    失去了卢象升这个劲敌,张献忠本应该轻松几天的,可是很快新的威胁又来了。清军大举南下,一边攻克城市,一边收拢各地散兵游勇编入绿营壮大实力,他们向南的这一路很快就吞并了山东的西三府,继续向着南方进攻,如果不是高杰据守徐州府,恐怕清军已经打过淮河了。

    清军的日益临近,让张献忠的危机感越来越强,这些日子以来他除了低调做人以外,无时不刻不寻找着转机。朝廷官军与唐军大打出手,就连湖广的左梦庚也搀和了进来,南方一时间变得有些混乱,张献忠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所以连忙召集军师徐以显和三个干儿子来议事。

    张献忠将现在的局势介绍了几句说道:“俺老张也明白,咱们的日子难过啊,如果不趁着现在打下一片地方休养生息,恐怕大明很难再有我立足之地了。大家看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

    “打,趁乱打下一片地盘最好,如果可能我们最好偷偷渡过长江去打地盘,这样可以阻挡清军一阵子。”艾能奇提议道。

    “过长江恐怕不容易啊,除非我们能避过唐军水师,不如就近占领徐州府。”刘文秀摸着下巴说道。

    “要我说咱们就打应天府,那里最是富庶,如果能打下来足以让我们养三十万兵马。有了这些兵马足以北抗建奴南挡唐军,等到咱们势力已成再向南蚕食,慢慢吞并八贤王的地盘。”李定国提议道。

    三个义子各有想法,张献忠也拿不定主意,他不禁看向了自己的军师徐以显。作为一个狗头军师,徐以显在大谋略上并不出众,但一些坏水主意还是经常有的。这些主意虽然上不得台面,但也经常给张献忠解围,所以对他也非常信任。

    看到张献忠看了过来,徐以显摇着自己的折扇笑道:“我也同意出兵,不过不是打官军而是打唐军,我们不如进攻扬州府。”

    “打唐军?我们与八贤王无冤无仇的,官军可是与咱们不对付,俺老张看他们不顺眼。”张献忠摇摇头不同意。

    徐以显笑道:“张大帅怎么能以个人好恶来决定?如今唐军最强,官军虽然进攻十余天却没有打下一座城池就是明证。不过这种事情不会长久,随着八贤王封地内愈来愈乱,他势必要抽身回去保住自己的根本。如果他要抽身,扬州府这块江北的飞地是最可能被放弃的,我们到时候是唾手可得。扬州府繁华,又不似应天府般众所瞩目。更何况一旦八贤王的封地在内忧外患下崩溃,我们还能以扬州府为基础继续向南占据更大的地盘岂不是好?”

    “哎呀,还是徐军师厉害,咱们就这么办好了。我看要干就请早,明日俺老张就点起人马打他娘的。”张献忠听得高兴,当即决定了下来。

    张献忠军很快集结起来,他们不敢进入高杰的地盘,只能沿着两府交界的三不管地带向南进发,很快就进入了扬州府的范围。

    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行军速度并不快,他们沿着荒山野岭,尽量找渺无人烟的地方进军,以减少暴露的机会。然而张献忠并不知道,在这个非常时期,血狼团对周围的掌控非常周密,,早在他们进入扬州府的地界之后,就已经被盯上了。

    朱聿键正在府中怂恿邢红娘给她姐姐写信,先取得联系再慢慢将高杰招揽过来,突然听到血狼团报告说有农民军侵入扬州府地界,朱聿键不禁哀叹一声:“我休息几天容易吗?跑到扬州府来还是有仗打,我说申屠鸿啊,这个家伙交给你了,千万别手软。”

    “王爷请放心,我必定完成任务。”申屠鸿听得兴奋不已,看到封地内打得热闹,让他心中大为不爽,想不到以为错过了机会的他又有了新的打仗机会,他可是万分珍惜的。

    回到近卫师的师部以后,他立刻派出大量侦察兵,探查张献忠所部农民军的一举一动,同时师参谋部展开了对作战方案的研究,准备给张献忠一个惨痛的教训。

    张献忠也不是傻子,为了一举袭取扬州府城,他率领是四万农民军是沿着高邮湖西岸而行,从凤阳府的天长县跳过来的。为了隐蔽行军免得被人发现,他直接穿越冶山,随后大军一直向南前进,打算从大铜山附近在转而向东,兜上一个大圈子,以避开唐军的眼线。

    觉察到张献忠的意图和行军路线之后,近卫师两个团离开扬州府城,他们假意向南似乎要从瓜州过江去增援封地内,但实际上出城三十里以后,两个团就转而向西,朝着张献忠农民军的方向迎了上去。

    张献忠并不知道唐军已经发现了他,此时他还率领着农民军在荒山野岭里钻山沟,累得他呼呼直喘粗气。几年养尊处优的生活,消磨光了张献忠强健的身体,如今高强度的越野行军对他来说已经十分勉强。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铜山伏击战() 
因为体力消耗过大而不得不停下来,张献忠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接过亲兵递来的葫芦仰头一顿狂灌。喝饱了冷水的他喘了几口粗气,这才稍稍平复了气息。此时徐以显恰好从后面走了上来,以前当过游学先生的他对这样的行军还算勉强能够承受,此时走起来似乎比张献忠还要轻松些。

    看到徐以显跟了上来,张献忠拦住他说道:“徐军师你这招可是够损了,唐军能不能打垮不知道,凡是俺老张已经快被你累垮了。”

    “大帅稍安勿躁,我们此行堪称秘密谨慎,相信唐军还蒙在鼓里。兵书有云攻其不备,我们这次必然大获全胜。”徐以显笑着安慰道,正在这个时候,艾能奇欣喜得从前面跑了上来对着张献忠说道:“爹,大喜事啊。”

    “什么大喜事?”张献忠颇有些不耐烦,现在他已经筋疲力尽了。

    艾能奇说道:“根据探子来报今天早上扬州府城内大半唐军离开,据说他们一直向南似乎是要去瓜州的。我看他们不是打算过江进攻镇江府,就是想要回援八贤王封地的。”

    “这是真的?”张献忠瞪大了眼睛,随即哈哈大笑道:“天助我啊,天助我老张成功啊。”

    “大帅你看如何?咱们隐蔽而行唐军根本不知道咱们来了,现在又调走了大军。只要咱们加速行军,趁夜进攻扬州府城,估计明天早上就可以在那里喝酒了。”徐以显笑道。

    “哈哈,军师神机妙算,此刻要加快行军,咱们尽快打进扬州府城去就是胜了。”张献忠呵呵笑道。

    “大帅所言不错。”徐以显点点头:“再往前就是大小铜山了,过了那里再往前走两个时辰,就到了扬州府城之下。”徐以显对此地的地形很熟悉,给张献忠指点着。众人说话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